眾所周知,中國是茶道盛行的國家,同時茶道也起源於中國。因此,我們對品茶充盈著熟悉和熱愛,對茶賦予了很多文化。品茶不僅能夠品嘗到茶葉的獨特芳香,還鍛鍊人品、培養高尚情操等優點。
但是大家在品茶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到與一個細節,就是很多時候,大家在泡茶時候,都會選擇把第一泡給倒掉,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為了清潔?還是其它原因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尋找下答案。
為了清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泡茶第一泡倒掉肯定是為了清潔。在古時候,生產條件落後,制茶工藝和環境都沒有潔淨標準。加上挑馬駝式的長途運輸,部分茶葉確實存在衛生問題。所以當時人們為了洗掉灰塵、雜質,在泡茶倒掉第一泡是很有必要的。而這個習慣也就不知不覺地流傳到今天。
到了現在,可能有人認為這樣做也是為了祛除農藥殘留。由於現在大規模的茶葉種植都有打農藥,但是茶葉農藥的大都為脂溶性物質,多吸附在茶葉組織上,難溶於水,所以,只喝茶不吃茶葉,基本是沒有問題的,況且我國一般都很少有人吃茶葉。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
為了醒茶、潤茶
比如在衝泡鐵觀音時候,由於被制茶師傅做成顆粒狀,往往需要第一泡進行醒茶,讓鐵觀音的葉子在熱水中滋潤舒展開來,達到熱身狀態,接著衝泡,茶葉才開始充分接觸熱水,裡面的物質才開始慢慢滲透出來。
再如一些做型比較高的茶,比如普洱茶、磚茶、球形烏龍等,這些茶在加工中脫水比較嚴重,造型緊實,也需要第一泡進行潤茶,讓茶幹在開水中慢慢舒展開來,以此達到茶的最佳衝泡狀態。
烘託氣氛
在招待客人時候,客人和主人面對面坐著,第一泡洗茶往往是為了烘託氣氛,雖然清淡,但也有茶香。洗完茶杯淋在茶盤,茶香就飄了出來,會使人迫不及待地想嘗上一口,這時品茶的氣氛就上來了。當然了,第一泡洗茶待客,也是出於對客人的尊重。
最後,並不是所有茶的第一泡都要倒掉。像品級比較高,原料越嫩的茶,就不需要洗了。比如大多數綠茶,如龍井、碧螺春,原料比較嫩的紅茶,如金駿眉,它們都是全芽或者一芽一葉製成的,這種茶第一泡就可以喝了,不然就浪費了。如果是原料等級低,加工複雜,或者長期存放的,最好還是洗洗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