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龍生九子,個個不同。」那龍的九子是哪九子呢,他們的長相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龍的九個兒子分別是誰!
囚牛
龍子兄弟中的」老大哥「。他是有鱗角的黃色小龍,性情溫柔、多才多藝,尤其酷愛音樂。此公常常蹲在琴頭上,如醉如痴地欣賞人間的美妙琴弦。
作為著名音樂」發燒友「,他的雕像堪與貝多芬、舒伯特媲美,間或出現在名貴的胡琴頭部,於是,漢族的」龍頭胡琴「應運而生。他不但立在漢族的胡琴上,還佔據了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
睚眥
老二。他長相奇特,龍頭,身子和豺狼差不多。性格好鬥,平生嗜殺,動不動就刺刀見紅,作為」優秀打手「,他壟斷了鋼刀上的環、柄以及吞口。
人們篤信,有這傢伙護佑,必能在沙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了顯示皇家威儀,睚眥還被請上儀仗隊以及宮殿護衛的武器,很有點」姜太公在此,諸神讓位「的霸悍之氣。
嘲風
老三。這個酷似野獸的傢伙是個」滿街腿兒「,他有個非常古怪的愛好,喜歡登高爬險,滿世界張望。這類」特殊人才「,也可派上大用場,他被古代建築師相中,安排到宏偉殿堂的飛簷上。
嘲風,不僅象徵吉祥和威嚴,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神奇力量。
蒲牢
老四。他長得最像父親,身體盤繞,意氣風發,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嗓門兒「,一叫起來,聲如洪鐘,能傳百裡之外。
既然是龍子中的」帕瓦羅蒂「,便被世人當作了」聲樂「的圖騰,人們將他的形象,雕成鈕環,鑄在了樂器銅鐘上。據說,蒲牢住在海邊,他害怕體形龐大的鯨魚。
鯨魚一鬧,他就嚇得使勁兒吼叫。人們根據這對」天敵「的特點,故意把蒲牢鑄為鍾鈕,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這樣敲起來,鐘聲悠遠,響入雲霄。
狻猊
老五。他的長相酷似獅子,非常威武。其實,狻猊本來就是獅子的別名,屬於猛獸。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可惜,狻猊表裡不一,別看長得嚇人,性子卻極為安靜,他不喜歡張牙舞爪、四處亂竄,倒像個營養不良的病人那樣,待見打坐,迷戀香火雲集之地。
據說,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一匹修正果的坐騎。
蚣蝮
老六。又叫」贔屓「.這玩意兒模樣像龜,喜歡水,又稱」吸水獸「,傳說,他能一口吸光三江四海水。
傳說,蚣蝮當初很不馴服,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瞎折騰。大禹收服了他,就搬來石碑,鎮住他。因此,民間便出現了」王八馱石碑「的形象。
狴犴
老七。又名」憲章「,形似猛虎。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負屓
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鑑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
而負屓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託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螭吻
老九。又名鴟尾,是」龍子「中的「老疙瘩」,他是一種魚形的龍,大嘴巴,好像吃不飽似的,喜歡吞東西。
《太平御覽》中說:」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
所謂魚虯,就是螭吻的曾用名,螭吻水性極好,且有鎮邪避火的功效。佛教,將他安插在雨神寶座下,據說,可以滅火。民間將他作為」吞脊獸「,安在屋脊兩頭,以期消災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