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舞劇《朱自清》回揚公演 精彩叫座的背後是對「素人」風骨的...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11月29日晚,榮獲舞蹈界最高獎項「荷花獎」的原創舞劇《朱自清》在誕生地揚州首次公演。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連排,回到揚州的舞劇《朱自清》以最好的姿態,再一次將揚州人朱自清先生的風骨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原創舞劇《朱自清》以舞蹈這一藝術形式極盡純粹的語彙,塑造刻畫「先生其人」。從為人師、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友、為人傑等多個視角,選取朱自清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人生片段,結合其著名作品的唯美意象,讓「朱自清其人」於舞臺之上栩栩如生,成就一幅細節生動、層次豐滿的雋永畫像。

  在談及舞劇《朱自清》的創作靈感時,揚州市歌舞劇院總經理秦如峰說,「我們在考慮他(朱自清)的作品的時候,我們希望是把先生的散文之美和舞蹈之美融合起來,同時又用我們獨特的方法,獨特的視角來展示先生既平凡又坎坷的一生,而且是非常真實的。」

  今年30歲的周晨是舞劇《朱自清》裡朱自清先生的扮演者,為了能夠吃透這一角色,周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卷不離手。不僅通過大量書籍影像來了解朱自清這個人物的特徵,還特意去拜訪先生的嫡孫朱小濤,了解朱自清先生真實的一生。僅僅是在表演父子情深的《背影》中,父子之間一個簡單的「遞橘子」動作,他就排過數千次。

  周晨告訴記者,「要表現這麼一個人物,不是說你的腿能踢多高,或者說你的腰能下多低,不是這樣的。有的時候恰到好處的東西完全就可以表現這個人物的某些特質和特性,所以說它對於我的一個改變,它其實就是只要對的,不要好的。」

  在舞劇《朱自清》的五幕劇情裡,除了開頭的序章不需要周晨參與外,其他的四幕都是圍繞朱自清這個人物本身展開,演出進程才過一半,周晨衣服就已經溼透,而這也打動了在場很多的觀眾,演員們賣力地表演,最終換來的是現場的滿堂彩。伴隨著主題曲《匆匆》,謝幕時分,現場掌聲如潮翻湧。

  看到現場好評如潮,周晨不禁感慨,「因為我也是揚州人,所以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歸宿,對於我來說它就是最好的一個舞劇。對於我的舞蹈的藝術生涯來說,它是一個很好的點。所以說我演朱自清先生比演任何的舞劇和舞蹈都更有感情。」

  一部優秀的作品來之不易,從2019年春節首次討論舞劇《朱自清》的可行性以來,先後多次推翻論證修改劇本,直到今年3月,舞劇《朱自清》才開始正式開排,此後,舞蹈演員們不分晝夜地戴著口罩進行排練,經過半年時間的精細打磨,終於在9月28日一舉拿下了中國舞蹈界的最高獎項「荷花獎」。揚州市歌舞劇院總經理秦如峰說,「很多演員都有摔傷,甚至還有骨折的,還有因為受傷膝蓋積水的,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在發生,而我們的演員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退出,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回到了排練廳,參加我們這部舞劇的創排打造。所以說我們獲得中國舞蹈的最高獎,我們有一種感受,真的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在現場觀看舞劇的市民尹先生在看完表演後表示,「從我們這樣一個城市,有這樣一個大氣的、非常美觀的、宏大的歌舞劇,這就很不簡單。同時朱自清是我們揚州人,是我們揚州的名人偉人,那麼挖掘地方的這個人物史,以舞劇的形式展示出來,給我印象特別深。」

  市民金先生同樣讚嘆,「我們傳統印象裡面對於朱自清先生的印象可能是停留在文字上面,那麼他這部劇通過舞蹈這樣的具象化的一種形式,將他的整個人生的經歷敘事,用這種形體的符號的語言去表達出來。既是一種創新,給我們觀眾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同時也使我們對這段歷史了解得更加深刻。」

  據了解,目前舞劇《朱自清》已經收到了國家大劇院的邀約,不久這部屬於江蘇人的原創舞劇,就將以更加完美的姿態,把朱自清先生的「素人」風骨流傳後世。

  (來源: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餘樂 實習生/鬱仁強 編輯/蘇月)

相關焦點

  • 舞劇《一起跳舞吧》將公演 編導稱靈感來自廣場舞
    舞劇《一起跳舞吧》將公演 編導稱靈感來自廣場舞 她為上海歌舞團編導的舞劇《一起跳舞吧》,本月11日起將在人民大舞臺公演8場。前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大戲《水月洛神》還歷歷在目,為何她突然又「轉方向」,涉足當代題材舞劇呢?  生活需要快樂  「我沒有『轉方向』。《一起跳舞吧》直面當代生活,不用隔著一層面紗去想像古人的情感,創作可以更加自由,這是我喜歡的眾多題材之一。」
  • 《羅密歐與朱麗葉》大劇院公演 詳解精彩看點
    內容提要:天津北方網訊:29日晚,莫斯科國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羅維奇-丹欽科音樂劇院芭蕾舞團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將用歷時3個半小時、原汁原味的精彩演出,成為天津大劇院的首場公演。【專題】天津文化中心建設
  • 八部劇目角逐五獎項,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在上海...
    9月16日,舞動長寧·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隆重開幕。9月16日- 28日,來自全國的八家院團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和美琪大戲院進行展演,角逐最終的五個獎項。
  • 音樂舞劇《弟子規》月杪公演
    圖:梁國城(左一)和餘昭科(右一)向薛家燕(左二)及曹眾(右二)頒發文化大使榮譽狀 /大公報記者陳惠芳攝  【大公報訊】記者陳惠芳報導:大型原創音樂舞劇《弟子規》,將於本月三十及三十一日兩晚七時半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 今年是朱自清誕辰120周年,揚州用這種方式永遠銘記他的背影
    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昨天,東關小學文昌校區舉行了「揚州市朱自清小學」掛牌儀式;當天下午,揚州市朱自清中學校牌揭牌儀式舉行。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和民主戰士。朱自清的作品文辭優美、經典流傳、影響巨大。「揚州市朱自清小學」揭牌後,學生代表、揚州市十佳少先隊員黎昭成發言,表示將和同學們帶著光榮與責任,繼續傳承並發揚先生之風,以「揚自清精神 做靜美學生」為座右銘,在成長的路上演繹精彩。「朱自清先生高潔廉雅、仁愛求真、才華橫溢,是我們揚州人的驕傲與自豪。
  • 《背影》的背後:朱自清與父親的真實關係
    那文章背後的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是如何呢?真實的情況是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因為父親是傳統的文化人,朱自清是接受新思想的北大高材生,兩人的時代觀和價值觀天差地別,更是大半輩子都在不斷的衝突中,誰也不服誰。就連《背影》這篇文章,都是在父子不斷爭吵中創作的。
  • 朱自清《背影》的真實背後:父子不和,多年不相見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 朱自清父子隔閡多年,背後代溝令人心酸!
    少年時在課本中讀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被其中那如暖陽一般的父子溫情打動心弦,感動得很,覺得這是世間最好的父子情。但要了解一個作者的經歷,往往不是看他寫了什麼,而是看他沒寫什麼。現實往往比文學殘酷,《傅雷家書》背後是傅家三代人的噩夢,而朱自清《背影》的背後,是朱自清父子之間的多年心酸糾葛。
  • 揚州教授朱自清的父子之戰,《背影》裡只是冰山一角
    原籍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後隨父朱鴻鈞定居揚州。朱鴻鈞從政多年,最後做到徐州菸酒公賣局長,這是個專管鹽、煙、酒的肥差,所以朱家十分殷實。朱家是書香門第,家教甚嚴,朱鴻鈞對朱自清寄予厚望,學業上尤為嚴苛。1916年,朱自清自揚州八中畢業,考入北大預科。
  • 揚州《家風》雜誌面世 首篇文章談朱自清家風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份《家風》雜誌,將立足揚州、面向江蘇、輻射全國。這是一門四傑的吳道臺宅第的門楣楹聯……  這些蘊含千年運河血脈的優秀家風,已然成為揚州文化的基因和城市的特質,也為揚州開展黨員幹部家規家訓家風建設提供了寶貴資源。同時,也正是揚州城優良的家風家訓傳統,催生了這本全國首份《家風》雜誌的誕生。
  • 朱自清的《背影》騙了我們多年?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
    朱自清的《背影》騙了我們多年?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遠比散文內容本身曲折
    但是在《背影》的後面,掩藏著朱自清和他的父親朱鴻鈞交惡的辛酸往事。一、最初的父愛和期望朱自清出生前,兩個哥哥先後夭折,朱鴻鈞把父愛和期望傾注在朱自清身上,白天送他去新式學堂上學,晚上去夜塾繼續讀文言文。每天放學回家,朱鴻鈞都要檢查朱自清的作文。
  • 朱自清的《背影》與其妻子武鍾謙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動著每個讀過這篇文章的我們,引得無數人淚流滿面。他們父子的感情看上去溫馨而感人,其實《背影》的背後有著另外的故事。《背影》寫於 1925年 10月,朱自清先生談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時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 傳承自清精神 厚植育人情懷 ——記揚州教育新聞人物、朱自清中學名譽校長朱小濤
    12月25日,揚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報業傳媒集團、市廣播電視傳媒集團(總臺)共同舉辦了「2020年度揚州教育新聞人物」頒獎儀式,朱自清中學名譽校長朱小濤先生被授予「自清精神傳承人」榮譽稱號。2005年初,在朱家闊別揚州58年後,朱小濤帶著全家從山西太原回到揚州定居。朱小濤說:「祖父當年說『我是揚州人』,並撰文『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尤其是我父親,年齡越大,思鄉越切。常念叨揚州故土,夢縈魂繞,拂不去的鄉情鄉念。現在,我們終於回到揚州,老人再不必為故鄉魂牽夢繞了。」
  • 我市開展2020屆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在校 大學生暑期專場推介暨千名大學生看揚州活動
    為了讓更多揚州籍大學生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進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8月17日,由市政府主辦,市人才辦、市人社局承辦的「2020屆揚州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暑期專場推介暨千名大學生看揚州活動
  • 精品舞劇《弟子規》在塘廈演藝館精彩上演
    2018年東莞總共37場精品演出走進鎮街,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餘曉玲  7月27日晚,精品舞劇《弟子規》在東莞市塘廈演藝館精彩上演,2018年東莞市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之精品演出進基層項目正式啟動。
  • 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鎂光燈外 藝術家共話舞臺背後的故事
    活動邀請全能舞者劉迦、舞劇《朱自清》扮演者周晨、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師胡琴心三位青年舞蹈藝術家以及江蘇廣播電臺十佳主持人阿束蒞臨現場,一起暢聊新媒體時代藝術和傳播背後的故事。紫金文化藝術節,是江蘇文藝實力和形象的展示平臺、優秀文藝成果的交流平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共享平臺。
  • 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騎兵》:草原騎兵精神走進新時代
    圖為舞劇《騎兵》公演現場。 張瑋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0月20日電 題: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騎兵》:草原騎兵精神走進新時代 中新網記者 張瑋 「舞劇《騎兵》生動再現了人民解放戰爭時期草原騎兵精神,同時,很好地反映出內蒙古2500萬各族兒女奮鬥新時代的心聲。」
  • 「荷花獎」舞劇評獎9月終評,8部作品將在上海展開角逐
    9月16日-28日,舞動長寧·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將在上海舉辦。本屆「荷花獎」的評選工作分為初評、複評、終評三個階段進行。中國舞蹈家協會在北京組織專家評委會,對報送的29部舞劇作品進行了初評、複評,於8月14日公布了入圍終評的8部劇目:《川藏·茶馬古道》《浩然鐵軍》《紅旗》《騎兵》《努力餐》《彩虹之路》《石榴花開》《朱自清》。
  • 聚焦舞劇核心問題:「舞」與「劇」的探戈如何跳得精彩
    原標題:「舞」與「劇」的探戈如何跳得精彩  「當代舞劇的創作演出是整個中國舞臺演藝最靚麗的文化風景。就數量而言,在全世界居於前位;就質量而言,在形成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時也全面提升水準。」1月9日,中國當代舞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