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的真實背後:父子不和,多年不相見

2020-12-27 有畫說藝術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在文章一開篇,朱自清就寫道:「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

朱自清

那麼,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其實藏著許多的細節,比如說,他的祖母是因為什麼原因去世的?父親的差事,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交卸的?

這兩件事,有沒有什麼關聯呢?這些朱自清都沒有詳寫,選擇了一筆帶過。

如果在探究這兩件事情背後的緣故之後,我們會發現這篇《背影》,也可以看作是一封和解信,用於修復作者和父親之間的關係。

朱自清畫像

為什麼說《背影》其實是一封和解信呢? 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父子兩的關係,其實是很糟糕的。

朱父名為朱鴻鈞,1917年的時候,朱鴻鈞是在徐州做官,當時的官場有個不好的習氣,就是都喜歡娶小妾,大家都娶你不娶就融入不了其中,所以朱父也不能免俗,在徐州也娶了個姨太太。

不過呢,這並不是朱父第一次納妾,他在揚州老家也早已有一個姨太太,姓潘,而這個姓潘的姨太太呢,是出了名的河東獅吼,不滿朱鴻鈞再娶,直接跑到了徐州朱鴻鈞上班的衙門,一哭二鬧三上吊,各種鬧。

朱自清yi'jia

這一鬧不打緊,卻讓朱鴻鈞很快就上了當地的頭版,這影響一大,上頭很生氣,結果直接把朱鴻鈞的官職給鬧沒了。

朱自清說他的差事交卸了,說得比較委婉,實際上他是因為納妾一事被開除了公職。

那麼朱自清的祖母,好不容易培養出了一個吃皇糧的兒子,結果因為這個事情丟了誤殺,被活活給氣死了。朱自清當時19歲,血氣方剛,覺得這一切,都是父親的錯,所以特別怨恨自己的父親,此後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就慢慢變得冷漠和陌生。

繪畫《背影》

在《背影》裡面,當朱父見到兒子以後,他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指的就是這件事情。

那麼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朱鴻鈞並沒有及時地修復和兒子的關係,反而和朱自清、還有朱自清的妻子,也就是和兒子還有兒媳之間,又發生了種種矛盾衝突,最後把朱自清逼得辭職,拖家帶口去了外地,從此父子兩的關係也就更加糟糕。

所以這個《背影》裡面第一句就是,『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說明他們父子之間多年不相見,這句話透露的信息就是他們至少是有兩年時間沒有任何聯繫。

朱自清與妻子

所以,很多人在不明白其中緣由之前讀到《背影》,會覺得真是父子情深感人不已,而文章父子情深的背後,其實是他和父親不和多年的辛酸故事,不知道騙了你多久呢?

好在血濃於水,父子之間哪怕有再大的隔閡,終歸也還是父子,最後朱鴻鈞寫了一封信給兒子,他在信中說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恐怕要快離開人世了。

繪畫朱自清

朱自清讀了之後非常心痛,又想到了父親在車站送別的溫馨一幕,最終選擇了原諒父親,並提筆寫下了這篇散文寄給了父親。

父子倆也因為這篇散文而冰釋前嫌。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說是能感動每一個人的一篇經典散文,很多人每讀一次都忍不住想哭,樸素的文字裡面,蘊藏著最細膩而真摯的父愛。

相關焦點

  • 《背影》的背後:朱自清與父親的真實關係
    那文章背後的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是如何呢?真實的情況是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因為父親是傳統的文化人,朱自清是接受新思想的北大高材生,兩人的時代觀和價值觀天差地別,更是大半輩子都在不斷的衝突中,誰也不服誰。就連《背影》這篇文章,都是在父子不斷爭吵中創作的。
  • 朱自清的《背影》騙了我們多年?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
    朱自清的《背影》騙了我們多年?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 《背影》騙我們多少年?朱自清父子隔閡多年,背後代溝令人心酸!
    少年時在課本中讀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被其中那如暖陽一般的父子溫情打動心弦,感動得很,覺得這是世間最好的父子情。但要了解一個作者的經歷,往往不是看他寫了什麼,而是看他沒寫什麼。現實往往比文學殘酷,《傅雷家書》背後是傅家三代人的噩夢,而朱自清《背影》的背後,是朱自清父子之間的多年心酸糾葛。
  •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後,一個真實父親的背影
    當下是快節奏的新時代,在疫情籠罩的春節,宅在家中,靜下心來讀那些像《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這樣的長篇巨署,好像不太時宜。於是,隨手重新讀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樣能緩合疫情的浮躁。人人熟知的那篇署名散文「背影」,不知觸動了多少人對奔波勞累的父親身影的沉思與感傷。
  •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遠比散文內容本身曲折
    1300多字的《背影》,文字優美,情節真實感人,尤其是描寫父親送「我」去火車站,叮囑茶房照應「我」,給「我」買橘子等細節,感動一代又一代學生。但是在《背影》的後面,掩藏著朱自清和他的父親朱鴻鈞交惡的辛酸往事。
  • 透過朱自清的《背影》,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
    接下來談談我是如何上《背影》這篇文章的。此次我準備通過情感的「變與不變」來帶學生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是有隔膜的、是含蓄而內斂的。先說「變」。這裡所說的「變」是指朱自清對父親前後情感的變化。此時朱自清對父親的安慰有何感受文中沒寫,但我們可以猜出來。文章最後交代了他們父子關係不和,所以此時面對父親的安慰朱自清應該是沒有放在心上的。
  • 朱自清的《背影》與其妻子武鍾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動著每個讀過這篇文章的我們,引得無數人淚流滿面。他們父子的感情看上去溫馨而感人,其實《背影》的背後有著另外的故事。這種父子失和狀態對孝順的朱自清也是是一種折磨,給朱自清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創傷,使他痛苦、焦慮和自責。1925年的一天,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朱自清突然收到了父親的來信,父親在信中提到:「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 朱自清《背影》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艾巖和好
    朱自清先生的父親朱鴻鈞不是理想的「完美爸爸」,他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和諧幸福之家」。朱自清先生與父親有過矛盾和爭吵,文章《背影》是朱自清「離家出走」多年後父子關係的作品。父子矛盾:我們兩年多沒見面的原因對朱鴻鈞家庭來說是個糟糕的一年。
  • 《背影》沒告訴你的事:朱自清與父親的八點檔家庭鬥爭
    其實朱自清和父親的關係一直很緊張,朱自清的父親是迂腐的舊時代文人,而朱自清卻是新時代的北大青年,兩人因為價值觀的不同,大半輩子都是在拗脾氣中度過的,就連《背影》的創作背景,其實也和父子雙方的挑唇料嘴密不可分。若要細說朱自清與他爸爸的關係,就必須先從他的出生開始說起。
  • 朱自清《背影》:父子不和,卻又寫得如此情深,讀來讓我氣憤不已
    每次當我想到這個場面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中父親牽著兒子去上學的那個背影,真的,很像,更細膩。走進早餐店,當時的人並不多,父親把我抱到桌子旁,那個時候的桌子是四四方方的八人桌,木頭的本色,當時的我,個子不是很高,故而,父親把我抱到凳子上,總是要叮囑一句:好好坐著。我很認真的點點頭。
  • 揚州教授朱自清的父子之戰,《背影》裡只是冰山一角
    朱自清01、濃濃父子情朱自清《背影》節選:我說道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讀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朱自清和他爸爸的關係肯定很好。但,實際正好相反。朱自清和他爸朱鴻鈞已經反目成仇,多年不說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朱自清《背影》感人肺腑,你知道他們父子不合長達8年嗎?
    當然,朱自清之所以這樣做,事實上也有原因,因為妻子與父親也一直不合,原因很多面,但更多的是朱小坡認為武鍾謙在背後經常向兒子吹風,讓他反抗自己,比如朱自清私自轉學擇業這件事。實際上,武鍾謙是個當時時代非常賢惠的女性,為著丈夫的學業,她一直都在幫著籌措學費。為此,自己的陪嫁手鐲都被當掉了,一輩子都沒有再贖回來。
  • 朱自清的父親納妾丟官,氣死祖母,朱自清為何還寫《背影》讚美他
    朱自清為了這個不爭氣的父親,甚至跟其鬧到了決裂的地步。那麼是不是就說朱自清的《背影》是騙我們的?其實朱自清並沒有騙我們,只不過他沒有把更多的真相告訴我們。作為父親,疼兒子也是有的,朱自清就是抓住了某個瞬間才寫成了這篇文章。那麼朱自清的父親到底有什麼劣行?
  • 重讀朱自清《背影》,感受父子(女)親情
    時間如白馬過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了,忽然想起上學期間學過的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今日重讀《背影》,仍能體會其感人至深的力量。這篇散文是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 朱自清《背影》故事背景發生的時間,正是父子產生隔閡的時候
    最近看到一件令人附睪發炎的新聞,北京外國語大學某副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小學課本中刪除,其理由是,認為父親的行為違反交通規則,且跨欄動作又很不專業!教授覺得父親的行為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旅行。
  • 朱自清與父親衝突與和解:妻子的笑為何成為父子斷絕關係的導火索
    分析朱自清《背影》裡巧妙一筆帶過的部分後,真實的朱氏父子關係隨之浮出水面。原來:《背影》的溫情背後,是一段極致糾結的父子關係。 成年後,直到這篇名叫《背影》的文章成文前,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一直處於衝突、失和的狀態,他和他之間,甚至還曾因為朱自清妻子武仲謙的緣故,而一度曾斷絕父子關係。
  • 朱自清與他父親關係視同仇人,為何還要寫下感人肺腑的《背影》?
    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曾在徐州做到徐州榷運局長,但是後來朱鴻鈞丟官了,性情也由此大變,對於朱自清的態度也有所改變,這也是父子兩人關係不和的一個導火索。其父親靠著關係,竟然在朱自清不知情的提前下取走了朱自清的薪資,這就讓朱自清極其不滿,而這一件事也是激起了父子兩人最深的矛盾。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開頭,這篇文章曾經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它是無數學生心中關於父愛最初的印象——溫情的心酸。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帶著寶玉出生,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平凡而樸素的生活,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 朱自清:一場離別,四次落淚,父親的背影最難忘
    那時的朱自清還是個20歲的小夥,正在北京讀書,卻逢家道中落,父親失業、祖母去世的雙重打擊讓他倍感傷懷。朱自清從北京返回徐州同父親奔喪回家,看到家中慘澹的光景,不禁簌簌流下眼淚。禍不單行,這是朱自清初知世事艱難,無奈辛酸的眼淚。喪事完畢,朱自清要回北京,父親也要到南京謀差事。
  • 朱自清的父愛之作《背影》記錄了父子矛盾的和解
    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不僅描寫了父愛,而且描述了父子之間的衝突與和解。看到父親在站臺上為他移動著肥胖的身體買橘子,他的心裡充滿了複雜的感情。朱自清回家探親,但與父親的矛盾升級。朱自清覺得自己的工資由自己支配,而父親卻認為父親花了兒子的錢天經地義。父親還請朱自清做管教愛笑的好妻子。朱自清很生氣,他對父親直接從學校拿的薪水和對妻子的態度感到不滿。所以我離開家兩年沒聯繫父親。在後面1925。身體欠佳的朱自清寫信說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朱自清回憶起父子情深的細節,寫下背影,回憶父親給他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