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一場離別,四次落淚,父親的背影最難忘

2020-12-10 漫談隨筆

《背影》

初中時期語文課本的這篇課文,時至今日印象最深。

臨近父親節,不由得又想起它,那肥胖的背影也自然浮現在眼前。

那時的朱自清還是個20歲的小夥,正在北京讀書,卻逢家道中落,父親失業、祖母去世的雙重打擊讓他倍感傷懷。朱自清從北京返回徐州同父親奔喪回家,看到家中慘澹的光景,不禁簌簌流下眼淚。禍不單行,這是朱自清初知世事艱難,無奈辛酸的眼淚。

喪事完畢,朱自清要回北京,父親也要到南京謀差事。父子倆本該各自啟程,可父親終不放心,執意要為朱自清送行,於是便有了潸然淚下的一幕: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是父親穿過鐵道,攀上月臺,為朱自清買橘子的畫面。看到父親笨拙遲緩的動作,肥胖艱難的背影,朱自清又落下了眼淚。這是感恩於父親對自己的關愛,自己雖已獨立求學卻無法扛起家庭的重擔,無法為父親排憂解難的愧疚難過的淚。

朱自清不敢讓父親看見自己流下的淚水,不忍父親在困苦的境遇還要為自己擔心。看著父親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淚水又一次模糊了視線。父子間聚少離多,各奔前程,何時相見的離愁湧上心頭,怎能不叫人落淚!

父親是個堅強能幹的人,少年時便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事情。可老年卻晚景悽涼,還要忙於奔波生活,飽經滄桑。

朱自清回到北京後,父親寫信告訴他大限之期不久。

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一生操勞忙碌的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朱自清又不禁流下眼淚。父子難以重聚,唯有那個背影在思念的淚水中閃爍。

一場離別,四次落淚,離別的淚水最讓人傷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餘歸途。

哪一刻,你意識到父親不再年輕?

父親節到了,你有什麼想對父親說的話,不妨大聲說出來吧!

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重讀朱自清《背影》:字行間的四次落淚,悲愴與思念,領悟的啟示
    時隔20多年之後,再一次重新閱讀朱自清的《背影》,結合自身的經歷之後得出了又一番不同的感受。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眼裡也有一千個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裡,包含著悲愴與思念!聊聊一千餘字的字裡行間,朱自清先生四次流淚。有對祖母離去的悲傷,有看到父親蹣跚的背影的眼淚,有對離別的悲泣,還有對永別的恐懼。他的文字中給我們還原為人子女,從敬佩到衝突,從悲愴到思念的全過程。
  • 朱自清《背影》簡案
    教學目標1寫背影 明深情2人物描寫方法3作者介紹 交卸等導入>第一種:作者導入 《春》——朱自清——提問、補充總結。第二種:課前導言第三種:為什麼以背影為題(假設預習過,存疑,在課中解決)活動一瀏覽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哪幾次背影,概括說明。
  • 朱自清父親的背影和劉明父親的背影
    朱自清父親的背影,讀bèi yǐng;劉明父親的背影,該讀bēi yǐng,背東西的身影。相同點頗多:都是父親,都感人至深,都和背bèi有關。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一些個語文教育大家也多以《背影》來上公開課、展示課。大家都知道,一節成功的公開課、展示課背後,必有一篇經得起檢驗的好文章。農曆八月,劉明回到父親的山寨,陪父母過中秋,幫父親掰包穀,背包穀,寫了篇《父親的山寨:背包穀,背得我淚流滿面》。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開頭,這篇文章曾經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它是無數學生心中關於父愛最初的印象——溫情的心酸。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帶著寶玉出生,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平凡而樸素的生活,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 朱自清這個「騙子」,把父親的《背影》寫得那麼好!
    朱自清寫父親的《背影》的時候,自己的年齡也才二十多歲,可這個二十多歲的「騙子」,從沒有承認過自己父親老了的事實,一味地騙自己父親還是那個父親,高大威猛,還是那麼能幹,幫自己做這做那,像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英雄,又像一個巨人,凡事自己做不了的,父親總是能做到。
  • 朱自清《背影》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艾巖和好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幾千字生動地描繪了父親對兒子細膩而濃重的愛,時至今日,無數人仍為父親笨拙地爬上站臺的背影所感動。與父親疏遠的玉玲姐,尤其羨慕朱自清先生有這麼好的父親。根據玉玲姐的說法,如果她的父親能在《背影》中與父親一起對待朱自清,那麼她的家庭將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沒有那麼多爭吵和憤世嫉俗的敵意。
  • 《背影》|父親的愛,是心裡的愛
    文 壹小樹|原創《背影》是朱自清關於對父愛陳述的散文,主文簡短,內容流暢,言意流表,給我們帶來他與父親之間的曲折轉化。讀過這篇散文的都知道收錄於初中語文課本,當初的我學習只停留在這是一篇關於講述父親的課文。
  •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後,一個真實父親的背影
    於是,隨手重新讀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樣能緩合疫情的浮躁。人人熟知的那篇署名散文「背影」,不知觸動了多少人對奔波勞累的父親身影的沉思與感傷。不管是誰,不任是校長,還是組長,不管是首長,還是隊長,你年幼時的成長,都離不了父親那份厚重的滋長。
  • 讀朱自清的《背影》——憶我的父親
    多年以來,每當我聽到有關父母的故事或歌曲,再或者看到有關父親的文章,我都會莫名的衝動,尤其是多次拜讀了朱自清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我心中更加的波瀾酸痛。朱自清的《背影》,敘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念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車站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不僅是作者淚目,我亦再三淚流滿面。
  •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有「聖父病」?
    撰文 | 李汶芮談起父愛,有一篇存在於我們共同記憶中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學生時代對這篇課文的閱讀理解,呈現的是一種單向度的解讀,即表達了某種不容置疑、不可辯駁的父愛。雖然可以稍微補綴一些父親的傷感成色或知識分子在時代語境中沉默的姿態,但出於標準答案的考慮,對《背影》的理解,大方向不能跑偏。然而如今再次審視課文中的情境,同時參考朱自清的生平側記,你會發現,上述單向度的溫柔進入到一種複雜的局面當中。朱自清成長於一個嚴厲的封建家庭,父親在大部分時間裡呈現的不是關愛,而是專橫。
  • 《背影》的背後:朱自清與父親的真實關係
    那文章背後的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是如何呢?真實的情況是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因為父親是傳統的文化人,朱自清是接受新思想的北大高材生,兩人的時代觀和價值觀天差地別,更是大半輩子都在不斷的衝突中,誰也不服誰。就連《背影》這篇文章,都是在父子不斷爭吵中創作的。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
  •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但是他和父親關係並非想像那樣
    說到散文,不得不提到朱自清。朱自清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散文家和詩人,他的文章雅俗共賞,平淡中流動著感人至深的情韻。他的散文《背影》,寫的是他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特別是父親買橘子時在月臺上下爬攀的描寫,感動了無數人。
  • 《背影》《荷塘月色》被批俗,「走投無路」的朱自清,該何去何從
    朱自清忠貞的氣節是不可爭辯的,至今仍為人讚賞,但作為近代的著名作家,他最引以為傲的散文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背影》寫於1925年,至今將近百年,可朱自清父親買橘子時在月臺上下攀爬的背影還在感動著讀者,讓人倍感父愛之深沉。「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可就是這開篇的第一句,就受到了來自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質疑。
  • 《背影》沒告訴你的事:朱自清與父親的八點檔家庭鬥爭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散文作品,這篇敘述父愛的文章在1925 年發布之後,便引起文壇強烈反響,許多人看了這篇文章後,都大為感嘆朱自清的文筆,竟能將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尤其是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的情景,更是令人為之動容。那文章之外,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怎樣呢?
  • 朱自清的《背影》與其妻子武鍾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動著每個讀過這篇文章的我們,引得無數人淚流滿面。他們父子的感情看上去溫馨而感人,其實《背影》的背後有著另外的故事。《背影》寫於 1925年 10月,朱自清先生談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時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 讀朱自清《背影》有感——致父親
    今日又看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有發現了一些新的感受,男人從兒子變為父親,才能深刻體會到人世間父與子的天倫情感是如此深沉。朱自清發自肺腑的深情創作《背影》,不僅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並且入選中學教材,而且深刻影響了後來的創作者運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文字來撰寫散文。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理由: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每每讀之,便忍不住渾然落淚。而眾多跟父愛有關的詩詞文章之中,現代作家朱自清所作的散文《背影》更是因編入初中教材的緣故而廣為人知。《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而文中的內容背景,則是1917年冬季。文章通過描寫父親「背影」的平凡以及生活的清苦,在字裡行間透露著父親對兒子的寵愛。
  • 朱自清的《背影》:沒有一等一的至情,寫不出一等一的文章
    縱觀朱自清的一生,無不處處體現著對親人的愛與思念,唯其如此,方能創作出至情至性的文學,《背影》無疑就是這樣的文章。《背影》最感人至深的是,朱自清用簡短的語言,將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章中沒有一個多餘的字眼,卻能使讀者潸然淚下。
  • 朱自清的父親納妾丟官,氣死祖母,朱自清為何還寫《背影》讚美他
    朱自清的《背影》是講述父愛的經典,還被收入過中學語文課本,曾經感動了無數人,大家都為文中那位樸實的父親的愛子之行感動。但是朱自清和父親朱鴻鈞的關係一度並不好,他父親的品行方面也令人大跌眼鏡,簡直跟《背影》中的印象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