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朱自清《背影》:字行間的四次落淚,悲愴與思念,領悟的啟示

2020-12-10 大腳愛文學

文丨大腳

只記得第一次讀朱自清《背影》是在很小的時候,具體是幾年級也已經忘記。在老師的幫助之下,囫圇吞棗地理解《背影》背後的文字含義。那個時候無論是所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能力,對《背影》的理解都極其片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時隔20多年之後,再一次重新閱讀朱自清的《背影》,結合自身的經歷之後得出了又一番不同的感受。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眼裡也有一千個父親的背影。

父親的背影裡,包含著悲愴與思念!

聊聊一千餘字的字裡行間,朱自清先生四次流淚。有對祖母離去的悲傷,有看到父親蹣跚的背影的眼淚,有對離別的悲泣,還有對永別的恐懼。

他的文字中給我們還原為人子女,從敬佩到衝突,從悲愴到思念的全過程。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在這裡不得不從1915年說起。時任徐州菸酒公賣局局長的父親朱鴻鈞在徐州又偷偷娶了一房姨太太。但是他這門婚娶並沒有知會在老家的一個潘姓姨太太。潘姓姨太太懷恨在心,找到了他的單位大吵大鬧,這件事情搞得滿成風雨,朱鴻鈞也因此丟掉了這門肥差。

父親被革職後,不得不找錢遣散了各房姨太太,甚至把朱自清的祖母留下來的首飾變賣了才平息此事。朱自清的祖母知道了事情之後,不堪家庭的變故,加上本身疾病纏身就這樣撒手人寰。

朱自清與祖母關係極好,因此對父親的做法也是極為氣憤。

朱自清回家奔喪,看到家裡本來殷實的家境被攪拌得亂七八糟,加上祖母新喪,更是悲從心來,留下眼淚。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這裡描述的正是這時的情形,而《背影》的創作時間在1925年,在此之前還發生了幾件讓他與父親關係惡劣的事件。

朱自清18歲考取北京大學之後,有一年寒假,父親一手操辦的他的婚事,是當地一位名醫的女兒,那時正處於家境破敗之時。因此讓受到新思想薰陶的朱自清對於父親的包辦婚姻非常不滿。

另一件事發生在朱自清大學畢業之後回到母校揚州八中執教的時候。父親那時正失業,他憑藉著與揚州八中校長的私人關係,私自領走了兒子的當月工資。父親當時認為自己兒子賺的錢自己領取是理所應當的。這更加引起了朱自清的不滿,他憤而離職,隨後輾轉多地如寧波,溫州,台州等地方執教。

直到八年之後,他意外的收到了父親的一封來信,心中是這樣寫的。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看到父親的來信,朱自清潸然淚下。一如背影裡面的描述。

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一句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道出了在外遊子對父親的思念。

朱自清提起筆來就寫下了這一篇《背影》。

《背影》裡,描寫父親在車站幫朱自清買橘子是發生在他祖母奔喪之後回到北京上學,此時父親也要到南京謀事。

即使因為祖母的關係對父親有諸多怨言,但看到父親蹣跚著買橘子的情形也不禁淚流滿面。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等到父親買了橘子回來放在他的紫色大衣上,一步一回頭的離開。想著父親的關懷和短暫的離別,不僅又流下眼淚。

那件紫色大衣是父親害怕他上學挨凍,東拼西湊給他買的一件衣服。但這件紫色大衣在他沒有錢買字典的時候典當,最後也沒能贖回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朱自清與父親兩代人思想上的鴻溝,觀念上的衝突造成了彼此之間長達八年的冰點關係。但血濃於水的親情讓雙方跨越障礙,八年後的朱自清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沉的愛,那是悲愴的感情中帶著思念,矛盾卻真實。

我們對於父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記得很小的時候,自己對形象很在意,在意衣服的款式,鞋子到外形,甚至於頭髮的造型。

我小學之前都是由父親親自幫我理髮的。那時候父親花了28元買了一個手動理髮剪。

那時我對形象的理解很片面,只要理短就行了。因此一直以來父親也很得意,當時買回來的理髮剪幫了大忙。但也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拒絕了父親的理髮。那時候覺得頭髮理的像個狗啃式。

同樣對於衣服鞋子都在意起來。有一次父親單位組織去桂林旅遊,他回來的時候給我帶回來了一雙運動鞋。但是我看了鞋子的外形硬是沒有穿,因為我覺得那是一款女士鞋,穿上了丟人。

現在想起來才發現,父親每次出差都有給我帶回小禮物,但是好像我每一次都不領情。

工作之後,自以為終於脫離父親的管束,得到了大自在。有時甚至幾個月都沒有給父親打過電話,直到父親意外因病離世。

有天傍晚,我接到了家裡姐姐的電話,她告訴我父親於當天下午因肝病併發症搶救無效去世,我第一次覺得天塌了下來,我抱著新婚不久的妻子抱頭痛哭。

第二天的晚上,我趕了五百多公裡路,終於回到家見到了父親。我摸著父親那雙冰得像鐵,硬得像鋼的手泣不成聲。曾經多麼溫暖的雙手,帶著神彩的眼睛,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我的回憶,我還來不及向父親道謝,感謝他的如山一般的愛及養育之恩。

筷子兄弟有一道成名曲《父親》,我想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做輕鬆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溼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託清風捎去安康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動聽的歌詞裡匯出了人們的心聲,那是對父親的不舍和追憶。

《背影》給我們帶來的不單單是父子之間的深情,我認為更應該做的是珍惜當下。

在兒女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給予兒女無私的愛與幫助,在兒女成年後他們或許已因無法給你支持而落漠,但作為兒女不應這忽略父母的價值,既不能勿視他們的深情,更應珍惜當下的美好,因為他們的存在才是你努力下去的動力。

小時候覺得爸爸就是個超人,什麼都難不倒他。

18歲的時候認為父親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也有不懂的事。

30歲的時候覺得父親與自己有著巨大的代溝,沒有什麼值得溝通與交流。

60歲的時候才發現,父親如果還在?自己的生活會不會更好?

可惜,這時父親已不在!

更勿論我的父親在我26歲的時候就離開了我!

而在《背影》中,朱自清也幾次提到對父親的迂。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

之後又因為不放心,決定親自送兒子。

他躊躇了一會兒,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覺得父親說話不及自己漂亮。

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很囉嗦地囑託茶房要照料好自己。

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

父親走而又回,想要多見一面的情形。

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字裡行間把一個愛子的父親描寫得既立體又形象,但當時作為兒子卻還在取笑他的迂,有多少人也像朱自清那樣?如你如我?

所以在這個理解錯位的時代,作為兒女應該如何做呢?

1、寬容父親愛的方式。父親的愛有如潺潺的細流,如細雨潤物,你不仔細感受或許無法深切體會,但不妨礙它的存在,我們應當感恩他的付出,同時寬容地對待。

2、理性對待愛的對立。天下沒有父親是不愛自己兒女的,只是表達的方式與自己想要的有對立,因此兒女應理性地對待,不要埋怨,更不應怨恨。

3、感恩父親的付出。不管曾經父親給過你何種不好的體驗,兒女應感恩他的付出,你的成長意味著他的衰老,珍惜當下才是兒女應盡責任,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一切,於事無補。

《背影》散文集出版三年後,朱鴻鈞從兒子朱自清的文字中欣賞到兒子的成就,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一如你我在成長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父親大多會以你為榮,而且以有榮焉的驕傲也將永遠伴隨。

看懂了朱自清的《背影》,那你也看懂了人世間父與子之間那不可複製的愛。

相關焦點

  • 朱自清:一場離別,四次落淚,父親的背影最難忘
    父子倆本該各自啟程,可父親終不放心,執意要為朱自清送行,於是便有了潸然淚下的一幕: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 朱自清《背影》,一個關於橘子與愛的秘密……
    圖片來自網絡是的,穿越百年,著名的現代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有著相似的觀點,父親的愛總是在不經意間讓人動容,作者將深沉的父愛和自己對父親思念,都寫進了那篇《背影》中。慧思途學院【名著導讀課】。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替兒子買橘子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那份關懷、體貼、愛護,都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1925年,作者有感於世事,便寫了此文。品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作者共計4次的落淚,以及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了。
  • 重讀朱自清《背影》,感受父子(女)親情
    時間如白馬過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了,忽然想起上學期間學過的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今日重讀《背影》,仍能體會其感人至深的力量。這篇散文是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 朱自清《背影》簡案
    教學目標1寫背影 明深情2人物描寫方法3作者介紹 交卸等導入>第一種:作者導入 《春》——朱自清——提問、補充總結。第二種:課前導言第三種:為什麼以背影為題(假設預習過,存疑,在課中解決)活動一瀏覽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哪幾次背影,概括說明。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
    一次他跟我說起,覺得老師出的作文題目不知道該怎麼寫,我突然想到了《背影》。我問兒子,你們學過朱自清的《背影》嗎?兒子回答學過。我啟發他,那你覺得背影描寫了什麼?他正在想答案。我對他說,如果從文章敘述的事情本身來看,背影描寫的事件非常簡單,只是作者遠行,父親去送站,這樣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一件小事在朱自清的筆下會感人至深?
  • 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寫作背景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只是寫實。」
  • 朱自清的《背影》:沒有一等一的至情,寫不出一等一的文章
    縱觀朱自清的一生,無不處處體現著對親人的愛與思念,唯其如此,方能創作出至情至性的文學,《背影》無疑就是這樣的文章。《背影》最感人至深的是,朱自清用簡短的語言,將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章中沒有一個多餘的字眼,卻能使讀者潸然淚下。
  • 朱自清這個「騙子」,把父親的《背影》寫得那麼好!
    朱自清看著「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 《背影》的背後:朱自清與父親的真實關係
    「父親節」必備的朋友圈文章,多少人為朱自清的文筆所感動,竟能將父親的愛描寫的這麼深刻細膩,尤其那一抹背影,更是讓無數人動容。《背影》描寫的就是這一場景,只不過當時朱自清對於父親十分不滿,《背影》是時隔八年後朱自清的回憶之作。
  • 《背影》《荷塘月色》被批俗,「走投無路」的朱自清,該何去何從
    朱自清忠貞的氣節是不可爭辯的,至今仍為人讚賞,但作為近代的著名作家,他最引以為傲的散文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背影》寫於1925年,至今將近百年,可朱自清父親買橘子時在月臺上下攀爬的背影還在感動著讀者,讓人倍感父愛之深沉。「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可就是這開篇的第一句,就受到了來自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質疑。
  • 朱自清《背影》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艾巖和好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幾千字生動地描繪了父親對兒子細膩而濃重的愛,時至今日,無數人仍為父親笨拙地爬上站臺的背影所感動。與父親疏遠的玉玲姐,尤其羨慕朱自清先生有這麼好的父親。根據玉玲姐的說法,如果她的父親能在《背影》中與父親一起對待朱自清,那麼她的家庭將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沒有那麼多爭吵和憤世嫉俗的敵意。
  • 透過朱自清的《背影》,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
    最近剛上完朱自清的《背影》,這是我第二次執教此文。
  • 《背影》沒告訴你的事:朱自清與父親的八點檔家庭鬥爭
    當時朱自清還是對父親很不滿,《背影》是朱自清時隔八年的回憶之作,而當時,朱自清心底恐怕沒有放下那份苛責,他在《毀滅》一文中曾大膽披露朱家的家庭問題:「在我煩憂著就將降臨的敗家的兇慘,和一年來骨肉間的仇視,互以血眼相看著的時候,在我為兩肩上的人生的擔子,壓到不能喘氣,又眼見我的收穫渺渺如遠處的雲煙的時候......我的故鄉在記憶裡的,雖然有些模糊了
  • 《背影》|父親的愛,是心裡的愛
    文 壹小樹|原創《背影》是朱自清關於對父愛陳述的散文,主文簡短,內容流暢,言意流表,給我們帶來他與父親之間的曲折轉化。讀過這篇散文的都知道收錄於初中語文課本,當初的我學習只停留在這是一篇關於講述父親的課文。
  •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後,一個真實父親的背影
    於是,隨手重新讀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樣能緩合疫情的浮躁。人人熟知的那篇署名散文「背影」,不知觸動了多少人對奔波勞累的父親身影的沉思與感傷。不管是誰,不任是校長,還是組長,不管是首長,還是隊長,你年幼時的成長,都離不了父親那份厚重的滋長。
  • 余光中公開表示:朱自清算什麼大師,強烈要求《背影》踢出課本
    這段朱自清《背影》中的對話,儼然被大眾玩成了梗兒,聽到朋友說買橘子,總覺得是在佔便宜。可見大家對《背影》這篇散文的熟悉和熱愛。  然而,正是這篇耳熟能詳的散文《背影》,卻在文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我們都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一直是中國中學生教材裡收錄的文章。然而,作家余光中卻公開表示朱自清算什麼大師?
  • 朱自清的《背影》與其妻子武鍾謙
    《背影》寫於 1925年 10月,朱自清先生談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時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 【越乾貨】在秋天吃橘子前,先收下這份《背影》教學設計!
    ②文中出現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明確: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著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③請小組合作,劃分段落層次並概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我」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 朱自清的《背影》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背影》  商報記者 肖風偉  教授博文  《背影》應從課本中刪除  在貓撲網上,一個《因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將〈背影〉從課本中刪除?》的帖子最近很火。
  • 朱自清《背影》:年少只知父愛深,中年方懂書中人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於北平。 近幾年《背影》又出現在大眾面前,不過是因為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動」,一群擁有童心的中年人,少年人在網絡上互相「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