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乾貨】在秋天吃橘子前,先收下這份《背影》教學設計!

2022-01-09 博越師考

 1.理解、積累「狼藉、頹唐、瑣屑、蹣跚、遲疑」等詞語。

2.把握關鍵性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文章語言。

3.體會文中表現的深厚父子之情,感受父愛的偉大,激發孝順回報親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把握關鍵性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文章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表現的深厚父子之情,感受父愛的偉大,激發孝順回報親人的情感。

2課時

1.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發現很多不經意卻又能觸動我們的細節。比如春天樹枝上長出的第一片綠葉,夏天的第一聲蟬鳴……同樣,父母對我們的愛也總在細節處體現出來,令我們感動。有沒有同學平時善於觀察和發現的,能夠講出一些父母令你們感動的細節?

提示:放學回家餐桌上已備好飯菜等。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看看他是怎樣寫自己的父親,怎樣描繪父子親情的。

2.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學生查字典、詞典解決生字詞問題。
   (2)範讀課文(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
   (3)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問題。
   ①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父子浦口送別。

②文中出現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

明確: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著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③請小組合作,劃分段落層次並概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我」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段)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再現「背影」,抒發思念之情。

(4)請同學們分段朗讀課文,加深體會中心。

(5)既然本文著重寫的是父親在車站時的「背影」,通過這次離別來表現父愛,那為什麼又要寫好像沒有多大關係的第二、三段呢?我們能否把這兩個自然段給刪了?

 明確:這兩段主要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庭背景,為下文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為下文父愛作鋪墊。在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父子又要離家分別的情況下,父親還能夠細緻入微地照顧兒子,更顯父愛偉大。

3.精讀課文,細品情感

(1)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預設:第二次(第六自然段)。

(2)作者是如何詳細描繪父親買橘時的背影的?

①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壓抑沉重。

②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

③「父親」爬月臺時的動作:「探」、「攀」、「縮」、「傾」。

「探」:動作不靈便,小心翼翼的樣子。

「攀」:(引導:為什麼用「攀」而不用「抓」?)因為月臺高且無物可抓,顯示出父親的吃力。

「縮」:因為腳無處可蹬,是懸空的。

「傾」:艱難努力的樣子。

(3)除了肖像和動作描寫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明確:同樣體現在父親樸實的話語中。

(4)找出文中父親的語言,並體會話語中包含著的濃厚感情。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是對兒子的勸解和寬慰。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不要緊」是對兒子的寬慰,「他們去不好」是對別人不放心,體現了對兒子的深切關懷。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是擔心兒子路上口渴,又擔心橘子買來之後找不到兒子。

(5)父親這麼愛兒子,那麼兒子理解父親的深情嗎?有什麼證據?

明確:四寫流淚。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愴的淚

望父親買橘,艱難背影——感動的淚

背影遠去,依依惜別——惜別的淚

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的淚

(6)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掉下淚來,你們相信嗎?

明確: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感動流淚,但如今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4.研讀課文,探究寫法

    (1)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組織文章呢?

參考:①特定情境下的特徵呈現;②藝術視角的創新;③給讀者想像空間。

(2)你認為這篇文章使人感動的原因是什麼?

參考:語言樸實、白描手法、細節描寫、感情真摯……

(3)補充《背影》的背景資料(朱自清本與父親不和,父親看到《背影》後落淚釋然)。

5.總結

以李廣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中對《背影》的評價做結尾:「《背影》論行數不滿五十行,論字數不過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當然並不是憑藉了甚麼宏偉的結構和華瞻的文字,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

(1)背誦第六自然段。

(2)請同學們回想自己和父母相處的細節,寫一篇與親情有關的習作,字數500字左右。

(3)教學設計

相關焦點

  • 聚焦語用,選點突破——《背影》教學設計
    《背影》教學設計——聚焦語用,選點突破文/劉軍梁《背影》作為經典名篇,以深摯誠樸的感情許多教育名家都有過非常精彩的教學設計。本文可以挖掘的教學點十分豐富,素雅的語言,明晰的線索,精美的結構,細密的白描,傳神的描寫,都值得細細品味,深入學習。可如果貪多貪全,追求面面俱到,必定會得此失彼,過於繁雜的教學設計或許會讓學生一頭霧水,迷失在朱自清的文本「背影」裡。
  •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新詞。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簡淨而又細緻的語言。3、體會文中的父子情深。教學過程一、導入這是朱自清寫的一篇文章,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朱自清的哪篇文章?朱自清(1898-1948),安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
  • 《背影 》教學評一致性優秀教學設計
    (評價方式:提問、引導、作業布置)【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修改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目標二:品讀鑑賞「背影段落」5、問題:這是父親在浦口車站為我買橘子時的背影。大家細細地讀,進行圈畫、批註,說說你關注了哪些詞語,為什麼?6、指導:老師修改了這個段落,同學們看一下有什麼不同。
  •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背影》課堂餘音
    課文裡,家道中落了,他安慰我「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旅館,他會反覆叮囑茶房照顧我,哪怕被我嫌棄;去買橘子,他還把我當小孩一樣說「我去買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他給我寫的信,明明認為自己「大去之期不遠」,卻還要說「我身體平安」.
  • 《背影》:買橘子為什麼能感人
    買橘子時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待父親買好橘子離去時,看著他混入人群裡的背影再找不著了,「眼淚又來了。」在臨別之際,父親給兒子買幾個橘子,這再正常不過的舉動,為什麼那麼深地感動了「我」?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背影》之後除了橘子還有什麼?
    今天偶然地又把朱自清的《背影》讀了一遍。以前想起《背影》,腦子裡只剩父親穿越鐵道用肥胖的身子爬上月臺,去給孩子買回來朱紅的桔子,然後作者背著人偷偷落淚,這兩個情節。今天這次重讀,讓我真正為這位有骨氣的文人朱自清先生這篇文章落淚了。其實《背影》裡蘊含的東西除了橘子,還有很多啊,人生況味基本上全在裡面了。
  • 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帶有很強抒情性的寫人記事散文。文筆樸素而不失典雅,感情細膩真摯而不矯揉造作。此文不論欣賞閱讀亦或教學分析都價值極高,因此被認為現代經典散文,也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下從寫作背景、整體把握和細節分析、作者對父親感情變化三個方面入手對此文進行賞析。
  • 感受真情,美文與德育相輝映—八年級語文教材《背影》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閱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 「滁州師出教育」安徽教招中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範文:《背影》
    二、教學重點【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難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紀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 朱自清《背影》,一個關於橘子與愛的秘密……
    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替兒子買橘子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那份關懷、體貼、愛護,都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1925年,作者有感於世事,便寫了此文。品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作者共計4次的落淚,以及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了。
  • 朱自清背影買橘子原文話內容 我去買橘子不要走動表情包圖片
    微博買橘子是什麼梗?評論歷來都是最精彩的地方,有的可能會是撕逼,但是大多還是更加精髓的神回復!而最近颳起了一股「買橘子」風!是什麼意思呢?  來自朱自清的背影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 秋天勤吃點橘子、橙子,美容護膚、保護眼睛,上面的白絲都能吃
    除了熱帶水果以外,還有價格非常親民的橘子、橙子,顏色好看關鍵還是時令水果。加上它們完美的汁水,酸奶適中,很難讓人不愛上它們。在秋天多吃點橘子、橙子,還有美容護膚、保護眼睛等多種好處,就連上面的白絲也是可以吃的。橘子是滿大街上都非常常見的水果,可有人怕吃橘子會上火,一看到橘子就是恐怖的眼神。
  • 「我去買幾個橘子」出自哪裡 朱自清《背影》原文閱讀
    最近在網上有出現一則比較的搞笑的內涵段子,段子的意思其實還是有一點的複雜的,如果你不是真正的語言大咖你會發現其實這個段子你看不懂的,這個段子就是「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那麼到底是什麼梗呢?其實還是比較的容易理解的!
  • 朱自清《背影》新編——我搶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王愛軍說,當天20噸、價值8萬多的橘子,他只收到9000元。後來直到民警趕到現場才驅散了哄搶的人群。但是警察離開後,依然不斷有人前來裝橘子。家長帶著孩子搶橘子,這是多麼以身作則兼神經病的愛啊,小編想起中學課本裡的一篇散文,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於1925年的《背影》。
  • 橘子太酸,教你一招,不僅吃起來很甜,而且越吃越上癮
    導讀:橘子太酸,教你一招,不僅吃起來很甜,而且越吃越上癮說起吃橘子,肯定有很多朋友酸的流口水了,在家我對象特別的不喜歡吃酸的東西,我倆正好是相反,我就特別的愛吃酸溜溜的東西有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我買了一斤橘子回家,回到家我對象看到我在吃橘子,我和他說「今天買點橘子太酸了,你要不要吃一口」一聽我說酸他都不想看我,一臉嫌棄我的樣子,哈哈,想起來我就覺得很好笑,我這還沒讓他吃呢,就酸成那樣了。說起來也奇怪,我對象喜歡吃「橘子罐頭」
  • 透過朱自清的《背影》,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
    此次不同以往,我對《背影》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局限於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統編三科」培訓期間受了北京來的專家影響,完全改變了我對散文的認知。李士傑專家強調:散文是以抒情為主,而不是刻畫人物形象。於是我帶著全新的教學理念,再次重讀《背影》,希望能有新的收穫。
  • 朱自清的《背影》:滿滿的父愛,包容了無限的人生
    這是朱自清的文章《冬天》中的一段,這部分講了兒時的朱自清在寒冷的冬天裡和父親圍坐在屋裡一起吃白水煮豆腐的情景,這一段描寫為我們帶來春一般的溫暖情感,溫馨的畫面蕩漾在腦海裡久久無法消去。背影,便是無言的愛。
  • 楊祥明:《背影》教學實錄
    楊祥明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4期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散文《背影》。哪個同學來介紹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課題《背影》——朱自清)生1: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時是現代,地是江蘇揚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綠》,評價是民主戰士、散文家、學者,還有詩人。
  • 崔海蘭:挑戰性問題的設計與實施研究 ——執教《背影》的課例研究報告
    學習共同體的課強調以課堂觀察的實際情況來說明和證明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達成度。這是有道理的。教學過程一:首先,我用簡潔的語言講述了父親節這一天朱自清的《背影》被轉載,被幾十萬人跟帖的事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也引起學生對文章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 大學教授要求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
    朱自清曾說自己鮮少描寫身邊的親情,關於《背影》中父親一角的刻畫更是籌備很久,卻也遲遲未動筆,因為這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父親,他竟然不知該從何寫起!當然大家後來都知道,朱自清不僅讓父親的形象躍然紙上,更讓父親成為了永恆經典。可近年來,連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