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祥明:《背影》教學實錄

2020-08-06 世匯

楊祥明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4期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散文《背影》。哪個同學來介紹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課題《背影》——朱自清)

生1: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時是現代,地是江蘇揚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綠》,評價是民主戰士、散文家、學者,還有詩人。

師:很好。我們介紹作者要抓住哪些要素——

生(齊):名、時、地、評、作。

師:我們要善於抓住五個要素來介紹作者。同學們都很熟悉朱自清了,我們在初一學了他的課文——

生(齊):《春》。

師:《春》是朱自清很優美、也很經典的散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背影》。我們要學好這篇課文,就要了解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

生2:是朱自清家裡發生了變故的時候。

師:什麼變故呢?

生2:具體就是他的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師:好。那他是在什麼時候寫的這篇文章啊?

生2:1928年。

師:其他同學有補充嗎?是哪一年在哪裡寫的?回憶了幾年前的事情?

生(齊):1925年,他在清華大學做老師的時候。回憶七年前的事情,1917年發生的事情。

師:當時他家裡發生了哪兩件大事?

生(齊):一是祖母去世了,二是父親的差使交卸了。

師:「交卸」是什麼意思。

生3:失業了。

師:朱自清當時的境況用文章裡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

生(齊):禍不單行。

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還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朱自清,從北京去到徐州,打算和父親一起回到揚州奔喪。喪事結束後,他和父親在南京的浦口車站惜別,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八年前的事情,朱自清還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可見作者對這件事印象之深、感情之深。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和感悟。

第一個環節:檢查預習,熟悉課文。

師: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讀讀下面這些字音。(出示重點生字)

生(齊):讀了兩遍。

師:課文裡還有我們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嗎?在這裡提出來,我們一起理解。

生4:第6段,有一個「一股腦兒」,是什麼意思。

生5:沒有猶豫,直接把東西給他了。

生6:一氣呵成,一下子放下去。

師:大家贊成他們的意見嗎?——一下子,毫不猶豫地,全部放在那裡。

生(眾):贊成!

師:繼續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生7:頹唐

生8:衰頹敗落。

師:這裡還有精神不振作的意思。

生9:蹣跚

生10:走路一拐一拐,不穩健,不利索。

生11:走路有點哆嗦,走不穩。

師:大家說得很好。下面,我們熟悉一下課文註解上的有關詞語,根據詞語意思快速說出詞語。(出示詞語解釋,熟悉主要詞語)

第二個環節:整體感知,領會情感。

(這個環節訓練學生整體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師:我們課前進行了預習,請同學們根據閱讀的初步理解,用一個字(最好是文中的字)來概括自己閱讀的感受和體會。要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是從哪裡讀到這個字的,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都可以。

生12:情。

師:你從哪些內容讀到這個字的。

生12:因為這篇文章就是寫他父親的,我看到了很深的父子之情。

師:從哪裡看到了很深的父子之情,可以說具體一點。

生12:比如這句話「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咐茶房好好照應我」。這句話就是父親對兒子的擔心,對兒子的提醒。第6段還寫道:「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作者心疼自己的父親,也是一種親情的表現。

師:前面是寫父親擔心「我」著涼,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情。那後面這個例子,從父親艱難的樣子,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情。(對生12)你用一個「情」字,概括自己的感受,很好。其他同學如果選了相同的字,但是理由不同,可以來補充的。

師:你用一個「情」字概括自己的理解。文章寫了父親對我的情,也寫了「我」對父親的情。而且,是從兩個細節中體會到這種情感的。說明你讀書很用心,非常好!

生13:我覺得有一個字是:淚。

師:請你給同學們分享一下。

生13:文中有四次提到了眼淚。先是第二段,「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這是寫他家庭的不幸,是悲哀的淚。

師:為什麼悲哀。

生13:因為他家庭不幸。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師:「差使」是什麼意思。

生(眾):工作。

師:父親失業了。所以是悲哀的淚,傷心的淚。你繼續說——

生13:第6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因為他理解了父親的愛,是理解的淚。

師:因為理解父親,內心被父親所——

生13:感動。是理解、感動的淚。還有第6段結尾:「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這也是感動的淚。還有,最後一段寫道:「在晶瑩的淚光中」,這也是傷心的淚。

師:為什麼傷心?

生13:因為他和父親分開了,他很思念父親。

師:思念就會流淚嗎?看看父親說了什麼。

生13: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師:讀到這句話,「我」心裡對父親除了思念,還有什麼心情。

生13:還有擔心,是擔憂、思念、牽掛的淚。

師:無情未必真豪傑。在男孩的眼淚中,是對父親深深的愛,是對父親的擔憂,淚也是美好的,人世間因為有了淚,才能表達更深的情感,有了淚,我們才能感覺到世界的美好。一個「淚」字,就是閱讀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悟。所以,讀書就要讀進去。還有別的字嗎?

生14:念,想念的「念」。

師:你為什麼讀到這個「字」。

生14:因為文章的開頭說:「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說明父親在我心裡有很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懷。

師:永遠不能忘懷,很思念父親。還在哪裡能讀到這種思念。

生14:在結尾部分:「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這也是一種思念。

師: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會因為親情,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因為親情,我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只有親情,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思念父親,思念親人,是一種最美好的感覺。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懂得思念自己的親人,思念自己的父母。

生15:我說的這個字是「愛」。從第6段可以看出來。父親身體本來就不好,還堅持要給我買橘子,體現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

師:無微不至的「微」體現在哪裡。

生15: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咐茶房照應我。體現了父親對我的關愛。

師:父親的囑咐雖然是平常的話語,卻充滿了父親的關愛。生活當中,我們的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平常的,但是每句話都包含著他們對我們的愛,包含對我們的情感,我們要學會體會。

生16:回憶的「憶」。因為這篇文章從第2段開始到第6段,都是對父親的回憶。

師:你讀書很有整體感。重點回憶了什麼。

生16:父親為我買橘子的片段。

師: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

生16:父親去買橘子,要路過鐵道,「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裡最讓我感動。

師:讓你感動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什麼。

生16:父親為我買橘子的艱辛。

師:從哪裡看出艱辛。

生16:「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師:為什麼顯出努力的樣子。

生16:因為父親是個胖子,而且比較年老了。

師:正是因為看到父親的艱難,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下來了。這種深情的回憶,更重要的是父親為我買橘子的這一段,父親肥胖,艱難的爬鐵道,在那一瞬間,我被父親感動了……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的瞬間,當父母在為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都要用心地去體會這種人間的真情,體會這種情感的力量,我們才能有生活的勇氣,才會勇敢地朝前走……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善於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愛。

生17:我覺得是惦記的「惦」。在最後一段:「但是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這個「惦記」反映父親兩年沒有見到我,非常思念、想念我。

師:沒有父母不思念自己兒女的。兒行千裡母擔憂!古往今來,多少詩篇描寫了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和擔憂,一個「惦」字反映了父親對兒子的思念,也寫出了兒子的感動。

生18:寵愛的「寵」。

師:課文裡沒有這個字呀!

生18:是我自己在閱讀中得出來的。我從第4段倒數第三行,「其實我那年已經二十歲,北京已經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得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父親堅持要去送我,說明父親放不下心,是對我的關愛。

師:所以,你用一個「寵」字,這是一種特別的關愛。只有我們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才有這種超乎尋常的寵愛,超乎尋常的牽掛和擔心,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懂得父母對我們的愛。你看,這個同學會讀書,我非常欣賞他。

生19:我找到一個困難的「難」字。

師:你在哪裡找到的,為什麼是「難」字。

生19:我是自己想到的。首先,課文寫到「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甚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父親賦閒,我還要去北京讀書,可是家裡沒有錢,經濟很困難。

師:在這個「難」字裡,我們更能感覺到——

生(眾):人間真情,父親對我的愛。

師:在家庭這麼艱難的條件下,父親仍然如此關心我。在父母的心裡,牽掛惦記的永遠都是他們的兒女。看來你很善於理解父母的心情,善解人意。寫這些「難」,為寫父親對我的愛起到了很好的——

生(眾):鋪墊作用。

生20:我覺得是「想念」的「想」。我從最後一句話想到的,「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師:這句話包含了什麼情感。

生20:包含了對父親的思念、想念。

生(眾):擔心、牽掛。

生21:擔憂、傷感、牽掛。對父親身體不好的牽掛和擔憂。

師:(深情的朗讀)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除了擔憂、牽掛、傷感,還有別的情感嗎?

生22:還有遺憾。因為作者認為之前沒有好好看看他,看看父親,沒有很好地珍惜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心裡還有遺憾。

師:同學們,這一聲嘆息,不只是對父親的思念,而是對自己沒有很好盡到對父母孝順的遺憾、內疚和自責。

師:(深情朗讀)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段時光。同學們,你們是幸福的、美好的……我們要得到這種情感的啟迪,那才叫真正讀懂了文章、讀懂了書。你們講得很好,你們是有思想的,有個性的,也是有力量的。

楊祥明:《背影》教學實錄

相關焦點

  • 《背影 》教學評一致性優秀教學設計
    (評價方式:提問、引導、作業布置)【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修改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他攀著上面,再向上縮;他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7、指導:這一幕,作者見到這時父親的背影,有怎樣反應?作者寫道: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作者以前沒見到過父親的背影嗎?為什麼這時流淚呢?在父親忙這忙那的時候,我有怎樣的想法?8、指導:這一幕,作者見到這時父親的背影,有怎樣反應?
  • New Magic 課堂教學深度教研實錄分享(內含教學教學設計、教後反思、教學實錄等)
    該教學內容利用國外原版經典繪本作為學習材料,對四年級學術班學生來說,篇幅適中,認識的詞彙較多。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針對四年級學術班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經典繪本作為教學容,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不斷體驗、認真觀察、合作探索的空間,力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發展學生觀察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 聽著《背影》課,想到了教學常規
    聽著《背影》課,想到了教學常規——2018'全市初中優質課評選隨想與反思之四這一組展評《背影》和《白楊禮讚》的老師較多,可能是看中了這兩篇傳統課文的情感魅力吧!《背影》《白楊禮讚》在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單元教學目標,一是品味欣賞散文的語言,二是了解不同類型的散文特點。並明確列出了四種散文類型:寫人記事;託物言志;闡發哲理;寫景抒情。
  • 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帶有很強抒情性的寫人記事散文。文筆樸素而不失典雅,感情細膩真摯而不矯揉造作。此文不論欣賞閱讀亦或教學分析都價值極高,因此被認為現代經典散文,也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下從寫作背景、整體把握和細節分析、作者對父親感情變化三個方面入手對此文進行賞析。
  • 抖音點擊超10萬的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A Poem: Dress Casual DayShe wants to wear a skirt.That matches her green T-shirt!通過多模態語篇的呈現與教學,在快樂學習活動中,通過絢麗多彩的服飾、祖國優美的文學詩篇,滲透熱愛祖國的情懷,並與學生共勉:Treasure the healthy, happy and beautiful life.
  • 作文修改指導實錄《父親的背影》
    父親的背影父親站立的背影,一直讓我銘記著他的堅強。【意見】「站立」一詞很空洞,可以簡單描繪出此時父親的情態。【意見】當父親出場時,對他的描寫太多簡單,沒有背影描寫的出現。到了醫院,看著母親和醫生說了幾句話,便帶著父親向醫院深處走去,看著父親一瘸一拐的背影,我的眼淚忍不住再次流了下來,不知何時父親的背影看起來如此蒼老了,還沒到一個星期,又聽說父親又跑去工作,我的淚又一次流了下來,只希望父親能好好的。
  •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新詞。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簡淨而又細緻的語言。3、體會文中的父子情深。教學過程一、導入這是朱自清寫的一篇文章,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朱自清的哪篇文章?朱自清(1898-1948),安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
  • 聚焦語用,選點突破——《背影》教學設計
    《背影》教學設計——聚焦語用,選點突破文/劉軍梁《背影》作為經典名篇,以深摯誠樸的感情許多教育名家都有過非常精彩的教學設計。本文可以挖掘的教學點十分豐富,素雅的語言,明晰的線索,精美的結構,細密的白描,傳神的描寫,都值得細細品味,深入學習。可如果貪多貪全,追求面面俱到,必定會得此失彼,過於繁雜的教學設計或許會讓學生一頭霧水,迷失在朱自清的文本「背影」裡。
  • 市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短歌行》教學實錄
    好課匯13: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 《孤獨之旅》教學實錄好課匯12:四川省優質課一等獎《沁園春 長沙》教學實錄>好課匯11:湖北省優質課一等獎《春江花月夜》教學實錄好課匯10:貴陽市優質課一等獎《核舟記》教學實錄
  • 《滿井遊記》教學實錄
    《滿井遊記》教學實錄  坊子區黃旗堡實驗學校 王英
  • 教學實錄|我們在學習表達中成長
    金生特別開設「教學實錄」小班教學實錄——我們如何表達自己遵循IB課程的探究框架,這個學期,金生小班的孩子們將圍繞超學科主題「我們如何表達自己How we express ourselves」展開一系列的探究學習。表達是什麼?表達的方式都有哪些?哪些表達方式受到歡迎,哪些卻不為人所接受?面對表達帶來的情緒流動,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 感受真情,美文與德育相輝映—八年級語文教材《背影》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閱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 《綠毛龜》教學實錄
    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執教者: 上海 朱煜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文字錄入:山泉清兮(來自鳳凰語文論壇)師:我們以前接觸過小動物的文章,往往是寫習性和外形,寫法不一樣,讀法也不同。快速把課文通讀一遍。
  • 《背影》說課稿
    《背影》說課稿,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為考生準備了《背影》說課稿,希望大家認真備考!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背影》。為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試圖體現以下理念並深入踐行:①面向全體,承認差距,分層教學②學生因個性而張揚,課堂因自主而精彩,努力為學生創設探究展示的機會和平臺③以培養能力為宗旨,啟發並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簡要陳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講師批評指正!
  • 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豈能看著學生的背影下結論
    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教育教學應該從教學效果出發,改變課堂評價導向,才能糾偏。如果課堂評價方式不變,依舊保持聽課者聽老師講得怎樣,而不顧學生的感受和所得,那麼,任何形式的課堂教學比賽都意義不大。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開展任何教育活動都要遵循教育規律。教育管理和學校辦學,應該統一在教育這兩個字上。
  • 其實我終究會懂你的心《背影》文本解讀
    教學的抓手在哪裡?我覺得有時候我們會犯方向性錯誤,定點不準,抓手跑偏,教學過程師生們累得出奇,教學效果卻並不盡如人意。比如《背影》。過去自己讀《背影》,教《背影》,總是感覺課文內容平平常常,如水一樣的清淡。說實話,在以前,這篇經典名篇並沒有真正地打動我。於是在教學中只能做搬運工,不疼不癢、稀裡糊塗地把別人「父子情深」、「句句真情」之類的解讀販賣給學生。
  • 「滁州師出教育」安徽教招中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範文:《背影》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二)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二、教學重點【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難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 教案|《背影》說課稿
    三、 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三維目標、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一)把握內容,理解文章關鍵語句的含義;(二)學習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一個形象特徵進行細緻描寫,以及從平凡瑣事中提煉意蘊豐富的寫作素材的寫法;
  • 朱自清《背影》簡案
    教學目標1寫背影 明深情2人物描寫方法3作者介紹 交卸等導入第二種:課前導言第三種:為什麼以背影為題(假設預習過,存疑,在課中解決)活動一瀏覽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哪幾次背影,概括說明。活動二小組討論,圍繞著四次背影,哪些細節最打動你。
  • 初中語文說課稿:《背影》
    教學難點: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範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麼優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為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說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