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有多瘋狂?15歲以上孩子都要當兵,窮到一家5口蓋一床被

2020-12-11 雨田觀史海

近代日本一直就是以一個賭徒形象展示給世人,在二戰之前他們相繼在甲午、日俄和一戰中以小博大,取得勝利。但是到了二戰之後他們的好運卻也到頭了,在二戰開始之後胃口膨脹的日本並不滿足於朝鮮、東北和關內等東亞地區的版圖。他們將作戰的對象轉向了英美等國,在閃電戰襲擊東南亞之後,日本也正式對世界宣戰。

而與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同時運轉起來的,還有他們在戰時的動員的體制,那是一種動員程度比德國和蘇聯更為徹底和瘋狂的「總體戰」體制,而這種超負荷的戰時動員體制也讓日本的最終走入戰敗的深淵……

那麼二戰日軍對戰時的動員是有多瘋狂呢?

正在接受檢閱的日本軍隊

軍隊動員

早在1918年一戰結束之後,日本就開始了醞釀著二戰,他們引進了德國的「總體戰」體制——未來戰爭將是長期的國家總體戰,必須全力動員國家的資源潛力、科學技術和工業能力進行戰爭。這就相當於「瘋狂版的論詩久戰」。

總體戰始作俑者——田中義一和他的奏摺

在這個體制下最先被動員的是軍隊。

二戰中日軍也是在不斷瘋狂的暴兵狀態,從1937年淞滬會戰時候在華的14個師團,到武漢會戰後增加到38個師團,在華總兵力達到100萬人,整個日本海陸軍(空軍沒有獨立成軍中)暴兵到150萬人。到了僅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的兵力動員情況是:1941年241萬人,1943年381萬人,1945年膨脹至715萬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兵員動員上達到了最大強度,動員總兵力近1000萬人,佔總人口12%。

抗戰初期精銳的日軍(1936年)

日本大規模暴兵的結果是,兵員素質越來越差.

而且徵召的年齡也往低年齡段走,服兵役的年齡從平均的18歲至25歲,擴大到17歲至45歲。在戰爭末期,為了準備在「本土決戰」,還動員了不脫產的「國民義勇兵」2800萬人,到了45年一億玉碎口號喊出來以後,日本政府再次制定新的兵役法,規定凡15—60歲的男子及l7—40歲的女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這樣就意味著,15歲以上孩子,無論男女都要上戰場,這種瘋狂的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國軍,而且日本軍部還對這些人灌輸了「一億玉碎的」瘋狂理念,可想而知,要不是有兩顆核彈,盟軍在本土和日軍決戰,日本的人口可能會銳減到什麼程度。

二戰後期的日軍連兒童都開始動員了

全社會動員

日本的社會動員首當其衝是在軍工上。

軍隊的作戰需要軍需物資的資源,日本在動員令發動之後,他們的軍工機器也逐漸開啟,日本不斷擴大軍需生產,而進入軍工動員之後,日本的產業結構也開始轉向了軍工產業,其比重甚至達到了80%以上。

而且隨著軍工產業的激增,除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之外,殘忍的日本軍部還在剝削工人的時間。隨著戰爭規模擴大,為了確保能為前方安市供應物資和生產軍需,日本政府要求機械、船舶、車輛、金屬品及金屬精煉等工廠,工人每天都要進行兩班倒(工作12小時以上),而且休息時間也從每個月八天縮減到兩天,而到了戰爭後期男丁們都從流水線上被抽調到戰場上時,女性工人也要的被強徵到工廠裡面去。金屬工業女性勞工比例增加到戰前的245%,女性勞工的人數突破60萬人。到了1944年,日本整個國家的動員的勞工人數突破了4500人,已經超過日本人口的半數以上,也就是說整個日本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在為戰爭服務。

坦克製造廠裡面的日本工人

其他各行各業的動員。

在人才上,日本對於的學校學生的使用也進行了規劃和動員,比如工礦專業及專門學校的畢業生,直接由國家進行調配工作(用在戰爭部門),除了學生,日本也展開了國民登記制。國民要對自己的職業進行申報,比如你是船工,就要進規定的造船廠工作,一些醫生、獸醫也被強制徵召到了軍隊裡面。

兵工廠裡面檢查彈藥的日本女兵

動員的結果

當然日本這樣強制和瘋狂的動員,在支撐起前線作戰的同時,也反飭了當時本就脆弱的日本經濟和社會。

高額的軍費支出讓日本的經濟嚴重畸形,到了1944年軍費支出佔了財政預算的85%以上,嚴重的財政赤字讓當時的日本,通貨膨脹,物價騰貴,經濟被拖跨,國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僅為戰前的30%,甚至有的日本人生活還不如關內佔領區的百姓,這也不怪戰爭末期從日本國內到山東的少年兵都要去地主家裡當長工(畢竟國內吃不飽)。很多日本的農村因為的勞動力都去當兵和進工廠,再加上大量的田地被徵收用以修建軍事設施,耕地減少,馬匹等也被的軍隊徵收導致日本糧食產量直線下跌,到了1945年日本的糧食產量僅為10年前58%。

日本戰敗後無家可歸的兒童在烤火

經濟的畸形也影響到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好多老人和未成年的學生要承擔大量的徭役,使 El本全國變成一座軍事苦役營地,日本人均稅賦到了戰爭末期的時候已經增加到了戰前的12倍,老百姓生存季度艱難,女學生一律只能穿木屐,不得穿皮鞋,更不能燙髮。

在1939年的日本山形縣的漫畫中,甚至是一家五口人要合蓋一床棉被,二戰前尚且如此,二戰後日本的農村更是一幅荒敗和末日的景象。

日本鄉村裡面的兒童

雨田君說

雨田君說,日本的「總體戰」理念和軍部將當時本就匱乏的資源,被壓著的更為徹底,戰士動員體制讓日本在抗戰和太平洋戰爭初期,短暫獲得了優勢,但隨著戰爭的深入,日本的資源少、人口不足的弊病就展現了出來,強制動員帶來的惡果也逐漸顯露。歇斯底裡,一昧的靠著「昭和精神」的日本民眾吃到到了戰爭的苦果。

超出國力的動員,實際上也是日本軍部那些的野心勃勃的高層們膨脹野心的產物,但不正義的戰爭即使是再怎麼動員,仍然也會跌入失敗的深淵中。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一位二戰戰犯的心路,日本發動戰爭,都是因為軍國主義!
    日本在二戰期間的瘋狂,及犯下的滔天罪行,都是有目共睹的,那麼日本為何會發動二戰,國民們都跟著領導者如此的瘋狂呢? 日本這個島國千百年來,天皇都是日照大神在日本列島的象徵,在日本的學校裡面,天皇就是神的子孫,什麼都得聽天皇的,天皇的使命就是幫助世界成為一家,所以日本的小孩,從小被灌輸這神之國的思想
  • 一家四口「真實」睡覺照火了,網友:父母才是真愛,孩子都是意外
    所以為了能更方便地照顧孩子,孩子小時候都是和父母一起睡覺的。有的二胎家庭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多,晚上和大寶一起睡吧,小寶就會哭鬧;要是和小寶一起睡,大寶又不樂意,最後只能是一家四口全部睡在同一張床上。只見小寶一會兒趴在床上,一會兒展開四肢躺著,一會兒又爬到了哥哥的身上。大概是自己玩得累了,小寶才沉沉地睡著了,而大寶一直都沒有醒過來。對於兩個孩子的情況,爸爸媽媽好像全然未覺,孩子身上也沒有被子,只是穿著舒適的睡衣。不少網友都調侃這一家四口說:「爸媽才是真愛,孩子都是意外。」
  • 明治天皇的外公有多窮?借了100兩銀子竟要15年才能還清
    因為朝廷不過是傀儡,從天皇到公卿再到一般工作人員,他們的經濟來源,都要仰仗於幕府的好心,所以,他們都是很窮的。孝明天皇平時能吃到一條小魚,就是美味了。據說,第一頓吃魚肉,第二頓拿魚骨頭泡泡湯,便幸福感爆棚。(本圖為明治20年代的京都)
  • 中國遊客日本爆買 從馬桶蓋到藥品 瘋狂何時休?
    核心提示:從馬桶蓋到藥品化妝品,甚至連日用品也要千裡迢迢從日本買回來,這正是當下中國人瘋狂在日本購物的真實寫照,據悉,2014年,中國赴日遊客超過241萬人次,同比激增84%,佔到全體外國遊客消費額的四分之一。
  • 二戰期間,為激勵前線軍隊,日本女性的做法有多瘋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打響,對於全人類而言都是一場災難,為了抗擊法西斯國家的入侵,其他各國逐漸團結到一起,在經歷了數年的奮戰以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在亞洲戰場上,日本作為主要侵略國,對不少亞洲國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 一家四口睡姿火了,實力詮釋什麼叫「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有一個階段是跟父母一起睡的,因為孩子夜裡不懂得要給自己蓋被子,也不能自己起床上廁所。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有部分父母是比較馬虎大意的,即使孩子跟自己睡在一張床上,也完全起不到照顧孩子的作用。
  • 二戰時日本的發展水平有多高?和歐美強國差了一大截
    二戰前的日本甚至被很多人譏諷為「最窮」的帝國主義。那麼二戰時日本的真實發展水平有多高,和歐美列強差距有多大?從經濟水平來看,日本的經濟是比較落後的。不管是國民生產總值還是生活水平,日本都和歐美列強有著很大的差距,甚至和義大利都差了一大截。1938年,日本的人均國民收入約為107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4.8%,只有英國和德國的五分之一,甚至僅僅是義大利的一半左右。
  • 一家6口擠在40㎡的學區房,中國式「陪讀」給孩子的壓力有多大
    爸爸媽媽吃這麼多苦,還不都是為了你!」相信很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高考對於人生有「翻盤式」的影響。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國的選擇,也沒有家業繼承。只能通過自己努力,通過高考鯉魚躍龍門,改變人生。因此,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 連雲港一家四口同日死亡,男孩7歲女孩5歲 警方已成立調查組
    7月24日那天,原本一家五口三世同堂的家庭,朱文喬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均在當天離開了人世。據澎湃新聞報導,朱文喬指出當地警方介入後只是稱,他的兒子在網上賭博、因欠款數額巨大服毒自殺,還口頭上讀了遺書,但是並沒有給他遺書原件,他對此表示懷疑。他還說自己沒有發現兒子有賭博的現象。
  • 一家四口「睡覺照片」走紅,網友直呼: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四口之家,有兒有女的生活讓很多獨生子女的家長很是羨慕,但生完二胎之後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包括有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撫養兩個孩子,這也是很多年輕父母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遲遲沒有生二胎的原因。
  • 日本7千萬人口 中國4.5億人口:為啥二戰日本士兵比中國還多?
    二戰的日本只有7000萬人口,我國有4.5億人口是日本的6倍以上,但是為什麼日軍可以在最多的時候保持780萬軍隊,而我國卻只有500多萬,反而還比日軍少呢?在整個二戰,日本徵兵900多萬,我國徵兵1400多萬,雖然看起來從累積總數上我國比較多,但是日軍總兵力在相同時間內,大多數時候都是超過我國的,而且我國這1400萬軍隊有很大部分都是扁擔運輸兵。在德國看起來,日本的徵兵根本沒有發揮出全力。
  • 莫欺少年窮:16歲小夥1.5元買下監獄,5年增值3萬倍全捐了
    小夥子一氣之下跟醫生父親借了1.5美元(當時價值1.5克黃金,約美國一家三口半年的口糧),然後把意外出售的監獄給買了下來。出售和購買都是合法的,平克尼很快就拿到了契據,小鎮議員此時才知道監獄被出售,但他們選擇無視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繼續把犯人關在不屬於城市財產的監獄裡。
  • U2主唱家庭生活幸福 一家六口同睡一張床
    U2主唱家庭生活幸福 一家六口同睡一張床 2004年12月08日 15:27
  • 在你的家鄉,夫妻是一起蓋一床被子睡覺還是分開蓋兩床被子?
    那時候,大人們的「私密」之事並不私密,他們和她們在男人和女人各自在一起閒聊的時候,口無遮擋地要講出來,當作尋開心的事講出來讓大家開心取樂。這時,我們小孩在她們身邊,她們也一點不迴避和忌諱。比如女人們在一起時,愛講如何把睡在床那頭的男人引到自已睡這頭,這裡面有一種做法堪稱她們的經典動作,也為她們常常津津樂道。
  • 二戰日本空艦飛彈夢碎:1944年就拿出樣品,卻鬥不過瘋狂的櫻花彈
    三菱版本的「イ號」一型甲(Ki-147)最終設計於1943年底首先完成,這個時間比後世猜測要早得多。1943年9月,德國轟炸機使用「弗利茲-X」制導炸彈炸沉了義大利「羅馬」號戰列艦,震驚了世界。一般認為,此後日本才開始制導武器的研發。但從實際進度看,日本對飛彈制導技術的著手時間一點也不晚。
  • 一家四口午睡照火了,父母花式秀恩愛,孩子冷得「抱團取暖」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如今有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都是百般疼愛的,生怕孩子會被照顧不好。但是還是有一些父母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比較佛系的,好像孩子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似的。最近有一組一家四口午睡的照片在網絡上火了起來,這組照片是路過房間的婆婆拍下來的。
  • 一家四口睡在一張床上,是什麼樣的感覺?真是有趣又很累啊
    在很多有二胎的家庭中,有時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很多媽媽會選擇讓老人幫助照顧孩子,讓大寶和家裡的爺爺奶奶一起睡覺,但也有很多家庭,大寶和小寶相差不是很多,也不想因此影響大寶的性格等等,就選擇一家四口睡在一張大床上。一張床上兩個大人兩個孩子,是怎麼樣的畫風呢?每一種都可以想像出一個有趣的畫面。看看各位網友的分享。
  • 「3歲分床,5歲分房」有道理嗎?家長應該幾歲給孩子分床?
    最近,朋友和老公為了孩子分房睡的事情,一直很心煩。朋友老公的想法就是:孩子已經4歲了,還是一個男孩子,還跟爸爸媽媽睡對以後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人家都說3歲分床,5歲分房,不然就培養不出獨立自主的孩子!朋友卻不這樣認為:隔壁那個小女孩兒,人家都5歲了,還因為爸媽強迫分房睡,每天的在家裡鬧脾氣,導致了身體和學習上狀態不佳,最近一直往醫院跑呢!
  • 一家三口住10平方,34歲兒子沒睡過正式的床!蝸居的他們盼到了
    鄒阿姨的家距離人民廣場步行還不到一刻鐘住在這樣「黃金地段」的一家人卻日夜期盼著能夠搬家因為他們所居住的新閘路(二期)地塊都是近百歲高齡的二級以下舊裡破舊、狹小,還缺少獨用廚衛鄒阿姨一家三口就蝸居在10平方米陰暗逼仄的老房內正常的床擺不下鄒阿姨只能給34歲的兒子弄了張彈簧床晚上支上,白天再收起來怕兒子睡傷了腰彈簧床上面又鋪了塊舊床板最尷尬的是家裡沒有抽水馬桶白天還可以去外面的公共廁所解決晚上只能在房間裡用痰盂罐三個成年人很是尷尬
  • 江蘇一家四口同日死亡,生前消費一次上萬,狠心把5歲孩子也帶走
    九月二十四日,連雲港贛榆警方通報,江蘇一家四口反鎖門窗、喝農藥自殺的案件中,警方並沒有給出孩子確切死因,僅說是因窒息而死。根據紅星新聞報導,7月24日,江蘇連雲港的朱文喬失去了兒子、兒媳、孫女四個家庭,原來住在這裡的五口之家,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