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湖南衛視《歌手》2019「歌王之戰」打響,觀眾們對這檔國民音樂節目的關注度也達到最高點,頭條娛樂指數榜綜藝榜,《歌手》節目穩居第一,同時,#歌手紅毯#也登上微博熱搜。
不過,更加讓人關注的是,作為《歌手》2019官方指定手機品牌,通過本次歷時三個月的音樂競技類綜藝,榮耀手機通過科技與音樂跨界聯手,在賽程中不著痕跡的巧妙設計,不僅實現了與年輕人的有效溝通,更提升了榮耀品牌的用戶好感度,也為創新的融合式場景化營銷,創造了一個有傳播、有路徑、有承接、有轉化的經典場景案例,為當下「叫好難叫座」的品牌綜藝娛樂跨界營銷,探索出一條流量變現的出創新營銷路徑。
從冠名、植入到融合場景,跨界營銷需要找到平衡點
擊壤洞察發布的一份2018年綜藝節目調查報告顯示,去年綜藝節目的合作品牌已經達到1042個。很顯然,綜藝節目依然是品牌營銷的主戰場。
下面,我們首先通過復盤綜藝節目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營銷歷史,對跨界綜藝節目營銷的新趨勢變化給一個簡單梳理。
最早,綜藝跨界營銷,主要是以冠名形式出現的,譬如央視1990年播出的《正大綜藝》,讓冠名的正大集團得以在中國市場變得家喻戶曉。當然,大IP的冠名費用也不菲,而在後流量時代,流量費用越來越昂貴,紅利漸退的大背景下,更成為天文數字,時間到了2018年,《這!就是街舞》由一葉子1.5億獨家冠名,而《奔跑吧第二季》,則讓伊利安慕希豪擲6.1億。
產品植入展示也是綜藝營銷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大多簡單粗暴。同樣是在2018年,《創造101》中,康師傅冰紅茶全程產品擺放,在吧檯、休息大廳總是能看到它,然而,雖然處處可見,完成了「曝光」,但大多數只是「無效曝光」,並沒有對觀眾進行有效的引導,最終「雁過不留聲」,迅速被觀眾選擇性遺忘。
口播的臺詞植入,因當年《中國好聲音》而興起。華少的逆天語速,不僅使自己獲得了「中國好舌頭」的稱號,也讓這幾十秒廣告詞中出現的品牌曝光度大漲。
網絡綜藝《奇葩說》《吐槽大會》則開啟了「花式口播」。馬東在點評辯手時,可能猝不及防,也不再是此前那種藏著掖著的露出形式:「這是一個好的辯題,大家給了那麼多好的角度,然後我們都跟喝了雅哈咖啡似的在一起好好聊天」。這種開門見山,強勢植入,讓已經對品牌營銷練就火眼金睛的年輕一代感覺耳目一新,然而,這個套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可以,卻難以持續,時間久了,照樣會被當作套路而選擇性無視。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正成為「電視綜藝+網絡綜藝」的觀看主力。企鵝智庫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綜藝用戶洞察報告》顯示,視頻網站綜藝節目的觀看用戶裡,18歲到29歲用戶佔比為59%。
用戶群體的變化,使生硬、突兀的冠名、植入、口播等形式的品牌營銷效果大打折扣。年輕人對綜藝節目中廣告的容忍度閾值降低,不再願意接受這些「填鴨式」的營銷,品牌商們開始探尋跨界品牌營銷的新玩法,在這種大背景下,場景化、互動式、體驗式營銷成為新趨勢。
什麼是「場景化營銷」?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品牌廠商尋找、發現受眾,了解目標群體需求,然後設置特定場景,提供產品和服務,通過用戶的心理、情緒來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實現更好的營銷效果的營銷新模式。
譬如,在《中餐廳2》中的三禾鍋具、海天醬油等,出現在廚房中非常和諧,而且呈現了使用的功能,觀眾更容易接受。《奔跑吧》第二季中,嘉賓們休息時,很自然的拿起安慕希暢飲,毫無違和感。
在與《歌手》2019的跨界合作中,榮耀在節目中設計精準而自然的話題,與節目中的「劇情」走向完美融合,不僅充分展現出了品牌特色、產品賣點、文化調性,更藉助明星選手們的一次次真人實景、真情實感的使用體驗,成為節目的「爆點之一」。
比如設置電話連線場景,節目中吳青峰作為串講人十分緊張,於是在開場前拿起榮耀手機連線張韶涵。雙方的對話出現了很多爆點,#吳青峰有點緊張#話題也登上了熱搜;設置拍照場景,榮耀手機自然也成為嘉賓們合影,見證美好的最佳裝備。春節後,歌手們聊起了節後減肥話題,齊豫也自然而然的體驗並推介起榮耀V20的「3D塑身視頻」功能。
可以說,正是基於對年輕人需求的精準把握,榮耀最終確定了性能、拍照、瘦身美顏等方面的核心產品賣點植入,與節目內容深度契合,打造出一個個極具代表性的使用場景,尋找到了榮耀品牌營銷與《歌手》節目本身內容的平衡點,化有形於無形,實現魚與熊掌的兼得。
連接品牌與用戶,場景化跨界營銷如何閉環?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廠商淺顯地認為,通過節目告知用戶品牌、形成品牌印象就夠了,觀眾們在觀看完節目,關掉電視機、視頻APP後是否會有後續的動作,是否有實效轉化,並不是他們考慮的範圍。
然而,廣而告之只是品牌營銷的一個環節而已。品牌營銷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策略,最終形成用戶的轉化、銷售的轉化。榮耀×《歌手》的場景化跨界營銷正嘗試用場景連接品牌和用戶,形成自然感知,並通過搭建路徑,進行有效的引導,最終形成受眾用戶的自然轉化,構建了品牌營銷的完美閉環。它的經驗可以總結為四點:
品牌感知。即榮耀在《歌手》節目中的場景化融入,讓年輕受眾們感知品牌。
情感共鳴。創造共情體驗,使消費者自然的受到感染,並融入這種情景中。比如俄羅斯小哥哥小K在節目中表示,榮耀手機在俄羅斯和保加利亞也很有名。#榮耀手機圈粉海外歌手#迅速登上熱搜榜第三位,成為了當期最火爆的話題之一。不少迷弟迷妹們因此被榮耀手機種草,成為選手流量到品牌流量轉化的典型。
搭建轉化路徑。品牌廠商需要搭建合適的場景,為目標受眾決定提供便捷路徑,再為他們行動提供充足理由。在春節前的《歌手》中,主持人劉燁多次口播榮耀年貨節活動,既為有回家情懷、購買禮物的國人們提供了購買場景,又推出了各種優惠活動來促進受眾們的行動。
反饋評價。用戶的反饋和口碑,是品牌營銷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因為可以帶動用戶向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產品推薦,是形成品牌和產品口碑的關鍵。在《歌手》的抽籤環節,節目設置了榮耀V20體感挑戰場景。這是榮耀V20「TOF 3D體感攝像頭」的功能。隨後,榮耀發起了#燃燒卡路裡大挑戰#活動,邀請榮耀V20用戶參與,引導用戶對榮耀的積極反饋。
根據榮耀官方消息,截至2019年2月底,榮耀V20在發布僅兩個月的時間內,全球出貨便突破150萬臺。如此優秀的成績,其中自然少不了《歌手》全場景營銷閉環的一份功勞。同時,榮耀手機與年輕受眾的有效溝通,也獲得了極佳的口碑,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網友主動UGC的關鍵,比如不少用戶便在觀看節目後表示:「教程學會了,就差手機了」、「人帥,手機更帥」。而這種非操作的、主動的提及、推薦,才是最好的營銷。
營銷是品牌的必修課,隨著市場和目標用戶的變化,品牌營銷策略也需要對應的調整。此前,綜藝營銷粗暴植入、單純追求曝光度的方式,既對受眾不太友好,也因為缺乏對實效性的考察,之於品牌不具有可持續性。
榮耀×《歌手》這一營銷案例,不僅融入了對用戶好感度的思考,更讓營銷落在實處,對品牌投入負責,成為綜藝冠名領域場景化營銷的典型。目前,選擇綜藝進行推廣的品牌不在少數,在構建營銷閉環的過程中,榮耀×《歌手》這一份「經驗之談」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