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平樂縣縣委書記陸智成在「第二屆廣西桂林平樂十八釀美食節」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桂林市平樂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陳利在「第二屆廣西桂林平樂十八釀美食節」新聞發布會上接受記者採訪
美食節現場
喜獲豐收 「文旅搭臺,經濟唱戲」顯成效
11月13日,以「一樣的灕江,不一樣的風光」為主題的第二屆廣西桂林平樂十八釀美食節在平樂縣隆重開幕,來自海內外的數萬遊客和嘉賓歡聚一堂,共同感受平樂十八釀等特色美食文化,體驗「平樂柿子紅了」的豐收喜悅。
活動當天,平樂縣城主會場分別舉行了開幕式、兩廣獅王爭霸賽、十八釀美食爭霸賽、電商推介會等18項活動;同時在該縣橋亭鄉大塘口分會場舉辦「紅動」大塘口「樂騎山水」騎行等10項活動。本屆美食節活動前後持續了三天,讓海內外遊客盡情感受了平樂的美食文化和風土人情。
而在11月14日上午舉行的第二屆平樂十八釀美食節暨電商洽談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個商會130多名客商與當地企業家歡聚一堂,就當地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業務洽談,達成意向性協議36個,現場籤約項目8個,籤約金額達1億元人民幣。
今年5月,一場集媽祖文化交流、經貿交流、昭州文化研討、工農業旅遊產品展示、非遺民俗秀、美食體驗和龍舟大賽、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為一體的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也在該縣隆重上演。
「近年來,平樂縣在文旅融合和發展全域旅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們立足於本地獨特的文化資源,挖掘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堅持走文旅結合的差異化旅遊發展道路,努力打造文化內核,提升旅遊品質和生命力,通過舉辦媽祖節、美食節兩大節慶活動開創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差異化旅遊發展模式。」平樂縣委書記陸智成這麼說。
通過節慶活動的舉辦,平樂縣在促進文化交流發展的同時,還吸引了眾多客商前來投資發展,取得了「文旅搭臺,經濟唱戲」的顯著成效,平樂縣的知名度也隨之大幅提升。
平樂縣堅持走文旅融合發展道路,成功打造了「一樣的灕江,不一樣的風光」旅遊品牌並取得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僅2018年旅遊總人數便達245.5萬人次,同比增長96.3%;2019年1-9月份,旅遊總人數攀升為240萬人次,同比增長14.04%。
「一樣的灕江 不一樣的風光」已經成為廣西桂林市的旅遊新品牌,成為打造桂林建設國際旅遊勝地新一極,這有力地推動著全縣旅遊產業、旅遊經濟的發展。
頂層設計 夯實旅遊新基礎
平樂縣地處「珠江—西江」經濟帶,古稱昭州,歷代為州府之地,三國吳甘露元年建縣,迄今已有1800年建縣歷史,總面積1919平方公裡,人口50萬。這裡交通便利,灕江、荔江、茶江三江匯成其境內的桂江,上抵湘楚、下通粵港;國道323線、包茂高速公路、建設中的賀巴、灌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僅一個小時的車程。
近年來,平樂縣按照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一推兩戰三年」專項活動,突出抓好旅遊發展、交通建設、農業做大做強三大重點工作,大力推動「一園、一城、一江一港」建設,努力打造平樂城市經濟升級版。
為實現旅遊引領的經濟發展戰略,平樂縣委、縣人民政府從頂層設計,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及加快出臺優惠政策「硬軟」措施入手,大力推進旅遊發展。
目前,該縣的一批旅遊設施已初具規模,一批在建項目已初顯雛形:國際品牌管理酒店桂林平樂溫德姆酒店、四星級標準打造的三江合酒店等一批受遊客歡迎的酒店投入運營;別居?漓想國成功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個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新增旅遊景點如中山公園孔廟、茶江玻璃美食街、同樂公園、昭州文化廣場等正成為遊客的網紅打卡地;建成後將接通陽朔的旅遊通道、全長20公裡、擬沿灕江左岸建設的綠道正在建設中……同時,廣西獅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前期工作已經啟動。
2017年9月,平樂縣旅管委與桂林旅行社協會共同組織策劃「萬人遊平樂活動」,截止當年底就接待遊客10443人次,打破沒有旅行社團隊到平樂旅遊的記錄,正式開啟組團遊平樂新篇章。
2018年3月6日平樂縣召開全縣旅遊發展大會,邀請了區內外70多家旅行社近100名代表參加會議,制定出臺全縣旅遊發展獎勵扶持辦法,與區內外旅行社籤訂合作協議組織團隊遊客到平樂縣旅遊。當年就有49家旅行社組團遊平樂,全縣22個餐飲飯店餐廳納入接待遊客用餐單位,36個酒店賓館納入接待遊客住宿單位,帶動了全縣旅遊收入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在2019年6月召開的旅遊發展大會暨全域旅遊推進會上,該縣按照旅遊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對48家旅行社、旅遊企業兌現了2018年度1400多萬元的獎勵,並出臺了《2019年平樂縣旅遊發展獎勵扶持辦法》。
挖掘文化 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
平樂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唐朝大詩人李商隱、宋代政治家梅摯等歷史名人曾為官平樂,造福一方;媽祖文化、州府文化、農耕文化、盤瑤文化、廉政文化等在這片沃土繁榮發展。
平樂縣歷來重視文化發展,每年都開展迎春系列文藝演出、春節送文化下鄉、文化惠民進萬家、戲曲展演、戲曲進鄉村進校園等活動,舉辦各種主題文藝晚會;組建5支演出隊伍,實現水上百姓大舞臺、榕津、渡河、縣大禮堂演出常態化;每年下鄉播放公益電影1608場,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活動亦豐富多彩。特別是2019年,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該縣開展歷時半年每周一場的紅歌比賽以及歷時兩個月每周一場的廣場舞比賽,讓廣大城鄉群眾充分感受到濃濃的喜慶氛圍。與此同時,平樂縣還大力抓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已建成88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019年新建13個項目,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極大的促進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近年來,平樂縣加大了歷史文化的挖掘與整理,並較好的實現了旅遊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編輯出版了《平樂由來》、《平樂鄉村》、《平樂歷史名人》、《故鄉雲水地》等系列平樂歷史文化叢書;收集整理出8個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15個桂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該縣利用媽祖文化旅遊節和平樂十八釀美食節,著力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品牌。
重抓項目 譜寫旅遊發展新篇章
良好的自然資源,加之全縣旅遊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及各項優惠政策,平樂縣吸引了眾多投資商前來考察項目、投資旅遊。
2019年3月,平樂縣人民政府與廣西東森市場投資有限公司籤訂了《平樂縣三江口核心景區旅遊綜合開發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打造集旅遊休閒、宗教文化、避暑度假、特色購物、文化觀光於一體的三江口景區,景區總面積約150公頃。三江口核心景區建成後,將成為高品位5A級旅遊景區,從而填補大桂林旅遊圈的旅遊產品空白。
2019年4月,平樂縣與桂林平樂七彩樂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桂林(平樂)七彩樂園綜合旅遊景區項目投資開發協議書》,該項目計劃投資35億元打造七彩樂園景區,用地約12000畝,將建成5A級生態旅遊景區,配套建設滿足國際、國內高端消費群體的總裁養生區、精品休閒度假區、康養中心,以及建設綠色環保、低碳生態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觀光農業項目。
平樂縣在把旅遊業打造成全縣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較好的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旅遊發展後勁的不斷增強,為社會就業提供了大量的崗位。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縣旅遊業的發展,為貧困戶提供了超過5000多個就業機會。同時,節慶經濟也給社會其他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莫鴻鯤 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