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體育特長的人在社會中容易取得成功?

2021-01-11 澎湃新聞

大多數西方,尤其是美國領導人都有體育上的一技之長。不僅是運動員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學也注重培養有運動員背景的學生。我的分析是,運動員出身的人,一定具備有特殊的心理素質。

為什麼運動員出身的人在社會中往往脫穎而出?他們有難以擊垮的信心和號召力。他們懂得如何去競爭,懂得團隊合作。這恰恰是一個成功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如果在孩子成績過得去的基礎上,讓他們學一點符合身體特長的技能,適當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這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他們的心智稟賦,孩子會終身受益無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拉加德,曾為法國花樣遊泳國家隊隊員

的確,大多數西方,尤其是美國領導人都有體育上的一技之長,有的曾經入選大學的體育代表隊,有的是職業運動員出身:美國前任財長亨利?鮑爾森就曾是大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樣遊泳運動員,世界著名的金融機構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蘇世民,曾經是校長跑隊的隊員……

不僅是運動員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學也注重培養有運動員背景的學生。我的分析是,運動員出身的人——專業運動員另說,因為他們需要異於常人的身體條件——一定具備有特殊的心理素質。

什麼心理素質?

首先,運動員是懂得如何去競爭的一群人。體育遊戲天生就帶有競爭性,運動員身處其中,天生要善於競爭、喜歡競爭。

其次,運動員要懂得團隊合作。即使是單人項目,如桌球、體操、跳水、田徑項目等,也同樣需要團隊配合,因為一個團隊裡有教練、營養師、陪練等,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優異,才可能達到高水平的競技狀態。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競爭和合作就是永恆的主題。這就是體育精神!人與人之間有競合,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存在競合,單靠一項是無法取勝的。而運動員身上是兩者兼備。

為什麼運動員出身的人在社會中往往脫穎而出?他們有難以擊垮的信心和號召力。一個能贏的團隊一定也是經歷過許多逆境的團隊,不可避免有過失望、恐懼、質疑、懊惱……尤其在千變萬化的比賽場上。

在競賽落後的情況下,核心人物必須摒棄雜念,千萬不能糾結在「真慘、真倒黴」的心態上,也不能妄想一舉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個球,才能把握住贏回來的機會。這種機會往往轉瞬即逝,必須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這恰恰是一個成功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正是因為了解運動員這些特徵,國外商學院特別青睞有運動背景的學生。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研:畢業20年後,哪些校友群體為母校捐款最多。結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並不是學習最好的學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隊背景的學生,這些學生無論當年還是現在都是最有集體榮譽感的。

牛津大學有個久負盛名的羅德獎學金,這項創立110多年的獎學金有四項招生標準,其中一項就是喜愛體育,最好有運動成就。他們認為,這樣的人往往具備優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來領袖。

美國最負盛名的大學聯盟——常青藤聯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若干所大學的美式足球運動體育聯盟,而非學術評比,比如奧數競賽的聯盟。而中國也曾經有過一段頗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華附中早在「文革」前,就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加入校隊,活躍於各種比賽,他們中成就了後來中國社會的精英。

反觀中國,到現階段我們的教育還是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太注意奧數、鋼琴等等。在全球化時代下,只懂得奧數,不懂得與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適應時代變化。

如果在孩子成績過得去的基礎上,讓他們學一點符合身體特長的技能,適當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這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他們的心智稟賦,孩子會終身受益無窮。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運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因為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繫,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係,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運動精神和團隊精神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在運動場上,孩子們能學會如何輪流上陣、如何等待輪候、如何在輸掉比賽的時候不低頭、如何對勝利的對手說聲恭喜,學會傳球,不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自己。

如今,學校會教孩子們,要在未來的工作中取得成果就要學會團隊協作——這是21世紀裡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教給孩子的——而一支運動隊就是孩子學習團隊協作的藝術的最佳場所。

領導力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除了在運動場上,孩子們在童年時期還有什麼機會能夠以健康、有效的方式領導其他孩子呢?

在成長過程中的過渡階段,每個人都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該站出來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什麼時候去追隨他人的領導——而在童年學習這堂課的最佳課堂,無疑就是運動場。

從失敗中學習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是什麼讓孩子獲得幸福感和取得成功?如果你熟讀過有關文章,你會發現,排在前列的是「失敗」和「同理心」。我說的失敗可不是在考試中得個B,而是真正的失敗——運動場上的輸贏。

在運動場外,這一代的家長總是希望保護孩子們遠離失敗,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其他地方,從來不想孩子體會輸的感覺。而這正造就了我們抱怨的一代人。

簡單地說,孩子需要學會輸,他們必須知道自己不總是最好的,這樣他們才會更加努力,並成長為一個更頑強的人。

歸屬感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讓孩子成為團隊的一員能給他們一個積極的身份。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歸屬感,他們想和朋友一起玩,想和朋友一樣,因為這能帶給他們安全感。

研究顯示,那些屬於某個團隊的孩子,包括穿統一制服的孩子,在遇到高風險的行為時,更容易形成有力的同伴關係,作出更好的選擇。

他們也更傾向於和想法相似的同伴建立聯繫,並對學業更上心。

對身體的好處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這一點誰都知道,但仔細想想,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從前靜態了很多。

打遊戲、看電視,屏幕時間支配了孩子的課餘生活。那些一天12個小時在戶外奔跑、攀爬、遊泳的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對一些孩子來說,即使是校園健身房和體育課都成了他們不感興趣的事。

所以,只有有組織的團隊運動才能讓孩子們好好運動一場。他們能花上一整天來奔跑、運動,這會讓他們變得更健康、更有食慾、心情更好,同時也能學得更好。

紀律性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學習的自律性是由很多細節積累而成的。

那些從事運動的孩子必須要管理自己的制服、知道自己幾點要到哪裡集合,還要在朋友邀請他們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懂得拒絕,有時候還要保持良好的學分才能繼續在運動隊裡比賽。

這些小事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並在未來做出更負責任的選擇。

促進腦力發展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有證據表明,重複的動作不僅能提升大腦的整體功能,對於大腦的執行功能的影響尤其大。

執行功能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它包括制定計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控制衝動、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規劃,最終完成任務的能力。

這聽起來是不是正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兒童正在應對的問題?沒錯,在美國,有11%的兒童正受到注意力缺陷的影響,而在過去十年裡,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一倍。

這些在注意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需要通過一些常規的訓練來改善問題,而這些訓練提供的好處,團隊運動幾乎都能提供。

更強的自尊心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我感覺良好。而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孩子們需要切實地取得成功,並因為他們的成功而獲得讚揚,而不是只從父母那裡獲得表揚,因為那樣並不會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孩子們從運動中取得的成就能幫助他們形成自信心,繼而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自我價值,培養自主性,在別處想要獲得這樣的好處可不容易。

建立與大人之間的情感

Success Is Mostly Failure

如果你幸運的話,可能在你的成長經歷裡,在家庭之外,還有其他的大人給你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給你的生活帶來了良好的影響。對很多孩子來說,這個角色可能是一個教練或者老師。

對孩子來說,如果能有和一個大人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關係,能從他那得到鼓勵,以及認識到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性格,這是一件很健康的事。

而這樣的依戀關係也被證實能幫助他們在之後的人生裡更好地和其他大人建立起情感。

原標題:《為什麼有體育特長的人在社會中容易取得成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盃與體育l為什麼有運動背景的人更容易成功?
    影帝渣渣輝(張家輝)電影裡有句臺詞:我買3000萬,德國贏,一眾網友就去買了德國贏。從這個梗不由聯想到我們自己,世界盃沒有中國隊,這該是每個心繫國足的人心中的痛了吧。今天我們從世界盃來談談體育,為什麼有運動背景的人更容易成功呢?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說過,「不懂得體育的人,不宜當校長」。
  • 事業成功的人都有什麼樣的特徵?八字告訴你什麼樣人容易取得成功
    社會上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專家學者,也都從不同角度研究成功,甚至由此誕生了一門「成功學」,特別是一些傳銷機構,更是藉助所謂的成功學來給學員洗腦,使成功一詞變的撲朔迷離。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成功,而一個人又怎樣實現成功呢?所謂的「成功」,其詞典意思原有五層:1、成就功業或事業;2、已經成就的功業;3、事情獲得預期效果;4、成效;5、收穫。而現代多使用第一層意思,指成就功業或事業。
  • 粵翔體育在十裡銀灘學校開展的體育藝術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9月9日,由主辦方廣東省粵翔國際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粵翔體育),在碧桂園十裡銀灘學校開展的體育藝術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本次活動負責人由粵翔國際高爾夫學院院長葉翔擔任,攜手多家體育藝術類俱樂部在碧桂園十裡銀灘學校舉辦體育藝術課程活動,體育藝術本身是培養孩子 德、智、體、全面發展為重點目標。
  • 心理學家解析:為什麼臉皮越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在這裡
    心理學家解析:為什麼臉皮越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在這裡日常生活中,不管在班裡還是在辦公室裡,我們會發現有一種人他們臉皮真的超厚,即使你怎麼說他,他都不會生氣而且還笑呵呵的,並且特別喜歡拍領導與老師的馬屁。
  • 【關注中高考】有體育特長的考生趕緊「對號入座」
    【關注中高考】有體育特長的考生趕緊「對號入座」 2020-11-28 18: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心理學家:越是臉皮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
    生活中,有兩種人,厚臉皮和薄臉皮。臉皮太薄的人,通常會礙於情面,有很多事情不敢放開去做。面對別人的請求,他們總是欣然接受,即使對自己沒有半點好處。舉個例子,在考試前,某位同學平時沒有聽課,想要向你索取複習筆記,可是這些筆記是你一個學期的積累,無奈之下,只能借給這位同學。
  • 體育特長成出國新途徑 運動成績突出可加分
    來源:《北京晚報》近日有媒體報導,為了讓孩子更順利地上一所美國的好大學,有中國家長開始有意培養孩子的體育特長。看來,「體育特長」似乎真的有點兒留學「敲門磚」的意思,而這是否意味著準備出國學習的學生們有了一條新的「捷徑」可走呢?特長成留學「敲門磚」?採訪中筆者了解到,北美的大學非常重視體育,學校各個運動隊每年會按需求招收數量不等的體育特長生。來自遼寧的王怡雯同學便是其中一位。
  • 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會有特長
    關於特長,也可以解釋為因為熱愛,所以願意比旁人付出更多努力,每一個願意這樣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有特長」。------- 孩子的特長都是後天培養的 -------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種天賦,而無法看到她有什麼特長。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擁有特長。
  • 特長網:從興趣特長入手,結合教練打造素質教育生態平臺
    然而現在很多學校的素質教育還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難以堅持體育鍛鍊的原因之一。特長網就從興趣特長入手,欲打造一個具有公益性的素質教育生態平臺。特長網的創始人吳宙琦曾經經歷過一場交通事故,但是因為從小熱愛足球,條件反射地跳出摩託車才有幸死裡逃生,這也讓他對此感慨萬分。
  • 成功來源於特長!
    兒子的同學小雨沒有參加任何特長班,他媽媽的想法是:小雨沒什麼藝術天分,她也不想逼孩子,讓他那麼累。前年同事家的兒子通過體育特長生考上了清華大學,周圍總有些人不服氣:他是特長生,沒什麼了不起的,高考降60分。在人們的觀念裡,同樣考上名校,特長生卻比文化生矮半截。好像特長生佔了多大便宜。假如你家的孩子上小學了,你要不要送他學一門特長?
  • 更多中國父母為體育「一擲千金」:超5成孩子報名體育特長班
    「在家鍛鍊容易偷懶,跟朋友一起運動更管用,更重要的是運動讓我少長肉。」12歲的楊宇告訴記者,這個暑假她報了遊泳、潛水和滑雪三個體育項目,而去年暑假,只有遊泳課。由於疫情,很多人認識到遊泳有改善心肺功能、增強呼吸系統疾病免疫力等作用,作為生存技能的遊泳成為暑期體育教育的熱門項目。在濟南全民健身中心遊泳館,10歲的王嶽林正在泳池中練習仰泳,這是他暑假期間的第二期遊泳私教課,他在第一期學會了蛙泳。「遊泳既是技能,也能提高抵抗力。」
  • 體育特長生再見 體育特長難說再見:老師 培養興趣要常態化
    顧名思義,特長生主要是指少數的有天賦的學生。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或者特長生招生的初衷是為了發現人才、因材施教,優待特定人群,彌補招生制度的缺陷、鼓勵學生全面提高素質。然而,學校降分或破格招收特長生卻被當做升學的「捷徑」。「升學考試競爭激烈,對於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通常會讓他們走這條捷徑——學習特長。
  • 為什麼要孩子堅持學習藝術特長?原來如此
    我們能夠很輕易的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種天賦,但是卻無法看到她有什麼特長。為什麼?因為沒有孩子生來就有特長,孩子的特長,要靠後天的培養。首先,以孩子現在的認知,他只知道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感到開心就玩,感到累了就放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會有多麼大的競爭壓力。其次是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種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所以,只要孩子一不喜歡,就馬上按照孩子的意願。
  • 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嶺特長隧道 取得節點性進展
    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嶺特長隧道取得節點性進展 □照片由公航旅集團提供11月29日10時18分,隨著洞內一聲炮響,由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投資建設的渭武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木寨嶺特長隧道右線與1號斜井之間的主洞順利貫通,取得了首個節點性勝利。
  • 不喜歡被人誤解,總是喜歡據理力爭,容易取得成功的三個生肖
    不喜歡被人誤解,總是喜歡據理力爭,容易取得成功的三個生肖生肖羊生肖屬羊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性格特別正直的人,平時在生活中從來都不會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因此人際關係處理的比較好,而且他們只要答應別的事情就會說到做到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特長?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樣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在孩子練習過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就是這個長年累月,風雨無阻的每周上課,很多父母自己都不能堅持,就會嫌煩嫌累。我們總說,大人是孩子的鏡子,大人如果都不能堅持,都抱怨,孩子如何可以堅持?
  • 許昌高中體育特長班、音樂特長班招生將於4月30日截止
    4月22日,記者從許昌高中了解到,該校2016年招生工作已經啟動,面向市區初中(含市直、魏都區、國家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初中)招生1050人,面向各縣(市)初中招生400人。該校體育特長班、音樂特長班、中澳國際教育項目班各招收50名學生。許昌高中不僅是百年名校,還是河南省及我市普通高中教育的一張名片。
  • 「體育達人」鍾南山詮釋了「體育是教育」的更高價值
    當很多中國人依然以「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評價去定義運動員時,體育達人鍾南山卻以自己的經歷為「體育是教育」的本質做了最好的代言。實際上,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領袖級人物和成功人士大多熱愛體育。站在宏觀的角度,正如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說,「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而對微觀的作為個體的人而言,體育是增強體魄、塑造人格、磨礪精神不可替代的手段。
  • 培養孩子體育特長,這三項運動最燒錢
    今天就聊一聊美國孩子參加的體育項目。家長們讓孩子學習各種運動有多種考慮,首先是希望孩子有健康的體魄,第二是希望孩子培養良好的愛好,並從中培養出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再有一點就是希望發掘孩子的天份,經過長期的培養,孩子有可能走上職業運動員之路。
  • 你真的理解「快樂體育」與「成功體育」嗎?
    在這種背景下,20世紀80年代,「快樂體育」由日本傳人我國,並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逐漸對我國廣大體育教師和體育教學產生了較大影響。在中國,「快樂」一詞比較多義,也比較容易引起誤解,常常被理解成表面的心情愉悅,而且「快樂」一詞也很難解釋失敗與成功、痛苦和快樂之間的複雜關係,體育領域對此一直有一些反對和誤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