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7日上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在深圳舉行。深圳市森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瑞投資)創始人、董事長林存出席論壇,並從投資角度分享了他對醫藥醫療行業的看法。
林存強調,投資要看邏輯,不要只看眼前。儘管近期醫藥板塊的走勢有所下行,但醫藥長牛的邏輯未改變。「醫藥行業未來會不會好?我認為,未來的10年都是中國醫療投資的黃金歲月,甚至比過去10年、20年更加好。」他說,這是因為中國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同時國家政策倒逼醫藥企業創新,大量的創新將帶來大量投資機遇。
林存認為,在醫藥投資上,投資者應盯大型公司。二級市場可以重點關注CXO(醫療研發服務外包)行業以及高毛利率的專科連鎖機構,比如口腔、整形類等。林存稱,未來隨著技術創新,醫藥醫療板塊將湧現更多千億以上市值公司。
醫藥長牛邏輯未變
11月27日上午,林存以「醫如既往·藥牛十年:小波折,大趨勢」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演講的開頭,林存首先向現場觀眾分享了一個「小段子」。兩年前的這個時候,他在參加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醫藥行業論壇時,信心滿滿地分享了醫藥行業的未來出路。未料,隨後醫藥板塊陷入集體暴跌。當時有人質疑他的說法,他堅定表示:「投資的事要看邏輯,不能只看眼前。」
果然,A股醫藥板塊在2019年1月迅速反彈,很多股票漲了1倍以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今年前三季度,醫藥醫療都是A股市場的「明星品種」,不少頭部醫藥股股價屢創新高。不過過去的兩個月內,大多數醫藥股迎來股價回調,板塊失色。
林存則表示,下半年來,冠脈支架集採,醫保談判,DRGs/DIP等政策密集發布,使得A股醫藥板塊短期面臨較大壓力。
他認為,著眼未來十年,中國醫療投資仍處於黃金歲月,醫藥長牛的邏輯仍未改變。這是因為:一、老齡化程度日趨加深,二孩放開,平均壽命增加,重疾病發病率上升,醫療需求持續走強;二、生老病不可改變,行業受宏觀經濟與國際形勢影響較小;三、醫藥行業具備科技屬性,研發投入不僅能奠定強大護城河,亦使企業基業長青;四、中國仍缺乏與總體經濟規模相匹配的醫藥巨頭,一大批偉大企業正在路上;最後,疫情後對基層醫院、感染/重症/呼吸科室與疾控系統建設投入加大。
建議關注細分行業龍頭
醫藥行業各版塊的投資邏輯不一,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會出「英雄」。林存認為:「A股醫療板塊上市公司接近400家。每個細分賽道的平均產值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把過去十年中每一個細分領域龍頭的前兩個進行追溯,比如說化學製藥、微生物、專業服務眼科等,我們發現,它們的業績10年漲幅達到了14~15倍。」
他指出,普通投資者要研究醫療投資較困難,專業門檻較高。在選股策略上,他建議投資者重「醫」輕「藥」;關注創新與進口替代;同時關注個人消費意願強烈的品種和行業。他還表示,目前醫藥醫療各細分領域巨頭初現,未來行業將是強者恆強。
他還告訴現場觀眾,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CXO、創新藥、器械、疫苗、連鎖專科服務及成長激素等其他醫療消費行業。
在他看來,CXO之所以預計長期保持高景氣,邏輯是中國工程師紅利與臨床資源保證了該產業具備國際優勢,同時,行業正享受供不應求的狀態,龍頭公司大量在手/意向訂單足夠企業維持數年主營業務高增長。對於連鎖專科,他則提到了眼科、口腔、生殖、體檢、醫美等領域。
「在醫藥投資上還是要盯著大型的公司,當邏輯驗證打通了,會出現一個估值的持續溢價。」林存表示。
他提到,森瑞投資今年還有一個「五年醫藥預言」。森瑞投資預計,五年後,醫藥醫療行業將成為A股市值第一板塊,同時千億市值公司會越來越多,醫藥新勢力將大批量湧現。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