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的理由(告別抑鬱)

2020-09-20 天地海獅子

本文的靈感來源於馬特·海格的《活下去的理由》。

抑鬱症的一個典型症狀是看不到希望。

好像沒有未來,身處黑暗的隧道,兩端都已經被堵住,而你被困其中。

每個人的頭腦,都是獨一無二的,

頭腦發生的故障,也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的經驗可能會重合,但不會完全相同。

我們可以通過分享同病相憐的人所遭受的痛苦,傾聽他們從痛苦之中走出來的事跡,從中感受到寬慰和希望。

活著,比自殺需要更大的勇氣。 ——阿爾貝·加繆

小編曾經也是重度抑鬱症患者,這封遺書是前年的今天寫的,今天翻書時無意間看到。

時間已經過去兩年,我也已經成功的走出了抑鬱的折磨,開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這封遺書的內容,到現在依然能刺痛我的心:

我恨透了這個世界,恨透了這個骯髒的社會。

當我還小的時候,父母離異。

沒人教導我,以後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人告訴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全靠自己摸索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義。

但我發現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我迷失在這個世界裡。

我善良也好,活潑也罷,不敢有過多過分的言語,我小心翼翼做人,因為我背後空無一人。

做人恪守本分,從來不製造麻煩,我安安靜靜的呆在角落裡,自給自足。

前方一片黑暗,後方亦是如此。

我努力建造的精神世界,被洪水猛獸無情衝垮。

我失去了一切支柱,像一場戰爭中被遺落的孩子,無處可去,無地藏身。

我想通了,我不想再去建造那不堪一擊的城堡,再也不想費勁抬頭仰視前方。

只要我消失在這裡,一切就說通了。

死亡才是人生的終極意義。

只要大腦停止思考,就沒有廢墟也沒有黑暗。

小編一直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從小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自從和媽媽進行了一場長達12個小時的對話才明白:

原來她懷我的時候,每天都會遭受很大的委屈,所以基本上隔個幾天,就會有結束生命的念頭。

頭腦最怪異的地方就是,即使裡面驚濤駭浪,外表也依然風平浪靜。 除了自己,其他人根本看不出來。

我不想死,我只是不想活著……

但願我從未出生……

我想成為一隻蜥蜴,蜥蜴這種動物很奇妙,它不輕易死去。

你切掉它的尾巴,它就再長一條尾巴,它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悶悶不樂,變憂鬱。

不管環境多麼殘酷,不友好,它都能繼續生活。

我想,非常非常想,成為一隻蜥蜴。

大家都認為,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要的是快樂,事實上他們根本不關心什麼快樂,那太奢侈,他們只想脫離痛苦。

生命總會給我們不死的理由,我們要學會仔細聆聽。

這些理由可能來自過去——養育我們的父母,關心我們的朋友、愛人。

這些理由也可能自於未來——只要活著,未來就會有無限可能。

今天,抑鬱症已經成為生命的頭號殺手,因自殺死亡的人數,超過胃癌、肝硬化、結腸癌、乳腺癌和阿爾茨海默症死亡的人數。

抑鬱症已經成為地球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

這個社會正在閹割我們,要求我們正常,即使它就是令我們發瘋的原因。

——米歇爾·福柯

藥物,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療效,它們只是先麻痺痛苦,然後再開始真正的治療。

科學技術的進步表明: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由大約一百萬億個細胞組成的。

每個細胞又是由大約一百萬億個原子組成。

單單我們的大腦,就有大約一千億個腦細胞。

但大部分人感覺不到自己身體近乎無限的本質。

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認識自己,把身體分為宏觀的大塊:

胳膊、腿、腳、手、軀幹、頭、肉體、骨骼……

我們不僅僅來源於宇宙,我們本身就像宇宙一般浩瀚、複雜。

當我們極度抑鬱或者焦慮時,不想走出家門,下不了床,滿腦子都是空白,接近於痴呆,那種痛苦難以忍受。

糟糕的日子分級別,並不每次都是同等的糟糕。

那些過度糟糕的日子,雖然很難熬,但以後卻可以派上用場。

等你遇到沒有那麼糟糕的日子時,你就可以說:好吧,今天夠糟了,但和之前比起來,這次好多了。

我們不用花很大的精力,讓自己看上去正常,一般來說:如果你不告訴別人,別人就永遠不會知道。

男性抑鬱症患者通常不願意傾訴,但自殺是35歲以下男性的頭號死因。

每年有100萬人自殺成功。

1000萬~2000萬人自殺未遂。

全球範圍內,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還要多。

我們身邊每5個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

女性比男性更願意尋求幫助,並接受心理健康的治療。

父母任何一方患有抑鬱症的,子女患抑鬱症的概率約為40%。

當你最難過的時候,你會錯誤地想像,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人,體驗過這麼糟糕的感覺了。

沒人知道這有多難……

人們從外表看你,只能看見你的身形,看見你是原子和分子的統一體。

沒人能看出,你的內心就像經歷過宇宙大爆炸一樣,自我意識化成了碎片,散落在無邊的黑暗宇宙裡。

心理疾病不是突然發生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

幾乎一半的心理障礙,早在14歲之前就已經出現症狀了。

抑鬱症是所有被壓抑的強烈情緒,累計太多的結果,就好像大壩決堤。

你無法釋放自我,自我就會破殼而出,淹沒你的意識,試圖淹死失敗的、半真半假的自己。

為什麼男性自殺的人數高於女性?

女性抑鬱症患者的人數,雖然是男性的兩倍,但男性抑鬱症患者更容易自殺。

因為男人通常把心理疾病看成是一種弱點,不願意傾訴和尋求幫助。

抑鬱症患者是一個非常龐大,並且不斷擴張的群體,從古至今,很多最偉大、最堅強的人都會受到抑鬱症的折磨。

有政治家、太空人、詩人、畫家、哲學家、科學家、數學家(特別多)、演員……

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叔本華就曾說過:所有的天才都是憂鬱的。

大腦的重量約1000克,這1000克承載了我們一輩子的記憶。

大腦由原子構成,這些原子誕生於幾千萬年前的恆星,大腦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可以去思考整個宇宙的東西。

抑鬱症與化學物質的失衡有關。

抑鬱症就是腦細胞血清素產量過低,導致血清素水平的不平衡。

最常見的抗抑鬱藥物百憂解,就是為了提高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

也許患抑鬱症的原因是:我們的大腦不適應當代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的大腦,不管在認知、情感,還是意識方面,和石器時代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時代在改變,大腦卻沒有進化。

石器時代的人們,不需要每天面對網際網路給我們推薦的、轟炸式的信息,那時候人的大腦也不需要做出這麼多的決策。

小編成功走出抑鬱的方法就是:寫作,把大腦裡那些荒誕的,不著邊際的思想,全部從頭腦內部拉出來,拉到筆記本上。

把這些憂愁、焦慮排列成兩條黑線之間的藍色字體。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抑鬱症會引起心臟悸動、四肢疼痛、掌心冒汗、全身疲乏等症狀。

人們說:「日子要一天一天過。」

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過一天就像翻過一座大山,過一個星期,就像徒步穿越喜馬拉雅山。

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相對的。

和一個漂亮的女孩約會,一小時就像一秒鐘那麼短。

坐在燒紅的木炭上,一秒鐘就好像一個小時那麼長。

抑鬱的症狀,就像每分每秒都坐在燒紅的木炭上,只希望時間過的快些。

自我檢測抑鬱的一些方法:

  • 總是無緣無故感到疲勞
  • 持續自卑,不愛說話
  • 出現動作遲緩,說話緩慢的現象
  • 食慾下降或大增
  • 煩躁,易怒
  • 頻繁哭泣
  • 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提不起興趣
  • 感受不到任何快樂
  • 覺得開口說話都很累

人生美麗,卻很艱難,大多數人的應對方式是不去考慮它,但有些人做不到,思考是人的天性。

閉上眼,屏住呼吸,

一切都會變得十分美好。

活下去的理由:

  • 你並不孤單,在那片黑暗之中,有上千萬人與你同行。
  • 並不是沒人理解你的痛苦,他們理解,只要你願意傾訴。
  • 已經有過自殺的想法,情況不會變得更糟了,以後只會走上坡路。
  • 頭腦有它自己的天氣系統,雖然現在身處龍捲風之中,但龍捲風的能量最終會被耗盡的,堅持住。
  • 痛苦是一筆債,它可以用時間還清。
  • 還有很多朋友沒有結識,還有很多美食沒有吃過,還有很多美景等著你去觀賞。
  • 你會吃著超大份爆米花看很多電影,你會跳舞、會大笑、會沿著湖邊跑步、聊天聊到深夜、笑到肚子疼。

這世間的一切,都在等著你。

雖然你被困住了,但世界哪兒都不去。

堅持下去,活著一切都值。

為了和其他人一樣,我們失掉了四分之三的自己。——叔本華

愛,就是讓我們重新找回那四分之三自己的方式。

對一個沒有經歷過抑鬱症的人,解釋什麼是抑鬱症很難。

就像對一個外星人解釋地球。

任何殺不死你的,並不會使你強大。

那些「殺不死你的」,通常會使你更弱小,讓你在餘生裡,四肢無力,不敢走出家門,甚至是臥室。

閱讀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找到自我。

除了死亡之外,還有一條逃離頭腦的出路,那就是文字。

文字是建造我們更好的頭腦的磚瓦。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在看一張藏寶圖,裡面的寶藏,就是我們自己。

童年總有那麼一個瞬間,門開了,未來悄悄降臨,「經歷」圍攻「純真」,而純真一旦失去,就永遠無法找回。

現代社會的噪音,和快節奏的生活,傷害了我們洞穴人的大腦嗎?

是我們太多愁善感,還是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當你抑鬱、焦慮時,你的舒適區,會從整個世界,縮小到一張床。

甚至縮小到什麼都沒有。

很多抑鬱患者,把旅行當作緩解症狀的良藥,新的地方帶給我們刺激與興奮,讓我們既害怕又自由。

在你那熟悉的臥室,你的頭腦只會關注自身,但到了異國他鄉,環境是全新的,你會把注意力全部用來關注外面的世界。

雖然我們的頭腦被困住了,但我們的身體可以移動,讓身體在不同城市間遊走,對擺脫抑鬱的精神狀態有所幫助。

旅行使人變得謙虛,因為它會使你領悟,人在世界上所佔的位置,是多麼的渺小。 ——福樓拜

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

跑步是緩解抑鬱的良藥,村上春樹曾說:「跑步可以驅散迷霧。」

每天去跑步,就等於每天都與自己戰鬥,在自己的極限內拼勁全力,這就是跑步的本質。

瘋狂,是我們對這個瘋狂世界的合理反應,抑鬱症,也只是對我們無法理解的人生的合理反應。

「生存還是死亡?」

這是每個抑鬱症患者,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亞伯拉罕·林肯(美國政治家、戰略家、第16任總統)終生患有抑鬱症,從未擺脫。

可是他與抑鬱症並肩生活,取得了偉大成就,不是因為他徵服了抑鬱症,所以才取得了偉大成就,他的抑鬱症,就是他偉大成就的動力。

這個世界在故意催人抑鬱,因為快樂對經濟不利,如果現有的一切就讓我們很快樂,我們又何必追求更多?

怎樣賣掉抗衰老的潤膚霜?

  • 讓我們擔心衰老。

怎樣讓大家做整容手術?

  • 突出我們的身體缺陷。

怎樣讓人們買保險?

  • 讓我們擔心一切。

怎樣讓人們看某個電視節目?

  • 讓我們擔心錯過好戲。

怎樣讓人們買新手機?

  • 讓我們覺得自己落伍了。

這個時代的我們,如果想安於現狀,對商業極其不利,但這個充斥著物質和廣告的世界,並不是真正的生活。

生命是一場徒勞的追尋:「人生就好比吹肥皂泡,儘管明知一定會破滅,卻還是要儘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蓮花——是佛教一個重要的標誌。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乾淨的空氣中純潔而美麗的盛開,直至凋謝。

靈性開悟的蓮花,是對希望和改變的隱喻,淤泥就是我們的抑鬱和焦慮,盛開在乾淨空氣裡的花朵,就是擺脫了絕望和束縛的我們。

被貪慾佔據了心靈的人,就像雨水,滴進了屋頂被損壞的房子。

如果佛陀本人降生於我們這個年代,在今天也會苦苦掙扎。

幸好喜馬拉雅山下面沒有無線網絡,不然坐在一顆樹下冥想49天,那會很難。

仁慈,比自私更讓我們幸福快樂。

仁慈,把我們從欲望、貪婪之苦中解救出來。

做一個好人,會讓我們感覺很好,因為在這世界上,不只有我們自己才重要。

了解到自己是人類的一份子,而不是孤立的個體。

如何停止時間:親吻

如何時間旅行:閱讀

如何逃離時間:音樂

如何感受時間:寫作

如何釋放時間:呼吸

時間碾碎萬物,因為時間,我們變老,因為時間,我們死去。

我們不該浪費時間為未來興奮和擔憂,為過去後悔或懷念,活在當下。

趁時間還在,努力賺錢、提高地位、結婚生子、晉升、賺更多錢,奮鬥到永遠。

頭腦中出現一個悲傷的念頭,不等於你就是一個悲傷的人。

我們可以穿越暴風雨,感受狂風肆虐,但我們不是狂風本身。

送給抑鬱中的你一些建議

  • 感受每口食物的美味。
  • 工作累了就不要勉強,多休息。
  • 閱讀和寫作可以幫助我們的心靈補充營養。
  • 認真感受自己的呼吸。
  •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一張面孔,一句詩詞,窗外的雲,天空的藍,遠處的大樹。
  • 抬頭看天,提醒自己宇宙是多麼浩瀚。
  • 不再漫無目的地看電視,刷社交網站。
  • 走路,就好像你在用腳親吻地球。
  • 善待他人,善待我們的親人,為他們活下去。
  • 這個世界有可能不理解你,但仍會有很多人理解你,對理解我們的人心懷感激。
  • 告訴自己:你不怪異,你是人,你的一切行為、感覺都是符合自然的,因為我們就是自然本身。
  • 絕望不會讓我們失去時間,熬過絕望,時間的價值就會翻倍。
  • 觀察自己頭腦裡的思想。
  • 陽光燦爛的日子,能在戶外就在戶外。

地球生活的關鍵是改變:汽車會生鏽,書頁會發黃,技術會過時,毛毛蟲會變蝴蝶,黑夜會變白晝,抑鬱也會消散。

大口呼吸,勇敢地活下去,未來的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沒有人是百分百身體健康的,也沒有人是百分百心理健康的,唯一的區別只是程度不同。

所有的抑鬱,都是不能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所致,可所謂的理想就真的適合你嗎?更何況它不能給你帶來快樂。

不被自己的理想束縛,也不被他人的眼光左右,這樣我們才能無限接近人生的智慧和意義。

人的思想不會永恆不變的,

焦慮和憂愁的腳步,

不會永久駐足在這裡,

當下情況不管多糟糕,

都會等到有迴轉的時機,

失去的終究會以其他形式為你彌補回來。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你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相關焦點

  • 縱然抑鬱,我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如果你只是暫時短暫地出現這些表現,那麼你可能只是出現了抑鬱情緒,不需要過於擔心,通過自己的習慣的方式進行調整即可。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預約正規的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進行諮詢。這本書就是《活下去的理由》。在這本書裡,海格描述了他在患抑鬱症過程中以及與抑鬱症抗爭的過程中的點滴。海格曾經以為,自己擁有很正常的童年,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抑鬱症的一份子。所以他遲遲地沒有發現,抑鬱症給予他的警告信號。事實上,抑鬱症的警告信號確實是很難被我們發現。在抑鬱症的初期,大家很難發現抑鬱症的存在。
  • 親友的理解與陪伴,是抑鬱患者活下去的最大理由
    自20世紀80年代起即為眾多刊物,如《紐約客》《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等撰稿,已撰寫多部書籍,被譯為十餘種語言;亦擔任多所心理機構及藝術機構,如抑鬱及雙向支持聯盟(DBSA)、大都會美術館等的顧問。其代表作品《走出抑鬱》獲得200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02年普利茲新聞獎最終提名,被《時代》雜誌列入十年百部最佳作品。
  • 從抑鬱者的角度解讀《活下去的理由》:唯有「愛」,治癒生活泡沫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在抱怨的時候也很喜歡說:我都快被整抑鬱了!在隨處可見的生活抑鬱泡沫的世界裡,我們又將如何快樂地活下去呢?《活下去的理由》二十四歲時很不幸,作者就攤上了這樣的噩運,他早不來抑鬱晚不來抑鬱,偏偏自己在自己風華正茂的年紀遭受抑鬱症的侵襲。他的內心極度崩潰,甚至還有幾次想自殺的經歷。是的,這種噩運就是這麼慘,你永遠不知道它會什麼時候來,你永遠無法防範,而人的這一輩子,很有可能就會遭受這樣的噩運,最慘的是你想它不再,努力讓它不來,它還是可能會來。
  • 《活下去的理由》:如何與「抑鬱」相愛相殺?
    (前方高能:需57秒浸入式閱讀,方可品出本文滋味~)嗨,不中用的人!對,就是你!你在幹什麼?為什麼要試圖起床?為什麼要試圖找份工作?你以為你是誰?馬克·扎克伯格?給我待在床上吧。你將會發瘋,就像凡·高那樣。你可能會割掉自己的耳朵。你哭什麼?
  • 你看不懂的《活下去的理由》
    每一萬人裡就有1位患上較為嚴重的抑鬱症,大約70%的人會有一些輕微抑鬱症狀,但很快可以調節。抑鬱症患者是很容易感知痛苦的那種人,敏感多思。他們的家庭構成千奇百怪,但有一個共同點:這些患者小時候就是特別懂事、特別能共情的那種人。越是這種人,越容易被抑鬱症襲擊。
  • 一個抑鬱症作者對人生的40條件建議:《活下去的理由》
    今日推薦書單:《活下去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這本書是由英國作家馬特.海格所著。講述了作者在24歲患上抑鬱症後,通過寫作一點一滴克服精神上的痛苦,從絕望中自我救贖活下來的故事。在《活下去的理由(因為樹很棒。)21. 聽 YouTube 上面那個瑜伽教練的話,「走路,好像你在用腳親吻地球一樣。」22. 生活,愛,放手。23. 酒的數學是乘方運算。
  • 暢銷書作家、抑鬱康復者馬特·海格:走出抑鬱,先學會面對
    有人說你想體驗真正的絕望,最低成本是患一場抑鬱。24歲的馬特·海格就不幸成為了抑鬱症患者,在最痛苦的時候,他差點走上懸崖結束自己的生命。13年後,他成功走出抑鬱,正常生活結婚生子,還寫了一本鼓舞了無數人的書《活下去的理由》。
  • 抑鬱症進來看看吧,72條活著的理由,有一兩條就勇敢地活下去吧
    4.我有活下去的欲望。5.我相信只有上帝有權利結束一段生命。6.我害怕死亡。7.我的家庭可能會相信我曾經不愛他們。8.我不相信事情會無望到我情願去死。9.我的家庭依靠著我並且需要我。10.我並不想死。11.我希望看著我的孩子們長大。
  • 產後抑鬱:漫長的告別
    產後抑鬱:漫長的告別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08日 09:31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牛小凡):
  • 抑鬱的根源探究(589)
    1,抑鬱的根源昨天跟一個朋友一起出去郊遊。我在提到說,我曾經有十幾年的抑鬱和失眠。他覺得很好奇,因為我的一些經歷和他有共同的地方。都曾經擔負著家庭的重擔,是聽話的乖孩子,到了學校之後感覺競爭壓力山大。表面上面似乎是風光,其實內心是封閉和抑鬱。然後他問我是怎麼走出鬱郁的這個困境的。我說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逐步的走出了抑鬱的困境。
  • 告別抑鬱,喜獲重生
    同時也讓抑鬱症主動找上了我,抑鬱讓我整夜睡不著,白天更沒精神,頭腦裡總是空空蕩蕩的,記不住任何事情,自己精神萎靡,也做不了事。我原本打算自己人生就這樣一直混下去,醉生夢死,抑鬱而終。這樣美的笑容真的很滋潤我這顆乾涸的心,讓我有繼續努力活下去的原力。而朋友們在酒桌上的爾虞我詐,笑裡藏刀的表演真的讓我疲憊不堪。我喜歡孩子臉上純潔的微笑,讓我感到生活的幸福。
  • 社會太複雜,情商又不高,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回答一個提問:社會太複雜,情商又不高,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社會是否太複雜,是因人而異的。你所謂的「自己」(包括所謂的情商低)也許壓根不是你真實的自己。你需要不斷去體驗,在不斷反饋中(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找尋。
  • 媽媽不是超人(產後抑鬱)
    中國每五個新手媽媽,就有一個遭產後抑鬱。媽媽不是超人,請對她多一些耐心和關愛。「喝~!必須喝,你不喝,我孫子哪有奶!」「哪這麼矯情,沒見過你這麼當媽的!」「就吃這麼點,還是我做的不好吃,你營養跟不上,我孫子營養怎麼跟得上」「啥時候變得跟個怨婦一樣了,你以前不是這樣子啊」「你看寶寶哭,一直哭,你一個當媽的一個娃都哄不好」(只要寶寶不舒服,就是當媽的錯)......[抓狂R][抓狂R][抓狂R]可是你知道嗎?
  • 走出抑鬱的能量淨化
    最終抑鬱成疾,鬱鬱寡歡,成為心病,也就是我們通常來說的抑鬱症。在抑鬱症來訪者的世界裡,沒有道理的生命匱乏,人生無奈,一切灰暗!他們開始進入一種生活的負面情緒,低落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甚至有些人成為隱疾之後,對人生無望,沒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而且在思想或是潛意識中「預謀死亡」。
  • 行動起來,一起對抗抑鬱!深度好文(1)
    通過前面文章的分析,我們知道了產生抑鬱的大體原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弄清楚抑鬱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的去對抗它們。當然了,不同人產生抑鬱的原因不一樣,有的是單一的原因,有的是複合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也要找到相應的對抗方法。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對抗抑鬱的方法和手段,對一個人有效的方法,或許對另一個人無效,但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獨特的方式。
  • 與抑鬱症戰鬥的三十天(二)
    每天持續著失眠,大腦已亂作一團,我感覺自己不僅抑鬱,而且快精神分裂了。基本每天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每天只能喝點粥,米飯饅頭什麼的都難以下咽,體重下降15斤左右,身體極度虛弱。開始回憶自己的一生,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兩種思想在戰鬥著,相互對抗。誰也說服不了誰,在這個時候,內心深處傳來了低沉的聲音,「我終於回來啦!可為什麼身體如此虛弱?大腦裡面有價值的知識太少,我經萬世輪迴,給我這樣的一個身體,給我這樣的一個大腦,還真是有點意思。不過沒關係,從現在開始,身體的代理權歸我,我還將找回我失去的記憶。」傳承的意志已然覺醒,我已不再是我。
  • 抑鬱 | 現在的年輕人抑鬱,就是矯情?想多了?
    有可能很多人會說抑鬱,都是一些人在犯矯情,或著只是剛好心情不好在跟風,或著僅僅想尋求到身邊親人的關注。那你就說錯了,抑鬱並不是一些人在矯情,也不是想多了。據統計,超過 70% 的人一生中會經歷抑鬱。也許這時候你會被這個數據震撼到,但事實就是如此。
  • 抑鬱症:即使我們知道很痛苦,但也要精彩的活下去
    抑鬱症,當我們不自主陷入抑鬱的情緒時,就像掉入一個無邊的黑暗中,而不能自拔,不僅自己出不來上面這段文字,是來自一個重度抑鬱患者的日記。可以想像一個重度抑鬱患者是怎樣的痛苦,無論怎麼描述,正常人都不能體會,唯有真正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 抑鬱讓世界失去色彩,別怕,暖陽終會突破陰霾
    ,其實抑鬱的對面不是快樂,而是失去活力。給抑鬱中的你抑鬱症被成功治癒的作家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為他們活下去,即使你覺得毫無意義。4. 你不需要這個世界理解你。沒關係的。有的人永遠不會真的理解他們沒經歷過的事情,但有些人會理解,要對理解你的人心懷感激。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
    是的沒錯兒,堂姐產後抑鬱了。產後抑鬱是現在很普遍的一種「新手媽媽」的心理疾病,它表現在:1.情緒方面常感到心情壓抑、沮喪、情感淡漠。表現為孤獨、害羞、不願見人或傷心、流淚,甚至焦慮、恐懼、易怒,每到夜間加重。2.自我評價較低自暴自棄、自責、自罪,或表現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戒心,與家人、丈夫關係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