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將生活在孩子創造的未來中 丨AIMKIDS*啟行教育*Bee Studio未來教育開放日

2021-02-12 西港營地
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部分很有價值的一手推送可能無法及時被看到,如果不想錯過更多一手信息,記得讀完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這樣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剛剛過去的周末,AIMKIDS與戰略合作夥伴啟行營地教育AIMKIDS共建人Bee Studio在西港啟行未來教育營地聯合參與舉辦的「未來教育開放日」 圓滿落下帷幕。

此次活動以「未來教育」為主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通過未來教育圓桌論壇、未來教育願景展、多元主題工作坊、AIMKIDS「未來學校」青少年建築設計作品展 & 雲端體驗賽、單向KIDS瘋狂朗讀夜 & 單向空間快閃書店五大模塊,讓行業專家、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共同探討未來教育的無限可能。

此次活動,同時承載了2020AIMKIDS「未來學校」青少年國際設計競賽的收官大展與成果展示。活動吸引到了包括獲獎選手在內的幾十個家庭到場參觀交流,現場獲獎選手也通過導覽,將參賽作品的理念和製作過程分享給了更多小夥伴。

AIMKIDS競賽組委會總代表劉書伊老師,

為大家講解賽事情況

參賽作品展示大廳

選手現場路演

此次競賽經過數月的初賽網絡選拔,最終於8月15日在AIMKIDS戰略夥伴啟行營地(北京)體驗中心成功舉辦,通過決賽題目「你的未來學校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地方」,最終丁浩洋、董木一、趙希嘉、張皓然、王逸菲五位選手獲得優勝獎。這五名優勝獎的小選手,不僅獲得了評委會親筆籤名版獲獎證書,還得到了2萬元獎學金(稅前)和免費參加價值3萬元的清華大學體驗營二選一的實實在在獎勵。同時,優秀作品也有機會進行線下巡展和媒體報導,這次未來教育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站。沒有到達比賽現場沒有關係,來一起隨著鏡頭看看孩子們的精彩表現吧。

2020AIMKIDS「未來學校」青少年國際設計競賽

初賽視頻回顧

2020AIMKIDS「未來學校」青少年國際設計競賽

決賽視頻回顧

2020AIMKIDS「未來學校」青少年國際設計競賽是AIMKIDS聯合國內外高校機構及頭部教育機構發起的面向青少年的設計競賽,是一個全球青少年設計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得以展示和實踐的高影響力國際挑戰平臺。旨在通過角色轉換,讓孩子們化身設計師、老師、校長,帶給青少年更多關於設計思維的引導,學到更多相關知識。

在「未來教育」這個大主題下,孩子們用自己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來解決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未來教育也會以萬物互聯的方式展開全局性個性化的學習。設計教育是最符合未來教育能力模型的教育形態,AIMKIDS作為全球性青少年創新競賽平臺,未來也會在設計、運動、科技、自然、社會、文創等多個領域關注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

以上都來自這次競賽小選手的參賽作品喲~

一張紙,真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不過是成為書、成為畫、成為被隨手拋棄的包裝盒與廣告單。卻有一位大膽的建築師,把紙造成了堅固的房子,造成了可以使用的學校。平面的紙,怎麼造成立體的房子?柔軟的紙,怎麼變成堅固的房子?AIMKIDS×Bee Studio 未來學校「紙造日」,就是用「最平常」挑戰「最有創意」。「造紙」也成為了這次「未來教育開放日」上多元主題工作坊中,孩子們玩的最開心又有成就感的一項。

AIMKIDS共建人Bee Studio 創始合伙人薛小鈺老師

及團隊在工作坊現場講解

真不忍心打斷孩子們專注的製作

一面是來自Bee Studio的設計師老師帶大家探索紙造建築的秘密,一面是大小朋友們火力全開的設計力——現場設計製作未來學校裡的紙房子。

未來教育開放日現場時間有限,於是我們決定,讓AIMKIDS×Bee Studio 未來學校「紙造日」帶著未能到達現場的大家,還有現場各位大小朋友,一同參與這場AIMKIDS未來學校雲端的體驗賽


紙教堂 紐西蘭基督城

無論您是現場參與未來學校「紙造日」的家庭還是場外家庭,均可將完成作品上傳到啟行小程序參與AIMKIDS未來學校端體驗賽的評選中來,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家庭參與,可以自行購買材料包~評選從創意、功能性、美觀度三個方面進行評選,最終評出5名優勝,可以得到AIMKIDS戰略合作夥伴啟行營地教育提供的啟行十一線下營會500元代金券。

製作步驟:

小貼士:

A3底板(297*420mm,作為作品的底板,可以是卡紙、KT板、家裡的瓦楞紙等)

基礎工具:剪刀,直尺,鉛筆

 

Anna   18386653728(微信手機同號)Ms 陳  13691525744(微信手機同號)讓未來教育變得觸手可及,我們的努力不會止於此。未來教育,沒有現成的答案,但歸根結底,要教孩子們學會探尋自我、善待他人和理解世界。

相關焦點

  • 應試教育是傳統教育與未來教育的過渡期,我們該如何創造未來教育
    良好的教育,關於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優秀的教育,可以為國家源源不斷的輸入人才。我國現在實行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高考成為所有學生都必須要過的獨木橋。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未來教育孕育的時期,未來教育的雛形將由我們這一代人所提出,所以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至於未來教育模式是什麼樣,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卻可以創造未來,展望未來。
  • 教育+,給孩子賦能未來
    石禎專 攝教育從概念到實踐、從內容到場景,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每一個孩子、家長和教育者都是其中的親歷者。在剛剛結束的2020博鰲文創周《跨行業賦能未來教育》主題平行論壇上,來自教育界的大咖和跨行業的精英,圍繞未來教育、跨行業賦能教育等話題,展開了一場思想碰撞。他們討論的,也許正是許多家長熱切關注的。
  • 揭秘教育新趨勢!孩子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人工智慧的日益普及,隨之而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將不斷調整。而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從目前社會變化、經濟發展以及國際環境等來看,未來的教育發展趨勢將發生新的變化。那麼,在眾多國際學校中,如何幫孩子挑選合適的學校呢?孩子的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 未來學校線上大會|我們追求的未來教育
    寓意著教育應該促進生命成長、與真實生活聯結,並培養終生。在未來,我們希望繼續做好一個以專業內容生產和知識傳播為核心的平臺,為關注「教育創新促進教育公平」組織和個人創造學習、交流、實踐的機會,讓「教育創新促進教育公平」這一話題能夠被更廣泛、充分的認知及討論、呈現多元觀點,從而讓教育公平能夠在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思維浪潮中向前推進。
  • 啟行·西港營地舉行「遇見·未來教育」活動,小小優趣優質內容讓...
    8月10日,「遇見未來教育」主題活動月的開放日活動,在秦皇島啟行·西港營地舉行。參加現場活動的家庭觀看了小小優趣的科學啟蒙動畫片《奧趣多》,以及BBC、Discovery的兒童紀錄片,體驗了包含文化、科學、太空等主題的工作坊,並進行了豐富多彩的親子互動。
  • 未來教育是什麼樣的?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bjzxzjyjy) 文丨Hewie 教育,從誕生之日起,就有雙重職能:一方面,教育可以塑造人,使每個人都能更好的生活在世界上;另一方面,教育作為上層建築之一,在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制約的同時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Etonkids伊頓斬獲2020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四項大獎
    所有的新產品線都是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從課程、運營、管理等方面,賦能教育同行以及我們的直營園所。讓教育成就孩子,讓孩子創造未來。依託幼兒園主營業務,打造教育生態圈Etonkids主打的是幼兒園業務,今年我們將中文、蒙臺梭利與英文做相應的結合,在幼兒園實踐、自主研發推出了EKIC課程。
  • 啟碼未來:用代碼連接未來——王立波創造「科教」新交互
    可能是源於對數字的敏感,王立波步入社會,從程式設計師開始做起,慢慢發展成架構師,到後來成為公司的項目經理,她人生的每一步都與程序相關:「我到現在還在寫程序呢!」由於當時王立波所在的公司,有個臨時項目:「公司要將8千人的團隊都替換掉。這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未來真的是要跟科技接軌,如果我們不從孩子抓起,還要到大學起步學習的話,其實相對而言會略晚一些。」
  •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抹殺了孩子的未來合理性?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到底是為了滿足「歷史合理性」,還是要去適應「未來合理性」?若是教育不在今天為未來作準備,而只是局限於眼前,我們的孩子能擁有未來嗎?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時一個母親跟另一個感慨說,「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再過這樣的日子。」我們的教育並不是讓學生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而是用外在的分數衡量自己。
  • 傳統教育,未來教育,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應試教育中的不足之處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最好的教育,那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呢?社會上有很多種說法,五花八門,今天看這個方法不錯,明天覺得那個方式也行,變來變去,孩子們也很抗拒,父母也沒有了信心,最終只能放棄。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很迷茫,其實,關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並沒有好壞之分,最重要的是適合孩子。
  • 「樂觀未來 寧靜致遠」—— 樂寧教育品牌全新升級
    9月20日,以「樂觀未來,寧靜致遠」為主題的樂寧教育品牌升級發布會在上海東郊賓館舉行。2017年作為教育行業改革的關鍵時期,新高考的政策開始在北京、上海實施,新變革也帶來了教育行業的新變化,而樂寧根據政策要求、市場需求、學生和家長的切身追求出發,不忘品牌創立的初心「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提高英語表達能力的母語環境」,從品牌自身開始梳理,以新形象升級為契機,對課程、服務及規模都進行了升級。
  • 瞭望丨我們需要怎樣的未來教育
    孫尚傳:我們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初期階段和工業5.0的萌芽階段,隨著人工智慧進一步發展,絕大多數大學生學的邏輯、模型等智能化早期的過渡性知識技能將被人工智慧替代,再往前走就必須培養能夠創造、使用和治理人工智慧的高級人才。    《瞭望》:培養適合時代需要的人才,呼喚什麼樣的教育?
  • 【教育創想】構建面向未來的生態智慧教育
    未來學校的建設關乎學校課程創新、學習方式變革、學習空間構建、教育技術創新、學校組織形態變革……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陸雲泉說,讓教育跟孩子們的生活相通,就是我們要構建的智慧教育生態。生態的教育環境,除了人文環境,還有自然環境。生態的校園,是綠色、開放、舒適、宜人的,尊重生命和人成長規律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棵樹一樣,樹上每一片葉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基因,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尊重生命、學會生存、教育孩子們學會共處。同樣,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讓教育跟孩子們的生活相通,這是我們所理解的生態教育智慧裡面的生態。
  • 【世界麓谷 雲啟未來】丨長房·雲尚公館營銷中心盛大開放!
    截至目前,長房集團總開發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開發項目70餘個,長房將信守「買好房,找長房」的至臻承諾,一如既往的致力於創造城市理想人居生活,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精彩,為人民生活帶來更多福祉。     丨長房集團房地產事業三部副總經理孫運先生    長房集團房地產事業三部副總經理孫運先生致辭表示,作為2020年長房升級煥新之作,長房·雲尚公館力求將藝術融於生活,從建築規劃到景觀設計再到室內美學皆出自國內頂級設計大師之手,精研優化未來人居空間設計,打造一個健康向上、全齡共融的未來都會樣本住區。
  • 好未來教育研究院:人工智慧將重塑教育新形態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十二屆、十三屆全國大會新聞發言人、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國慶在12月6日舉辦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上表示。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協辦,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邀請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討論分享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為推動中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王國慶受邀在主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好未來在教育的創新與變革中的探索與經驗。
  • 郝景芳:為什麼通識教育是幫助孩子直面未來的教育?
    與大學通識教育的宗旨類似,童行通識啟蒙體系的目標也是讓孩子的心靈更自由、思想更深刻、眼界更開闊,具有思考人類問題的能力,未來成為一個富有智慧與責任感的個體,具備廣博的視野、深入的思考能力,在生活中做出明智選擇。
  • 未來靠孩子,孩子靠教育
    任正非最新發聲:「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7月29日至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訪問期間,他就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任正非說:「人類社會的下一個文明是什麼?
  • 啟志教育CBP課程上線 許願特殊兒童一個更美好未來
    (原標題:啟志教育CBP課程上線 許願特殊兒童一個更美好未來) 孩子一旦被確診為自閉症
  • 未來的教育將是什麼樣的?
    現在很多家庭的資產足夠讓子女什麼都不做生活一輩子。經濟的富足,給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每個家庭有一個人工作就足夠養活全家人。這個時候,社會工作崗位會十分緊俏,對人的智商、創造性、統籌、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要求極高。於是,怎樣讓我們的下一代不被時代所淘汰成了教育的重要的任務。生產力的提高,使未來的教育成為奢侈的行業。
  •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讓我們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的世界?!聊聊創造力教育
    近年來,教育國際化趨勢逐漸加強,頂尖高校角逐也愈發激烈,對於70後、80後的我們來說,進名校、入名企,不管出身如何,通過個人的拼搏總是有機會踏上父母期待的那種中產階級生活軌跡。然而我們的孩子,他們面臨的環境和競爭會遠遠超出我們這代人的經驗可以理解的範疇。未來10--30年,我們的孩子會面臨怎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