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哺苗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有些孩子在公園和他人一起玩耍的時候,會因為一些小問題發生爭吵,比如鞦韆誰先玩誰後玩,有時候兩個孩子還會將爭吵升級為打架,導致雙方都受傷。其實這都是來自孩子的「領地意識」。
當孩子缺乏領地意識的時候就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家長們要清楚孩子的心理再對孩子進行準確的引導教育。
01什麼是領地意識?
領地意識就是孩子對自己的物品有保護意識,不能隨意的讓他人進行侵犯,當別人觸碰到了他的東西,他們就會出現自我保護的行為,當處理不當的時候,就會出現對他人出現攻擊性,以保護自己的東西。當孩子因為一件物品和他人發生了爭吵時,應該都是他們的領地意識對自己事物的保護舉動。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應該多加注意,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
02孩子的領地意識有什麼表現
1. 對自己的東西非常保護
孩子擁有領地意識的時候,是對自己的東西擁有非常強的保護意識,會保護自己的每一個物品,當他人觸碰他的東西時,孩子會出現一些反抗行為,不希望他人隨意的觸碰他的專屬物。
2. 會採取一些保護自身的行為
其實領地意識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物品有一種保護意識,對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其實也是會擁有保護意識的,比如有些孩子會選擇買有密碼鎖的日記本,這樣寫的日記就不會隨意的被他人看到,不僅保護了自己的日記本,還保護了自己的隱私。
3. 與他人相處會出現防備狀態
孩子出現領地意識的時候,與他人相處會出現防備狀態,害怕他人觸碰到他的隱私,不會將自己的所有都表現在他人面前,也不會隨意將自己的秘密告訴他人,這樣的孩子雖然能夠保護好自己,但其實內心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狀況,及時地給予孩子安全感。
03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領地意識?
1. 給孩子灌輸領地意識
很多孩子其實會擁有領地意識,但卻不是很清楚懂得領地意識到底是什麼,領地意識的重要性有哪些,所以當孩子出現領地意識的時候會對自己的東西充滿保護欲望而出現打人的行為時,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灌輸領地意識,讓孩子分清界限,知道什麼界限是不可以進行侵犯他人的,什麼界限是可以對他人進行分享的,什麼界限是需要對自己的隱私進行保護。當孩子清除的知道領地意識之後,他們就能夠很好的處理因為領地問題而產生的矛盾,減少爭吵打人的現象出現。
2. 尊重孩子的需求
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需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滿足孩子的需求,但也不能孩子的所以需求都進行滿足,這樣很有可能會混淆孩子的領地意識,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就會和他人進行爭搶東西。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仔細考慮該需求是否對孩子有益,再對孩子進行,滿足需求,這樣孩子的領地意識才會被保護。
3.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擁有領地意識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家長們也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孩子領地意識過強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孩子會因為保護自己的東西而不願意將東西與他人進行分享,久而久之就變成一個自私的人。家長應該不厭其煩地引導孩子去分享自己的東西,讓孩子漸漸從分享中獲得快樂,懂得分享的意義和樂趣,成為一個樂於分享的孩子。
讓孩子清楚地知道領地意識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孩子就是不清楚這樣的界限感,所以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出現,為了防止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給孩子以身作則,讓孩子能夠清楚地分清界限,不做傷害他人的行為,更有方寸的進行生活。
耐心的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家長們一定要堅持住,現在對孩子付出的努力,孩子長大後會收穫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