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不殺生得長壽,不偷盜得大富,不邪淫得清淨,不妄語得一切眾生的信任,不飲酒得的是德慧.

2021-02-08 同願往西方
2001/8/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5-013-0080

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兇經科會》第二十六頁,經文倒數第二行看起:

這是「不妄語」。諸位要記住,說不妄語,一定還要包括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那個罪過非常非常之重,小則搞得兩個人不和,大則搞得國破家亡。挑撥兩個國家不和,發生戰爭,不知道要死多少生命,要破壞多少的財產,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那些兩舌的,大概就是現在所講的外交官。所以外交官要是學佛,好!不曉得救多少眾生。還包括「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說話難聽。包括「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存心騙人

我過去在講經的時候,我說老實話,我也不怕得罪人,綺語裡面包括我們今天所講的演藝人員,你看他們唱的歌,他們跳的舞,他們在舞臺上表演的,那些是什麼?都是教導社會上的青少年去幹殺盜淫妄,果報肯定在地獄。所以我們稍稍留意一點,中國外國那些電影明星,特別是知名的電影明星,好死的很少。你仔細去觀察,多半是橫死,年歲輕輕就死掉了。你要問什麼原因?造的罪業太重,折福折壽。他本來長壽,本來有福,這種綺語欺騙眾生、教化眾生,把眾生都誘導到負面去,這個因果責任他不能不負。導演的,寫劇本的,果報不可思議。

中國古時候歌舞、戲劇是用來教化眾生的,那些有功德。它的內容,中國過去這個戲劇的內容,老人都曉得,四個字:「忠孝節義」,而所演的是因果報應,好人一定有好報,惡人一定有惡報。所以在中國從前農村裡頭,沒有念過書的人都曉得要做好人。為什麼?每年看幾場戲,好人都有好報,惡人都有惡報。他什麼都不懂,這是教育,這是社會教育。

方式不能說不好,內容錯了,目標錯了孔老夫子對於文藝的教學,他也是贊同,他也是提倡,但是文藝裡面的內容一定要確定,他老人家定了一個原則:思無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孔老夫子整理的,《詩經》從哪裡來的?就是當時,當時中國沒有統一,很多小國,所謂諸侯,各個地方民謠他把它收集起來。收集起來,裡面內容句子不好的把它刪改掉,重新整理,重新刪改,變成《詩經》。孔老夫子一生他的事業,刪詩書,訂正禮樂,修正它,他對於禮樂就是一個原則,「思無邪」,不要讓人家有邪思邪念。你唱歌也好,表演也好,舞蹈也好,不可以讓參與的這些人有邪思邪念。掌握著這個原則,這是孔老夫子文藝工作的指導原則,三個字:「思無邪」,所以那個人叫聖人。我們遵循他的指導,天下人都得福,演藝人員功德大。

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學佛皈依的,也有幾位演藝人員,第一個來找我的是中國大陸演濟公的遊本昌。他到這裡來住了兩個月,也皈依了。皈依,他要我起個法名。我說:「法名,你是濟公,演濟公法名就叫道濟好了。」我給他皈依證上就是寫著「道濟」。我說:「你現在是真的道濟,不是假的道濟了。」道濟去演道濟。我教他:「你在演劇本裡面,一定要把正法教化眾生。」他明白了,他一再給我講:「我們作演藝人員,我們來幫助弘法利生。」我說不是幫助,是主導弘法利生,怎麼是幫助?你就用這個方法弘法利生。他學會了,所以他的第二集,那個劇本先送來給我看。我給他提的字,我也給他改了一些,裡面佛法內容就比較多了,也比較好了,符合孔老夫子的文藝標準。

最近有演紅樓夢的林黛玉,還有一個妙玉,她們兩位來找我,在這個地方也住了一段時期,她們學佛,明白了。現在他們在大陸上拍一部戲《了凡四訓》,這個劇本也送給我看。劇本寫過兩次,第一次送來的劇本,我完全搖頭,「不行,真的裡頭又有邪思邪見,完全離開《了凡四訓》的原著,所以改都不必改了,重寫。」第二次劇本寫得好,完全依照《了凡四訓》的原著來寫。裡面也有些問題難以解答的,我都給他做了說明。裡面一些道白的地方,特別幫助現代人改變他們的錯誤知見,加了一些話,讓他們去表演。聽說這個電視劇大概今年年底會演出來,可能十月、十一月就會出來了,現在正在拍攝。

用演劇來表演佛法,古大德就有。在我們《大藏經》裡面還有一個小冊子《歸元鏡》。《歸元鏡》是什麼東西?劇本,古人寫的,那是平劇,平劇的劇本。裡面演了三個人的故事:第一個是淨土宗慧遠大師,初祖慧遠大師,第二位就是永明延壽大師,第三位是蓮池大師這三位祖師的故事,用平劇的方法搬上舞臺,好!現在平劇裡面的演員我還沒有遇到過,希望有同修要是到北京那邊,現在京劇在北京還是很流行,喜歡看的人還是多,可以把我們這個劇本多帶一些去。這個劇本我印過兩次,數量很多。這樣的劇本現代年輕人看不懂了,就是表演他也沒有欣賞的能力,總得中年以上、老年人。如果真正有發心,依照這個劇本,我們來錄一套平劇的錄像帶,提供給哪些人看?給老人院的老人,提供給學校學生,給那些大學生去欣賞,無量無邊功德

我們要常常想到,一有機會,把這個機會就抓住。看看要是有這樣的人才的話,希望把這個古老的平劇劇本編成電視劇本,重新寫,寫成電視劇本來編電視劇,那個效果就更大了。在現代總得要把佛法,不要用枯燥的方式。講經,有些人聽得太枯燥,初學的人他很難接受;用舞臺表演的方法,用電視劇的方法,這是大眾都歡迎。所以走向影劇這個道路來弘法利生,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因為佛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

總而言之,要用真誠心,不要欺騙人,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佛經裡頭常說「佛為三界尊」,三界就是六道,六道眾生,佛是最尊最貴,一切聖賢天人眾生所奉事,都跟他學習,沒有別的,就是至誠耳至誠,心地正大光明,事無不可告人言。這裡面有真正的常、樂、我、淨,這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至誠心待人,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沒有欺詐。他的果德,『為眾所奉承』,「奉承」就是擁護。一切大眾對他尊敬、對他順從,那麼他想辦的這些事情當然都是利益眾生的好事,容易成就,得到大眾的擁護,得到天龍鬼神冥冥當中的協助。真誠心一有虧欠,立刻就墮落,我們要謹守的。再看底下這一段:

這是五戒裡「不飲酒的殊勝果報。酒這條戒,在前面說得很詳細,飲酒的過失。我們對這一條戒要尊重,非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決定不犯,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即使在一般應酬當中,我們學佛的人,大家都知道,現在由於這些年來我們在各地講經說法,大家對於佛教的這些道理多少都明了一些,誤會逐漸逐漸減少,對於佛教的態度也逐漸逐漸有所改變,都是一些好現象。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一些應酬當中參與,他不是做素菜,至少會給我們做兩、三個素菜。應酬方面,別人喝酒,我們酒杯盛白開水就行了,一樣跟他們舉杯應酬。很好,非常之好。要曉得給人做好樣子,要知道機會教學,抓住機會,不讓機會失掉,把正法介紹給大眾,這是好事情。

世間人喜歡喝酒的就太多太多了,喝酒、抽菸抽菸現在有警告,很多我看到馬路上很大的標語,「吸菸,煙裡有尼古丁、有毒素,對身體有傷害」。我們過去在外國看到這個大標語很多,「吸菸對自己有傷害」、「吸菸容易得癌症」,處處提醒大家;但是酒對身體的傷害,就沒有看到這些廣告煙跟酒對身體傷害確實很大,我們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宣揚,把這個嚴重傷害提醒大眾酒可不可以喝?決定不要過量。換句話說,你能夠喝一斤酒,有這個量,這個「」是什麼?喝一斤酒不醉、不亂、不失禮,這叫量;如果醉、失禮了,那就過了。你有這個量,平常喝酒喝多少?不要超過四兩。如果酒量還不到這個,那最好不要超過二兩。頂好的時候,一杯,不要超過一杯,那沒有事情。這樣說法,大家容易接受你叫他不喝,不行,他不幹。所以教他什麼?減少量,決定不醉。大概喝酒的人都有經驗,自己知道自己這個量多大,在你這個量一半以下,不許可超過一半,這樣就好。

古人喝酒,真的他有講究。你看看博物院裡面陳列的古代酒器,古人的酒杯叫「」,很高的,它底下有三隻腳,杯子上面有兩根柱子,突出來的兩根柱子,那個柱子叫「止酒」,就是決定不許可你這個酒乾杯,不可以,它到那裡止住了,你只能夠喝一點點,它不讓你這一杯酒一下就喝下去,不讓你,那叫止酒。那個都很有學問的,控制你這個酒慢慢的喝,不要喝得太猛,不要太急。這個杯子做得很講究,確實是好。

不醉後明了』,我們學佛,在回向偈裡常念「願得智慧真明了」,你要願得智慧真明了,那你一定要把酒斷掉。『德慧所尊敬』,這個世間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他對你尊敬。他尊敬你什麼?尊敬你這個人有修養,尊敬你能夠克服自己,這一點很難得。一般人何以修行學道不能成就?就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習氣不飲酒,至少這一條你能夠克服,你克服的就很多。下面是總結,「五福總證」:

【五福超法出。天人同儔類。所生億萬倍。真諦甚分明。

五福』就是前面所講的五種殊勝的果報不殺生得長壽,不偷盜得大富,不邪淫得清淨,不妄語得一切眾生的信任,不飲酒得的是德慧。據本經所說的,這五種福報『超法出』,這個「」就是世間法,超越六道的世間法。『天人同儔類』,十善、上品十善是生天的條件,嚴持五戒是取得人道的資格,五戒十善是天人。天台大師跟我們講的「百界千如」,十善五戒之人,是人間的天人,他將來的果報決定不墮三途,決定得生人天這一生所得的是花報,長壽、大富、清淨是花報,來生的果報比這個更殊勝。

果報是自己修得來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現在世間人都非常關心,看到人家長壽,打聽打聽:「你怎麼保養身體的?」好像一定要講求怎樣保養,要吃什麼補品。要打聽這些,全錯了。看到你發財,想學學你:「你怎麼發財的?你用什麼方法,教給我。」我們現在看到有很多講「致富之道」,那些書都好多。那些發大財的企業家他們寫出書出來,寫出書出來又騙人錢。他那些經驗方法教給你,你跟他學,你發得了財嗎?發不了。那個人長壽,你看他的那種生活方式,你跟他一樣,你也活不長,比不上人家。真正的秘訣在佛經裡面,佛經教導我們是真實的,為什麼不肯學佛?

第三句『所生億萬倍』,這句話的意思是生生世世福壽無量只要你養成這個習慣,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接受聖賢人的教誨,依照聖賢人教導的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去處事待人接物,你這個福報不是一生,是生生世世。可是這個方法,說實在講,理論上講沒有錯,怕的是你一享福就享糊塗了,你又不能控制了,那麻煩就來了,這是人所難免

我們今天修五戒十善,如果能夠有十世、二十世不間斷,累積的福報,在人間那就是帝王,在天上是天王。天王我們不知道,世間帝王我們在歷史上讀得很多,一當帝王,福報也大了,福一享,享久了就糊塗。許許多多英明的帝王,年富力強的時候不錯,好皇帝;到老了,就變成糊塗皇帝,就犯錯,就造罪業了。誰能保得住?佛法當中常常說,世間的福報叫「紅福」,不好享。佛教給我們「紅福捨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清福」。清福裡頭沒有副作用紅福裡面副作用很大。福報大,影響的面大,影響的時間長;一個錯誤的念頭,一個錯誤的決定,不知道要多少人受害,這個因果報起來就太可怕了,我們不能不懂這個道理。

這一次,北京他們這些人在拍《了凡四訓》,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了凡四訓》裡面講的福報,為什麼統統都是講的做官?」現在一般民間人對做官的人很討厭。「都說某個人福報現前,過去修福,做大官了。為什麼沒有說別的?」這個要知道,古代的社會跟我們現前社會不相同,形態上完全不相同。古人修積功德,我們今天講「為人民服務」,這在中國大家聽得很熟的。為人民服務要能夠做得最好、最有效果、做得最大,只有做官才能真正做到。你看看,袁了凡先生要不做寶坻的縣長,他一萬樁的善事,他到哪一年才能做得成?他做了縣長,他有權,看到老百姓田租太高,他把它減了一半,這一萬樁善事馬上就圓滿了。他那一縣的農民不止一萬人,每一個人都得到他的好處。所以要做官。不做官,你做好事,你就很難了。他要是做皇帝,叫全國減租,全國人都受惠,萬萬樁的好事一個念頭就圓滿了

從前讀書人「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做官,讀書人唯一的一個出身是從政。讀書的目的是教導我們為社會立功、立德、立言他不是自私自利,從前做官的人不像現在。自古以來貪官是有,少數不是多數。如果這個國家貪官人數佔多數,他的政權就不穩定,就會被人推翻,取而代之的一定是有大幅度的改進,他才得到人民的擁護,人民的支持。從前皇帝都很明了,負責任,不是不負責任。所以過去,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這是跟我交情非常厚的一位好法師,他曾經有一次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到底是贊成民主,還是贊成專制皇帝的時代?」我說:「我贊成專制,我喜歡皇帝。」他說:「你不行,你落伍了。」我說:「我不落伍,皇帝確實比民主好。」民主,你想想看,每一個人存的是什麼心?鈎心鬥角,都想爭奪這個位子,爭權奪利。

帝王時代,一般真有學問、有品德的人,他不會有這個念頭去爭這個位子。爭這個位子是什麼?有少數人,都是他們兄弟相爭,他家的事情,外頭人不爭這個位子。而皇帝在就職典禮那一天起,就要立太子,頭一樁大事就是培養下一代人。這就是什麼?這就是負責任。他選拔出來這個繼承人,邀請國家最好的老師,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來教導他,來輔導他。換句話說,這個領導人受過最好的教育,不一樣。為什麼他要這樣做?他心裡明了,後人要不是最好的繼承人,這個政權就會被人家起義推翻。一般社會大眾,哪一個人不想過太平日子?哪一個人願意造反?造反是逼不得已。「這個帝王做得不錯,對我們都很好,日子過得很安定」,不願意造反,都願意太平。所以帝王他是負責任的,如果他的繼承人能夠保持祖宗的成法、成規,他這個朝代不會滅亡。如果他荒淫無道,那就是前面禹王所講的酒色,他要是迷於酒色,他的政權保不住,說不定在他這一代就亡國;他這一代不亡國,他兒子那一代決定亡國。這是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到的,外國歷史上看到的。君主制度真好,我贊成君主,我擁護君主。

清朝末年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滿清政府,建立民國,組國民黨,我贊成。孫中山先生心目當中是一黨專政,他不是搞多黨政治,他搞一黨專政。一黨專政,實在講,孫先生中國古書念得多,你看他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這本書裡面說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是繼承中國古聖先賢的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是繼承這個思想的,再集合民主國家優良的傳統,一黨專政。因為中國過去專制時代是一家人專政,皇帝是家族、一家人。我們今天組成一個黨,把全國精英都吸收在一起,我們共同來管理這個國家,這個理念好兩黨、三黨就互相打架。一黨專政就是用這一個政黨代替皇室,代替這個皇帝的家族,這個構想非常好,有民主的優點,又有專制的優點。非常非常可惜,國民黨員不能夠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還要搞什麼反對黨。你不叫自找麻煩嗎?反對黨一多,這個國家哪裡能太平?人心怎麼能安定?孫先生的構想好,死得太早了,中國人沒有福報,六十歲就走了。沒有學問不行,確確實實要結合中國的傳統,還要了解西方人的文化,這樣的人來領導這個國家,領導這個世界,才會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可是究竟圓滿的果報,如果要不超越三界六道,那就很難了不要說人間做帝王,就是做到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福報享盡了還要搞輪迴,不是究竟辦法。佛說這是三界裡頭的小果,人天小果,不是究竟解決的方法。究竟解決的方法,一定要求生淨土,把這些世間的權位、富貴統統放下,我們才得到究竟解脫,才得到永恆的福壽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佛無量壽,所有一切往生的人跟佛一樣都是無量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也一樣。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真的平等,長的相貌都一樣,個子大小也一樣。有人聽了之後,他說:「法師,那問題嚴重了,到極樂世界去,張三李四都不認識了,到底哪個是阿彌陀佛,哪個是凡夫?」這些事情,我們這些凡夫操心過度。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自己有能力辨別,完全是一樣的你有能力辨別,不要操這個心我們今天是心思迷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兩樣東西差不多了,我們真假就不能辨別西方極樂世界人個個聰明,個個具足圓滿智慧德能,他們絲毫都不迷惑。你是從哪個世界來的,你過去生中是什麼樣的狀況,他們個個都清楚,個個都明了,那才是究竟圓滿的福德,無窮無盡的福德

末後一句『真諦甚分明』,這個地方講的「真諦」意思比較窄小,就是指五戒十善,前面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一直到不飲酒,這是真理我們在這裡看得很清楚,長壽、大富、清淨,這五種福德從哪裡來的五戒來的。你要是真修不偷盜的戒、不欺騙眾生的戒,你就得大富,這個大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你在這個世間隨便經營什麼樣的事業都發財,別人幹這個事業不發財,你偏偏發財;是你命裡頭有財,你做的事業那是緣,因跟緣結合果報就現前,這麼個道理。我命裡頭有財富、有大財富,但是我用的手段不正當,我用欺騙眾生這個方法,財還是發了,但是你要曉得,你所發的財只有命裡頭的一半,一半折損了,折福。這個道理世間人不懂,他命裡真有財,他看到別人用欺騙的方法,他也用欺騙的方法,實在是可惜。他命裡有一百萬的財,變成五十萬,甚至於變成二十萬、變成十萬。他造的罪業要是重的話,折扣打得太多了;他要用誠心誠意,老老實實,他的財就發足。這是真理,可惜現在世間人沒有人講,我們講,人家也不相信。為什麼?看到別人幹全是假的,甚至於做醫生賣假藥,成什麼話!醫生欺負人,還是什麼?名醫,社會大眾非常敬仰的醫生,我看到。

我們韓館長當年在世的時候眼睛不好,在臺北市找了一位名醫,眼科醫生給她治療。治療了兩年多,有一點點進步。好像治療兩、三年,花不少錢,每一次去診斷都要給錢。有一年我到高雄講經,她跟我一道去,高雄也有個眼科醫生,一次就把她治好了。原來才曉得,那個高明的名醫故意不給她治好,給她治好就沒有錢賺了。給妳治一點,留一點,他不叫你斷根。我們不曉得,對那個醫生還恭恭敬敬。連醫生都謀財害命、害人、賣假藥,這個世間會有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就是這些人製造的。這些人將來往哪裡去?阿鼻地獄眼前欺騙人,好像得一點甜頭;這一點甜頭,哪裡知道還是過去生中修積的福報,真是冤枉

分明」這兩個字就是因果分明,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五戒的果報這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戒是因,福是果,只要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你必定得果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十念法」,你真的好好的去念,一兩個星期就感覺到效果,就能感受出來

淨空老法師十念法詳解(點擊查看)

👉👉👉十念法 👈👈👈

十念法念佛做功夫的訣竅

淨空老法師:我現在念佛跟從前念佛不一樣

學佛文集匯總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漢語拼音版)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視頻領讀版)

地藏菩薩本願經

(漢語拼音版)(視頻領讀版)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有聲書)

👉勸人學佛,從認識佛教下手

👉佛法的說明書《佛學十四講講記》

👉細講《弟子規》全集目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目錄

👉淨空老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1-100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 目錄(149集)

👉了凡四訓 全集目錄

👉淨修捷要報恩談 合集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 1994.11 共二十九集)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1-100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目錄

👉無量壽經玄義(匯總)

👉《靜老說的話》匯總

👉無量壽經·親聞記 有聲書(合集目錄)

👉淨空老法師: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助念答問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西方確指 (匯總)

👉地藏菩薩本願經 合集

👉釋自了法師專輯

念佛隨身聽

👇👇👇

 聆聽淨公恩師慈悲恭念

佛念眾生,比眾生念佛,當切百千萬倍。

                                            印光大師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

若歡喜,恭請您點擊上方綠標,與老法師一同念佛十聲,回向法界眾生

若有批評建議,請您下方留言指教

註:

本公眾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

本公眾號沒有加粉點讚之需求,且五十年內不考慮轉讓,敬請周知

誠願一切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從第一集看起: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淨土宗:淨業行持,也得要正、助二行相資並進
    第三,慈心不殺。這是指要有仁慈之心,不殺害任何生命。一切眾生都貪生怕死,把生命看得至高無上,因此我們要有恕道的精神,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慈悲心是成佛的種子,所以戒律把不殺生戒放在首位。眾生的內心往往有倚強凌弱的殘忍性,掠奪其他生命滋養自己。
  • 這樣持戒功德才能圓滿,清淨心自然顯現
    以為有錢最幸福,其實有德更幸福。常怨天尤人,其實是自己努力不夠。每一分習氣都是自己點點滴滴、有意無意間養成的,「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須靠自己去修正。深切了解修行的重要後,接著必須要如法的修行。學佛的第一課,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堅定信仰的目標,砥礪自己發自內心地去護持三寶。三寶是晦暗黑夜裡的明燈,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炎炎大旱中的甘霖。
  • 說得很清楚!
    戒最著名的就是根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個五戒出自哪部經呢?最著名的是出自《楞嚴經》,其實你們讀《楞嚴經》它裡面只有四戒,在哪裡啊?你們去打關鍵字: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還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一是不殺生,第二是不偷盜,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
  • 『空』業報: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真正的佛學告訴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還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後果的「因果報應」;■業力不但是催生人類生命的根本原因,也是催生其他有情眾生輪迴六道的根本原因,更是宇宙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人的高低、貴賤、苦樂均是業力使然;世事的得失、善惡、毀譽和苦樂等也絲毫逃不過業力;■許多人都誤以為「房子是我的,存款是我的,轎車是我的」,自認為是這一切的主人,卻不知自己只是一個過客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佛教,它竟是這個意思
    按照大部分人理解,「為」字應該讀四聲,也就是人要時時刻刻為自己考慮,為自己爭取名聞利養,否則就連老天爺都不答應,都要把不為自己考慮的人「誅殺」。但「為」字,在這句話中,真正的讀音應該是二聲——「wéi」,應該是修煉、修為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如果一個人不修身,那麼天理才會不容。原來,一個讀音,對一句話的理解,使用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也相信因果,我也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我卻不知道,對命運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老僧對我說,「人造十惡會招來惡果。」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
  • 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病』有身心之別。『一心三藏』的道理既治心病,也治身病。治心病,來世解脫;治身病,你今生今世健康長壽。
  •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世間有人信佛,說明他或她的善根福德深厚。不信佛的人,往往善根淺,福德淺薄。有「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就是信與不信的問題。
  • 「舉頭三尺有神明」: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人生所種下的每一份善業都不會被白白辜負,舉頭三尺有神明,以下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一、殺生,包括墮胎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二、邪淫,心不乾淨邪淫是指男女不正當的關係,主要指出軌,還有人思想上的齷齪、不健康、不乾淨等等。人生修行修的就是這顆心,心越清淨的人,越有智慧福報;心越汙濁的人,越是障深慧淺。
  • 有4種人佛在世也沒法渡,不是佛不渡,有兩個故事結果截然相反
    而對佛說的佛法不相信,就是與佛無緣。這裡的「無緣」是暫時的無緣,因為這種人善根潛,福德淺薄,暫時不信佛。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這種人要經過多生多劫,種善根積福德,慢慢會信佛的,到那時就是與佛有緣。
  • 讀誦《地藏經》得福得慧,消災免難
    佛陀在經中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願。 祈願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罪業懺除 祈願眾生得福得慧,消災免難
  • 善因結善果,惡因皆惡果;這五件事,切勿再做,因果不饒人!
    02偷盜偷盜,在佛教之中被稱之為「十惡業之一」。其意就是「盜取他人財物,也就是取一切不可取之物。」在經論之中雲「要先發欲盜故思,於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竊起盜加行,不誤而取,令屬己身。」在佛教典籍《華嚴經》中雲「偷盜之罪,能令眾生墮於三惡道;若生於人中,亦必得二種果報。一是、貧窮;二是、失財不得自在。」而當下貧窮的果報,就是因為往昔所造下了偷盜之因。
  • 高僧破戒是為眾生,不是人邪淫殺生的理由,否則會失去命中的一切
    所以高僧破戒都是為了眾生,不能成為我們殺生吃肉的理由。經常殺生現世報就是短命,死後還得入畜生道,被人殺還債。所以冤冤相報何時了,在五戒中殺生是排在第一位的。《分別善業報應經》中講到,殺生有十種果報。第一,冤家轉多。冤親債主多了,我們生活和工作就會不順,而且還幹擾我們的修行。第二,見者不喜,就是別人看到這種人生不起歡喜心。第三,有情驚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