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不多見的一首詩,信手拈來,卻是傳世之作

2020-12-18 品詩賞詞

詩歌創作與個人的心情息息相關,詩人心情舒暢,也會才思泉湧;而當情緒抑鬱,筆端也經常難有驚人詩句。比如蘇軾在中秋之夜歡飲達旦,不僅心情激動,而且詩興大發,一曲《水調歌頭》揮筆而就。

再如李白被賜金放還,友人設宴為之餞行,詩仙開懷痛飲,情感激蕩變幻,立刻就抒寫了一篇千古流傳的《行路難》。明代有一位將軍詩人也曾有這樣的感受,他酒後賦詩,彰顯出非凡才華。下面介紹戚繼光不多見的一首詩,信手拈來,卻是傳世之作。

登盤山絕頂

明代:戚繼光

霜角一聲草木哀,雲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髮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山東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戚繼光文武全才,在戎馬倥傯之際,既完成了一些軍事著作,又留下了很多詩文篇章,其詩格律頗壯、近燕趙之音。

這首詩作於隆慶二年後,當時戚繼光在薊門統領練兵事務。全詩描繪了登盤山所見,更抒發自己寬廣雄壯的胸懷、與垂名青史的豪情。

盤山在河北薊縣西北,山勢平地拔起。詩的前一半寫朔地的風光景色,格調悲壯,切合邊塞與戰爭。開篇寫登山時情景,軍營中一聲悽涼的號角,刺破黎明時的寂靜,沿山草本紛紛枯黃零落。雲依山生,山上的石崖猶如門戶,僅一徑可通。

號角聲本與草木無關,但一個「霜」字,點明時序,便把悲厲的角聲與肅殺的氣候聯繫起來,使整個畫面蒙上灰色的氛圍。

接下來寫山頂所見,作者在北風中喝著邊地的薄酒,而毫無醉意;寒風掃盡落葉,無數的寒鴉卻紛紛飛來。詩人雖然沒有描繪山的高峻與遠景,卻更讓人覺得別具一格。

「落葉、歸鴉」這兩個意象,展現了颯颯北風中的特殊場景,醇美酒香沒有讓詩人醉倒;而片片落葉及無數歸鴉,卻展現出深秋景色和壯麗山河,詩人更為之心醉。

下半首先抒發登臨時的感慨,戚繼光想到邊地的艱苦生活、與幾十年的從軍生涯,他嘆息不已。但衛國立功的豪情深深地激勵著他,他立志奮勇殺敵,扼止敵人的侵犯,即使老死邊疆也在所不惜。

最後作者就地取材,進一步表明心跡,願追隨曾在盤山頂上舞劍的唐朝名將李靖,名垂青史,萬古流芳。故李將軍,指唐初名將李靖;舞劍臺在盤山之東,高一千二百尺,相傳為李靖舞劍處。

縱覽戚繼光的這首詩,收放自如,情懷激越,只是信手拈來,卻成為了傳世之作。詩的前一半抒寫登山所見,令人如臨其境。後一半詩即景抒情,格調雄壯,切合自己武將的身份。

戚繼光是明代名將,生平轉戰南北,功勞卓著。山川邊塞與金戈鐵馬,陶治了他的情操,所以詩中流露的都是壯志豪情。全文由寫景到抒懷,過渡分明、而又自然有力,也通過廣闊的邊地風光,將詩人的愛國情感襯託了出來。

相關焦點

  • 白居易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卻暗合元稹之夢,當真是心有靈犀
    兩人的感情有多深厚呢?據不完全統計,兩人自貞元十八年的第一次唱和,一直到大和五年元稹去世,27年的時間裡,留下了千餘首的唱和作品。雖然如今白居易唱和元稹的只剩212首,元稹唱和白居易的只餘182首,但也足以看出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 這位古代詩人僅傳世一首詩,卻寫出了最直白的思鄉之情
    古詩詞當中,思鄉詩有很多。古人為了生計,為了理想抱負,為了功成名就,大都要遠離家鄉。而在外久了,或者在外遭遇困境,大都有思鄉之情。到了詩人那裡,這種綿綿情感就變為思鄉詩,流傳下來。思鄉詩思鄉詩,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了,詩人把月亮和思鄉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成為很長時間以來詩人們作詩必有的一個意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國的詩歌向來含蓄內斂,思鄉詩多數也是如此。但並不是全部,比如這句「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可能是最直白的思鄉詩了。
  • 賈島的一首傳世之作,其中的名句常被後人效仿,卻從未被超越
    除了親情,每個人也缺不了友情,它仿佛風雨中的油傘,撐起了一片天空;又好像雪夜裡的熱茶,驅走寒意,帶來溫馨。唐詩中就有很多描寫友情的名句,如李白送孟浩然,「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還有王維的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下面一起欣賞唐代詩僧賈島的一首傳世之作,其中的名句常被後人效仿,卻從未被超越。
  • 杜牧看似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卻是寫出了新意,充滿了高遠的意境!
    唐詩裡有很多隨性之作,但也正是這些隨性之作,使得唐詩顯得更加豐富,也更加飽滿,題材也更加的廣泛,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能夠在這一千多年來,始終影響著中國文學的原因,後人正是在唐詩的基礎上,踩在唐詩之位巨人的肩膀上,從而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作品。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項王的詩,正是詩如其人。乍一聽,格局也不小,但聽來聽去,都是滿腹牢騷。一個愛發牢騷的幹部,一定不是一個好幹部。所以說,有沒有帝王之象,詩中略見一斑。反正整天歌詠美人的,必定不是好君王。不過先秦時期的詩,都是四言詩。就比如: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什麼的。帝王睡不著的時候,偶爾靈光乍現,就會寫一首傳世好詩。秦始皇的這首詩名叫《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 李商隱第一次見到四川的梅花,為此令他驚豔,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
    那晚唐詩人李商隱就寫過很多的詠梅詩,其中的這首《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寫得最是有趣,也最為唯美,而詩人寫這首詩也正是初次入蜀,也就是第一次去四川擔任幕僚期間,為此他第一次見到了四川的梅花,內心極為喜愛,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詩,從而成為了詠梅裡的名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四川別具一格的梅花。
  • 王勃一個人獨自在山中靜坐,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通篇充滿了禪理
    王勃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具有天才氣質的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經典之作,尤其是他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頸聯更是深入人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宋真宗作《勸學詩》,激勵讀書人上進,明朝戚繼光為何予以痛罵?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首《勸學詩》在宋朝時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趙恆專門作出來鼓勵百姓們努力讀書的廣告宣傳語,只不過,詩中的語句過於直白,直截了當的以財色勾引人們讀書,在宋朝時雖然人人都喜歡,並以此激勵自身,但在後世王朝,對這首詩的評價可並不怎麼好。
  • 王之渙雖僅6首詩傳世,但一首「絕句之最」,一首「五絕之最
    但可惜他的詩歌散失嚴重,傳世之作僅六首。然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雖僅傳世6首,就有兩首詩耳熟能詳,堪稱千古絕唱,說婦孺皆知亦不為過。《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出門散步的楊萬裡信手拈來,寫下一首有趣的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楊萬裡的詩也是頗受讀者的喜愛,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儘管早年間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可能很多朋友對這一詩派比較陌生,其實在北宋時期江西詩派成為了主流,領軍人物正是大名鼎鼎的黃庭堅。楊萬裡的詩清新優雅,題材也是極為豐富,不過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了鄉村普通事物,還有尋常之景,這些東西原本是稀鬆平常,可是到了詩人的筆下,卻是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往往是出口成章,信手拈來,譬如這首《秋涼晚步》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也是一首即興之作。詩人當時夜裡出門散步,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所以創作了這麼一首唯美的詩作。
  • 此人僅一首詩傳世,是求職的自薦信,只有2句14字,如今家喻戶曉
    像李白、孟浩然都曾奉上幹謁詩,通過王公權貴舉薦入朝為官。唐宋時期朝廷派系林立,比如晚唐時期的牛李之爭,北宋時期王安石和司馬光之爭,朝中出現了一種現象,跟對了人就容易升官,而跟錯了人則隨時可能被貶。於是,無論是科舉考試、文人求官,還是官員升職,如能攀附權貴,那就算成功了一半。
  • 江淹的一首傳世之作,比喻貼切,抒寫委婉,更顯跌宕起伏
    江淹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主要活動於宋、齊、梁三朝,他自少孤貧,早年仕途頗不得意。入齊之後,官運開始亨通,自己也得意地說:我不求富貴,平生更懂得知足;人生不過是及時行樂,功名既立,正欲歸身草菜。江淹在創作上善於擬古,他曾寫過一組詩,頗有阮籍的志在譏刺、而文多隱藏的特點。他的詩作總體表現得比較蒼涼古樸,更有以古喻今的內容,所以才在齊梁詩風日頹的詩壇上獨存古意。下面介紹江淹的一首傳世之作,比喻貼切,抒寫委婉,更顯跌宕起伏。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雪極其平常,每年都會下雪,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外,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看到了唯美的雪景,往往會詩興大發,從而創作出令人驚豔的傳世名篇,這些經典的詠雪詩,由於農寫得很唯美,也就成為了讀者最喜歡的作品。
  • 蘇軾把韓愈最美的詩信手拈來,改成一首絕美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這在詩詞中也很普遍,就像宋代晏殊《木蘭花》一詞中的的「長於春夢幾時多?散似秋雲無覓處」便是借鑑的唐代白居易《花非花》一詩中的「來如春夢幾時多?去似朝雲無覓處」;而宋代晏幾道千古絕唱《臨江仙》中的那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更是直接照搬的晚唐詩人翁宏《春殘》裡面的原句。
  • 寫了很多詩,你卻只記得住他一首詩的詩人
    這些詩一度成為家長聚會必點「金曲」,幾家人齊聚一處,誇起孩子聰明伶俐,文理皆通,勢必讓孩子背一首《詠鵝》以證家教優良。史傳駱賓王七歲作《詠鵝》,僅僅寫了18個字。背過這首詩的孩子們成年後重新讀起,也會發現《詠鵝》能流傳至今確有道理,18字短詩中,聲、形、靜、動,盡納其中,一隻俏皮的大白鵝悅然浮於水面的形象躍動在讀者眼前。
  • 蘇東坡新婚之夜所作的一首詞,卻通篇都是「抄襲」!
    人生之喜莫過於新婚成家、科舉中榜,成家立業方才完美。古人但逢喜事必有詩詞紀之,譬如唐代孟郊科舉中第後編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句。新婚之喜自然也要有詩詞相和,但新婚畢竟破涉隱私,因而所流傳的新婚詩詞卻不多。名家作品更是寥寥可數,如李清照新婚後所作的詞「賣花擔上,買的一枝春欲放」。再如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詩「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等等。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南宋詩僧志南最經典的一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卻可謂是字字珠璣!
    那說起中國古代有名的詩僧,南宋時期的志南,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雖然只有一首詩留存於世,可是他卻是僅僅憑藉這一首詩,卻是成為了南宋時期最出色的詩僧,那便是他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這首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卻可謂是字字珠璣,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一讀。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多年的夙願終於要得到實現,陸遊心裡無比興奮與感慨,寫下了多首經典的詩,而其中有一首最為經典,整首詩真誠之至,將陸遊的肺腑忠誠徹底描寫了出來,這首詩就是——《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夜裡突然下起了雨,漂泊異鄉的李商隱,信手拈來寫下一首孤獨的詩
    李商隱就寫過一首很多這種作品,特別是這首《滯雨》,通篇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傷感,而他寫這首詩時正是一個人獨自滯留在長安,一個人在夜裡思念故鄉,此時外面又是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這讓他很是傷感,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孤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