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天氣漸轉寒
為何心臟驟停、猝死等事件多發?
12月19日
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
其實,在最近一個月內
深圳也相繼發生了多起
好在大都是有驚無險
比如12月14日
深圳的龍崗區和福田區
有2人因心跳驟停先後倒地
如果10分鐘內沒人出手
必定沒命!
READING
一天之內,深圳龍崗和福田分別有兩人心臟驟停暈倒
12月14日,家住龍崗的塗先生突發心臟驟停倒地,路人見狀立即對其進行急救,並用AED電擊除顫;當天,家住福田區的鐘先生,在小區樓下突然暈倒,被送到附近的醫院,醫生使用AED進行搶救。兩人均脫離生命危險。
READING
小夥突然暈倒心臟驟停!深圳醫護人員接力搶救上演「生死時速」
11月28日,26歲的小湖(化名)騎自行車時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倒在羅湖區靜安社康附近,剛剛參加完急救培訓的社康醫生、護士拿著救命神器AED迅速趕上,現場急救,挽回了小湖年輕的生命。
READING
餐館廚師突然倒地,救護車4分鐘趕到
11月24日,27歲的小楠(化名)在羅湖區春風路上一家餐館炒菜時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的同事在網上學過急救知識,立馬給他進行心肺復甦,與此同時,120救護車僅用4分鐘趕到,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把小楠給救回來了。
急診科醫生奮力搶救患者
深圳市政府採購3500臺AED全部安裝完畢
對突發心臟驟停的人來說
每延遲急救1分鐘
成功率就下降10%
心臟停跳10分鐘後,搶救的成功率幾乎為0!
如果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大約有50%的搶救成功率,這被稱為「黃金4分鐘」。如果使用AED配合進行電擊除顫,成功率高達90%!
2017年,深圳啟動公眾場所配備AED計劃。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採購的一、二、三期3500臺AED已經全部安裝完畢。深圳機場、地鐵站、高校、體育館、寄宿制高中、會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的「身影」。
未來5~10年內,深圳力爭達到每10萬服務人口配備100臺AED的國際建議標準。
這麼多臺AED
真要急救使用時
如何找到身邊最近的那臺?
深圳市急救中心此前聯合騰訊發布了覆蓋全城、一鍵可查的深圳「AED地圖」。
打開「騰訊地圖」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欄中輸入「AED導航」就會顯示離你最近的幾臺AED,根據導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具體方法為:支付 - 城市服務 - 急救服務 - AED 導航,可以藉此找到距離你最近的 AED。
﹀
﹀
﹀
﹀
﹀
﹀
不過
即便有了AED
很多人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認為這是很高深的方法,不敢輕易出手
大家不必擔心
AED就是一臺傻瓜除顫器
是提供給完全沒有醫療背景的人士使用的
只要通過簡單學習
人人都能用AED救人!
< 戳視頻學習起來吧 >
猝死其實不是偶然
真正的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
↓↓↓
TIP
警惕!解剖了5000多例猝死者後發現:
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
2020年4月《中國急救醫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通過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屍體解剖特點,發現了猝死裡藏著這些規律!
1. 一半多猝死者「太激動」和「太勞累」
研究發現,猝死的誘因為 情緒激動(26%)、勞累(25%)、血容量改變(8.95%),其次為飲酒、過飽、輕微損傷等。
2. 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
猝死發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後是腦源性猝死(9.21%)。
3.發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狀體徵
猝死中有症狀體徵的人,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為嘔吐(7.49%)、呼吸困難、胸悶出汗、頭暈、胸痛、腹痛、抽搐、頭痛、心悸、咳嗽、意識障礙等。
4. 猝死的患者中,患有慢性疾病
有既往史者中,高血壓最常見(37.95%)、心臟病(30.02%)、糖尿病(23.79%)。其次為發育不良、高血脂、腫瘤、感染、甲亢等。
5. 30歲~63歲,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段
30歲~63歲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段。
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時期,加上社會中又正值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嗜煙好酒,容易產生「三高」,導致冠心病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
而這些用生命總結出的規律,也告誡我們——
中年人,別讓自己太激動!
情緒波動大的人,往往伴隨著性子急、脾氣暴,甚至生氣時暴跳如雷,與人爭得面紅耳赤;高興時又容易大喜過望、樂極生悲。
因為一點小事,導致情緒激動,出現悲劇的事情並不是少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王祥瑞介紹,生氣時心臟血流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心臟的收縮力加強,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湧向心臟,會出現心率不齊、心肌缺血、胸悶、心慌。生氣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誘因。
中年人,別讓自己太勞累!
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反倒成為了公司裡工作積極性最高、勞動強度大的那個人。為了賺錢養家,有時候輕微的身體不適也被暫時忽略了。
然而,臨床上發現,很多猝死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個高壓、長時間的精神緊繃、高強度工作事件。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湯成春表示,太過繁忙、高壓緊張的工作,會不斷刺激人的交感神經。如果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交感神經長期太過興奮,則會導致心臟負擔過大,心率加快,甚至產生心律失常。長此以往,心臟則會受到損害,導致意外心臟事件的發生。部分突發性心臟病患者猝死就是因為連續熬夜、情緒激動、緊張,誘發了神經功能失調,冠狀動脈痙攣,心臟突然缺血而猝死。
中年人,留意身體發出的信號!
猝死前,身體會發出過很多信號,人到中年要特別留意。北京世紀壇醫院幹部心血管科主任醫師銀鵬飛介紹:猝死發生前,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胸悶或心前區不適,主要表現為三個先兆:
異常先兆一:會感到短暫的心絞痛,或是吞咽費勁,有的人會出現3到5分鐘的胸悶。
異常先兆二:感覺胸部有悶痛的感覺或是有壓迫感、心慌、身體乏力、頭暈等不適。
異常先兆三:突然出現低血壓,同時伴有出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多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飽食後出現,經過平靜休息後常可緩解。
此外,少數人在心肌梗死前還可能出現莫名其妙的左胳膊疼痛、嗓子痛或牙痛。
最後,這些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不固定,有些人是幾分鐘,有些人是半小時,但發病時間都不會很長。所以出現胸部不適、隱痛、疲勞感覺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最後
來做個小投票吧
你工作或生活的周邊有AED嗎?
原標題:《一個月內深圳多人因這種突發疾病倒地!身體發出這些信號一定要重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