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因為眼睛進了沙子,於是他停下來抬頭眨了眨眼睛;這時,另外一個走過來,看到他一直抬頭望天空,於是他也跟著停下來抬頭望天空;第三個路過的人也停了下來抬頭,接著是第四個、第五個……當他低下頭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在抬頭觀看天空,他問周圍的人在看什麼,很多人都說,不知道,因為別人看,自己也跟著看。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這種從眾心理的現象:比如,一個宿舍裡,有人在吃東西,接著其他人也會跟著吃東西,最後可能是整個宿舍的人都在吃東西;而在高校經常會有這樣一直現象,宿舍之間,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就會出現有的宿舍集體出動考各種證書,參加各種培訓,或是有的宿舍集體鍛鍊身體。因為大家會覺得,同宿舍的人都在努力,我不努力學習豈不是很丟臉。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讀書做習題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某道題,當周圍的人都認為是B,只有你認為是C,最後你會怎麼選呢?我想很多同學最後都會放棄自己的答案,選擇大家認為是正確的。
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指出,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但是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
他說:「一個心理群體最驚人的特點:群體中的成員,無論是誰,無論生活方式多麼迥異,也無論什麼職業,什麼性別、什麼智商,只有他們是同一個群體,就會擁有同一種情感取向--集體心理。」
那麼,在群體中的個人有什麼特徵呢?了解群體心理的特徵,希望我們處於群體時,都能堅持自我的本性,遠離那種無知無意識的、處處盲從跟隨的烏合之眾。
群體中個人行為表現的4個特徵
1、 在群體中,個人責任感缺失
美國的報紙曾經登過這樣一件案子:有一天的夜晚,在美國紐約郊外的一個公寓,一個年輕女子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刺。她拼命的喊「救命!救命!有人要殺人啦!」聽到喊叫聲後,附近的住戶都亮起了燈,打開的窗戶觀望。這時兇手被嚇跑了。
可是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結果她被殺害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周圍鄰居觀看的至少有38位,但是卻沒有一個人來就她,也沒有一個人報警。
這是因為大眾的冷酷無情和社會的道德淪喪嗎?
心理學家認為在在場者眾多的情況下,就會造成一種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越少,責任感也就越弱,甚至忽視了這份責任感,產生「我不去救,別人會去救」的麻木心理,因此,人越多,群體會越麻木不仁。
但是,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場的時候,這時如果這個旁觀者見死不救,他的心裡就會產生內疚感,罪惡感,他會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所以,這不能完全歸咎於周圍大眾的冷酷無情和道德淪喪。
2、 在群體中,個人容易因情緒傳染而從眾
在群體中,個人很容易受群體的情緒影響,而且,受影響的個人他會感覺自己擁有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一個宿舍裡,大家都忙著參加培訓、考資格證書,你不努力考個證書都會覺得丟人。而且,這時因為很有學習的氛圍,大家都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動力。學習起來會更加的帶勁。
群體中,每一個的感情和行動都具備傳染性,而且它的強度之強,足夠使個人隨時準備為集體利益犧牲自我。一個人,如果不是在群體中,他都很難具備這樣的勇氣。
我們看新聞,有些人打群架、或者是抗議的活動,最後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是因為這些人,被群體的情緒所感染,讓他們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任由這股陌生的力量瀰漫,讓他們產生的行為與平時判若兩人。
3、 個體容易因接受暗示而從眾
極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是群體的普遍特徵之一。當我們作為個體時,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理性的,知道是非善惡,也知道趨利避害。但是,只要我們加入了某個群體,我們就會被帶入一種完全失去理性意識的狀態,很容易接受群體的暗示,做出一些和我們性格、習慣完全反常的行為。
縱觀歷史上那些神話的產生和廣泛流傳,正是因為這些信息經過群體無意識輕信,並且事件在傳播過程中,由於群體產生的集體幻覺而被魔術般曲解了。
事情被歪曲,真相被與它無關的幻覺所取代—在各種群體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在一本《科學雜誌中》曾經記載這樣一件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一艘軍艦正在海上搜索在暴風中失散的巡洋艦。這時一位執勤兵發現遠處有船隻遇難的信號。船員們順著信號的方向望去,他們都「看到」了一隻載滿人的木筏發出了信號。這只不過是一種集體幻覺,但是,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看到的。於是他們放下一條船去營救,即使在接近目標時,官兵們仍然認為自己「看到」一大群人在伸手呼救。但是,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卻發現那裡只不過是幾根長滿樹葉的樹枝。在一目了然的事實面前,集體幻覺才消失。
集體幻覺的事例很多。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集體幻覺的作用機制:一方面,我們看到一個在期待中觀望的群體;另一方面,執勤者發現了海上有遇難船隻的信號暗示。在相互傳染的作用下,這個暗示就被全體官兵接受了。
4、 自我人格消失
當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時,他的意志也是獨立存在的,他還是一個能夠自我約束的文明人。
但是,一旦融入了群體之後,個人的明確身份與個性就會逐漸消失,伴隨著有意識人格消失,無意識人格便會逐漸強大。接受無意識本能的支配,退化到原始人的狀態。
群體可以強大到消滅個人的獨立意識和思考能,然在這些獨立意識被完全消滅之前,他們的思緒與感情已經被群體同化了。
最後,勒龐總結說:群體,無論是哪一個群體,都只能說他們更像一個原始人的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