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層是小高層還是洋房,小高層為什麼比高層貴?現在市面上,很多人把11層的房子也稱之為洋房,搞的大家都有點混亂。其實11層的話,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屬於小高層,而6-7層以下的才能叫洋房(或『多層』)。小高層一方面有高層的優勢,另一方面又有本身的優勢,比如,小高層建築質量更好,所以價格可能比高層更貴,所謂貴有貴的道理。
一個小區的居住舒適度和容積率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小區是多層+小高層組成的話,那麼它的容積率一般是在1.5~2.0,是比較舒適的。安逸、綠意盎然的小區環境,視野寬廣、舒心曠達的樓棟布局,都是小高層社區舒適度的體現。
小高層為什麼比高層貴?簡單地說,小高層的居住密度比高層低很多,也就是住戶更少,得房率更高,舒適度也會相應提高。而高層的人口密度大,得房面積低,高峰期電梯的耗時也會更多。如果發生極端情況,樓梯燈消防通道的壓力更大。也就是說,小高層省卻大量公攤面積,同樣面積的住宅,買小高層得到更多的生活空間。同一個地段來說,開發商在同樣的面積上蓋了更多的房子,犧牲了一小部分的舒適度。
有研究表明,當人們居住達到一定高度時,往往在視覺上產生對地面人物、景物失去明確特徵的感覺,而小高層的建築高度使人感到親切而不失舒展,更容易創造出適宜人居住的社區環境。一般來說小高層同高層住宅一樣,均安裝電梯,但小高層電梯服務戶數相應較少,等待時間較短,人們普遍感受到居家出行更為方便、舒適。 高層無論如何布局,總有一些套型朝向不甚理想,相比之下,小高層可以發揮多層平面布局的有點,大多小高層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風良好,空氣品質和景觀質量都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