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登堡讓希特勒懼怕?興登堡對德國說是偉人,對世界來說是名人!因為興登堡在德國人心中一直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僅次於俾斯麥的存在,希特勒不想尊敬也得尊敬。毫不誇張的講,興登堡可是德國歷史上最出色的軍人,曾參與過幾十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其中,興登堡曾參與過兩場對德國統一最重要,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戰爭,那就是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
並且,興登堡在這兩場戰役中表現的十分出色,在1866年(那會兒興登堡好像才19歲),他曾率領著一個排參加了普奧戰爭;在德國取得勝利後,興登堡還曾率領著他的那隻隊伍從柏林凱旋門通過。
僅僅四年之後,興登堡再次率領著一個營參加了普法戰爭,之後又一次率領著他的部隊通過柏林凱旋門。之後,他憑藉著自己的履歷和經驗步步高升:從營長晉升為上將,之後又當上了參謀長、師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興登堡已經成為了德國陸軍第四軍的軍長。
一戰爆發後,興登堡被任命為東線第八集團軍司令,沒過多久便在東線戰場上大敗俄軍,取得了坦能堡會戰的勝利,這場戰鬥也是興登堡的成名之戰;由於興登堡在東線戰場的表現極為突出,在1916年8月,興登堡被任命為德軍總參謀長。因為他的任命,暫時恢復了前線德軍的士氣,因此興登堡也一直以德皇的名義指揮全軍;即使到後來德國轉入了不利局勢,興登堡還依然主張要求採取防禦戰爭。
在德國戰敗後,協約國甚至把興登堡列為了二號戰犯,足以可見,興登堡的影響力在德國以及整個世界有多大。在1925年2月,由於魏瑪政府第一任總統艾伯特突然病死,因此第一次總統選舉也就被提前到3月29日,在選舉中,所有候選人都沒有獲得絕對多的票數;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原德國海軍元帥提爾皮茨親自去勸說已經隱退的興登堡參加4月26日的第二次選舉。在選舉結束後,他直接以1460多萬的選票(大約佔全體選民的37%)被當選為總統,這跟他在戰爭期間打出來的威望是密不可分的。
但在興登堡擔任總統沒多久,德國國內的階級矛盾變的更加尖銳化,因此德國共產黨的影響在德國國內迅速擴大,這時候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會已經無法完全控制整個德國了。在這時候,興登堡在德國政府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凡是被國會拒絕的議案,只要興登堡在這上面籤字,那麼這份議案便會依照著魏瑪憲法的第48條而立即生效;
興登堡的權利在這時候甚至超過了原來的德皇威廉二世,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德國的「獨裁者」。並且興登堡在任職期間,一直積極復活德國國內的軍國主義,比如公開支持保皇組織,比如要求德國駐外辦事處在掛黑紅黃的魏瑪共和國旗幟外,還必須掛黑白紅的德意志帝國旗幟;興登堡本人之前還擔任過「鋼盔隊」的名譽會長。
在興登堡成為德國總統後,其權利仍然非常的大,無限接近於獨裁。而為了回報希特勒在選舉期間對興登堡的支持,興登堡不顧國會和身邊親信的反對,仍舊決定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面對那些反對希特勒成為總理的人,興登堡說:「我應該把盜獵者變為守林人。」
雖然希特勒已經當上了德國總理,但是興登堡作為總統還沒死呢,如果希特勒要是惹到了興登堡,那麼希特勒的總理肯定也就當不成了。並且對當時的希特勒來說,只有依靠興登堡,他才可能在德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背靠大樹好乘涼,希特勒正是靠著興登堡這棵大樹,才最終為自己之後的獨裁統治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