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鐵的建設,沿線站點站房也是建得別具地方特色。大多數人看到的高鐵站一般是建在地面上,要麼是建在高架上,不過我國還有一些高鐵站完全建在地下,因此也被稱為地下高鐵站。這類高鐵站初次見還有點找不著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地鐵,從裡面上下車完全有種在換乘地鐵的感覺。那我國都有哪些地下高鐵站呢?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一、深圳福田高鐵站
福田站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是深圳市接駁功能齊全的交通樞紐, 在廣深港高速鐵路中,福田站的功能定位是城際站。
2008年8月福田站開工建設,2015年12月開通運營,建築總面積為14.7萬平方米,候車廳層面積4.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4臺8線,地下二層候車室可同時容納3000名旅客候車。
深圳高鐵福田站
福田站是我國第一座深埋於城市中心地下的鐵路車站,建成時是亞洲最大地下火車站,面積僅次於美國紐約中央火車站。福田站還有多條地鐵經過,其中11號直達深圳寶安機場,真正的實現了空鐵聯運的功能。
不過高鐵方面,福田站主要是提供往返香港的短途高鐵列車為主,其中部分站臺也有兼帶長途客運功能。但可千萬別以為其級別就不高,其實福田高鐵站是廣鐵集團公司下屬的一等高鐵站,與廣州南站、深圳北站級別完全一樣。
二、天津濱海站
濱海站原名「于家堡站」,位於天津市,是京津城際鐵路延線的終點站。2009年2月動工興建,2015年9月20日投用運營。濱海站站場規模為3臺6線,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是集城際鐵路、地鐵、有軌電車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層次立體交通樞紐。從高空俯瞰就像一個大貝殼,是天津濱海新區的地標建築。
天津濱海站
濱海站屬於沿海軟土地基條件下國內最深的全地下站房工程,也是全球首例單層大跨度網殼穹頂鋼結構工程。站房共計三層,其中地上一層,地下兩層,局部三層,共設有十一個出入口。地上為站房出入口,地下一層為鐵路及地鐵站的站廳層,局部層設有候車大廳、售取票廳、進站廳、出站廳及站臺出入口。
天津濱海站除了露出地表的穹頂之外,90%的施工任務都在地下進行,這相當於是把北京南站的主體施工工作下沉至全地下進行,地下深度約為300米高樓所需樁基深度。
因為是全地下式車站,而且臨近海河,鹽鹼地質給濱海站的地下連續牆建設提出了高要求——深度要達到地下60米、最深處達65米。這相當於天津地區一般高層建築物樁基的3倍,約等於300米高樓所需樁基深度。
三、八達嶺長城站
八達嶺長城站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是京張高速鐵路的車站之一。2016年3月開工建設,2019年12月30日,隨著京張高速鐵路建成通車,該站投入運營。
八達嶺長城站總建築面積49500平方米,其中地面站房9000平方米,地下站房40500平方米,站場規模為2臺4線,設計承載量為最多可容納1500名旅客。
八達嶺長城站
八達嶺長城站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跟八達嶺長城有關,不過它位於長城的下方,是一個隱深埋於山下的超級工程,車站隧道、站房及高達10米的拱型站臺均位於地下。
八達嶺長城站最大埋深102米,是國內埋深最大的高鐵地下車站,如果按普鐵樓房一層三米的層高來算的話,這個高鐵站相當於在地下挖了34層高。這個站點裡最長的一部旅客進出站電梯提升高度達到42米,是國內旅客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鐵地下車站。
那這個高鐵站為什麼要費錢費力建在這麼深的地方呢?其實這也是綜合考慮了服務延慶、服務冬奧、服務八達嶺景區和八達嶺長城等多方面需要。同時,埋深之所以大,也是為了保護青龍橋車站人字形線路的需要。
那旅客怎麼進出呢?其八達嶺長城站整個車站是三層結構,進出站形式和機場航站樓類似,下層是進站通道,上層是出站通道,在高鐵地下車站中首次採用疊層進出站通道形式,進出站旅客互不幹擾,客流可以均勻分布。
由於埋深大,八達嶺長城站最長扶梯長82米,提升高度相當於14層樓高。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後,八達嶺長城站迅速成為重要打卡地,這部電扶梯也成了旅客爭相拍照的「網紅扶梯」。
其實除了以上地下高鐵站外,我國還有已建成的地下高鐵站還有吉林長春的長琿城際鐵路龍嘉站,這個站的站房形式為地下車站。車站與機場航站樓間有地下通道相連,從龍嘉站下車的乘客可以通過地下通道直接步行抵達航站樓,是真正空鐵零對接。
另外在建的地下高鐵站也有好幾個,比如設計時速250公裡的深江鐵路,共設西麗、深圳機場、濱海灣、南沙、中山北、橫欄、江門等7個車站。其中西麗、深圳機場為地下站,濱海灣、南沙、中山北、橫欄為高架站,江門站為地面站。
本文由@視懷 原創,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關注中國高鐵等交通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