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打造白及全產業鏈拓展群眾增收渠道

2020-11-06 安龍縣融媒體中心


安龍縣持續採取「科研院所+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打造萬畝白及基地,走出一條白及全產業鏈扶貧模式,不斷拓展群眾增收渠道。

深秋,記者走進錢相街道三道牆村的「安龍縣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白及生產基地看到。大棚內的白及苗清香襲人,村民們正在除草、施肥、掌握溫控、幼苗管護、澆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安龍縣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夏 與

它能成為我們貴州的一張獨特的名片。我們公司獲得了兩個地理標識的認證 一個是國家質檢部門頒發的地理標識保護產品 一個是農業部地理標識保護品種。

依託相關高校和科技團隊的技術支撐以及國家相關項目資金支持,今年,安龍縣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白及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建成白及組培室10000個平方米,年產6000萬株馴化大棚20萬個平方,科研樓50個平方米,白及初加工車間1萬個平方米,可加工白及幹品達300噸以上。發展勢頭看好。

安龍縣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夏 與

現在我們在我們的萬畝白芨產業園區裡面規劃了一個白芨膠提取車間 以及白芨塗料生產車間 我們和各大高校深入研究開發 就是要把白芨多糖的分子特性發揮到極致。

隨著企業基地建設的不斷推進,產業帶動效應不斷增強。

安龍縣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夏 與

我們之前的員工數是67人 現在我們的員工數是147名。

張乾正是基地的「老員工」了,產業發展帶來的實惠讓他幹勁十足。

錢相街道三道牆村村民 張乾正

土地流轉有幾畝,一年要得幾千塊錢,然後在欣蔓基地裡面務工一年就是幾萬,2萬多然後加上土地流轉資金就是3萬多,我想了一下,整個收入還是可以的。

截至目前,安龍縣引進白及種植實力企業兩家,白及種植已達1萬多畝,形成了集品種研發、育苗組培、種植加工、產品開發於一體的產業鏈,成為了安龍中藥材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品牌,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務工和入股分紅等形式,已帶動了2700多人增收脫貧。

錢相街道三道牆村村民 王登英

現在們,有這個白及公司給我們在這裡打工們,生活們比以前好多了,這個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去了。現在們錢方便了,生活肯定好得多。


記者:餘必戰

包裝製作:熊朝鑫

審核校對:張致剛

責編:王先啟

監製:羅翔星


安龍縣融媒體中心

微信公眾號:安龍新聞

投稿郵箱:altvyx@163.com

聯繫電話:0859-5216239

相關焦點

  • 安龍:引進企業發展蔬菜種植 帶動群眾增收
    秋冬種工作中,安龍縣通過引進實力企業,調結構大力發展西蘭花等蔬菜種植,帶動群眾增收立足壩區資源和氣候條件,安龍縣把蔬菜作為促農增收的重點產業,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目標,打造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今年秋冬種,安龍縣引進了中農益康國際集團公司,流轉土地發展西蘭花種植。中農益康國際集團公司總監 王軍:我們與安龍縣籤訂戰略供銷協議,通過打造高山蔬菜,每天直供粵港澳60噸蔬菜,每年大約2萬噸蔬菜。
  • 彭水三義鄉: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持續穩固群眾增收渠道
    中國網1月13日訊 近年來,三義鄉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發展思路,在鞏固原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打造羊肚菌、黑豬、中蜂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如今,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都有特色產品,戶戶都有增收門路的產業發展目標。日前,彭水三義鄉五豐村土豬肉入圍市級「一村一品」示範名單,成功將當地生豬養殖打造成為特色品牌,為全鄉養殖業發展樹立了榜樣。
  • 省委全會精神反響 拓展增收渠道 打造現代農業
    全會精神在衡陽農業農村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實幹業績提升全市農業現代化水平,打造生態、環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在衡陽的鄉村沃野,各級黨員幹部以各種舉措幫扶貧困群眾拓展增收渠道。
  • 如何打造貴州標誌性道地品種?專家麻江論貴州白及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張文莉)「打造安龍白及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的金字名片」、「深入交流白及等中藥材領域的前沿技術」......為加快白及等道地中藥材的快速發展,12月15日,科技支撐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道地藥材白及產業發展暨林下經濟研討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召開。
  • 潮州潮安區鳳凰鎮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群眾增收
    一頭牽著鳳凰貧困茶農群眾,一頭接上廣闊市場,通過幫扶單位引領帶動、展銷平臺推薦等模式,鳳凰鎮拓展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幫助貧困群眾增收。 在潮州市東北部,潮安區鳳凰鎮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因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這裡培育出馳名中外的鳳凰單叢茶。這片葉子,寄託著城鄉居民對健康生活的嚮往,更承載了山區茶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 懷化全產業鏈打造「懷橙」品牌
    湖南日報1月2日訊(記者 雷鴻濤)2020年12月31日,懷化市消費扶貧生活館熱鬧非凡,懷化「懷橙」品牌發布推介會在此舉行,旨在加強懷化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宣傳和保護,提升品牌價值,促進農民增收,做大做強「懷橙」品牌。同時,將持續3個月的首屆懷化冰糖橙搶購節拉開帷幕,消費者關注「懷化市消費扶貧生活館」公眾號即可輕鬆下單。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故城縣著力建設東大窪、茂豐兩個省級現代都市特色農業園區,出臺現代都市特色農業發展促激政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重點項目建設支持辦法等優惠政策,派出北京、上海、深圳三個招商小組常態化駐外精準招商,先後引進建設了計劃總投資200多億元的泰國正大肉雞、石家莊以嶺中醫藥、康宏奶牛、新希望和天邦生豬、綠康特色果蔬等五大現代都市特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項目,以之為龍頭培育形成了多重覆蓋全縣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的「五金
  • 黨武鎮打造惠民美食攤區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本報訊 10月22日,天氣回暖,黨武鎮聚力合作聯社打造的惠民美食攤區再次熱鬧起來。為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今年7月底,黨武鎮聚力合作聯社在群升大智慧小區外超市門口的廣場上搭建了50個惠民攤位,為附近居民及路人提供美食。
  • 讓群眾脫貧增收 雲南景谷全力打造肉牛養殖產業
    企業正規劃建設產品展示和品鑑體驗中心,最終將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全面延伸產業鏈,通過「雲嶺牛」種牛、肉牛、牛肉產品、精飼料、營養舔磚、有機肥的銷售,預計產值超過10億元。下一步,雲景林紙將積極研究探索經營承包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公司為龍頭,充分發揮公司的示範帶動作用,建成以優良品種培育、加工、市場營銷等為一體的標準化、品牌化產業鏈,打造普洱乃至雲南著名林下養殖品牌和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基地,做大做強林下生態養殖產業。
  • 貞豐:引進葡萄酒加工企業 全產業鏈帶動貧困群眾就業
    近年來,貞豐縣將產業發展與易地扶貧搬遷相結合,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優強企業在者相鎮發展葡萄酒產業,打造全產業鏈帶動貧困群眾就業致富。  為打造葡萄酒全產業鏈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葡萄酒全產業鏈落地貞豐
  • 陝西眉縣縣委書記劉志生:讓貧困戶共享獼猴桃全產業鏈發展成果
    建成了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眉縣運營中心,興辦農村淘寶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85個、郵政村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82個,成立電商企業370多家,健全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拓展延伸了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的渠道和空間。
  •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創新發展:激活收入增長動力聚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新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激發鄉村市場、要素、主體的活力,調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各方帶領農民增收的信心。結合貧困地區生產生活實際,在維護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產業增收能力、當地資源稟賦、農民素質等因素,合理規劃中長期發展目標,淘汰低效能產業、培育新興項目,大力發展市場廣闊、畝產豐厚、經濟效益好的產業。聚焦特色產業,創新財政支農方式,加大產業、產品、經營結構的調整力度,不斷拉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面。以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導向,強化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全面提質增效。
  • 河北故城「六大扶貧工程」趟出一條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增收之路
    供圖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沈佳旭 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故城縣緊緊抓住「穩定增收」這個關鍵,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企業搭臺、群眾唱戲,「內力」「外力」結合,「扶智」「扶志」並重,實施產業、就業、消費、金融、科技、文旅六大扶貧工程,趟出了一條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增收之路。
  • 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景觀樹苗圃基地,看到一株株海棠、石楠、彩頁樹等苗木長勢喜人。
  • 安龍職校:校企貫通培養,打造產教融合聯合體
    近年來,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採取引企入校的方式,推進校企業深度融合,形成校企貫通培養,努力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聯合體安龍職校通過引企入校,建設實訓基地,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人才引領發展相互貫通培養,推進產教融合。
  • 安龍搭建服務平臺抓實穩崗就業
    近年來,安龍縣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通過專場招聘會等有效載體,促進慈谿·安龍東西部勞務協作不斷深入推進,助推全縣貧困勞動力通過勞務輸出、就近就業等方式,實現就業穩增收據了解,此次安龍縣2020年慈谿·安龍東西部協作暨「就業扶貧行動日」專場招聘會和金秋招聘月活動由中共安龍縣委
  • 貞豐圍寨村:傳承百年苗銀製作技藝 帶動一方群眾就業增收
    貞豐縣龍興街道圍寨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多年來,這裡的群眾沿襲祖輩流傳下來的苗銀製作工藝,苗族銀飾聲名遠揚,深受當地苗族群眾的喜愛。通過苗族銀飾加工製作,在傳承百年苗銀製作技藝的同時,帶動了一方群眾就業增收。
  • 錢正浩:安龍的食用菌產業要努力做貴州食用菌的先行官和排頭兵
    感謝大家對安龍食用菌的支持和幫助,這一路走來,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安龍的食用菌,沒有安龍的脫貧攻堅工作的優異成績!所以,我代表安龍縣的48萬人民群眾,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領導們、企業家們、專家們,衷心地表示一次感謝: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