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興趣為專長,品得教研滋味來

2021-02-19 戀上時光深處

在學校裡做語文老師,讓我低著頭沉浸在語文教學的天地裡,體驗母語帶給我和學生的快樂與成長;在出版社做語文編輯,讓我抬起頭看到了語文教研的無窮魅力。每當看到一線語文老師因為走上教研之路而迅速成長的案例,我都和他們一樣欣喜。只要認真而科學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我們隨時都會發現人之為人的樂趣。

 

毫無疑問,2016年是我做編輯以來與一線語文老師接觸最多的一年,每次和他們面對面交流,我都難掩心中的喜悅,像見到了久未謀面的老朋友,親切而自然。上海、浙江、江蘇、四川、陝西等地的幾次語文教研活動,讓我更深切地了解了語文教師在專業成長方面存在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有提升自己專業水平的願望,對語文教學研究心存嚮往;另一方面又心存疑慮,自己有從事教研的學養和水平嗎?這個問題的背後反映了一些語文老師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期許與困惑。

 

在期許和困惑面前我們應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勇敢地往前走,努力實現自己的期許,解決心中的困惑,讓自己的生命因職業的成就而煥發光彩。很多老師習慣於顧及一些東西,比如我的學校很普通,我的年紀已經不小了,我太忙沒有時間,等等。其實想得太多,有時候是好事,但更多時候會讓人裹足不前,錯失良機。有了勇氣以後還要捨得下功夫,這功夫既包括時間上的也包括精力上的,而最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帶著愉悅的心情去付出。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餘映潮老師說過的兩句話:「在工作狀態中的中小學教師,成功的機會在八小時之外」「沒有業餘時間就沒有優秀的成果。」他告訴我們,教師的成功和優秀是要付出艱苦勞動的,而這種付出顯然要在業餘時間裡完成。

 

對於那些尚未在教研中體驗到樂趣的老師來說,從事語文教研活動顯然是一件苦差事,甚至和苦行憎差不多。我既能理解在語文教研活動中不斷結出碩果的語文人的那份充實滿足,也能體會尚未叩開語文教研之門者歆羨的目光、躍躍欲試的激動和些許的畏難。任何聒噪的勸說都不如親自實踐來得有效。我認為,化興趣為專長,可以品得教研的滋味來。

 

這樣說的依據還是那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樂於沉潛其中,探究不止,研究不輟,因而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錢夢龍老師是初中學歷,但對詩歌閱讀和創作的濃厚興趣使他在語文教學的實踐和研究中不斷結出碩果:「我是以讀詩、寫詩為起點進而逐漸擴展到愛文學、愛讀書、愛寫作,更重要的是養成了自學習慣,提高了自學能力。後來不僅勝任了中學語文教學任務,還於1980年被評為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在詩歌這一興趣的指引下,錢老師慢慢體悟到了語文教學教研的各種滋味。所以他說:「趣味趣味,因有趣才有味;沒了樂趣,自然品嘗不到滋味。」錢老師的這句話將我的思緒延展開來。一個有能力的人如果非常執著於一份工作,尤其是薪酬不高要求很高的工作,我以為他一定是在工作中體驗到了別人體會不到的樂趣。北大陳平原老師曾自述,他家三代教書,每個人教書都非常投入,而他自己培養的學生,大都也教書認真,他們同樣都享受到了教書育人的樂趣。因為體驗到了其中的諸多樂趣,所以能品得其中的各種滋味,事實上,讓人刻骨銘心流連忘返的往往不只是甜味。

 

想要品得語文教研的滋味,老師需要做細心人,找到自己的教學興趣點在哪裡。據我了解,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興趣,只是有的興趣明顯,有的還在發展過程中。比如,有的喜教文言文,有的擅長教散文,有的對詩歌教學情有獨鍾,有的一講到小說就激情澎湃,有的樂於鑽研閱讀教學,有的對寫作教學深有研究,等等。如果語文老師能將自己的教學興趣深入發展下去,有意識地將教學興趣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語文教研能力的提升就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

 

梁實秋寫出了做學問的趣味:「一個人在學問上果能感覺到趣味,有時真會像是著了魔一般,真能廢寢忘食,其能不知老之將至,苦苦鑽研,求而不舍,在學問上焉能不有收穫?」

 

關於這一點,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實例。上海的陳軍老師喜歡研讀《論語》,他不僅自己研讀,還帶領全校師生一起研讀,不僅寫出了一篇篇關於《論語》的研究論文,還出版了《<論語>教育思想今繹》這本研究專著。浙江倪江老師的《理想語文》一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章節,題目就是「捕風捉影」的語文。他將自己對電影藝術的興趣引入語文教學,將電影觀賞課程化,最大化地擴展了語文的視域。

 

甘肅的霍軍老師是一個寫作愛好者,他在《我只是一介書生》一文中寫了五個小標題,其中三個都與寫作有關:「我是一個文本解讀文章的撰寫者」「我是一個教學案例的撰寫者」「我是一個帶動學生情境體驗的寫作者」。霍老師把寫作的興趣發展成自己的教學特長,自己筆耕不輟,也帶領學生一起寫作,實現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上述這些老師的例子都在啟發我們,化興趣為專長,由趣味而學問,由學問而成長,語文教研這條勤修之路就會變得平坦順暢而趣味盎然。

相關焦點

  • 用斷舍離思維,選擇你「專長」的興趣職業
    大家看到這個,幾乎都是想到主要是專注與興趣才會促發她這種行為,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專長」,可以這樣理解,你很擅長一個工作職位,但可能是因為你熟練了,有經驗,這是一種潛意識的習慣。而專長,就像碧昂斯那樣,她最專業的是唱歌,在專長裡面,她可以拋棄掉所有東西,為了就是試無數遍,達到完美。這種完美,是腦子裡的一種專業度的東西給自己定的一個高度。
  • 育兒特工隊 | 孩子的興趣專長要如何選擇?
    那麼,對於娃還在幼兒園階段的爸媽們,是不是得及早開始給孩子培養至少一門藝術興趣了?至於針對新的政策,孩子的興趣專長要如何選擇,其實也很考驗爸媽們對興趣專長的認知規劃。1.  每個孩子都是個體,在興趣、天賦的具體表現上肯定也是有差異的,爸爸媽媽還是要靈活判斷。
  • 發現孩子的興趣專長,做好未來人生的規劃
    因此,我們開始先談談他們的夢想是什麼?(儘管不切實際),然後重點談談他們對自己了解多少,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你又如何能知道什麼事情最適合自己呢?或者你最擅長做什麼呢?  作為一名升學顧問,「發現孩子興趣專長」是我最喜歡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從接觸到學生那一刻開始我就開始了解他們是怎樣的人。這個過程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新性,只是一系列探討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的談話。
  • 【學法指導】學科專長 興趣至上
  • 該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專長?
    在仔細核對教育部官網上的官網文件之後,小編整理了以下關鍵信息點,來幫助各位家長聊聊新政背後的思考是什麼,具體到要不要給孩子培養藝術興趣等等。如果有一直學習音樂類興趣班的,很容易拿滿分。南京教育局的政策解讀的其中一條,也可以讓人微微的放寬心:總而言之,只要肯花時間下去,積極配合學校的章程,得高分是不難的。從先試點的幾個省市的拿分情況來看,有受過專門音樂培訓的孩子,大概率是可以得到滿分的。這次的新政出來,到底對咱們的影響有哪些?有哪些方面我們可以準備的,我想最後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 石家莊市小學語文「全程化、跟進式」目標教研活動
    9月14-16日,石家莊市小學語文學科「全程化、跟進式」目標教研活動在礦區鳳山中心小學舉行。石家莊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王運及礦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吳麗霞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建英,副所長宋輝也蒞臨指導。
  • 園本教研「支」起課程遊戲化實踐
    隨後結合當地資源,依託園本教研,以課程遊戲化六個支架為抓手,與教師開啟了一場美不勝收的課程修行之旅。讓園本教研「活」起來園本教研是進行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為了課程建設順利開展,我以課程審議為切入點,帶領園所教師園本化實施教材。以秋天的主題為例,我們以幼兒經驗為切入點,從目標制定、資源利用、內容選擇到組織形式等進行適宜性審議。
  • 莫寧為總冠軍付出太多 鐵漢柔情品幸福滋味
    莫寧為總冠軍付出太多 鐵漢柔情品幸福滋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2日 08:20 來源: 「沒有了身體健康,我們就不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就不能為自己,也不能為家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莫寧喝了一口勝利香檳之後說道。這是他六年時間裡第一次喝帶有酒精的東西,為了身體健康,為了總冠軍的夢想,莫寧已經6年沒有喝酒了,奪冠的喜悅讓他終於偶爾破了一次戒。莫寧接著說道:「重獲健康讓我每時每刻都感謝生活,現在我甚至更加感謝生活帶給我的一切。」
  • 南池幼兒園:教研活動月進一步深化遊戲化教學
    今年11月被南池幼兒園確定為「教研活動月」。 幼兒園分四個階段開展教研活動,引導全體教師聚焦課堂教學,全面落實遊戲化教學,努力提升保教質量。要努力創設適宜於幼兒玩中學、做中學、想中學、看中學、議中學、用中學、聽中學的教育環境,堅持遊戲化教學,讓孩子們大膽嘗試、主動探索、自由表現表達。✿ 新教師上匯報課,共同參與評課
  • 童心創想夢飛揚 遊戲教研助成長——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遊戲化」教研活動
    魯網11月2日訊寓教於樂,培養興趣,樂學活學,一直是幼兒園追求的教學方向。11月2日,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中心幼兒園開展的「遊戲化課程」教學教研活動,打開了幼兒教育的一扇窗,開啟孩子認知的樂園。幼兒教師們積極準備、大膽創新,將遊戲精神貫穿課堂,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滲透在每個細節。
  • 關於數據化選品,有些東西我們得認真理一理
    當你在進行數據化選品的同時,還有很多和你有著同類心理和獲取同樣資源的賣家,也在以類似的心態進行同樣的選品,所以,當你看好一款產品,然後開始備貨發貨,在某個角落裡,有很多人在做同樣的事情,而這樣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每一個在大數據中反饋出來賣得好的產品,都會迎來一波激烈的競爭,銷量被分散,利潤被稀釋。
  • 「董卿下跪」,一種姿勢品出三種滋味
    2017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中國驕傲」。在主持人董卿採訪從事翻譯工作已經70多年的翻譯大師許淵衝期間,為了能夠與老人更好進行交談,曾在節目中三次跪在地上採訪,被網友們稱為跪出「最美的中華驕傲」。  (9月4日《武漢晨報》)  有人說,「董卿下跪」有炒作的因素,有擺拍的嫌疑,有策劃的痕跡。我不敢說,「董卿下跪」就沒有這些可能。是不是策劃,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 上海推進小學興趣化體育課程改革 變身超能兔
    林苑小學學生在上興趣化體育公開課。本報記者邵劍平攝  東方網3月21日消息:37歲的馬振宇是浦東新區林苑小學的體育老師,高高帥帥的他很受學生們喜愛,和馬老師一起做遊戲,更是孩子們最大的期盼。  去年,上海在22所小學啟動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試點。體育課一改以往跑跳投的老面孔,一大批五花八門充滿童趣的遊戲閃亮登場,「很好玩的體育課」成為了孩子們的心頭好。  「玩是孩子的本性。有了興趣,才會把運動作為未來生活的一項愛好,受益終身。」市中學生體育協會主席、特級校長徐阿根說。
  • 喝酒品蟹更得真滋味,哪些酒和大閘蟹更配呢?
    但是有些人會覺得大閘蟹寒涼,其實可以吃蟹可以搭配酒來一起食用,更能品出大閘蟹的真滋味!哪些酒和大閘蟹更配呢?一、黃酒大閘蟹偏寒性,黃酒是偏暖性的,兩者一起搭配可以中和味道,不會讓人因為單純蟹的攝入而傷胃。
  • 朗播網教研活動上海場:數據化助力自適應學習2.0時代
    6月20日下午,朗播網主辦的「數據化教研打造自適應學習系統」重新定義在線教育時代下教研系列討論會第三場在上海成功舉辦。據悉,此次活動作為朗播網數據化教研的系列活動第三場,現場聚集了百名相關教師以及在線教育從業者,針對更為前沿的「自適應學習系統」進行探討。
  • 朗播網教研活動上海場:數據化驅動自適應學習新篇章
    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市場在呼喚新型教研人才的出現:既懂教學又懂產品的新型人才:眾多的老師希望增強自己的產品化思路,了解自適應學習;眾多的在線教育從業者希望自己深入了解教育產品本質,將網際網路更切實落到教育領域。
  • 馬斌 | 網格教研:強化校本教研的創新舉措
    01 網格教研,強化校本教研的瓶頸突破教育質量在教師,教師水平在教研。《意見》指出,「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系統化,不斷提高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水平」。
  • 變被教研為要教研
    作為園長,應當調動教師積極性,把通過開展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幼兒園發展的首要任務。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的園本教研調整了方向,從教師需求出發,真正變「被教研」為「要教研」。全面了解教師群體對教研內容、形式和氛圍,教研活動的主要任務,教研活動的現狀及教研共同體的期望,是開展教研活動的起點。
  • 以教研為核心,快樂學習打造一流教學教研體系
    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想給孩子針對性地制定不同教學策略及課程進度,但是因材施教說起來簡單,實則需要豐富的定製化課件支撐,普通的輔導機構根本就沒有定製化課件研發能力。快樂學習立於2005年,15年來專注於K12教育,業務覆蓋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科課外輔導,多個業務模塊為不同階段的孩子提供針對性的高品質課堂,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快樂學習的教研團隊,只有強大的定製化課件研發能力,才能保障快樂學習持續穩定的教學品質輸出。
  • 專長醫師通過率跌到低谷,師承專長或是最後出路
    民間中醫以為春天來了,紛紛加入了各省新專長醫師的報名隊伍。 各省醫師專長考核在陸續進行中,有的省份通過率已經出來了。 比如青海省:161參加專長考核,最終18人通過,通過率僅為11%。 比如廣西省:2540人參加考核,最終156人通過,考核通過率僅為6%。 有的省份通過率甚至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