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光譜(Political Spectrum)是一種通過把它們放置在一個或更多的幾何坐標(geometric axes)上,以對比或形象化不同政治立場的方式。
左與右這個術語涉及到了由於加入某個團體而因此產生出來的彼此關係,源自法國大革命早期,並且涉及到了法國各類(分為三級)立法機關原初時期的座位安排情況。貴族坐在了報告人的右邊(傳統上象徵著榮譽的位子) 、評論者坐在左邊, 因此產生了右翼政治以及左派政治這樣的專門術語。
最初, 在意識形態光譜上的界定點是古代政權("舊秩序")這一指標。因此"右派"("The Right")暗示為支持貴族或皇室利益, 而"左派"則暗示為站在了"右派"立場的對立面上。由於在革命開始階段產生出來的政治投票權(political franchise)相對來講是狹窄的, 原初的"左派"代表了中產階級(bourgeoisie)、興起的資本階級的主要利益。那時,只要支持自由放任資本主義(laissez-faire capitalism) 以及自由市場就被算作是站在左派立場的一邊;在今天多數西方國家中這些看法會被描繪為站在右派的立場一邊。
當投票權膨脹若干年後, 與原初的"左派"相比,左派的立場開始有了一些改變:開始出現了提倡掙工資者以及農民利益的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前兆。
在現代西方國家, 政治光譜通常以左-右的界線來加以描述。這個傳統的政治光譜以一個用保守主義、神學(theocracy)以及法西斯主義("右派")為坐標軸的一端 ,用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左派") 為坐標軸的另一端來加以定義。在北美與歐洲,自由主義這一術語涉及到了範圍很廣的政治觀點,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經常被視為具有歧見性質的。左派與右派這樣的術語還被用為對自20世紀20 年代起到20世紀80年代期間發生在中國的政治做描述,雖然(界定政治光譜的)議題經常是與西方國家對這些術語所做的界定是非常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