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1959年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此後每年7月份都會舉行一次。
作為一項國際性的頂級賽事,考試題目自然也是頂級的……難。國際級的數學專家為其專門命題。這樣形容,他們自己出的卷子讓他們自己做一遍,八成他們也得不到滿分。(考試的內容是由多個數學命題人共同出題)。
這也是一項非常考驗智商的比賽,這些題目的深度對於一個普通智力的學生來說,基本和天書一樣。全球只有不超過4%的學生的智力適合參加這種比賽,僅僅是參加。要是能獲得個名次,那簡直就是無敵了。
咱們國家在1985年應美國的邀請,第一次派了兩名選手參加國際奧數比賽,最終成績非常不好。這還了得。回來後,國家就搞了一個「冬令營」,這個團體裡面的學視都是各省推薦的數學最好的學生。經過幾個月的封閉訓練,再層層選拔出6個人的國家隊,代表國家參加下一屆國際奧數比賽。
並且頒布了政策。只要高中階段,在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中獲得了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就具有保送資格。從此開啟了全民奧數時代。
很快,中國在奧數上就具有了壓倒性優勢。特別是從1997年到2011年,中國奧數團隊共計參加了15次比賽,12次獲得集團冠軍。
但是從2015年開始,中國隊延續三年落榜。去年的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國隊獲得0金牌,最好成績也只是拿到銀牌。
我到認為,這是好事。本是以對數學感興趣為前提,自發的探索的這麼一個國際賽事,本就是少數人參加的比賽。而咱們的孩子學奧數有幾個是感興趣的。都是因為與升學掛鈎,被迫參加培訓。
如果這種功利性的影響不消除,中國的奧數很難取得真正的進步。特別是現在很多地方小學階段就是開始出現奧數熱。比如南京,每年有2、3萬名小學生參加奧數培訓班,這種不是因為興趣,而是高壓產生的學習,你說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