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認可我國的「三個半」軍事家,劉伯承只是「半個」,他是一個
在二十年代的初期,當時很多有才幹的人都喜歡前往日本留學,主要學習軍事以及醫學居多,很多當時的大人物都曾赴日留學過,例如我們如雷貫耳的文學家魯迅先生、還有老蔣等等。
而在日本學習軍事專業的人當屬最多的,那時在戰爭時期,經常會有兩軍交戰的指揮員,同時在日本學習的,而兩兵之間的交戰,亦是兩位同學間軍事才能的較量。由此可見,在日本留學的人非常之多。
今天本文要講到的這位叫做楊傑,他也是當時去日本留學的人之一,1907年,他前往日本學習,老蔣亦是此年去學習的。
當時,老蔣首次去日本因沒有推薦信,只得返回國。後來,老蔣再次去日本留學,和同學張群關係非常好,後來,張群也成為了老蔣最得力的幹將之一,非常受老蔣的愛重。
1911年,楊傑從日本結業,後回國並參加了辛亥革命,屢次建下赫赫功勳,直至1916年的6月時,楊傑已被授予中將軍銜。1921年,顧品珍為雲南都督後,他被委任雲南省留日學生監督二次前往日本。
此次是楊傑第二次前往日本,而楊傑目睹現如今的軍閥混戰,民國情況與日俱下,他不禁開始深深的懷疑,學習西方到底是不是正確的。他認為,要完成國民革命,就不能去依賴外國人。楊傑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來到日本學習,並不能單單死板的學習此一門專業,不能忘記學習的使命和初心,若專心只學習學業而忘記學習之初的信仰,那麼就算回國,也無法做出大的貢獻。」
楊傑雖然身居高位,但仍然覺得自己的軍事知識方面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他對學生們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與此同時,他也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那麼就是申請日本陸軍大學,更深入地學習軍事理論。當時,日本政府對申請入學陸軍大學的學生門檻定的非常高,其中之一就是軍銜必須在中尉和中校之間,否則無法報考。而那時的楊傑已經是中將軍銜,不符合入學標準。
為了學習,他決定放棄中將軍銜,以中校軍銜進入日本陸軍大學第15期學習。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的四年中,楊傑積極學習中外戰爭史以及歷史、地理、戰略戰術等相關知識,極大地提高了軍事理論水平,受到學校的欣賞和讚揚。當時,日本陸軍大學經常要求學員進行海陸空三軍演習,以此訓練和考核學員的學習成果和軍事指揮能力。
就在一次演習中,楊傑被選為統帥。他輕鬆自如地指揮著演習,並按照自己的所學,做出了獨特的創新,這贏得了日本天皇的讚賞,並送給他一把軍刀。而那時,軍刀是很難得到的,只有陸軍大學的畢業生成績在前三名的才能得到,軍人都以此為榮,而楊傑僅僅在演習中一次優秀的表現就得到了,大家都紛紛羨慕和讚賞,並賦予他「天才將軍」的美名。
還有一次,法國的一位著名軍事家約瑟夫·霞飛到日本陸軍大學考察參觀,學校選定楊傑為被諮詢的學員之一,楊傑在和約瑟夫·霞飛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時,將自己對於軍事方面的見解侃侃而談,約瑟夫·霞飛在旁邊非常認真地聽,交流罷,還曾評價楊傑:「日後必定成為傑出的軍事才幹。」
1924年的冬天,楊傑成績優異地從日本陸軍大學結業,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國。
1925年,備受老蔣的器重,先後任17師的師長,以及新六軍軍長。
而在上世紀30年代,日本認為我國的軍事才幹中,只有「三個半」稱得上是軍事家,分別是蔣百裡、楊傑、白崇禧,而那「半個」就是劉伯承。為何叫「半個」呢,因為後來劉伯承有一隻眼睛失明了。
這幾位才幹的威名在日本軍事圈算得上是大名遠揚。而楊傑區別於普通將領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他除了親自指揮作戰,還非常喜愛研究軍事理論,並寫下了軍事理論作品。
1933年,老蔣令楊傑前往國外探訪考察,短短一年時間,楊傑走訪了29個國家,還曾受到了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的接見。
楊傑回國後,老蔣是陸軍大學校長,而他是實際上的掌管學校事務的。因此,他在國民黨高層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威望。這種影響力和威望也給他帶來了禍根。
抗日統一戰線形成後,為了獲取蘇聯的支援,老蔣派楊傑擔任駐蘇大使,這使他有更多機會接近史達林,了解蘇聯。也是在這段時間,楊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反思了老蔣的獨裁統治。
而他的反思,也讓他開始對老蔣有了反對,他反對老蔣打內戰,為了不參加內戰,他先是裝病,後來投身民主運動,開始策反軍官的工作。
而他的這些行為也令保密局開始警覺,開始對他的一舉一動暗自監視。後來,保密局獲得了一封他給劉文輝策反的密信,因為他位高權重,保密局不敢妄自行動,便將此事向老蔣匯報。
老蔣得知後,震驚不已,隨後,便令人將其除掉。當特勤人員到達楊傑的住處時,裡面已經空空如也,楊傑早就消失了。但是,保密局卻搜查到了他的女兒漏掉的一本日記本,並且從中得知了兩條重要情報。
一則是知曉了楊傑去了香港,二則,知道他和李宗理有書信往來。於是便迅速前往香港,並通過一名民主內奸找到了楊傑在香港的住所。
但是他們知道,楊傑藉助在朋友家中,且鮮少出門。據觀察,門前把控森嚴,橫衝直闖的話很難得手。
於是,他們想了個方法,模仿李宗麗的腔調和筆跡,寫了一封信,以送信之名來到了楊傑的房間。當楊傑收到信正準備看的時候,被一個特務刺殺。隨後,特務便快速撤離了。
可憐的一代軍事英才就這樣逝世了。
楊傑將軍是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唯一被加了黑框的代表。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楊傑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