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齡121歲的老樸樹。
浙江在線8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晶晶 楊曉政)杭州浣紗路以東,學士路以南,嶽王路以西有一處工地。這裡要建一處地下停車庫和省婦女保健大樓。站在市一醫院門口的人行天橋往東望,可以看到工地裡有兩棵參天大樹。
兩棵樹相隔50多米,樹型相似,就像一雙「兄弟」遙遙相對。
不過,這兩棵「兄弟樹」的命運最近卻遇到了拐點。
這兩天,有兩位熱心的杭州市民聯繫錢江晚報,為它們的安全憂心。「新建停車場要往地下挖四層。直到現在,這兩棵樹現場都沒保護起來,我們都快擔心死了。」
這兩棵都是樸樹。其中一棵1996年被確定為「古樹名木」,今年已經121歲了。
百年樸樹「身陷」工地
老枝椏多了新疤痕
這兩位熱心市民,一位是杭州市護綠使者志願者服務總隊隊長金德意,一位是民情觀察員田思寧阿姨。
8月8日早上8點,記者和金德意相約來到現場。
站在市一醫院門口的人行天橋上看,這兩棵大樹剛好都位於工地的邊緣。
樹齡121歲的樸樹緊鄰嶽王路。旁邊有一塊「古樹名木」的牌子是1996年立的,編號是562。這棵樹高超30米,胸徑約80釐米,需要兩個成年人才能環抱。另一棵樸樹則在嶽王新村7幢旁。高度比旁邊的四層樓還要高一大截,胸徑要略小一些,大約60多釐米。
金德意告訴記者,「樸樹的長勢緩慢,能長到這個個頭,這棵樹的年齡也不會小。」
大約兩個多月前,他聽到消息,嶽王新村的這兩棵樸樹都在省婦保地下停車庫的施工範圍內。
「老樹是城市的寶貝,而這樣樹齡的樸樹在杭州老城區的市中心,更是少之又少。」當時,他和田思寧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現場。
眼前的那一幕讓他們看著心痛。施工現場機聲隆隆,可是對這兩棵樸樹保護措施似乎並沒有。
記者在現場看到,樹齡121歲樸樹樹幹上懸掛著一根電線,兩根碗口大小的枝椏上還能看到被修剪過的「新疤痕」。
金德意說,這是5月份工地給古樹旁邊的變壓器移位留下的「傷口」。
「像這些古樹名木是不能隨意修剪的。夏季修剪,就如同高溫做小手術,老樹怎麼受得了哦。」金德意心疼地說。
另外,在距離這棵樹幾米之外,還有一處深約一米的大坑,也讓金德意很擔心。
金德意說,一般來說,樹木的樹冠有多大,下面的根系範圍就有多遠。
「你看,這處大坑離大樹這麼近,這樣深挖難免不會對下面的根系有影響。」
這是兩棵「明星樹」
陪伴著居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
嶽王新村位於杭州嶽王路學士路交叉處,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小區。從1969年開始,這裡陸續建造了5幢居民樓。
對於家旁邊的這兩棵樸樹,年份住得久的小區居民幾乎都認識。尤其是那棵121歲的樸樹,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明星樹」。
記者走進嶽王新村一問,幾個坐在小區門口乘涼的住戶,話匣子馬上就打開了。
80歲的吳老伯1969年搬到嶽王新村,這兩棵樹就在了。這麼多年,它們一直默默陪伴著居民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
再過幾天,吳老伯就要搬離這裡了。對這兩棵樹的未來,他很掛心。
「樹就和人一樣,老了經不起折騰。這裡馬上就要施工了,我們還能搬家,它們該怎麼辦?」
趙師傅住在嶽王新村7幢,對家門口的另外那棵樸樹感情篤深。
「我在這裡住了40多年,每天進出單元樓,一抬頭就能看見,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
金德意告訴記者,從5月至今,他和田阿姨一直在關注這個事情。他們希望施工方制定切實可行、萬無一失的古樹保護方案。
121歲樸樹有了明確保護方案
另一棵還需再制定
兩棵上了年紀的樸樹,是就地保護,還是異地遷移,牽動著大家的心。
8月8日下午兩點半,上城區綠化辦專門為此開了一個現場會,邀請工程建設單位湖濱指揮部以及市園文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參加。
121歲老樸樹的保護方案,現場有了明確的答案。
湖濱指揮部工程部主任張清告訴記者,嶽王路上的這棵樸樹,從開始設計方案時,就一直是他們的重點「保護對象」。
「為了保護這棵樸樹,當時工程還特地退讓了一部分空間,保證樹木和地下工程至少留出7米的距離,和地面上建築相隔13米。」
去年,他們還專門制定了這棵古樹名木的保護方案,對樹木的修枝、澆水、支撐等都提出了具體細緻的要求。
2016年5月,方案經過專家論證,通過了杭州市綠化辦的審批。
張清說,去年年底工程取得施工許可證,不過目前還未正式開工。8月底,就會有專業的施工單位進場,嚴格按照方案對這棵老樸樹進行保護。
相比121歲的「哥哥」,嶽王新村7幢旁邊的「弟弟」樸樹,保護卻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
張清說,這棵樸樹當時並不在「古樹名木」名冊中,而且本身就在施工地塊內,當初他們並沒有刻意考慮就地保護的方案。
如今,工地即將正式施工,矛盾才顯現出來。
「這棵樸樹從設計上來看,幾乎貼近這個地下停車場。如果樹要就地保護,必須預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這就意味著現有的這個設計方案必須修改,屆時整個項目建設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工程照舊,這棵樸樹的根系將會被切掉一半。」
張清說,未來嶽王新村改造也計劃建造地下停車庫。如果就地保護,屆時這棵樹木就會夾在兩個地下停車場之間,猶如一座「孤島」。他們目前已經向綠化部門提出遷移的申請。
對此,上城區綠化辦也表示,考慮到項目場地情況的制約,如果需要遷移,建設單位應按照適宜大樹今後生長的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遷移方案,報專家評審,按照專家意見進行遷移。 (感謝金大伯提供線索)
杭州正在進行
大樹普查
50歲以上的樹木
都將列入
杭州城區總共有1026棵古樹名木,其中老城區有315棵,西湖景區有711棵。其中,450歲以上的沙樸有兩棵。
「樸樹好不容易長大到了50—100歲的區間,現在遷移它,很可能面臨長勢衰弱或死亡,多可惜!」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綠化專家拜託錢江晚報,一定要保住它,不要遷移它——停車場可以等兩年再建,古建也可以修舊如舊,只有大樹,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大樹的根部直徑,跟樹冠投影直徑相當。而遷移大樹,一般都要把樹冠和樹葉幾乎全部「剃光」,泥球也不可能很大,也就是說,根系要砍掉很多。遷移後,最後是否存活,其實很難說。
古樹標準是樹齡100年以上。名木標準是有特殊意義如名人栽種等。
除古樹名木以外,杭州市綠化辦透露,杭州市正在進行「大樹」普查,普查結果今年9月出爐,屆時杭州市50歲以上的大樹,都將被列入「大樹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