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媒體將越來越多地與現場表演相得益彰

2020-12-14 騰訊網

Phi中心的創始人和董事菲比·格林伯格(Phoebe Greenberg)近日表示,VR、AR等沉浸式媒體將越來越多地與現場表演相得益彰,而沉浸式敘事在基於位置的作品將中將繼續得到拓展。

該中心構建了一個流動的虛擬劇場,將所有的現實——虛擬的、增強的、混合的,以及純粹的真實——編織在一起,提供沉浸式藝術體驗。這是一種巡迴藝術展覽,剛剛結束在威尼斯為期6個月的展覽,現在又來到了蒙特婁。

在闡述虛擬劇場的創建背景時,格林伯格說:「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VR、AR技術和互動藝術的出現,當代藝術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機構的策展方向開始對這些處於藝術和技術軸心的作品做出回應。」

格林伯格所言非虛。像Punchdrunk和倫敦的Young Vic等沉浸式戲劇公司已經創作了讓現場演員參與虛擬實境的作品。另外還有一些藝術家試圖在有作品背景和公共交流的空間中融入身體或創造社交體驗,例如,棉花糖雷射盛宴在薩奇畫廊舉辦的「我們生活在空氣的海洋中」展覽,將虛擬實境與心臟和呼吸傳感器相結合。

「VR將越來越多地與現場表演共存。」格林伯格說。他還表示,「在改善博物館體驗、與年輕思想者的新群體打交道方面,沉浸式敘事在基於位置的作品將中將繼續得到拓展。」

關於虛擬劇場的設計理念,格林伯格說:「在Phi中心進行裝置設計時,我們希望在觀眾戴上頭顯或體驗當代媒體之前,就能與他們互動。我們通過VR或AR藝術裝置、聲音和視覺環境來研究所有形式的沉浸式體驗,我們將繼續對未來的觀眾做出反應。」

VR等沉浸式媒體正在擺脫炒作的桎梏和風投資金的束縛,成為藝術家們尋求突破藝術邊界的重要方式。特定地點的藝術裝置可能是VR的未來。

【數字敘事 淨之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閉幕 「沉浸式」表演令人回味無窮
    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閉幕 「沉浸式」表演令人回味無窮 2019-10-08 14:36:00來源:央廣網
  • 殿影酒店新物種閃耀大灣區,未來將成多地沉浸式電影文化新地標
    除多位業界大咖外,活動還吸引了數十名博主達人前來打卡體驗,這也為此次活動在社交媒體平臺創造了數百萬級的流量曝光與傳播,讓殿影酒店這一跨界新物種品牌同樣引爆了社交媒體平臺。  實際上,整個殿影摩登之夜的各大場景,均圍繞電影IP和摩登元素進行了構思巧妙的沉浸式體驗設計,為來賓打造了一個現實版的「電影造夢空間」。
  • 沉浸式商業革新
    關注文旅實戰觀察,獲得更多資訊如今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主題公園、體驗營銷、虛擬實境、密室逃脫、沉浸式戲劇、沉浸式藝術展等等體驗和產業,這些內容定義出國內越來越興盛的主題街區、沉浸式購物空間等商業空間的設計邏輯,現在的商業空間項目並不僅僅滿足於裝飾性,注重故事性的設計越來越多,以更多層面引起觀者共鳴。
  • 朝陽區開發「五裡橋談判沉浸式體驗課」開講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黨校聯合朝陽規劃藝術館共同開發的沉浸式情景體驗課程《五裡橋北平和平談判及當代價值》9月22日下午14:00在北京市朝陽區委黨校正式開講。此次活動由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朝陽區委黨校、朝陽區融媒體中心、朝陽規劃藝術館共同主辦,中國聯通北京市分公司提供5G+4K互動直播技術支持。課堂持續2小時,將通過沉浸式全景影像、歷史場景復原、情景體驗劇、啟發式互動教學、遠程零距離討論和線上線下一體學習等形式,生動地再現「『五裡橋談判』北平和平解放」那一段風雲激蕩的光輝歷史。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 近幾年,隨著大量娛樂方式的刺激,以往「扁平化、低互動」的媒體形式已經不足以激發大眾興趣,沉浸式設計在短短幾年之內,就成為了一種風潮。 作為一種體驗類型,沉浸式體驗從手法的層面超越了熒幕、書本和舞臺而取而代之地成為了一種具身體驗(embodied experiences)。無論是對於主動還是被動的參與者來說,比起站在旁觀者的視角,沉浸式娛樂讓他們相信自己是這個作品或這個新創造出世界的一部分。
  • FutureLab工作坊|如何沉浸式地聯接自我
    FutureLab工作坊|如何沉浸式地聯接自我 2020-11-29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關於沉浸式旅遊,讀這一篇就夠了!
    2018年是沉浸式旅遊的井噴年,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沉浸式數字藝術演藝,沉浸式數字藝術戲劇等產品豐富多樣。應用場景也從城市轉戰旅遊景區,成為文旅項目吸引人氣的新選擇。
  • 嘉年華、公園音樂節連續推出沉浸式互動演出
    他們不僅要展示瑜伽、太極,還會不定期為市民呈現主題華服秀、快閃、漢服cosplay展示等沉浸式互動演出,營造花博會現場節日般的歡樂氛圍。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花博嘉年華」活動所邀請的演員從一個月前開始選拔、培訓,要求演員們的服裝造型、神態舉止都要與各展園風格和諧搭配、相得益彰,力求給市民帶來最好的觀展體驗。花博會不僅有花,還有悅耳的音樂。
  • CINITY沉浸式聲音帶你進入勇敢者的遊戲
    作為電影行業的踐行者,華夏電影推出集合了七大最新技術的CINITY影院系統,採用業界領先的沉浸式音頻格式,身臨其境的聲音氛圍配合高質量的畫面表現,為觀眾呈現多感官、多維度的饕餮盛宴。在CINITY影廳中,觀眾在最激烈的片段不禁有捂住耳朵或閉上眼睛的衝動,突如其來的雪崩、驚天動地的爆炸場面、緊張刺激的搏命打鬥都附帶著CINITY沉浸式音效,讓觀眾渾然忘記自己處於銀幕之外,勇敢地和主人公一同搏鬥。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作者 :施曉琴 隨著城市文化氛圍的提升,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觀看藝術展覽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會選擇的休閒方式。這其中,名家大師展和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在當下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而6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以下簡稱「梵·高展」)則將這兩類展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國博一樓大廳等待進入展廳的觀眾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好幾列。
  • 90%打著「沉浸式」體驗的都是幌子,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
    身邊大批沉浸式體驗,哪些是貨真價實,哪些是渾水摸魚,你知道怎麼分辨嗎?今天,帶你真正看懂「沉浸式」!什麼是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聽上去是個非常高逼格的詞彙。水晶宇宙簡單地講,沉浸式體驗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使參與者沉浸在某種狀態。
  • 什麼是沉浸式藝術?狂歡時代已經到來
    沉浸式體驗是如何普遍的?「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作為新興的娛樂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勢不可擋。在《設計的法則》一書中,對沉浸的解釋使用的是心流理論,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
  • 上快抱App秒搶門票 看沉浸式表演
    昨天,雷峰塔辦了場「重溫經典,品味白蛇傳」雷峰塔主題文化活動,第一次用了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方式。首先,它是一場表演,演的是《白蛇傳》。表演分為四段,雨中借傘、水漫金山、囚禁塔內、破塔重圓,都是《白蛇傳》的經典橋段。演員們就在雷峰塔裡,真人實演。和普通表演不一樣的是,它有互動體驗,讓看演出的每一個觀眾都可以參與到演出中。
  • 《小娘惹》羅伯張終下線 馬亮沉浸式表演獲贊無數
    劇中羅伯張作為張家留洋歸來的公子,看似溫文儒雅,實則陰險狠辣,尤其是對玉珠的種種虐心戲碼更是將其劣根性展露無遺。網友還因為馬亮的沉浸式表演代入感太強,發起了「眾籌滅掉羅伯張」的話題,直到羅伯張正式下線,才紛紛拍手稱快。馬亮細膩表演被稱「童年陰影」 戲外切「蘿蔔」展求生欲在上周劇情中,羅伯張企圖強行得到鎖在屋子裡的月娘,卻在事後才發現認錯了人。
  • 沉浸式技術,怎麼讓一場傳統文化展更接地氣?
    鈦媒體編輯在體驗了藝術展之後,採訪了主辦方新影人投資管理公司CEO王嘉,透過作品,聊了聊沉浸式藝術展的現狀與未來。新影人CEO王嘉(左)和設計總監竹內沙也香(右)在新影人王嘉看來,目前的沉浸式表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文化沉浸式、科技沉浸式和文化+科技沉浸式。文化沉浸式藝術,最早可以溯源到2003年在倫敦首演的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
  • 千萬級沉浸式體驗館驚豔杭州!《狐妖小紅娘》景區國風市集——塗山...
    千萬級沉浸式體驗館,體驗遊客近2萬人次  本次市集一大亮點,是通過提煉《狐妖小紅娘》中塗山城及周邊環境的元素,打造了一條沉浸式主題光影隧道,打造出璀璨、震撼的沉浸式多媒體現場體驗,呈現給觀眾一場難忘的藝術盛宴。  對於遊客來講,沉浸式主題光影體驗館已不陌生,但將體驗館與市集融為一體的並不多見。
  • 沉浸式旅遊體驗:不止光怪陸離,還要還原生活
    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技術手法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沉浸式旅遊體驗強調的是遊客的切身體驗,只有將自身與旅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才能將旅遊升華為「旅行」。正是因為將自身融入進了行程中,遊客才不會感覺對旅遊產品產生疲憊感,所以沉浸式旅遊體驗是非常自然化的旅遊。
  • 「沉浸式體驗」——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
    沉浸式體驗的發展水平,某種程度上是創新機制力度和深度的折射,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是一場沉浸式演藝活動:在上海一棟5層老樓改造成的90多個「復古風」房間裡,30多位演員穿梭其間進行表演,觀眾自由遊走於戲劇場景中,和演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與互動;在另一場敦煌主題的沉浸式展覽中,敦煌莫高窟7個代表性石窟得到1∶1復原,飛天壁畫360度的動感呈現給人巨大震撼,再輔以光影、裝置藝術及舞蹈表演等
  • 《登場了敦煌》感受飛天多元素特有美感,嘉賓被沉浸式表演所震撼
    敦煌》吸引了大量的關注,這檔關於敦煌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真人秀,集結了汪涵,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等嘉賓,每一期都會有著全新嘉賓和主題探索著敦煌秘密。隨後一行人來到了沉浸式舞臺劇《又見敦煌》,在這裡他們感受著飛天帶來的震撼感和視覺衝擊感,並且對於這些默默無聞的敦煌守護者感到敬佩。而另一邊則是孟佳和謝可寅換上了飛天服裝前往沙漠地區展開了時尚大片的拍攝,當兩個人換上這樣充滿文化特色的服裝之後,無論是身材還是拍攝時候的舞姿,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尤其是在荒漠和夕陽的映襯之下,非常有強烈的代入感。
  • 沉浸式綜合體,能成為文旅的未來嗎?
    一個藝術與財經並重的酒店/文旅/商業空間媒體平臺欄目 | 評·論話題 |文旅綜合體要不要「沉浸式」?插圖|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媒體報導,由南京夫子廟文旅集團和上海夢加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沉浸式商旅文綜合體——南京秦淮-戲院裡將於下月正式亮相,項目理念出自明代古畫《上元燈彩圖》,涵蓋了實景娛樂、古風市集、主題街區等多種沉浸式業態。在「沉浸式體驗」概念被探討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沉浸式綜合體,似乎正在構築一個全新的文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