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堵費: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

2020-12-13 中國經營報

北京市要收取擁堵費?12月7日,一則新聞衝上熱搜。據悉,北京市交通委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了意見。在來信來電中,有不少人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

北京市未來是否要收取擁堵費?擁堵費能否成為解決「首堵」的一劑良藥?這成為輿論和公眾關注熱點。其實,擁堵費這一概念並非自今日提及,早在2013年9月,北京環保局發布「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交通委和環保局牽頭研究制定徵收交通擁堵費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牽頭制定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擁堵費是一個舶來品。收取「道路擁堵費」的做法最初來自於上世紀70年代的新加坡,它在近600公頃的「控制區域」徵收「交通擁擠費」。英國倫敦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則分別於2003年和2007年開始對市中心的車輛徵收「道路擁堵費」。

由此可見,通過收取擁堵費,利用經濟槓桿效應減緩交通緊張程度,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所採取的試點模板。擁堵費指向以收費來「控制」駕車出行需求的經濟手段,從而降低車輛過度密集區域的車流密度,提高整個城市交通的運營效率。

不過,在2013年北京市首次動議徵收擁堵費時,當時主流市民意見基本是反對為主。原因就在於,相比於通過單雙號限行、車輛牌照拍賣等方式,擁堵費收取面臨更多的管理成本。舉例而言,對哪些車輛收取擁堵費,就是第一個考驗。從基本理論來看,「一人一車」與「多人一車」對公共運輸空間的平均佔有量顯然差異明顯,如果按照統一的「按車收費」,顯然對於後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從車型來看,大排量的三廂車與小排量的兩廂車,同樣會構成不同的公共道路資源佔有量,那麼,對兩者是採取同樣的收費標準還是不同的收費標準?哪怕是對大排量三廂車收取更高的擁堵費,但由於車主往往收入水平更高,因此未必會在乎這幾個錢。與之相反,小排量兩廂車車主相對而言屬於價格敏感型群體,一旦推行擁堵費,就可能出現路面上小排量兩廂車數量銳減而大排量三廂車比例增加的後果。

此外,為了確保讓上路的每一輛車都能足額繳納擁堵費,公共運輸管理系統隨之要進行配套設施改造,包括攝像頭、ETC等,而且一般收取擁堵費的路段都屬於市區,是否也要建立類似於高速收費站的收費關卡?大量增加此類收費關卡,不僅需要持續的公共投入,同時也會造成路面資源進一步被分割佔據,不就等於間接加劇路面擁堵嗎?

在當前試行擁堵費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倫敦目前就陷入了越收取擁堵費、路面越堵的情況。原因就在於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龐大的相關業務導致商務出行量居高不下,同時富人集中,也讓車主不會因為擁堵費而減少出行頻次,其結果就是陷入限行或收費→短暫緩解→需求猛增→供給不足→更多限行或收費的惡性循環。

更糟糕的是,因為擁堵費收取的管理系統升級,將導致龐大的行政開支,倫敦為此每年要新增8億英鎊開支費用。某種程度上,倫敦收取的擁堵費變成了相關行政管理系統的人頭費,卻沒有帶來預期中的路面暢通。

另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就是,同為國內一線城市的上海市也曾醞釀以擁堵費替代實行10多年的私家車牌照拍賣制,然而再無下文。對於北京而言,如果真要實施擁堵費,其單雙號限行政策是要繼續還是作廢?如果兩者並行,對於車主而言顯然有多重限制之嫌。尤其是在這幾年汽車行業發展速度減緩的大背景下,為了擴大內需,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各地調整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如果北京市收取擁堵費,導致市民用車成本大增,從而影響購車和換車積極性,豈不是與國家對於汽車行業復甦的政策利好相悖?

通過收費來壓制市民駕車出行需求,其管理難度大、成本高,可控性弱,因此哪怕在全球範圍內,也並不是所有國家選擇這一管理模式。北京市同樣需要考量,擁堵費到底在緩解交通擁堵方面能起到多少實際效果,如何避免其滑向收費主導、徒增車主負擔卻沒有切實提高管理效能的局面。

相關焦點

  • 收「擁堵費」治交通擁堵?北京市交委稱將研究論證,專家怎麼說
    「大數據可以很精準的解決這些,車是幾點幾分進去的,哪些路段堵著,這些都很容易監測到。」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有網友致信北京市交通委,建議「尖峰時段道路擁堵費」——哪一段道路出現擁堵,就開始收那段道路的費,直到不再擁堵時,停止收費。如今依靠技術,這類建議的實施也可以成為現實。
  • 經濟日報:徵收擁堵費,不能議而不決
    2013年9月,北京發布「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提出交通委和環保局牽頭研究制定徵收交通擁堵費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牽頭制定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2016年5月,北京出臺的《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研究交通擁堵收費政策。不過,最終也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北京市究竟要不要收取擁堵費?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張旭)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有人驚呼:這是不是意味著擁堵費要來了?
  • 賈新光:擁堵費偏離本質 停車證監管難
    根據北京政府官網12月7日消息,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近日在市委十屆八次全會上透露,國務院已原則同意北京市關於治理交通擁堵的方案。此前,已經有媒體曝光了部分具體方案,這些方案的實施對北京汽車市場的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停車泊位證的再度橫空出世,也給政府監管提出了難題。
  • 擁堵費再被提及!比單雙號限行還要「狠」?北京已在「路上」?
    不過隨著市場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城市擁堵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城市,上下班時期道路有多擁堵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是知道的。像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有些人寧願坐地鐵上班,也不願意自己開車,其實就是怕開車比坐地鐵還浪費時間。針對這一問題,其實市場早就有了「擁堵費」這一說法。
  • 作文導寫︱那一劑良藥(原創)
    「那」是遠指,已有若干時間;「一劑」是數量的限定,無需多選;關鍵是考慮好關鍵詞「良藥」——這可以是一句警醒的話,可以是一次有益的教訓,可以是一本悟道的好書……【課文聯繫】 《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英子貪睡遲到,爸爸抄起雞毛撣子責打,在「那一劑良藥」的「療效」下,再也沒遲到,總是最早到校的學生。
  • 傾訴是一劑良藥
    其實傾訴也是緩解壓力的一劑良藥。從弗洛伊德開始,心理學家就相信,只要人們能夠說出來就能夠解除心中的壓力和焦躁,為什麼?也許你說出來後,問題得到了解決,也許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傾訴完之後,我們的內心會感到舒暢許多。 今後,如果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難題時,可以找個人談談心,當然這個人是值得我們信任的人。
  • 書寫,是生活的一劑良藥
    通過近一個月持續的寫,我發現寫東西對我而言不只是記錄,更是一種釋放或者舒緩,它是生活的一劑良藥。生活不在於你過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不是嗎,沒有了記錄,那些每一天細小的情緒,輕微的感觸,要怎麼抓得住,想得起,沒有了記錄,這段時間的心情起伏是如何逐漸平復的,各種迷茫困惑又是如何一步步穿越的,以後如何回顧從何參考。
  • MSK收取擁堵費,多條航線停航;亞歐60%航次被取消!
    同時繼對上海港和天津新港收取冷藏箱擁堵費後,又宣布對寧波港也將收取該費用。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先生(Sren Skou)日前接受彭博(Bloomberg)電視採訪,就新冠疫情、低硫燃油等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做出了回答。
  • 罷工引起港口擁堵延誤!
    ,多家船公司還額外徵收了擁堵附加費。 01「赫伯羅特率先收取擁堵費」 澳大利亞因碼頭罷工,赫伯羅特率先收取擁堵費,自2020年9月23日起向進出雪梨的貨櫃收取每TEU300澳元的費用。
  • 近期全球港口擁堵、物流成本上升風險需警惕!
    【摘要】隨著多國疫情的反彈,港口擁堵、全球貨櫃周轉速度變慢、裝卸貨勞動力不足等因素,貨物交付延遲和物流成本上升風險明顯上升。為解決港口擁堵和貨櫃堆積等問題,多國港口採取了加收擁堵費、拒絕空櫃到港等措施。
  • 人民日報評朱令案:公開是一劑解毒良藥
    《 人民日報 》5月9日發布「朱令案,公開是一劑解毒良藥」一文,認為在朱令案中,因為缺乏權威信息,圍繞著撲朔迷離的案情,真假難辨的種種內幕,各種罪行的嚴厲質控,「輿論審判」的偏激情緒,「權大於法」的揣測推斷,讓社會付出了高昂成本,也透支了人們對司法的信心。
  • 為什麼說集體主義是緩解疫情的一劑良藥? | 「抗疫心力量」中財...
    為什麼說集體主義是緩解疫情的一劑良藥?澎湃號·政務 為什麼說集體主義是緩解疫情的一劑良藥
  • 英國港口持續擁堵,船公司跳港並收取附加費!
    英國港口近來持續擁堵,據悉英國託運人正在受到貨櫃運輸臨時運力減少的打擊,因為最近有許多船隻跳港英國港口,並且減少了停泊時間。 據悉,上周,英國南安普敦港迎來了由液化天然氣驅動的CMA CGM Jacques Saade輪的首次停靠,這是法國達飛船隊中的新型超大型貨櫃船(ULCV)。
  • 新華每日電訊:城市怎樣規劃才能減少交通擁堵
    但是,如果通過小汽車限行、徵收擁堵費等手段使道路暢通起來,將加快公交車速度。實現尖峰時段的公交運能運力提高一倍,並不是什麼難題。如果運能運力提高一倍,不僅意味著裝下原本開小汽車上下班的人們綽綽有餘,而且意味著原有的擁擠程度也會大大減輕。
  • 人民日報:朱令案,公開是一劑解毒良藥
    對朱令案,公開是一劑化淤解毒的良藥。唯有公開才能挽回遲到的正義,唯有公開才能不負公眾的期待。
  • 雪梨港口擁堵!
    空箱大增堆場擁堵,澳洲供應鏈收到打擊據悉,雪梨的空貨櫃儲存區已經滿了,這進一步阻礙了澳大利亞本早已緊張的供應鏈。自7月以來,惡劣的天氣,船期變更和港口的罷工行動都加劇了澳大利亞港口的擁堵狀況 。這家貨運代理說:「在這種情況下,在擁堵消除之前,我們將無法撤租貨櫃,這將給進口商帶來額外成本。」「船舶調度仍然是一個大問題,而車輛預訂系統和性能問題,最近升級的Patrick Terminals碼頭罷工行動,以及取消堆疊到碼頭的問題,使得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目前尚不清楚關閉可能持續多長時間,或者這種擁堵何時能緩解。」
  • DaDa(噠噠英語)開出的這劑良藥讓你不懼選擇
    DaDa(噠噠英語)開出的這劑良藥讓你不懼選擇時間:2018-09-20 14:38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說世上沒有後悔藥?DaDa(噠噠英語)開出的這劑良藥讓你不懼選擇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也正因如此,導致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做選擇時心有顧慮,畏手畏腳,甚至錯過了孩子的大好時光。近日在線少兒英語品牌DaDa(噠噠英語)根據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提   原標題:誰說世上沒有後悔藥?
  • 網傳滬太路中山北路匝道建龍門架 官方:與擁堵費無關
    圖說:上海高架高峰現擁堵。網絡配圖【新民網訊】申城要收擁堵費了?這兩天網上流傳的滬太路中山北路上匝道正在施工的龍門架照片,引起了各方猜測。記者昨天從市路政部門獲悉,目前正在施工的實際是新一代道路交通信息情報板,和擁堵收費完全沒有關係。相關人士提醒市民,不要以訛傳訛,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記者從網友上傳的照片看到,滬太路中山北路上匝道的龍門架清晰可見。然而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讓網友浮想聯翩。該圖明顯標註了ETC的門架、通信信號燈、欄杆等設施,是一個完整的收費系統。
  • 「縣管校聘」,到底是折騰人,還是促進教育均衡的一劑良藥?
    一時間,各地各處各媒體,「縣管校聘」成為近期一個熱詞。有支持,有觀望,還有更多質疑的聲音。那「縣管校聘」,到底是一出折騰人的「好戲」,還是促進教育均衡的一劑「良藥」呢?支持方自然是基於國家出臺這個政策的初衷:一是能促進教師合理流動,流水不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