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紅素高、尿黃,一定是黃疸嗎?出現黃疸,說明得了肝病?

2020-12-20 肝病科郭朋

判斷肝臟健康不健康,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方法,比如看膽紅素的水平高不高、看尿液顏色黃不黃就是常見的方法。

在很多朋友看來,只要膽紅素高了、尿黃,就是黃疸的表現,而黃疸又是肝病的一個典型表現,這往往說明肝病已經上身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或許並非跟大家想的一樣,先別自己嚇自己,下面郭醫生跟大家好好說一下。

的確,肝功能受損時,膽紅素的代謝和轉化會出現異常,釋放到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會增多,就會出現膽紅素升高的情況。

但並非所有的膽紅素高一定是黃疸,一般來說,稍微高一點點沒關係。而且還有其他原因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比如紅細胞受到了破壞,貧血的話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

很多人在早起後發現尿液顏色很黃,擔心是黃疸,是肝出了問題,這是有可能的。不過,一般來說,經過了一整夜的睡眠,早起後的第一泡尿的顏色本身就要比平時黃一些,大家可以區分一下,如果每天早上尿液都是黃如濃茶色,而且喝水之後也沒有緩解,還是很黃,就可能是黃疸了。

之所以出現黃疸,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膽紅素,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了,才會產生黃疸。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黃疸都預示著得了肝病,還跟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對於新生兒來說,就比較容易出現黃疸,新生兒和母親的血型不合,或患有某種先天性的疾病,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

除了肝病,還可能是膽道出現問題所致,肝膽同源,出現膽道疾病時,比如膽結石,也容易引起膽紅素升高。

通過膽紅素可以判斷黃疸的嚴重程度,而黃疸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肝功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皮膚長期發黃還伴有瘙癢、長期尿黃的表現,建議大家及時去檢查一下肝功能,並且做好以下幾事,學會養肝。

在中醫的角度上看,青色入肝,大家平時可以經常吃一些青色食物,例如西藍花、韭菜、茼蒿、青菜、青黃瓜等,有助於舒肝養血,而且青色食物大多也入肝膽,常吃點,也有利於輔助治療黃疸。

對於經常口乾口苦的人來說,可以經常吃點黃瓜和綠豆,用蒲公英泡水喝,能有效幫你降肝火、排肝毒,養肝護肝。

但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儘量少吃,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菸酒最好趁早戒,飲食要有規律性,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也要注意保持一個好心情,心情好,肝氣的運行才會更加順暢,肝血就不容易瘀滯,肝自然會越健康。壓力大時,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良情緒,適當減壓。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現象,想要預防的話,孕婦一定要把好產前、產中和產後這三關,注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去檢查身體。

通過以上的了解,膽紅素高、尿黃和黃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膽紅素居高不下、尿液發黃,很可能是黃疸,要及時去檢查一下肝功能,此外也要主要排除其他一些因素。

相關焦點

  • 膽紅素升高,出現黃疸,一定是肝炎嗎?也可能在暗示什麼問題?
    很多人在體檢後拿到報告單時,看到膽紅素升高就非常擔心,懷疑自己得了肝病,因為肝紅素是判定黃疸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但是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膽紅素偏高,有黃疸症狀,不過在經過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肝炎等肝病,而是其他問題所致。
  • 出現黃疸,一定是得了肝病?還有哪些其他原因?如何應對?
    在多數人看來,出現黃疸,一般都是暗示肝不好,黃疸是衡量肝功能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只要出現黃疸,一定是得了肝病嗎?或許還有其他可能,尤其是無痛性的黃疸,可能更要命。黃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身體會有怎麼的表現?出現黃疸,到底跟哪些原因相關?
  • 出現黃疸一定是肝病嗎?
    其實呢,黃疸本身並不是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種外在表現,比如:肝炎、膽管癌、溶血等等疾病都有可能會引起黃疸。黃疸是怎麼出現的呢?黃疸是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皮膚、黏膜和鞏膜(眼白)發黃的症狀和體徵。
  • 體檢發現膽紅素升高,就一定是肝病嗎?膽紅素偏高是怎麼回事?
    體檢發現膽紅素升高,就一定是肝病嗎?膽紅素偏高是怎麼回事? 膽紅素輕微升高只能在檢查肝功時發現,明顯升高就會出現黃疸。一般而言,較輕的肝炎沒有黃疸,較重的才有黃疸,出現黃疸的都是肝炎嗎?
  •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是母乳的鍋?一定要停母乳嗎?一篇全搞定
    芳芳的兒子還沒滿一歲,但是最近發現兒子的皮膚有些發黃,去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得了「母乳性黃疸」,醫生建議讓芳芳先停止母乳。芳芳心裡十分不解:不都說母乳是對孩子最好的東西嗎?為什麼還要給寶寶停母乳?「遲發性黃疸」一般會在寶寶出生7~14天後出現,寶寶的症狀也會越來越明顯,血液中未結合的膽紅素會高達10~30mg/dl,而且這種高水平的膽紅素往往會持續三周左右,然後才會慢慢的下降;在4~12周後,膽紅素水平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 新生兒黃疸 黃從何來?
    核心提示:新生兒科醫生表示,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代謝異常所致的一種症狀,大多數黃疸可在5~7天消退,但如果新生兒黃疸的顏色格外黃,或者持續時間長,就應該及時就醫。  很多寶寶在剛出生不久都會出現或輕或重的黃疸,表現為皮膚發黃,甚至眼白也變黃,這難免讓新手爸媽焦慮不安。
  • 新生兒黃疸,黃從何來?
    新生兒科醫生表示,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代謝異常所致的一種症狀,大多數黃疸可在5~7天消退,但如果新生兒黃疸的顏色格外黃,或者持續時間長,就應該及時就醫。  原因之一: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過剩的紅細胞被破壞後產生的大量膽紅素,使新生兒眼睛鞏膜、皮膚、黏膜和其他組織染成黃色。
  • 黃疸是肝炎嗎?傳染嗎?別慌!聽專家怎麼說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肝炎多是指由病毒造成的是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經積極有效治療後,多數肝炎患者病情可得到控制,而部分病情嚴重者也可發生死亡。 黃疸是一種臨床症狀,很多種疾病的發病過程中可以出現黃疸,因此說有黃疸的病人就是肝炎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只要是血中間接膽紅素或直接膽紅素的濃度增高,都可以發生黃疸。
  • 寶寶得了黃疸,曬太陽真的能退「黃」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文|文兒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十個寶寶九個黃」,這裡說的「黃」,指的就是新生寶寶的常見症:黃疸。早年寶寶得黃疸不被重視,大多等到寶寶出現嗜睡、驚厥等異常表現時,家長才去醫院就診。如今,家長的安全意識提高了,知道適時地對黃疸進行幹預。那麼大多數家長是怎麼幹預的呢?據我觀察,很多家長採取的方式是抱著寶寶曬太陽,來達到退「黃」的目的。讓寶寶曬太陽來退「黃」,看起來安全又經濟,不過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 成人出現黃疸,是肝出問題了嗎?
    原創 蔣衛民 華山醫院 常笑健康▼本文作者▼我們去消化內科或者肝病科就診,經常聽見醫生這麼說:「你有點兒黃啊!」,「你這兩天黃退的不錯!」這可不是說人老色衰、皮膚暗黃,而說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黃疸。
  • 體檢查出膽紅素高,一定是得了肝病?醫生:還有3種可能性
    提到膽紅素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如果有體檢習慣的人,一定會知道。在體檢的時候會有膽紅素這一項目。膽紅素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肝臟的健康。但是大家不用過於緊張,在體檢時檢查出膽紅素升高,並不一定就是肝病。
  • 眼黃皮膚癢,這是被黃疸了嗎?
    眼黃皮膚癢,這是被黃疸了嗎?臨床上根據病因常將黃疸分為三種類型: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01肝細胞性黃疸是肝臟疾病導致肝細胞損傷引起的。血液中衰老的紅細胞代謝成膽紅素進入肝臟,由肝細胞負責將它們攝取、轉化和排洩,使血液中的膽紅素維持在正常水平。
  • 寶寶月子裡出現黃疸怎麼辦?一定要住院照藍光嗎?
    新生兒月子裡出現黃疸是很正常的事,萍媽的兩個孩子月子裡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大寶是生理性黃疸,小寶是病理性黃疸!了解黃疸的一些知識,媽媽們才能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是什麼?病理性黃疸是指寶寶血清膽紅素水平異常增高,比如出生後24小時內立即出現黃疸,或者寶寶驗血時血清膽紅素每日持續升高,黃疸持續2周以上,消退後又復發等症狀都要考慮是病理性黃疸!而新生兒溶血症是病理性黃疸最常見問題!
  • 學習筆記||膽紅素的代謝與黃疸的鑑別
    其中90%的膽素原重新隨著膽汁進入腸腔,只有10%的膽素原進入體循環經腎小球濾過隨尿排出,稱為尿膽素原。這一過程稱為膽素原的腸肝循環。高膽紅素血症        正常人血漿中膽紅素總量為3.4—17.1umol/L(生化書標準,診斷書是1.7~17.1umol/L)。
  • 肝細胞性黃疸
    正常人體對於膽紅素的代謝是不會產生黃疸的,但是如果肝細胞發生功能障礙,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洩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並且使膽紅素在血液中或者是組織中沉積一定的量都會出現黃疸的症狀
  • 什麼是黃疸 黃疸有哪些症狀
    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和體徵,黃疸的主要症狀就是皮膚變黃,有許多疾病都有黃疸的症狀,黃疸並不會傷害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黃疸?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黃疸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症狀和體徵。某些肝臟病、膽囊病和血液病經常會引發黃疸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34-51)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 出現黃疸是因為發生了肝炎嗎?
    摘要:黃疸中的「疸」與膽汁的「膽」有著關聯。我們的膽汁是黃綠色的,是因為膽汁中存在一類稱為膽紅素的色素,在血液中也少量存在膽紅素。膽紅素與膽汁代謝密切相關,當膽汁代謝或排出異常時可以導致血液中膽紅素升高,從而引起「黃疸」。
  • 黃疸怎麼治療 八大偏方治療黃疸
    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黃疸這種疾病,黃疸症狀是皮膚變黃,黃疸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黃疸怎麼治療?黃疸的症狀是什麼?治療黃疸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3)輸血漿或白蛋白:血漿蛋白可與間接膽紅素結合(1g白蛋白可結合15mg膽紅素),因而可減少間接膽紅素與腦細胞結合,這樣可以降低核黃疸的發病率。(4)苯巴比妥作為酶誘導劑可激活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加速間接膽紅素葡萄糖醛酸化,劑量5毫克/千克體重/天,口服。
  • 肝病患者黃疸「上門」,還不快調整飲食?別忘了這5個原則
    說起黃疸,多數人都不會感到太陌生,它是指患者的皮膚甚至眼白變黃。需要注意的是,黃疸也是肝病在發生時的一種常見症狀。出現黃疸,主要是因為身體肝臟受損膽紅素代謝出現障礙,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雖然黃疸是不是一種疾病,但它卻是一種和肝病相關的症狀,一旦肝病患者出現黃疸,要及時調整飲食,避免症狀加重。肝病患者出現黃疸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1、多喝水飲水量對於黃疸患者來講非常重要,它可以稀釋血液中的膽紅素,並且提高肝臟、腎臟代謝能力,進而使毒素排洩出體外緩解症狀,所以黃疸患者每天要多喝水,或者通過新鮮的瓜果、蔬菜來攝取水分。
  • 膽紅素偏高,會引起肝區不適?不一定,有時黃疸可能對健康有益!
    有些情況下,膽紅素升高,跟肝區不舒服有一定的相關性;另外一些情況下,兩者的相關性可能不是很明顯,或者完全無關。要了解膽紅素偏高和肝區不舒服這兩種情況,是不是有相互影響的關係,也就是說,膽紅素偏高是不是會引起或者加重肝區不舒服,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兩種情況出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