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肝臟健康不健康,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方法,比如看膽紅素的水平高不高、看尿液顏色黃不黃就是常見的方法。
在很多朋友看來,只要膽紅素高了、尿黃,就是黃疸的表現,而黃疸又是肝病的一個典型表現,這往往說明肝病已經上身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或許並非跟大家想的一樣,先別自己嚇自己,下面郭醫生跟大家好好說一下。
的確,肝功能受損時,膽紅素的代謝和轉化會出現異常,釋放到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會增多,就會出現膽紅素升高的情況。
但並非所有的膽紅素高一定是黃疸,一般來說,稍微高一點點沒關係。而且還有其他原因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比如紅細胞受到了破壞,貧血的話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
很多人在早起後發現尿液顏色很黃,擔心是黃疸,是肝出了問題,這是有可能的。不過,一般來說,經過了一整夜的睡眠,早起後的第一泡尿的顏色本身就要比平時黃一些,大家可以區分一下,如果每天早上尿液都是黃如濃茶色,而且喝水之後也沒有緩解,還是很黃,就可能是黃疸了。
之所以出現黃疸,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膽紅素,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了,才會產生黃疸。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黃疸都預示著得了肝病,還跟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對於新生兒來說,就比較容易出現黃疸,新生兒和母親的血型不合,或患有某種先天性的疾病,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
除了肝病,還可能是膽道出現問題所致,肝膽同源,出現膽道疾病時,比如膽結石,也容易引起膽紅素升高。
通過膽紅素可以判斷黃疸的嚴重程度,而黃疸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肝功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皮膚長期發黃還伴有瘙癢、長期尿黃的表現,建議大家及時去檢查一下肝功能,並且做好以下幾事,學會養肝。
在中醫的角度上看,青色入肝,大家平時可以經常吃一些青色食物,例如西藍花、韭菜、茼蒿、青菜、青黃瓜等,有助於舒肝養血,而且青色食物大多也入肝膽,常吃點,也有利於輔助治療黃疸。
對於經常口乾口苦的人來說,可以經常吃點黃瓜和綠豆,用蒲公英泡水喝,能有效幫你降肝火、排肝毒,養肝護肝。
但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儘量少吃,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菸酒最好趁早戒,飲食要有規律性,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也要注意保持一個好心情,心情好,肝氣的運行才會更加順暢,肝血就不容易瘀滯,肝自然會越健康。壓力大時,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良情緒,適當減壓。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現象,想要預防的話,孕婦一定要把好產前、產中和產後這三關,注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去檢查身體。
通過以上的了解,膽紅素高、尿黃和黃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膽紅素居高不下、尿液發黃,很可能是黃疸,要及時去檢查一下肝功能,此外也要主要排除其他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