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體檢後拿到報告單時,看到膽紅素升高就非常擔心,懷疑自己得了肝病,因為肝紅素是判定黃疸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
但是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膽紅素偏高,有黃疸症狀,不過在經過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肝炎等肝病,而是其他問題所致。
所以大家要明白,不是只要膽紅素升高,出現黃疸了,就一定是得了肝病,雖然都是黃疸,但不同類型的膽紅素升高,有著不同的意義,暗示的問題也不一樣,找出真正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先說一下膽紅素、黃疸跟肝臟之間的關係,肝功能受損,對膽紅素的代謝會出現異常,膽紅素水平過高,未能被代謝的就會釋放到血液中,進而就會出現黃疸表現,人的臉部皮膚、眼睛鞏膜以及尿液顏色都容易發黃。
這是肝病引起的膽紅素升高和黃疸的現象,反過來,也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肝病,但除了肝病,以下幾個問題也需要考慮在內。
膽紅素主要是由紅細胞破壞而來的,有可能引起溶血的問題,也可能會引起黃疸,比如喝各種血液系統疾病,使得紅細胞被破壞了,膽紅素就會增加,進而會引起溶血性的黃疸。這種情況,單純地降低黃疸是治標不治本,應該要先解決溶血的問題。
肝膽同源,肝出了問題,也容易牽連到膽囊和膽道,膽囊裡還會儲存膽汁,如果是因為膽囊疾病,膽汁不能正常排出,膽紅素水平也會升高,從而就會引發黃疸。
對於新生兒來說,會出現生理性的黃疸表現,膽紅素水平會升高,主要是由於消化功能不完全引起的,一般來說,會自行消退,若超過4周黃疸還沒消退,需警惕病理性黃疸。
對於檢查發現膽紅素只偏高一點的情況,比如膽紅素23.6、24.1,而其他肝功能指標都正常,一般沒有太大的臨床意義,輕度的膽紅素升高跟一些外界因素有關。
在檢查之前,如果你抽菸喝酒或服用某種藥物、熬夜、過度運動等,都可能會引起膽紅素暫時性的升高,這種情況問題不大,定期複查即可,一般不是疾病。
想要防止膽紅素升高,出現黃疸,規避風險,建議大家做好這幾點:
注意健康合理的飲食,戒菸戒酒,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否則加重了肝臟的代謝負擔,脂肪不斷堆積,肝功能下降,膽紅素只會更高。應該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蔬果,多喝水多喝茶,既能減輕肝臟代謝負擔,也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平時要堅持適度鍛鍊,不僅對肝好,對膽也好,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血液流通更順暢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規避一些風險,預防膽紅素升高;而且身體的抵抗力也能得到提升,還能預防疾病。
綜上所述,雖然膽紅素升高,出現黃疸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得了肝病,但不是絕對性的,也有的黃疸不是肝病,還可能跟以上幾個問題有關,在治療之前,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種情況,對症治療,才能真正緩解,防止帶來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