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藏文新詞術語翻譯的若干問題

2021-02-19 拉薩市藏語委辦

探析藏文新詞術語翻譯的若干問題

 

拉薩市藏語委辦(編譯局)  仁蚌·尼瑪頓珠

 

     【內容摘要】新詞術語規範工作是民族語文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術語規範的簡單問題,更是衡量漢藏翻譯是否標準的基本要素。筆者根據本人的實際經驗,探析近幾年公布的藏文新詞術語若干問題,闡明了「挖、創、借」和「縮」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並提出本人的拙見。

     【關鍵詞】新詞術語  挖  創  借  縮

前 言

     現代藏語新詞術語的規範化和推廣使用工作,始於上個世紀50和60年代。隨著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西藏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藏語中的新詞術語層出不窮。藏語新詞術語的翻譯和使用,給中華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從上個世紀的70到80年代,藏語新詞術語的數量不斷增大,體現新時代風貌的新詞術語逐步增多,涉及到西藏語言生活的各個層面,極大地推動了藏語與時代接軌的步伐。與此同時,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也日益凸顯,藏語新詞術語的規範化問題亟待解決。於是,1987和1988年,先後頒布並實施了《西藏自治區關於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若干規定(試行)(簡稱く若干規定(試行))和《西藏自治區關於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若干規定(試行)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兩個重要語言法規,使得藏語新詞術語的規範工作開始有法可依,西藏的藏語新詞術語規範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時期。2002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再次修訂並頒布了《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規定》,增加了藏語規範化工作的分量,明確了工作的重心。2003年又出臺了《藏文新詞術語審定工作細則》,新詞術語的規範化工作有了基本的遵循準則。2005年10月18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藏政辦發[2005] 79號文件,批准成立西藏自治區新詞術語藏文翻譯規範委員會,標誌著藏文新詞術語規範工作進入了實質性地實施階段,邁上了新的臺階。自2005年至今新詞術語藏文翻譯規範委員會審定的術語達1萬多條,平均每年審定600條左右,並利用各種渠道,加大新詞術語推廣力度,如2012年自治區藏語委辦(編譯局)出版了《漢藏對照新詞術語詞典》,2019年西藏出版了《漢藏對照術語規範詞典》,2020年6-7月拉薩市藏語委辦(編譯局)為了加強藏語文工作信息化建設,加大藏語新詞術語推廣力度,為漢藏翻譯人員提供便捷的掌上服務,通過使用規範化、標準化的藏文新詞術語,促進漢藏翻譯事業而研發的新詞術語漢藏翻譯詞典APP的上線,標誌著新詞術語宣傳推廣模式已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這一漫長的藏文新詞術語規範完善歷程始終離不開黨和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正確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政策。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通訊設備的不斷完善,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衝擊與日俱增,新詞術語與日俱增,而以往宣傳途徑相對滯後之故,新詞術語的規範化以及具體使用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造成新詞術語實用性不強,效果不明顯。

     一、新詞術語規範化與審定存在的問題

     新詞術語規範化,是社會語言共同體的需要,是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關係著藏語文詞彙的豐富和發展,關係著藏語言文字和漢藏翻譯事業的未來發展。正確理解,準確表達,規範使用是翻譯的普遍原則。譯者的文化素養和表達方式不一,因此從原則而言,在正確達意的前提下,翻譯可以存在個性化,這也就是說新詞術語翻譯「形」的表達上只有更貼近本意,而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規範化的術語是否被譯語社會接受,需要用時間來考驗。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經驗角度講,在五十年代,並不是規範的造生詞,如,「勞改」「達標」「死緩」「人流」等,經過三十年現實生活中的使用後,到了八十年代普遍被接受,成為漢語使用者認同的詞語。藏語也不例外,如,(報紙)ཚགས་པར།(電話)ཁ་པར། 等詞直到現在都很少有人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會說藏語的人都知道ཚགས་པར། 和ཁ་པར། 指的是什麼,無任何異議,成為了藏語詞彙的組成部分。但(手扶拖拉機)的譯文ལག་སྐྱོར་འདྲུད་འཐེན་འཁོར་ལོ直到今天只存在於翻譯作品和作家作品中,而沒有成為群眾在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語言。簡而言之,近些年來新詞術語藏文翻譯規範委員會審定的大部分術語精準無誤,並在全藏區範圍內得到了普遍使用,為我區的兩個文明建設發揮著積極作用,但也有不少新詞術語欠缺考慮目地語的文化形態、語言習慣、接受者心理,只遵循科技術語需直譯的不成熟原則,生搬硬套或不求善解地引進外域文化;欠缺考慮社會功能及效果,過於承襲原語風格,帶有嚴重的翻譯腔;術語不以簡單明了,不易於推廣;仍然只考慮本省區的規範工作,欠缺通盤考慮整個藏區統一的規範化問題思考,存在方言土語烙印;漢文新詞術語搜集渠道單一,缺少不同領域專業術語的通盤搜集等問題。

     (一)「挖」

     隨著社會的進步,語言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語言的很多規則隨之改變,而打破了傳統模式的靜態,要變成適應每個階段語言環境的動態模式,這是任何一種語言發展的必然趨勢,語言和文字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古今轉化的問題,正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藏族歷史上出現了三次釐定,這些釐定都是根據現有的詞彙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求,不能滿足當時社會的語言環境而進行的文字改革。眾所周知,儘管規範新詞術語的最佳方法是「挖」,但「挖」的前提是要研究固有的詞彙是否仍在慣用,是否能夠目的語讀者聽懂,這點非常之關鍵,時至今日,不一定所有的古老詞彙適合於今天的社會,筆者曾按照新詞術語藏文翻譯規範委員會審定規範的詞語,對(大廈)一詞翻譯了བ་གམ這也是藏族文獻中固有的詞,意思就是高樓大廈,結果陸續接到了十幾個路人的投訴電話,他們認為བ་གམ是個問題翻譯,正確寫法應該是ཐོག་རྩེག་ཁང་ཆེན 存在這類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首先是社會群體的藏語文水平差,其次充分表明了語言的時代性,它隨時代的變化以新的表達方式代替。另外,不一定當地一小塊地的說法成為整個藏族固有的詞彙,比如:點球翻譯成དྷ་སི་ཀ་ཊམ། 角球翻譯成「ཀོ་སྣར」這些詞可以說是只局限於拉薩本地的,更是極少數貴族玩耍的足球詞名稱。這些極少數的貴族群體不能代替廣大藏族人民,規範術語的最終目的就是推廣使用,這類藏文新詞術語,也許衛藏地區極少數人勉強聽懂,但安多和康區基本無人知曉其意。當今社會上實用性非常強的足球運動詞彙,不該如此生僻,脫離藏族社會群體,儘管足球是西方傳過來的運動,它的使用及功能、特點已經在目的語社會廣為人知,非常了解。因此,這類詞應「創」而不「挖」,其實點球可以翻譯成「བཅུ་རྒྱག」角球可以翻譯成「ཟུར་རྒྱག」,非常精簡,達到了易懂易說易記的效果。很多漢藏翻譯人一再主張使用固有的藏文詞彙,事實上很多詞彙處於被社會淘汰的狀態,特別是部門及職位的名稱更要謹慎,有些詞雖然是已存很久的藏族原有的詞彙,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體系的變更,性質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宜慣用。比如ཨར་ལས་ལས་ཁུངས即建設局,舊西藏地方政府下屬機構之一,它的職責是:管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小昭寺以及各軍營、藏醫院等各處公房的維修、新建等工程。那麼,現在的建設局並不是僅僅服務上層建築集團和宗教場所的功能,恰恰相反是服務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機構。所以,使用固有的詞彙不僅要了解字面內容,更要注重它所包含的性能,如果沒有嚴謹的取捨界線,有可能牽扯到違背原意的問題。我們必須接受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語言環境變化的事實,在「挖」的過程中譯者要充分了解當今社會的語言環境,適當取捨,否則,強力推行遠離現實社會群體的知識分子書面語言,不久的將來知識分子與普通群眾階層之間產生語言隔閡,使藏語更加凌亂。因此,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挖」的時代性、社會性、語言性,做到「挖」出來的新詞術語符合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及時代背景;符合社會群體固有的意識形態;符合社會群體語言環境。

     (二)「創」

     縱觀歷史,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藏文術語沒有統一規範,嚴重影響了藏語言文字的現代化發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這種影響到了頂峰,當年使用的有些不符合藏文表達習慣術語,時至今日仍在使用,這些詞由於使用時間太長、覆蓋面廣,如今似乎無力糾正。如:(前提條件)སྔོན་འགྲོའི་ཆ་རྐྱེན其實說ཆ་རྐྱེན就夠,ཆ་རྐྱེན本身就是某種事物賴以產生的前提。(獨特)ཐུན་མོང་མ་ཡིན་པའི་ཁྱད་ཆོས其實說ཁྱད་ཆོས就夠,ཁྱད་ཆོས本身就是不共,一個事物本身所具的獨有特徵。這兩個詞就是硬搬原文句式,沒有按照藏文語法的表達習慣,這類現象很多。有些詞彙是因理解欠缺表達不準確,導致其他相關內容不宜構詞,比如:(保險)翻譯成「འགན་བཅོལ」因此它的所有派生詞都變得很負雜,不宜推廣、不便使用,(車輛保險)(人壽保險)(養老保險)只能譯成「རླངས་འཁོར་འགན་བཅོལ」「མི་སྲོག་འགན་བཅོལ」「རྒན་གསོའི་འགན་བཅོལ」這些詞彙顯得非常長。按照目的語的語言習俗「保險」翻譯成「རྟེན་བཅོལ」的話,那麼,這些詞依次順序可以譯成「འཁོར་རྟེན」「སྲོག་རྟེན」「རྒས་རྟེན」精簡而達意,又符合藏語的語言表達習俗。術語規範應有較強的構詞能力,易於構成或派生出與其有關的新術語,這點有利於後期與其相關內容的規範審定工作。就像「汽車」翻譯成རླངས་འཁོར། 它所派生出的相關詞彙有計程車གླ་འཁོར།槽車སྣོད་འཁོར།叉車དབྲག་འཁོར།公車གཞུང་འཁོར།電動車གློག་འཁོར།吊車འདེགས་འཁོར།房車ཁང་འཁོར།等非常便捷。很多人以為術語反映的特徵越多,概念表達越完備,術語就越準確,實際上只要找到語言的正確規律,精簡與準確並不相矛盾。反過來我們要看到特徵反映越多,術語越長,越發不便使用,而我們規範術語的最終目的就是不斷推廣,讓更多人使用。有些術語沒有找準語境,承襲原文風格,生搬硬套,表達含糊,帶有嚴重的翻譯腔。在此,我們對「廁所革命」的漢藏譯法做個深入的研究,大家都認為 「廁所革命」這一詞的翻譯並不算是個難點,凡是懂漢藏雙語的人,都認為是個特別簡單的翻譯工作。「廁所革命」規範為གསང་སྤྱོད་གསར་བརྗེ། 在漢藏詞典裡「廁所」的翻譯有1སྤྱོད་ཁང་། 2གསང་སྤྱོད་ 3 ཆབ་ཁང་། 4སྣམ་ཕྱིང་། 但「革命」只有གསར་བརྗེ། 由於藏區三大方言的影響,對於「廁所」的翻譯出現了四種不一樣的譯法,各自地方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在西藏自治區轄屬地區普遍使用གསང་སྤྱོད所以我們在西藏選擇了第二種譯法。但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地的藏區不一定完全贊同這種譯法。當然「廁所革命」的翻譯難點不在「廁所」,而在「革命」。

     「革命」一詞最初出現我國古代君主制朝代,本義是變革天命、朝代更替之意。清末,孫中山建立了「革命黨」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的革新,也就是我們腦海裡一聽到「革命」就不由浮現的政治性革新。馬克思主義對這一革命的認識有三點。一、革命是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二、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行動;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動。中國革命年代「革命」一詞可以用「一切」來形容,而「反革命」是一種罪名。政治性概念的「革命」一詞藏文翻譯是漢藏詞典中寫到的「གསར་བརྗེ」,並且已成為藏民族非常穩固的語言,一直使用到今天,可以說完全沒有爭議。但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革命一詞的重心已移向了社會性意義上的革命,用法更寬、場合更多,它是「變革」「變化」「改革」的同義詞。意義上顯然已政治革命(革新)運動漸漸分開出來。

     「廁所革命」最初是聯合國提出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改善衛生環境的舉措,其具體做法是新建和擴建廁所,屬於社會面貌層面的改革(改善)。這裡的「革命」不能以政治層面的 「གསར་བརྗེ」來代替,因為這個詞在藏族人民的意識形態或認知世界裡早有定位,都普遍認為政治性的運動或者行為。絕非想到僅僅是建築項目的改革、改善,或者有形實體物的變革。 說到這裡也有人會說,廁所革命並非實體建築物的改擴建物那麼簡單,它更多體現的是大規模興建項目背後的政治意義,所以,要翻譯成「གསང་སྤྱོད་གསར་བརྗེ」。但個人認為任何國家的一切活動都要服務政治統一和領土完整,這事無可爭辯的,一個被政治自治權獨立區別出來的國家裡,一切為本國的政治服務是理所當然,也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統一認識,我們不應該拋開這種最起碼的常識把問題看的很複雜。  

     另外,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著名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澤厚先生在《告別革命》中講到「革命是激進主義和情緒化的,二十一世紀不需要革命」,現在革命一詞的歧義,主要的方面「革命」是否與暴力相連這一點上。李澤厚教授的「革命」講的就是政治意義上的革命。也就是我們在藏語裡經常使用的、漢藏詞典裡唯一出現的གསར་བརྗེ 綜上所述,「革命」一詞附有三個意義。一、君主制朝代變革天命、朝代更替之意;二、政治性的革新;三、社會性的改革、改善。所以,我們應該把漢藏對照詞典中的「革命」一詞的藏文翻譯應附新意,從原來的一個意思,增加以上所述的兩種其他意思,總共3種對應的藏文內容,才算完整。具體如下:

革命:1、སྲིད་སྒྱུར (受天命稱帝,朝代更替,改年號)2、གསར་བརྗེ (政治性的革新)3、གསར་སྒྱུར། གསར་བཅོས། (社會性的改革、改善)因此,「廁所革命」的藏語為「གསང་སྤྱོད་གསར་སྒྱུར། གསང་སྤྱོད་གསར་བཅོས།」兩者均可。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詞彙的意思都根據各時代的特點產生變化,作為翻譯人要掌握歷史進程中的詞義變遷規律,如:過去的「書記」是指文書人員,現在的「書記」是指黨團組織主要負責人,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對於「革命」而言,從君主制王朝到今天有三個時期的意義變遷,都是某個時代特徵造就的產物。所以,新詞術語的翻譯要充分結合時代背景,靈活翻譯,要有符合時代的創新意識。在「創」的過程中,儘管科技術語翻譯推崇直譯,但直譯相當於異化,面對當今社會的藏語言文字使用環境,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力較大,整個藏區社會的各個環節要素都在變化中,因此,漢藏翻譯人員應意識到這種現象,不要把翻譯行業也帶入到這種趨勢中去。面對現代藏區社會藏語文水平整體下降的實際情況,譯者應更多使用「後觀式」的方法去翻譯才能更融入藏區社會,所謂「後觀式」就是傾向於「歸化」,但不完全同等於「歸化」,它的核心就是譯者站在讀者的角度去翻譯,譯者的思維更多放在譯文是否能夠很好地融入譯語社會這個關鍵上下功夫的一種翻譯方法。而不要通過過多直譯的方法遵從和模仿原文語法來表達,反之不僅不能給譯語讀者傳達原文思想,還會破壞譯語語言文字環境。

     翻譯工作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作用,過去不發達的年代,翻譯的用意更多是反映外面的世界,通過翻譯去引進先進文化,翻譯是唯一的世界之窗,如今整個人類社會文明得到空前發展,信息資源覆蓋全球,人類通過網絡從不同視角可以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翻譯的功能也隨之減少。對於漢藏翻譯而言當前最大的職責就是通過翻譯傳達黨的方針政策,反映群眾的社情民意,也就是說是執政的需要。因此,「創」的新術語必須要符合目地語的文化形態、語言習慣、接受者心理,使群眾一目了然,易於吸收,堅決杜絕不顧目的語的語言規範和慣用法,生搬硬套原語語言文字結構形式及修辭手法上的設計與安排,我們要通過翻譯把黨的方針政策正確傳遞和進一步落實。

     (三)「借」

     「借」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音的借用,二是借用國際慣例的各種符號。其中音譯是既不能意譯也不能直譯的前提下,我們要使用「借」的方法來音譯。音譯的範圍應該是人名、地名,或者是某個地方固有的物品,如:糌粑等,或者說直譯和意譯不能解決,產生歧義時才使用音譯,實踐證明我們也可以把職位的名稱翻譯列入音譯的範圍內。唐玄奘提出了秘密故、含多義故、無此故、順古故、生善故等五不譯的原則,儘管說的是佛教翻譯的音譯,但我們可以參考借鑑。在「借」的過程中三大方言區音譯拼寫不統一是個大難點,這對藏文信息化工作也帶來極大困難。筆者認為全球已邁向信息化時代,在雲時代尋找發展空間的時候,藏語文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地步入資訊時代。可以說「只有融入資訊時代,才有藏語文的發展」,否則定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談不上未來光明前景。由於三大方言區的原因,出現音譯用字不統一,給藏語文工作信息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如:「習」已出現了ཞིའི། ཞི། ཞིས། 等多種寫法。這種用字不統一現象,給廣大信息共享者搜索資料帶來極大的不便。當你在網上搜索欄中輸入「ཞིའི」查找相關信息時,就看不到另外四個寫法的信息內容。這是唯獨藏語文信息化工作面臨的特殊問題。我們需要整個藏區社會一起努力,並參與到這項具體工作的開展中來,相關部門應及時帶頭制定和規範新的漢藏音譯對照表(舊的見漢藏對照辭典尾部),把音譯寫法儘快統一起來,通過多方渠道向所有的藏語文工作人員倡導統一使用已規範的漢藏音節。

     目前新詞術語中的最大音譯難題是近兩年提倡「不僅音到位,而且意思上也能接近的詞彙」。比如:乾鍋 སྐམ་ཁོག 等。這是近代漢藏翻譯學家們從工作經驗中積累出來的一種新型翻譯技巧。百度叫འབེལ་འདུ這也是使用這類方法完成的。百度的核心功能是「搜索」而不是「集聚或者豐富」,規範科技術語應概念精確,含義單一而概括地將術語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用相應的藏語表達出來。青海地區「百度」翻譯成བརྒྱ་བཤེར་意思及功能上更接近,又是書面語,而འབེལ་འདུ་有點傾向於衛藏方言。藏區新詞術語的規範審定,不因地域文化產生歧義,那麼,相關區域相互溝通參考,儘量使用某個地區先規範的術語,如果沒有特別的需求,各地區沒有必要再作新的審定,這有利於形成藏語標準語。目前很多詞彙只考慮本地區的規範工作,不通盤考慮整個藏族的統一,舉幾個實用性非常強的詞彙,如:美團 (青海:མའེ་ཐོན། 西藏:མོས་ཚོགས། )外賣 (青海:ཕྱི་འཚོང་། 西藏:མངག་སྐྱེལ།)智庫 (青海:བློ་མཛོད། 西藏:རིག་མཛོད།) 拼客 (青海:གྲོགས་སྡེབ། 西藏:འགྲུལ་པ་ཞོར་བླུགས།)。

     འབེལ་འདུ་這類譯法而言,實際上即可音譯又可意譯的現象本來就是矛盾的,自古各自都有自己的界限和範圍。翻譯中巧合性的會有幾個藏漢音與意完全吻合的音意一體詞彙,但非常少,個別的存在不能視為理論新提法來盲目推崇。

     (四)縮

     過長的術語可以用縮略形式表示,縮略術語的原則一般是儘量表達原意並易懂異記,不能與另一術語已有的縮略形式相同。重點是根據譯入語言習慣達意即可,而不必拘泥於原文的形式。就從已規範的「新冠肺炎」的縮略法而言,「新型」是冠狀病毒的定語,冠狀病毒是之前就有的一種病毒類型,而且漢藏醫學詞典裡早有錄入。漢文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縮的是漢文句序名詞的首個字,這種縮法是符合漢語言文學語法,但漢藏兩種文學各有自己的特點,它的藏文縮法不一定是這樣。我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如:新紅葉樹桌子。藏語འདབ་མ་དམར་པོའི་ལྗོན་ཤིང་གསར་པའི་སྒྲོག་རྩེ།這個的縮寫是འདབ་དམར་ཤིང་གསར་སྒྲོག་རྩེ།而不是དམར་གསར་ལྗོན་ཤིང་སྒྲོག་རྩེ། 這個例句的構法跟前面句子一模一樣,如果說新新冠肺炎ཏོག་གསར་གློ་ཚད། 的話,那相當於དམར་གསར་སྒྲོག་རྩེ། 一樣,顯然很不符合藏語的表達方式。其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用意譯翻譯成ཏོག་དབྱིབས་ནད་དུག་གསར་པའི་གློ་ཚད། 這個詞的翻譯工作到此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做的不是對著漢語的縮寫「新冠肺炎」繼續使用直譯翻譯,而是對著已成譯文的ཏོག་དབྱིབས་ནད་དུག་གསར་པའི་གློ་ཚད།這個長句,結合藏語縮寫規律進一步縮寫,這裡根本不存在再一次的翻譯工作。

     筆者認為「新冠病毒」藏語裡再怎麼縮寫也不能丟掉中心詞「病毒」,因為實際上新型和冠狀兩個都是病毒的定語,但ཏོག་གསར་གློ་ཚད།的寫法只體現了新的冠狀肺炎,沒有病毒概念,或者說至少給人帶來了產生歧義的感覺,不管哪個文種縮寫要根據該文字的長句內容縮寫,而不是丟掉自己已有的長句,去依據其他文種已縮寫的詞語進行翻譯,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甚至產生歧義現象。如 人民代表大會 ,漢語縮寫成(人大),但藏文མི་དམངས་འཐུས་མི་ཚོགས་ཆེན།的正確縮寫是དམངས་འཐུས這裡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用了中心詞進行了縮寫。如果根據已縮寫的漢文進行再一次直譯的話,「人大」只能翻譯མི་ཆེན 總之,「縮」不能丟中心詞。曾經也出現過丟掉中心詞的縮法,但後來改過來了,如「政治、經濟、文化」縮成ཆབ་དཔལ་རིག་གསུམ། 其實ཆབག་和དཔལ་是定語,不是中心詞,中心詞就是སྲིད་和འབྱོར་ 所以,現在已改為སྲིད་འབྱོར་རིག་གསུམ並廣泛使用著。這僅僅是個例子而已,像這類錯誤縮法以訛傳批的現象應該還有好多……筆者認為新冠肺炎只能縮寫到ཏོག་རིམས་གསར་པའི་གློ་ཚད 藏文裡很多詞彙不可能縮成跟漢字同等字數的詞彙,但也不是沒有,關鍵要看符不符合藏語言的表達方式,要看詞義是否產生歧義等等,譯者要搬過來的是「意」而不是「形」,假如說「形」都要依照其他文學語法來描述,那麼本土文學語法用來幹嘛。

     二、確立藏文新詞術語的原則建議

     主要遵循易懂易說易記的精簡原則。其中,1.「挖」注重選擇沒有被時代所淘汰,一直沿用且有正字法依據,也就是說書寫形式是公認的正字,通俗易懂,使三大區讀者均能一目了然固有詞彙。2.「創」注重符合藏文語法學和詞彙學的規律;注重詞義簡單明了、單一;約定俗成的相對穩定;多門學科的專業術語相互協調統一;找準語境,不生搬硬套,不帶翻譯腔;符合目地語的文化形態、語言習慣、民族心理、接受者心理;思考社會功能及效果,不承襲原語風格;易於構詞。3.「借」注重音譯範圍的界限,借度合理,不帶「左」的思想;藏語三大方言區音譯書寫要統一,除約定俗成的音譯外,新的音譯拼寫提倡使用梵文重疊字和反體字;儘量接近原音;根據現代漢語發音特點,研究、創造新的音譯轉寫字。如過去的ཧྭ།  ཧྥ། ;遵循國際慣例,國際上通用的符號不再作新的民族語翻譯。

結  語

      新詞術語翻譯是個複雜而艱巨的任務,它不僅是翻譯領域的一項研究課題,更是藏語文編譯部門如何貫徹落實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具體表現,是藏語文編譯行業在新時期如何發揮翻譯工作的橋梁紐帶作用,鞏固黨在少數民族地區執政地位的重要途徑。因此,各翻譯部門和翻譯工作人員要協調合作,努力完成新詞術語搜集、研究、翻譯、審定、公布、推廣的任務,爭取做到信息暢通、資源共享、發布權威、規範統一,為新時代藏語文編譯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西藏第二部「新詞術語」規範詞典出版發行
    新華社拉薩10月15日電(記者春拉)由西藏自治區新詞術語藏文翻譯規範委員會審定的《漢藏對照術語規範詞典》,日前正式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據悉,這部集合了近9000條「新詞術語」的規範詞典,是繼2012年出版《漢藏對照新詞術語詞典》以來,西藏藏語言文字標準化、規範化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 「脫貧攻堅」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
    「脫貧攻堅」「弱有所扶」 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新華社西寧12月12日電(記者 徐文婷)青海省藏語術語標準化審定委員會辦公室1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藏語術語公報》,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攻堅」「弱有所扶」「鄉村振興戰略」等熱詞被審定為規範化的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後向社會公布
  • 「脫貧攻堅」「弱有所扶」 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
    新華社西寧12月12日電(記者 徐文婷)青海省藏語術語標準化審定委員會辦公室1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藏語術語公報》,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攻堅」「弱有所扶」「鄉村振興戰略」等熱詞被審定為規範化的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後向社會公布。
  • 拉薩市編譯局:藏文詞典越來越豐厚
    曾參與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翻譯工作的彭措扎西說,由於當時藏文裡的現代詞彙貧乏,有些詞,如「帝國主義」、「共同綱領」等翻譯成藏文時只能音譯。  藏文具有1300多年的歷史。1949年一位名叫格西·曲吉札巴的僧人學者,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拉薩一貴族的資助下,出版了木刻版《藏文詞典》。
  • 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於1995年成立。2011年起,中國藏研中心開始牽頭協調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該委員會每年都向北京、西藏和涉藏四省區語委辦公室、新聞媒體、高校等機構徵集年度高頻新詞術語,隨後召開專家審定會,再以文件、公報等形式將審定的新詞術語向社會發布。圖為扎西次仁在北京接受採訪。
  • 2018年度蒙古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蘭召開
    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主辦、西北民族大學協辦的2018年度蒙古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議9月13日在蘭州召開。  西北民族大學作為國內唯一有漢蒙翻譯專業學科點的高等院校,多年來與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有著良好的合作與互動。
  • ...普通話語言教學實驗室採購及對接產業新詞術語藏漢英翻譯軟體...
    四川國泰工程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受西藏大學的委託,就「西藏大學普通話語言教學實驗室採購及對接產業新詞術語藏漢英翻譯軟體研發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藏財採[2020]031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藏財採[2020]0312   項目名稱:西藏大學普通話語言教學實驗室採購及對接產業新詞術語藏漢英翻譯軟體研發採購項目
  • 藏文翻譯和梵文翻譯用戶最關心的8個問題
    藏文翻譯和梵文翻譯:1、能翻譯藏文和梵文嗎?
  • 晚清美國譯者對近代中文術語翻譯的貢獻
    晚清外國傳教士對中國近代術語翻譯及譯名統一作出了許多貢獻,其中包括不少活躍在上海的美國人。傳教士拉開了近代西學東漸的序幕。在傳播西方科學與文化的過程中,他們和中國合作者們都面臨著翻譯學科術語、確定譯名、創製漢語新詞的艱巨任務。
  • 關於藏文翻譯,我有話要說
    藏文是屬於藏民族共同的文字,是我國藏族人民所使用和文字。目前公認藏文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松贊幹布之前已有藏文出現。博大精深的藏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璀璨的明珠。有興趣的朋友,我在在這裡推薦《格薩爾王傳》系列 、《米拉日巴傳》、等。
  • 分享|術語和翻譯之間的認識偏差
    從翻譯角度看,術語被視為一種用來解決特殊問題的工具;在術語研究中,當目的語中沒有相關主題的原始文本時,翻譯過來的文獻可作為術語提取來源。一.術語和翻譯之間的關係術語和翻譯之間存在一些相同之處。首先,作為應用型專業,術語和翻譯都歷史悠久,又都在近期作為學科而得到承認。
  • 英語新詞的構成及翻譯
    這些變化必須有與之相適合的新詞,因此英語中湧現了大量的新詞(neologisms)。為了了解英語中的新詞,本文擬從新詞的產生、發展及翻譯等方面作簡單的介紹。 一、新詞的產生原因 1. 政治的變化。二戰以後,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給英語也增添了不少新詞。
  • 做好民族語文翻譯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20年度藏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召開。來自北京市、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甘肅省、青海省的30位專家參加會議。
  • 翻譯是「世界之眼」
    歐要次仁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翻譯主業。  2007年,在哈爾濱舉辦的第十二次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上,歐要次仁發表了論文《淺談統一和規範新詞術語的問題》(藏文),被發表在會議通稿上。翻譯才是他真正看重的東西。
  • 我國藏語文翻譯事業蒸蒸日上
    新華社拉薩7月28日電(記者劉洪明)由西藏當地藏語言專家翻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檔案西藏》《茶花女》等51部優秀作品,日前受到表彰。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評選出的優秀翻譯作品文種更加多樣化、內容廣泛、題材豐富,標誌著我國藏語文翻譯事業蒸蒸日上。  西藏第二屆優秀翻譯作品表彰大會26日在拉薩舉行。
  • 中國發布近1500條藏語新詞術語
    中國發布近1500條藏語新詞術語 2018-04-28 19:02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換屆暨十八大以來藏語新詞術語發布會
  • 探析西方翻譯理論發展的特徵
    探析西方翻譯理論發展的特徵 2017年11月13日 12: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軍平 字號 內容摘要:探析西方翻譯理論發展的特徵劉軍平翻譯的歷史與語言的歷史一樣久遠亙古,自從人類有了語言交往的能力
  • 13款藏文智能翻譯軟體在西藏發布
    新華社拉薩7月6日電(記者陳尚才、白少波)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6日在西藏拉薩發布自主研發的13款藏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衛藏方言版),助推藏語文信息現代化建設。此次發布的翻譯軟體(衛藏方言版)共計13種,包括藏漢/漢藏智能翻譯系統、藏漢對話通、語音轉寫通、搜狗瀏覽器藏漢互譯軟體、藏文語音輸入法、Windows藏文語音輸入法、藏漢智能語音翻譯軟體、藏文網絡在線校對軟體、藏文電子詞典、藏文文本識別軟體、藏漢照相翻譯系統、智能庭審語音系統和智能會議轉寫系統。
  • 藏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展望①
    藏文的故鄉在中國,對藏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也以國內居多,所以本文只限於對國內研究現狀的探討。  二、幾個關鍵術語的界定  在進入本文正題之前,首先花點筆墨對本文中用到的幾個關鍵術語作出界定是很有必要的。這一方面有利於我們在清晰的背景下對所談及的問題進行描述,另一方面便於在確定的層面上對相關問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