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自中國紀檢監察雜誌: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轉載用作學習交流,特此感謝!
速讀
任何改革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也是如此,必須緊扣履行執紀執法職責、緊扣「監督的再監督」定位來深化。堅決防止出現「三轉」回頭轉的問題,切不能一說改革、一講全覆蓋,就腦子一熱地盲進、冒進,又開始大包大攬、凡事衝到一線,乃至「監督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要以深化改革為先導為動力,進一步履行好協助職責,為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提供有效載體、當好參謀助手,推動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黨和人民的事業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強。紀檢監察工作、紀檢監察事業,同樣遵循這一規律。通過實地採訪,透過生動實踐,我們愈加深切感受到,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不懈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
始終堅持深化改革的正確政治方向。落實「兩個維護」,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根本和靈魂。透過各地改革實踐可以看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記肩負的特殊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不論是推進「兩個責任」一體落實,還是推動「四項監督」統籌銜接,不論是強化派駐監督「探頭」作用,還是提高基層監督效能,都將是否有利於更好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根本考量。這啟示我們,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必須秉持改革初心、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如此才能保證改革取得實效,改革方能行穩致遠。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強化政治監督,壓實政治責任,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深化改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把反腐敗工作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手裡,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大戰略性成果。通過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守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定位。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是更高層次的「三轉」,本身就蘊含著找準職責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更為科學規範、精準有效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的要求。從各地實踐我們發現,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推進改革深化,都緊緊圍繞履行好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而展開,通過進一步完善體制、探索機制等,努力補齊監督短板,著力增強監督全覆蓋、有效性。透過實踐來感悟,任何改革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也是如此,必須緊扣履行執紀執法職責、緊扣「監督的再監督」定位來深化。堅決防止出現「三轉」回頭轉的問題,切不能一說改革、一講全覆蓋,就腦子一熱地盲進、冒進,又開始大包大攬、凡事衝到一線,乃至「監督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要以深化改革為先導為動力,進一步履行好協助職責,為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提供有效載體、當好參謀助手,推動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履行好監督責任,切實「把監督挺在前面」,突出政治監督、加強日常監督,把權力真正關進位度的籠子,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著力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推動紀檢監察機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以積極務實的探索創新持續深化改革。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黨的十九大以來,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構建起體制機制制度的「四梁八柱」。然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依然有許多改革事項需要深化,有許多工作「瓶頸」問題需要突破。可喜的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帶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創新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加大探索力度,將改革持續推向深入、取得積極進展。如針對基層監督薄弱的問題,安徽省紀委監委以改革為先導,推動構建以「協作區」為載體和紐帶、縣鄉村上下聯動的立體監督網;針對高校存在監督不夠的問題,天津市紀委監委從體制入手,試點向部分全日制本科院校派駐紀檢監察組;針對「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合力不夠的問題,陝西省寶雞市紀委監委從健全領導體制、加強信息互通等10個方面提出了39項具體舉措,等等。從中我們體悟到,面對隨著實踐發展而必然會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秉持創新精神、勇於進行探索,與時俱進創新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以深化改革有效破解遇到的問題、難題,不斷破除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完善「形」的重塑、實現「神」的重鑄,把改革的制度優勢實實在在轉化為治理效能。
改革從未有窮期。堅定信心、勇毅篤行,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必將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新時代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歡迎關注「通紀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