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文化:整部《佛說阿彌陀經》的核心就是四句話

2020-12-13 我聞佛心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經》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一段經文學佛同修都很熟悉,尤其是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這一段,這也困擾了自古以來不少的念佛人,就是為了一心不亂的問題很多人產生困惑。那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段經文呢,可以把這一大段經文分成四句話一點一點分析。

第一句,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首先世尊喊著舍利佛的名字提醒大眾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先給我們說明往生極樂世界還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這需要具足大善根多福德和殊勝的因緣,否則的話別說極樂世界去不了恐怕連極樂世界之名都聽不到,連阿彌陀佛的聖號都無緣聽聞,這個佛在《無量壽經》上就講過,羅非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這句經文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的因緣非常稀有。

第二句,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這裡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講後世眾生,在彌陀經這段經文中的「善」蓮池大師和蕅益大師都有明確註解,這個善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具備,哪怕是畜生道的眾生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哪怕是五逆十惡但是臨命終時具足的信、願、行也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這個善不是一般經上的標準,這是以必定往生為標準的。

第三句,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這裡說修持的具體方法,我們有機緣聽聞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六根能接觸一切境緣都叫聞。「執持」這兩個字告訴我們怎麼去念。執就是執著抓住一個東西不放,把這一種執著用來抓阿彌陀佛,抓住阿彌陀佛不放,用執著的習慣來念佛代替世間的一切執著。

念佛念多長時間呢,若一日到若七日,這個時間經是有明確標準的,在《無量壽經》《大集經》《文殊般若經》都把標準給我們說出來,這個時間都是說的晝夜不斷,也就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如果這樣念若一日到若七日成就是足夠的。

執持佛號的標準就是一心不亂,也是困惑很多念佛人的問題,怎樣才能入一心不亂的境界呢,專心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我們的不受其他事情的幹擾這就叫不亂,不亂到一定程度就能得一心,我們現在是未能不亂,先學專念。開始就先學專念,心專下來之後不知不覺不受什麼事情影響這就叫不亂,不亂久了,都忘記自己在念佛了,還是這句佛號念下去這就入一心境界了。

第四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段經文很好理解,命終時,心不顛倒就的往生極樂國土。

整個這一大段是經文勸行,就是勸眾生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教導一切眾生如何在一生當中執持彌陀聖號,隨佛往生淨土,一生成就圓滿菩提教誨,整部《佛說阿彌陀經》的核心就是這四句話,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具體行持表現出來的教誨都在這一段經文中。

相關焦點

  • 第01講《佛說阿彌陀經》視頻、文字版
    自古以來宣講開示《阿彌陀經》的法師,可以說是在講解三藏十二部經中的人數最多的,各種各樣的講記版本也算是首屈一指。幾乎讀、講《阿彌陀經》,念、拜阿彌陀佛,成為我們修行人一個最大的潮流、主流。所以我們把這樣一部重要的經典給它宣示明白,至關重要。
  • 《佛說阿彌陀經》依德立名
    下面講這部經的經名。佛說阿彌陀經按說經名是要說在前面的,放在後面是要和經文、譯者聯繫在一起。講義上有些注語,像「佛」「說」「阿彌陀」「經」,一看就很明白。先是一個簡略的註解,接下來是展開解釋。因為大家自學能力不同,所以我們是由淺到深。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轉發.功德無量!
    阿彌陀經簡介阿彌陀經影響《佛說阿彌陀經》全文及完整儀軌視頻:海濤法師讀誦《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全文及完整儀軌【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燻。 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 第10講《佛說阿彌陀經》視頻、文字版
    《佛說阿彌陀經》第10講視頻《佛說阿彌陀經》第10講講記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阿彌陀佛!現在繼續為各位開講《佛說阿彌陀經》,請打開經卷。大家眼睛睜大一點,耳朵拉長一點,看看《阿彌陀經》哪一段經說念佛能夠往生?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人,少說也有十幾個。我說我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尊佛在哪一部經、哪一個菩薩在哪一部論講唸佛能夠往生啊?他就說,「怎麼沒有啊?《阿彌陀經》大家都知道啊?佛講唸佛能夠往生啊」!我說「我念《阿彌陀經》少說也念了一萬遍,我就沒有看到哪一句話講念佛就能往生啊」!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五次修訂版
    佛法僧是一個本體,佛就是法,法就是僧,僧就是佛。所以這個「yuè說」字可以解釋為十方法界萬法萬相,都是一個釋迦牟尼佛,都是一部《阿彌陀經》,都是一尊阿彌陀佛。下面呢,這個「阿彌陀」跟其它佛號不一樣,我們前面講了如來的十個通號,而「阿彌陀」這三個字,有它的特殊性,既是「別號」,又是「通號」。
  • 《阿彌陀經》的組織結構
    當然,《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的,這也是因為過去講了很多。釋迦牟尼佛講某一部經一定有一個引子,有一個因由。比如《觀經》是什麼因由呢?阿闍世王在王舍城發動了宮廷政變,囚殺父王,要對他母親韋提希夫人興害意,後來把她關在牢籠中。韋提希夫人很苦惱,說:「釋迦牟尼佛啊,如果你來看看我就好了。」以此為因由,引出了《觀經》。所以,「序」就是一部經要講解的原因,即緣起的部分。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92集
    這個理,是修行人成就佛果的正確理論方法,也就是佛說的一切法。這個事,是修出了成就。全句的意思是,能依照佛所說的本本分分做,這個人就是佛。老師怎麼說,學生就一五一十做下去,這樣的學生,他跟老師的智慧一樣高。你說這樣的修行人到底是凡夫還是佛?從相上看,他是凡夫,從理上論,他卻是佛。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90集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我們看,念佛念法念僧,就是念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悟。佛換一個名詞說出來,意思還是一樣的。當人的心清淨,魔就是佛,而自己煩惱重重,佛也是魔。欲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禪宗說,心做心是。我們再看藕益大師的解釋【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這是什麼意思?【創聞】就是凡夫眾聞性功能好,喜歡聽音聲。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四)
    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圓瑛法師匯序這個序是圓瑛法師所寫的,現在是在讚嘆圓瑛法師的這本經典,這是一位林居士寫的,寫讚嘆圓瑛法師的這篇文章。說這個要解實在是很了不起。【閩中山川磅礴。靈氣所鍾。高僧輩出。黃檗心要。百丈清規。古德流風。至今猶有存者。】
  • 佛說:讀懂這兩句話,就能看懂全部金剛經!
    金剛經,到底說了什麼?若站在佛陀的角度上看,什麼也沒說,若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去看,金剛經說了太多,一會說空,一會說有,一會說虛妄,一會說真實,一會說福德,一會又說非福德。我們要想讀懂全部金剛經,最好從這兩句話入手。
  • 《阿彌陀經心學要義》(有聲書)導讀
    《阿彌陀經》指示這個妙明真心,《涅槃經》指示這個妙明真心,《梵網經》指示這個妙明真心,《文殊問般若經》指示這個妙明真心,《妙法蓮華經》指示這個妙明真心,乃至所有的佛經,皆指示這個妙明真心,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絕不是這部佛經指示這個,那部佛經指示那個,各部佛經各有指示。「此心」,或曰「此理」,佛教稱之為「法身」,「世尊」,「佛」,「如來」。
  • 佛說阿彌陀經析.60 在觀音菩薩這,就是對自己信心的考試!
    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第一部分的功課做完,第二部分就要建立信心,我們選擇的是《普門品》,以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為建立信心的手段,我們不信佛法是因為看不到、感受不到,你相信觀音菩薩,求他就會有一個對應的感應,乃至有的事情就會得到順利解決。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第239集-印正老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清-藕益大師註解主講:印正老師我還有一個經驗,那就是年輕時住在荒無人煙的武夷山。山很高,一年到頭幾乎沒有誰到山上來。就是幾個修行人住在那裡。山上還有種種動物,鹿,熊,猴子等等。最常見的是竹葉青,這種蛇。這蛇很漂亮,全身沒有一點雜色,都是純綠色的,如果它停著不動,人們還以為是天然玉帶呢。山上除過鳥獸的聲音,就是松風沙沙,修竹搖曳,非常安靜。
  • 《佛說大阿彌陀經》 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有十餘經。言阿彌陀佛濟度眾生。其間四經本為一種。譯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乃後漢月支三藏支婁加讖譯。二曰無量壽經。乃曹魏康僧鎧譯。三曰阿彌陀過度人道經。乃吳月支支謙譯。四曰無量壽莊嚴經。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賢譯。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若不觀省者。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
  • 佛教常識丨大家常說的「十二部經」到底指啥?
    「十二部經」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大類。契經,本來經的解釋也就叫契經,那麼這個地方又叫契經,也就是總稱而已。那這個地方所謂「總」叫契經,「別」的可以叫作長行,就是經文一種類別,就是專門是沒有頌的,就是一句話幾個字沒有定,這種情形叫作長行。
  • 今日才知道,佛在《金剛經》中說到的「四句偈」,並不是指四句話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剛經》中,不止一次提到宣講此經,以及受持此經中四句偈的好處和功德。說這功德比全世界的微塵都多,比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的虛空都廣闊。那麼,這四句偈到底指的是哪四句?
  • 佛學知識:晚上在家的時候,可以誦讀《地藏經》嗎?
    《地藏經》全稱《地藏菩薩本願經》,由唐代三藏法師實叉難陀來翻譯的。這本經典和《佔察經》、《地藏十輪經》並稱地藏三經,同時又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盂蘭盆經》合稱佛門的三部孝經。功德殊勝,導人向善的《地藏經》,在坊間卻有著各種何樣的傳聞,比如晚上在家不能誦讀《地藏經》就是其中的一個說法。話又說回來了,這部經書到底能不能在晚上誦讀呢?以下有兩種情況,說明了晚上在家能否誦讀《地藏經》。第一,正信佛法使然。佛陀住世時,僧團依制修行,佛將一天分為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和後夜。
  • 騰訊佛學祈請全球佛子恭誦護國三經
    雲南昭通魯甸發生6.5級地震四大無常,國土危脆,災難頻發,騰訊佛學特此向震區及全球佛子發出倡議:1. 隨緣捐助、救災、護念。2. 恭誦護國三經: 佛教護國三經是指釋迦牟尼佛宣說的三部大乘經典《金光明最勝王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妙法蓮華經》3.
  • 『覺悟語電臺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4卷 第39期
    歡迎收聽『覺悟語電臺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4卷 第39期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明蕅益大師要解清圓瑛法師講義慧律法師  講解無益的苦行就是怎樣,一下子就要修這個一個星期不吃,一個月不吃,只喝水就好,沒有用,佛在世的時候有一種叫做自餓外道,佛在修行,說:我們修行要中道。中道就是說我們三餐不要吃得太飽,差不多七分飽,八分飽就好,不要吃得肚子脹,脹得……,也不要太餓,餓得受不了沒有體力,沒有體力的時候他沒辦法修行,這樣也不是佛所讚嘆的,修行就是要中庸,不要吃太飽,也不要都不吃讓肚子餓,不要這樣,不肯老實念佛,求離娑婆世界。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學習
    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二正宗分竟。---圓瑛法師講記  丙二重勸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