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商淘寶、拼多多淪為寒冬,電商紅利幾乎消失?該如何應對?

2020-10-20 老夏分析師

現在如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傳統電商隨著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而持續處於低迷不振的狀態。

傳統電商多方面受限,發展前景不明朗,許多商家都紛紛對此產生了隱憂。

本應是初夏之季,充斥活力,而今淪為寒冬,一片蕭條。

那麼該如何正確地應對電商之路呢?

一. 傳統電商的寒冬

1. 淘寶的現狀

近來淘寶的中小商鋪都在逐漸減少,有的轉戰別的電商平臺,有的自己做應用程式賺取流量,有的甚至是回歸實體業。

部分堅守著淘寶平臺的中小賣家,也無奈於流量越來越少和收入的每況愈下。

隨著電商紅利期的結束,中小賣家和大店鋪的較量中猶如飛蛾撲火出現損失、止步不前。

而僅有較大的品牌才有實力繼續立足於淘寶平臺。除卻天貓享有的權重,淘寶平臺上下一片「大蕭條」的景象。

2. 拼多多的現狀

近幾年,拼多多的崛起打破了平衡原本被壟斷的電商行業。

任何企業要想成功,維護用戶體驗是首要任務。

但做低價產品起家的拼多多顯然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在假貨、次品大行其道時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流量依舊如膾炙人口的廣告裡那樣巨大,但卻已經失去了一大部分的信任,繼續進行嚴肅整改,以度過這場傳統電商的凜冬。

3. 傳統電商的寒冬

傳統電商由熱捧走向理性,分散式電商的批量死亡,O2O泡沫決裂叫醒了一大批「做夢」的創業投機者,一些定位明晰的筆直電商鋒芒畢露,一起電商公司也愈加重視跨界交融。

這都是傳統電商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下所出現的改變。

以淘寶和拼拼多為首眾多傳統電商的重要階段已經到來,凜冬已至,傳統電商們處境艱辛,邁過這道坎傳統電商就迎來了新的時期。

二. 如何應對電商之路?

1. 跨境電商

1) 什麼是跨境電商?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今年起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範圍。

跨境電商大大促進了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企業間的互利共贏,不失為是應對而今傳統電商寒冬的解決之道。

2) 跨境電商的優勢

l  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

l  技術發展,信息交流便捷

l  消費者對跨境電商的需求

l  內貿競爭激烈,跨境電商前景廣闊

2. 社交電商

1) 什麼是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是這場寒冬中破局的重要渠道。

社交電商又稱社交化電子商務,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

通過社交化工具的應用及與社交化媒體、網絡的合作,完成企業營銷、推廣和商品的最終銷售。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基數變大,但依然保持高速迅猛增長。

社交電商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也為我們在寒冬的混沌中指了一條明路。

2) 社交電商的優勢

l  去中心化,營銷成本低

l  客戶黏性大、互動強

l  實現精準營銷

l  商業潛力巨大

3. 「內容+電商」

1) 什麼是「內容+電商」 ?

內容電商是指在網際網路信息碎片時代,內容價值的引爆,用內容重新定義廣告,用內容沉澱消費行為,用內容塑造電商的新生態。

內容的形式有PGC(用戶生產內容)和UGC(專業內容)兩類,內容領域沒有限制、非常寬泛。不管是被稱為內容電商化,還是電商內容化。

內容和電商的結合併不是簡單的「1+1」的模式,而是一種有機地融合,達到更好的效果。

現在存在內容不夠系統化,體驗不夠專業等早期問題,但相信它的電商營銷效力已經為許多商家所認可。

2) 「內容+電商」的優勢

l  收益明顯

l  培養忠實粉絲

l  客戶轉化率相對較高

l  口碑效應,促成二次傳播

4. 新媒體電商

1) 什麼是新媒體電商?

新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擠佔市場。

我國的新媒體運營正處於一個上升擴大的階段。

新媒體運營支持雙向互動,傳播內容個性多元。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與知名度,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進行營銷。

2) 新媒體電商的優勢

l  懶人經濟

l  隱藏客戶數量龐大

l  交易便捷,用戶粘性高

l  互動效果好,客戶反饋多

三.「過冬」的技巧

1. 自我定位,明確目的,以發揮最大的效果;

2. 提高數據分析與規律探索能力,找到各種現象背後的本質因素;

3. 全局把控,多平臺售貨,增加生存機會;

4. 明確營收目標,不只是引流,還需注重轉化。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相關焦點

  • 突破傳統電商格局,社交電商成下一個市場紅利風口
    從最開始天貓、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巨頭紛紛入局,到以拼購型為主的拼多多V1.0、V2.0「拼團+電商」時代,以分享型為主的團巴拉V3.0社交電商S2B2C時代,社交電商正一步步顛覆傳統電商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快速地崛起,引領電商從「以貨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轉變。
  • 電商進入拼時代?梁寧:淘寶的核心是頭部效應,而拼多多的核心是精準...
    就在同一天,據新華社消息,十一長假前後,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日訂單量峰值成功過億單。為什麼只有拼多多用百億補貼拉來了更優質的商家和更多用戶?短短五年時間,拼多多就在電商的紅海之戰中實現7億用戶,單日訂單過億的增長奇蹟?百度集團顧問、人稱「中關村第一才女」的梁寧在最新的公開演講中揭開了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奧秘:短期看電商平臺補貼是雙邊博弈,先有供給才有交易。
  • 小程序「引爆」、拼多多「崛起」、花生日記「上天」,社交電商到底...
    拼多多是在移動流量枯竭、淘寶京東壟斷的背景下,藉助微信紅利異軍突起的平臺型電商。通過在微信中拼團裂變,拼多多做到3億用戶、千億元年GMV 只用了兩年。由於用戶和供應鏈足夠下沉,被認為未來會對淘寶造成威脅,讓京東緊張。社交電商頻獲資本加注,一夜之間,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在看社交電商。
  • 拼多多如何做扶貧電商?
    「還在堅持踏實做扶貧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令人尊敬的中國好企業!」前不久我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動態,有的人說有拼多多,有的說快手也在做,有的還補充了本來生活,字節跳動上線「值點」時也以「三農」為突破口;當然還有農村淘寶和京東,如大家所見,對於農民創業貢獻更多體現在物流配送末端上。
  • 快手自建電商體系凸顯野心 去淘寶拼多多連結攪動電商格局
    如何將流量變現,成了短視頻兩大巨頭之間至關重要的較量。2018年6月,快手小店上線後,先後接入了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探索盈利方向。  「抖音做內容,用戶離不開,變現路徑更廣一些。快手相對而言用戶粘性相對要低一些。」在魯振旺看來,快手成立以來,流量變現很直接,依靠直播打賞和向電商導流,瓜分到的廣告費也相對較少。
  • 同為電商,為何拼多多東西卻比淘寶便宜?原來「貓膩」在這裡
    只是,京東之後雖然電商也很多,但是與之馬雲比較起來,就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但是近些年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卻讓馬雲和劉強東措手不及,而且拼多多與前者電商不同的是,拼多多的運營模式與一些地方不謀而合,甚至淘寶的市場已經開始逐步被拼多多開始蠶食。其實拼多多與淘寶業務重合的地方有哪些呢?
  • 特價版淘寶 阿里的「拼多多」?
    而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線以下消費市場的拼多多初成立,並悄悄收割起傳統電商平臺所拋棄的那部分流量。到了流量封頂的時代,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成為了最豐富的那支礦脈,抓住「未消費經濟」機會的拼多多、快手以及趣頭條迅速崛起。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
    而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線以下消費市場的拼多多初成立,並悄悄收割起傳統電商平臺所拋棄的那部分流量。到了流量封頂的時代,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成為了最豐富的那支礦脈,抓住「未消費經濟」機會的拼多多、快手以及趣頭條迅速崛起。  拼多多和趣頭條的成功上市,讓玩家們紛紛將目光鎖定在流量擴張上面,蘊藏著巨大流量的下沉市場,成為了巨頭們競相搶佔的高地。
  • 京東、天貓、淘寶、拼多多,4大電商平臺有何區別?
    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電子商務變成網際網路技術的領頭項目,但正因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的市場競爭也愈來愈猛烈,很多網店商家因為無法適應只得退出平臺,同時更多的商家也在不斷的嘗試,而國內知名的四大電商平臺:京東、天貓、淘寶、拼多多也在不斷的嘗試和改革,而四大平臺可以說各具優勢,哪那個平臺更加優勢,它們都有著這樣的特點呢?
  • 手機淘寶和拼多多 是用戶使用最多的購物App
    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移動網際網路增長紅利已基本消失的背景下,電商行業卻呈現出上升趨勢,綜合電商滲透率達69.4%,移動網民在購物上投入更大比例時長,但在手遊和視頻直播上變得更節制。電商巨頭推動整體行業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新增用戶中有44.2%來自二線及以上城市,呈持續上升趨勢。而拼多多對淘寶用戶的滲透率也在提升,從去年同期的28.3%上升到了40.1%。報告稱,這組數據意味著,目前,「每10個手機淘寶用戶有4個裝有拼多多」。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選擇理由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下沉市場作為最後一個增長點,拼多多是最早利用這個增長點做到跟淘寶、京東一個量級,與他們三足鼎立的一家電商企業,筆者此次分析也是想更多的了解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二、競品選擇1.
  • 以拼多多為例,談談社交電商
    傳統的營銷是拿錢請明星拍廣告,企業買自己的東西。現在的「社交電商」是,明星和內容生產者直接在平臺上打廣告銷售自己的東西。對於我劃分第一類,團購就不多贅言,直接跳過,重點說一下拼多多。有人說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是把社交電商做到了極致,那麼:「為什麼淘寶不完美複製?」為什麼淘寶不能完美複製?流量或許是問題,但不會是根本問題。回到問題的最根本,電商平臺的根基在哪?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和平時的感受相符,前三甲為阿里、京東、拼多多,佔據了整個電商的絕大部分份額:阿里的體量最大,遠超其它平臺,佔整個電商份額的60%以上;京東第二,不到阿里的1/3;拼多多後來居上,達到了萬億級別;其它平臺體量都相對比較小——從這點看,阿里依然為電商一哥。但是結合另一份信息看,結論就沒這麼樂觀了。
  • 核心電商企業的分析框架與拼多多「三分天下」的商業邏輯
    唯狗的本篇文章就從這個問題出發,從領先電商企業的競爭優勢開始,一步步分析拼多多崛起的本質不同;以及市場格局演化到今天,拼多多已經站穩腳跟,但在天貓、京東對品牌商品消費心智的獨佔下,拼多多又如何破局。PS:如果各位在某正式渠道看到了正式報告,不要驚訝,那就是唯狗本人。 電商平臺市場格局演變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你怎麼看?
    而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線以下消費市場的拼多多初成立,並悄悄收割起傳統電商平臺所拋棄的那部分流量。到了流量封頂的時代,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成為了最豐富的那支礦脈,抓住「未消費經濟」機會的拼多多、快手以及趣頭條迅速崛起。拼多多和趣頭條的成功上市,讓玩家們紛紛將目光鎖定在流量擴張上面,蘊藏著巨大流量的下沉市場,成為了巨頭們競相搶佔的高地。
  • 如何在電商平臺上做營銷?
    時趣策略中心通過研究電商行業變化及各大電商平臺玩法,出具了《電商平臺營銷玩法指南》,讓你能一篇文章了解電商營銷。影響電商營銷的兩大關鍵電商行業及模式的發展,受到了兩個要素影響:首先是網際網路人口紅利的消失。
  • 淘寶特賣區上線 與拼多多「拼刺刀」
    手機淘寶特賣區上線,也被業界視為淘寶全面發力下沉市場的最新動作。  與拼多多正面「拼刺刀」,淘寶打出的不僅是低價牌。此前流出的招商材料顯示,特賣區入選商品除了滿足「90天最低價」,商家還需籤署全場包郵、正品保障、48小時發貨、7天無理由退貨、退貨險全覆蓋等服務承諾。
  • 淘寶低調上線「特賣區」 繼續與拼多多火拼下沉市場
    Tlb中文科技資訊  騰訊《潛望》作者 李儒超Tlb中文科技資訊  在過去的2018年,電商下沉市場的紅利幾乎被拼多多與淘寶兩大平臺瓜分殆盡。Tlb中文科技資訊  2018年全年,以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增加了超過1.7億年度活躍用戶;淘寶APP則在去年前三季度淨增了8200萬年度活躍用戶,全年大概率過億,其中,其三季度的年度新增年度活躍用戶中,超70%來自下沉市場。Tlb中文科技資訊  這在市場認為電商紅利已日趨稀薄的現在,顯得頗為不易。
  • 拼多多是否會顛覆中國電商市場?
    拼多多在中國電商市場中排名第三,佔有5%的份額,但它針對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弱點進行了戰略性突破。拼多多不是專注於單一客戶購買,而是讓其用戶合力,在這一「社交購物」平臺上分享團購的成果。 為什麼「大宗團購」會成功?批量購買可以使每件商品獲得高達90%的折扣。
  • 經觀頭條|電商「匪徒」拼多多
    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崛起後的時代,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電商的流量紅利接近於尾聲,大家都做好了長期兩強爭霸的心理準備。但就在此時,拼多多一夜崛起,這個匪徒般的新電商企業打碎了兩強共享天下的格局。而這個電商匪徒的帶頭大哥卻是一位低調樸素甚至讓人感覺有些木納的理工男,浙江人黃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