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二屆創新中文教學研討會(The 2nd Innovative Chinese Teaching Conference)在深圳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成功舉辦。來自各地的近200名中文教師及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研討會多個主題分不同場次同時進行,研討內容涉及領導力的培養、課堂管理、課程設計和教學策略等。
領導力的培養這一主題集中在探討團隊文化的建設和中文教師如何使學校真正國際化,而宏觀的課程設計則包括如何在中文教學中貫徹概念教學的理論,如何構建IB PYP中文母語課程體系,如何設計IB MYP語言與文學課程評估等。
課堂管理方面,多個分享會都提到了如何讓學生愛上中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等。各位資深中文教育者在教學策略方面的探討更為深入,從識字到寫作,從戲劇教學的課堂遊戲到形成性評估,都有廣泛涉獵。
從母語到二語,從小學到中學,這些分享對學習者的年齡和水平也都有考慮,可以說此次研討會是從餐前小菜到飯後甜點都涵蓋的中文教學盛宴。
研討會組織者馬亞敏老師在開幕式時提到中西方教育的差異,而且對IB教育中概念教學這一理念深有感悟。
下面劃重點,我們來一起回顧下馬老師都說了什麼吧!
「我們經常講的教學法都是西方的。對於中國傳統的教學法,而且是很有效的方法研究很不夠。」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跟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和教學法是不謀而合的。」
「我們教的是中文,中文跟其他科目是不同的。Science is concept-based.Social studies are factual-based. Mathematics is skill-based. Language and arts are skill-based. 對於不同科目,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有教學效果。」
「『以概念為基礎的教學法』不但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還要學以致用,要上升到概念,然後能遷移;重視學生的自理、自律和人格的培養。」
「中國傳統的教學理念跟西方是相通的。」
「我們的中文教學,打好紮實的基礎至關重要。」
「中文老師要好好研究課堂實際教學,這是『國際漢語教學』深入探究並上升到理論的土壤。」
「大學學者、專家跟中小學第一線的教師們攜手,一起探索並開創中文教學新天地。」
趁著這次中文教學研討會的交流機會,香港三聯書店在現場設置了國際漢語教學資源展。
沒有參會的老師也不要遺憾,歡迎大家登錄我們的官網www.chinesemadeeasy.com 查看書目和樣章。
編輯 小豆
香港三聯國際中文
chinesemadeea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