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公開課小集

2021-03-02 陸渾戎

18門,算是昨天整理中哲史的副產品,感謝各Up主,歡迎補正。不分先後,大致排序。

①清華大學公開課【中國思想史】39集,秦暉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183298/

②武漢大學公開課【中國古代思想智慧】12集,郭齊勇教授主講。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zhongguogudaisixiangzhihui.html

③河南大學公開課【先秦諸子思想研究】36集,李玉潔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290810/

④臺灣東海大學公開課【儒家思想的智慧】62集,簡錦益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467134/

⑤湖北大學公開課【孟子思想研究】18集,何曉明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425013/

⑥臺大公開課【孟子思想的現代探索】14集,黃俊傑主講。http://open.163.com/special/ntu/mengzisixiang.html

⑦南京師範大學公開課【莊子思想漫談】8集,徐克謙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431856/

⑧臺灣大學公開課【莊子】6集,金嘉錫講授主講。http://open.sina.com.cn/course/id_502/

⑨浙江大學公開課【王陽明心學】9集,董平教授主講。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wangyangming.html

10、四川大學公開課【陳獨秀早期思想形成之研究】5集,周毅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44946/

11、首都師範大學公開課【中華傳統思想文化淵源】15集,謝承仁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425604/

12、河南大學公開課【秦漢學術思想與文化】18集,龔留柱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322994/

13、吉林大學公開課【中國政治思想史】104P,顏德如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828766/

14、國圖公共課【李贄與中國文化思想的啟蒙】5集,張建業主講。http://open.nlc.cn/live/347923

15、國圖公開課【戴震的學術成就與哲學思想】4集,王國良主講。http://open.nlc.cn/mooc/8815

16、國圖公開課【百年回眸——孫中山憲政思想的昨日與今朝】3集,朱維究主講。http://open.nlc.cn/mooc/8536

17、國圖公共課【陳獨秀與現代思想文化】4集,胡明主講。http://open.nlc.cn/mooc/8877

18、湖南師範大學公開課【船山哲學與中國早期啟蒙思潮】6集,張懷承主講。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chuanshanzhexue.html

已發布於本人微博@陸渾戎,微博版有超連結,更方便。



相關焦點

  • 王記錄||中國思想史的「歷史」與「思想」
    中國思想史作為一個系統而獨立的學科,是近百年來的事情。「史家以思想史為研究對象,以及思想史成為具有系統而自主之學門,為較近代之事」。自20世紀上半葉「中國思想史」這一概念提出以後,迄今為止,中國思想史研究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學派和方法。
  •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何以獨一無二?
    《中國思想史》出版已經十年。十年裡,我對很多問題又進行了一些反省,反省中始終有一句話盤旋在腦海裡,即「什麼才是『中國的』思想史」?而不是「日本的」或者「歐洲的」思想史?最簡單的分野,就是它描述的思想的內容和歷史,由於各國知識、思想和信仰的不同,以及歷史語境、社會生活與文化特徵的不同,自然會不同。
  • 翻譯工作歷時五年 《中國思想史》英文版正式推出[圖]
    《中國思想史》英文版封面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2月20日報導:近日,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授權、國際一流學術出版公司Brill歷時五年翻譯完成的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第一卷(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Knowledge, Thought, Belief before the Seventh Century CE)正式出版,並向全球公開發售。
  • 葛兆光 | 當思想史「化身萬千」
    郵發代號1-201思想史高端論壇之緣起和文史研究院十二周年紀念文 | 葛兆光先報告復旦大學思想史高端論壇的緣起。在2007年之前,我的主要興趣是中國思想史,在2007年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建立之後,我才把重心逐漸轉向「從周邊看中國」,於是,東亞和中國,疆域、族群、信仰、國家與認同問題,成為我的主要研究領域。
  • 袁劍 | 從一般思想史到邊疆思想史
    編者按:本文原題目是《從一般思想史到邊疆思想史——一種人文-地理的關係學論綱》,刊於《學術月刊》2020年第11期。感謝袁劍博士授權「古典學研究」公號網絡推送。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自從中國思想史成為古代思維樣態的近代接續與現代闡釋形態以來,其本身成為我們理解中國在連續性發展中的主體框架,進而在思想與文明比較的基礎上形成了民族國家時代的整體國家氣質與認同。
  •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作
    寫作思想史因此而有其意義。不過,回顧現代學術史卻可以發現,在近代中國,思想史這一名稱似乎沒有哲學史這一名稱受青睞,也許,三分之一是因為西洋的「哲學史」的現成範式給予轉型期中國學術的方便,三分之一是因為「哲學」一詞的西洋意味在二十世紀前半期對中國學術的誘惑和挑戰,還有三分之一是由於大學學科的劃分中有哲學一系,因而需要有相應的教材。
  • 語言學也有思想史
    這些「字詞」和「語料」原本也應該與思想有所牽扯,但是,自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上的結構主義語言學以來,這些「字詞」和「語料」也成了「結構」的一部分,它們與思想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結構主義語言學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一個流派,它本身就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思想之一。中國現代語言學的思想還包含哪些呢?這並不容易回答。
  • 關於清代考據學的思考——讀葛兆光《中國思想史》有感
    關於清代考據學的思考——讀葛兆光《中國思想史》有感
  •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之起點
    苟無天資卓絕之思想家如孔、孟、莊、韓諸人適生此特殊之環境中,何能造成吾國學術史上此重要之「黃金時代」。故政治思想起於晚周,由於千載一時之機會。而吾人即以此時期為研究之起點,誠亦有其自然之理由也。他是中國1948年第一批院士中僅有的兩位政治學家之一(另一位是後來在北京大學任教的錢端升先生),也是成都燕山大學「四大名旦」之一(其他三位為陳寅恪、吳宓、李方桂)。
  • 思想史基本問題
    著作包括《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新政治經濟學講義》《行為社會科學的基本問題》等。 張五常在《經濟學解釋》裡提到過三位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楊小凱、汪丁丁、周其仁。思想史的意義(選自汪丁丁《思想史基本問題》自序)以往幾十年,我的寫作習慣是「每言必有引文」。
  •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思想史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思想史 發布時間:2006-11-22 來源:政法司理論處 作者:蓋建武 字體: 大
  • 《中國繪畫思想史》由美國學術出版社在北美出版發行
    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消息(記者:張博源),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立項項目《中國繪畫思想史》(Chinese Painting: An Intellectual History)英文版(ISBN:9781631816512)日前由美國學術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在北美公開出版發行。
  • 中國思想史簡述
    這次我們說說中國思想史。這次課相對而言,屬於思想層面的,但是我試圖以漫畫方式,調侃語調,侃一侃. 好了,手機在講桌上這麼「啪」的一下:安靜,開講了!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鬥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
  • 東西方思想交匯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
    一,二十世紀初葉社會史研究"問題意識"的累積 這篇文章並不打算全面評析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史研究所形成的所有詮釋理路和即定命題,而是嘗試把社會史放在一條"問題史"的 相關脈絡裡,細究不同類別的社會史框架如何在不同時代的社會語境和思想狀況支配下累積起自己的問題意識和表述這種問題的方式,更為重要的是,本文特別關注 不同時段問題累積所表現出的相悖性如何在一種現代性理念的控制下達成了一致的效果
  • 中外財政思想史1
    我們這門課叫中外財經思想史。當時是傅院長定的,碩士課程的正式名稱是中外財經思想史,博士課程的正式名稱是中外財政思想史。財經,我的理解不是財政加經濟,而是大財政的概念。中外,不僅是中國加西方,還包括更廣泛的域外思想。財經思想史,也不等於經濟思想史。實際上,現在很多財政思想史,其實等同於經濟學說史了。
  • 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和態度問題
    中國的思想家,系出自內外生活的體驗,因而具體性多於抽象性。但生活體驗經過了反省,與提煉而將其說出時,也常會澄汰其衝突矛盾的成分,而顯出一種合於邏輯的結構。這也可以說是「事實真理」與「理論真理」的一致點,接合點。但這種結構,在中國的思想家中,都是以潛伏的狀態而存在。因此,把中國思想家的這種潛伏著的結構,如實的顯現出來,這便是今日研究思想史者的任務;也是較之研究西方思想史更為困難的任務。
  • 鄭大華:關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幾點思考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科的歷史雖然不短,但學術界卻一直缺乏理論上的自覺,缺乏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科自身的研究,對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研究對象與範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與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學術史等其他中國近現代史分支學科以及與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史、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中國近現代經濟思想史等其他專門思想史的聯繫與區別,以及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邏輯起點、發展動因
  • 【國關思想史筆談】趙思洋:自由主義國際思想-從國際關係理論回到思想史
    【編者按】在國際關係思想史成長年代裡,人們大多是在現實主義、自由國際主義、建構主義三分法框架下進行思考和展開研究的。近年來中外學者不約而同地頻繁討論「中國學派」的形成及前景,以及東南亞、印度、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國際關係思想,就是其中幾個明顯例證。本組筆談意圖通過梳理現實主義、自由國際主義、文化學派、中國學派的思想史和學術史,指出國際關係思想史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以推動這門年輕分支學科的繼續成長。
  •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周年暨中國政治思想史師資培訓班|會議通訊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周年暨中國政治思想史師資培訓班會議通訊2020年11月8日,由教育部政治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政治學會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周年暨教育部政治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政治思想史師資培訓班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