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對這種情況太清楚不過了。時常聽學生家長說道「我們的孩子在小學和初中學習成績都不錯,到了高中怎麼不行了哪?」家長們有此一說,說明他們不了解初中的課本知識與高中的課本知識差別太大了,初中的一些學習方法用到高中就不一定好使了,到了高中再用初中學習的那套方法而不學會變通,就很有可能被別人拋在腦後。
那麼初中被逼著學出的好成績進了高中一定還會繼續好嗎?這裡要分兩手種情況看。
第一種情況,學生比較聰明,但總不把心放在學習上,在家長和老師的嚴格督促下認認真真地學上一陣子成績突然上去了。在初中學生為什麼能夠在較短時間內下大力氣去學就可以把成績提上去?因為初中的知識一是少,二是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還想著用這一套集中學習的方法將會失效。高中所學知識一是多,多得多,二是難,難得多。高中的知識不能說記住了就能學好了,關鍵是你要會用,常聽學生說「聽著也會,一做就錯」,這就要求在高中學習不但要記住知識,更要理解好,注重落實鞏固、複習歸納,從而發現規律、總結規律,最終學會學以致用。這就需要在高中要注重平時的積累、歸納、反覆思考,靠一時的短時間努力是完全不夠的,因為你積的沒吃透的東西太多了,一時不會那麼輕易消化掉,最終成績一定會掉下來。但如果這類學生到了高中能養成良好的平時注重學習的好習慣,那將會越來越棒,前途無量。
總之,高中的學習要靠平時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穩步前進才有可能越學越好,一段時間稍有不慎,沒用心去學很有可能就此落下,再也跟不上。
第二種情況,初中時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看管下長時間堅持學習取得了好成績。這類學生從以往的經驗看,到了高中大部分同學的成績不會很差,但太突出的不多,也有不少同學比較落後。因為這類同學在初中時,怎麼學都有家長和老師指導著,什麼時候學什麼,怎麼學,家長和老師安排得清清楚楚,學生往往被動地執行,再如前面所說初中知識少而簡單,這樣去學一定會掌握好,成績也不會差。但是到了高中,大部分自習時間由學生自己支配,老師不會安排你第一節自習幹什麼,該學什麼,都要需要自己有合理安排、合理計劃。由於初中被動接受習慣了,到了高中一自主不知道怎麼計劃了,節奏一亂,亂學一通,一段時間下來成績就下來了。
總之,高中學習要有自主性,要學會合理規劃時間,分科目支配時間,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再加上勤奮努力,一如既往,才會成績突出,一直進步。
希望同學們進入高中後能儘快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也希望家長多了解高中的有關問題,助孩子一臂之力。
你的孩子上高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