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翻書黨 | 語言之美與人性之複雜

2021-01-10 澎湃新聞
小翻書黨 | 語言之美與人性之複雜

阮玄墨

2018-11-20 18:40 來源:澎湃新聞

「小翻書黨」為澎湃新聞·翻書黨欄目最新推出的子欄目,意在分享編輯的私人閱讀體驗。只要是誠意之作,不應簡單用「好」、「壞」來評判,因此我們並不著意推薦,只希望讀者在不經意間邂逅自己想讀的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

金雯 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

這是一本主要介紹英語學習方法以及英語文學研究路徑的文集,因為作者是在豆瓣和微博都小有名氣的「莫水田」,因此頗受關注。遠在美國的高中同學看到此書訊息,說我肯定感興趣。意料之外,上周收到這本書,寄件人我並不認識,決定先讀完再去尋覓好心人。

關於學習英語的方法,我已有心收集多年,最後發現殊途同歸,只要在一條路上能堅持下去即可。雖然學習語言的確有天賦差別,但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僅是為了應試,只要下真實的苦功夫,也總能學好的。例如一位朋友雖然基礎不好,背誦了幾十篇考研英語閱讀文章後,最後依然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對此,金雯在書中也提出同樣的觀點:

從小到大,身邊都有不少人提起學英語就叫苦不迭。工作以後,發現討厭英語的人中男性居多,有些文言文水平很高,卻對英語深惡痛絕。但在另一些人看來,文言文顯然掌握起來更為困難。文學大師汪曾祺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就曾因英語和體育不及格,在學校多呆了一年。

對此金雯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可算作一種解釋。不過這不是本書的重點,因此作者也沒有展開討論。不管是語言學習,還是其他任何學科或者愛好,感興趣與否都像一種緣分,也許很難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結論。汪曾祺認為是因為自己從開始學英語起就沒遇到過好的老師,所以學不好。在《老頭兒汪曾祺:我們眼中的父親》一書中,他的子女認為這只是爸爸的藉口,因為他的同學中英文好的大有人在。看到金雯提及語言學習的興趣問題,想到汪曾祺所說也許並不是藉口,老師的知識水平有限是一方面,關鍵是根本沒有點燃他對英語的興趣。沒有學好英語,竟成了汪曾祺一生的遺憾,尤其是不能閱讀外國作品原著。

金雯這本書特別切實想提高英語水平或對英語文學研究感興趣的讀者,書中提供了多種學習和研究的途徑、介紹了很多資源,都是從作者多年切身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出發的,因此借鑑價值很高。對於那些不喜歡卻又不得不學習英語的讀者來說,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先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或許更為重要,因為人並沒有那麼容易違背內心而屈從於所謂的「應該」與「不應該」。

《我的前半生》(全本)

溥儀 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8月

因為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因此一提起此書名,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亦舒。《我的前半生》(全本)今年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再版,講的是溥儀的前半生。

關於《我的前半生》的出版歷程,大致為1964年由群眾出版社首次出版。2007年《我的前半生(全本)》出版,補充了1964年出版時刪掉的16萬字,期間還引發了此書的著作權之爭。2011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溥儀最早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所寫的反省筆記,從章節的標題上來看同《全本》差別還不小。後來還有《我的前半生(批校本)》和《我的前半生(圖錄)》兩書出版。

拋開其他不談,單就本書的內容來說,都會讓現在的讀者有很大收穫。如果從西方成長小說和現代個體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和可以同盧梭的《愛彌爾》《懺悔錄》比較閱讀。當然溥儀的經歷是不可複製的,但依然可以同《愛彌爾》中所描繪的現代個體做對比,反觀現代教育應該避免的誤區。

溥儀當上皇帝僅三年就被迫退位,但作為清代皇權的核心存在,他依然被當作皇帝培養。他被塑造成一個至高無上的標誌,而他周圍很多人在現實和心理上都需要這樣的標誌,所以權威與奴役都在塑造與被塑造中形成。在書中,溥儀講到皇帝的排場,走到哪裡都有一個由奴才組成的長長的「尾巴」,「尾巴」需要他,他沒有「尾巴」也覺得不自然。他提到當崇禎的「尾巴」只剩一個小太監時,就這一點也夠他上吊的,我想只有溥儀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崇禎的心情。這大概也是「主奴辯證法」在現實中找到的最恰當的例證。

如果從現代個體的角度來看,溥儀幼年接受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到了一定年紀依然缺乏生活常識和基本的社會閱歷。他也在書中不時進行自我反思,比如只有他的乳母曾啟發他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此之前他並不知道他人的痛苦和感受;他從小隻讀帝王書,到50歲才開始學習算術,此前對於計數完全沒有概念。閱讀溥儀的童年經歷,便更能理解教育對於現代人意味著什麼,何處不能缺失,何處又不能過分。那些將孩子當作「小皇帝」「小公主」寵愛的、那些盲目讓孩子接受國學教育訓練的家長,恐怕都能從溥儀的經歷中獲取一些經驗教訓。

當然,本書能夠提供的信息實在太多了,以上只是百分之一而已。溥儀的人生就像真實的戲臺,上臺的都是「名角」「戲精」,雖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他們的表演卻實實在在影響了不知多少人的命運,而他們的故事也是現代人多少該知道點的「常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語學習,溥儀,汪曾祺,盧梭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之普普~~人性之複雜
    這個小女孩很漂亮,有些可愛又柔軟的外表,人見人憐。但隨著劇情的展開,發現她並不簡單。看起來天真無邪,但實際心思縝密,處處透漏著小心機!但是她也有很仗義的一面,在嚴良受到小混混欺負時,她把開水潑向小混混,救走了嚴良。在朱朝陽被王立抓走時,她毫不猶豫的上了殺人犯張東升的車去救朱朝陽。還有在張東升家時,儘管她對貓毛過敏,她還是選著照顧小貓咪!
  • 人民網評:崑山之殤與「板車哥」們的人性之美
    「板車哥」在關鍵時刻迸發出的力量和人性之美,感動世界。「面對生命,你別無選擇」,一名參與搶救傷員的年輕人,面對記者採訪時,只說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樸實的話語,蘊藉著責任;生命的價值,體現在大仁大義、大勇大猛。面對危難,有什麼樣的選擇就展示著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有什麼樣的行動就昭示什麼樣的立場。
  • 從簡單到複雜——從分形中感受數學之美
    亞里斯多德說:「雖然數學沒有明顯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數學完全分離,因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這些正是數學研究的原則。」而分形幾何,恰恰為隱藏在數學中的這種美作了最好的註解。美不意味著必須要是光滑的,規則的。
  • 2019國考申論範文:培植科技生命 回歸人性之美
    2019國考申論範文:培植科技生命 回歸人性之美 2018-07-20 14:15:2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4月文藝聯合書單|引惡之名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儲福金女性長篇小說系列》儲福金著,安徽文藝出版社本系列是作家儲福金關於女性主題的長篇小說集,收錄其代表作品《紫樓》《魔指》《娑婆之舞》《細雨中的陽光》。作品深入細微地探討女性情緒和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方女性嫻靜內斂、溫婉善良的傳統美德,不論是對女性群像還是個體的塑造,不論用異性還是自我的視角觀察,都展示出女性的人性之美和人格魅力。
  • 豆瓣8.3《一個女人的史詩》▏歷史的畫卷下,一生痴愛的人性之美
    她的筆下寫無望的愛情、女人的痴情以及涼薄的人性,小說中的語言每每讀來就如身處黑暗看到的一絲黎明。作家莫言曾這樣評價:「她的小說在技術方面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近年來佳作不斷。」嚴歌苓是一位多產高質的作家,她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以及歷史的評價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和批判意識。
  • 小翻書黨|一本隨泰坦尼克沉入海底,一本毀於倫敦空襲
    「小翻書黨」為澎湃新聞·翻書黨欄目最新推出的子欄目,意在分享編輯的私人閱讀體驗。只要是誠意之作,不應簡單用「好」、「壞」來評判,因此我們並不著意推薦,只希望讀者在不經意間邂逅自己想讀的書。「故事的主角是一本書,它有驚人的奢華裝飾,又有離奇曲折的悲劇命運……書的內容是大家熟知的《魯拜集》,而這本重金打造的書則被稱為《偉大的奧瑪》(the Great Omar)」(《隨泰坦尼克沉沒的書之瑰寶》序言)。《隨泰坦尼克沉沒的書之瑰寶》,[英]羅勃·謝潑德著,李凌雲譯,海豚出版社2015年3 月。
  • 從「1+1=2」入手,領略《公式之美》
    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圖片源於網絡,侵刪《公式之美》這本書把這個公式放在了第一章,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如今它已經是計算機世界的通行語言。萊布尼茨說:「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這是造物秘密的美妙典範,因為,一切無非都來自上帝。」以上是《公式之美》第1章的大致內容。
  • 聊齋志異:妖狐鬼魅更具人性之美!
    《聊齋志異》中,每一個妖、狐、鬼、魅都比人更具有人性美。人們常:「人有情,鬼無情。」其實不然,有情的往往是人們所懼怕的鬼魅,冷酷無情的往往的有文化、有文明的人類。在《聊齋志異》中,「毫無人性」的花妖狐魅卻比人類更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比人類更懂得友誼的含義;比人類更懂得對情的忠貞......而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只存在所謂的金錢關係、利益關係,人與人之間根本毫無友情,甚至毫無親情可言,有人甚至有了利益而六親不認。現實生活中貪官汙吏、惡霸豪紳的貪婪嘴臉、應試背後的種種黑幕、貪官們昏庸無能、貪婪的醜惡面目,令人對社會產生憤怒、不滿的情緒。
  • 用數學邏輯之美揭示語言結構之妙
    【語言論壇】    用數學邏輯之美揭示語言結構之妙——談談語言學中的數學方法作者:馮志偉,系杭州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數學的用處如此之大,其原因在於數學具有邏輯之美,而任何領域都離不開邏輯。  那麼,語言學和數學有什麼關係呢?
  • 不需要懂微積分,一本書帶你領略《公式之美》
    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我覺得語言與文字是人類了不起的發明。它們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有了溝通想法的工具。但在它們之中,有著如同皇冠上的珍珠一般的存在,它就是「公式」。公式本身也是一種語言,但它卻超越了一般溝通的界限,正如《公式之美》這本書的序言所寫「沒有什麼能比公式更動人地描繪宇宙之美。」
  • 刷牙漱口的樣子也超可愛,粉絲自製《鬼滅之刃》禰豆子翻書動畫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適用於 iPhone 11 pro 的手機殼,手機殼的外觀完美還原了炭治郎整天背著的那個木箱,而正面的小門打開後就能看到設置成桌面的禰豆子!《鬼滅之刃》自2019年推出動畫後人氣席捲全球,儘管目前第一季已經完結,但是粉絲們依舊熱情不減,市面上的漫畫、周邊都被一掃而空。
  • 小翻書黨|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至於你正在看的這篇綜述之綜述,託作者的福,希望也不會太悶。髒話脫口而出——信手拈來各式關於宗教、生殖、愚蠢、排洩物以及國籍背景的敏感詞彙,以求一針見血、振聾發聵。「爆粗口」是發狠,也是取樂;惹人討厭,也荒謬可笑;是口頭禪,也是無事生非。
  • 感受語言音韻之美 傳承華夏文化經典
    感受語言音韻之美,傳承華夏文化經典。 4月10日,「智引東方,傳誦經典」全國少兒中英文經典誦讀公益活動(以下簡稱「活動」)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活動也迎來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推選的來自偏遠山區的小選手們,他們帶著家長和老師們的殷切期待,與全國各地的小選手們一起站上全國總決選的舞臺。孩子們自信滿滿,用昂揚的熱情和機智的表現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
  • 許淵衝:轉換不同語言之美的百歲翻譯家
    作為「意譯派」的忠實捍衛者,許淵衝一生都在詩歌的「意美、音美、形美」中咀嚼涵泳,力圖最大限度發揮譯語優勢,將一種語言之美轉化為另一種語言之美。對毛澤東詩詞「不愛紅裝愛武裝」的翻譯是許淵衝的得意之作。按照字面意思,英美翻譯家將它翻譯為They like uniforms, not gay dresses.(她們喜歡軍裝,不喜歡花哨的衣服)。
  • 留住時光的步伐,還原肌膚本質之美,熬夜黨救星!
    留住時光的步伐,還原肌膚本質之美,熬夜黨救星!相較於傳統精華乳液等護膚品的成分配比,原液具有更高濃度的有效成分,「成分黨」的護膚理念越來越受女性認可。日前,一款針對「熬夜+糖化」精華原液在小紅書上迅速走紅,INSTANT PRETTY推出的β-葡聚糖肌肽雙效精華原液。
  • 溫柔敦厚 茶道的「中和之美」
    茶性通人性。茶道的「中和」之意,就是在對茶性的品賞中,使茶人達乎自然的本性,即善的本性。人與茶的相處,體現了天地萬物平衡生長、和諧統一的自然觀和敦厚和敬的人倫觀。什麼是「中和」之美?作為一種美的形態,「中和」之美類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種陰陽相生、剛柔相濟之美。「中和」之美的原始內涵首先源自儒家樸素的自然觀。在儒家的天人觀念中,整個自然界是由陰、陽兩種互補的元氣調和生成的。
  • 數學的解法之美、結論之美、繪圖之美、體驗之美
    數學之美是指從數學裡得出的美學。有數學家從數學中得到美的愉悅,形容數學是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創造力活動,就如音樂和詩歌。伯特蘭·羅素以下列文字形容他心中的數學之美:"數學,正確看待時,不僅具有真理,還具有至高的美-一種冷而嚴峻的美,一種屹立不搖的美,如雕塑一般,一種不為我們軟弱天性所動搖的美。也不像繪畫或音樂有富麗堂皇的裝飾,而是純粹地崇高、絕對地完美,是最偉大的藝術,然而這是極其純淨的美,只有這個最偉大的藝術才能顯示出最嚴格的完美。
  • 胡敬明:用繪畫語言詮釋大自然之美
    原標題:胡敬明:用繪畫語言詮釋大自然之美   陳驥  今年68歲的胡敬明先生是莊浪縣水洛東關人,其祖父胡維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畫家,《莊浪掌故》記載其祖父曾為馮玉祥軍隊義籌軍餉一事。  胡敬明先生自幼酷愛國畫,師從隴上柳。
  • 《金閣寺》的幻滅之美
    柏木認為只有稍縱即逝的音樂、插花藝術更能體現生命的美、生命的抽象,而與之相反的金閣寺卻是遠離生命的,它的美是侮辱生的美。還有一件發生在」我「和柏木之間的事就是借貸,為了出走,為了離開金閣寺,「我」向柏木借三千元錢。柏木沒有拒絕我,但引用了《哈姆雷特》裡的話:「錢借出去就沒有了,而且還沒有了朋友」。柏木說了這話還把錢借給「我」,足以說明接下來所要發生的一切都是不可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