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下行,中國經濟的出路在哪裡?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2020-12-12 騰訊網

7月27日,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高質量發展與現代治理體系」在成都開幕。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服務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江小涓發表了題為《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向何處去》的主題演講,對當前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以下是演講精編,未經本人審閱:

作者:江小涓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服務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

編輯:三三

來源:正和島

01

中國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

過去40年的增長中,多次到谷底,然後又到高點。這次我們已經經歷了十年的下行,可不可能再翻回去爬到比較高的點?我們講是比較困難的。

經濟下行可能有多種解釋:宏觀經濟政策是否恰當、經濟發展的問題、人口紅利的問題、國際環境的問題等等。

1、宏觀經濟政策問題

宏觀經濟有三個主要變量:投資、消費、出口。

近幾年,淨出口的影響已經比較小了,經濟增長和消費的關係,看上去是反向的,實際上消費的貢獻是比較穩定的。

投資是拉動高增長的主要因素,所以增長速度愈高時,消費的貢獻就愈低。

宏觀經濟來看,再持續拉高難度是很大的,也不是合理選項。

2、人口紅利問題

2012年開始勞動人口淨增長是負數,與經濟向下走是高度契合的。

人口紅利的來源是撫養率,撫養率越低就說明有很好的勞動力供給,往後四十年是一個高撫養率,而且是老人撫養率特別高的高撫養,這種高撫養率與兒童為主的高撫養率相比,整個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和撫養的心態都是不同的。

3、服務經濟到來

服務業從2012年開始成為第一大產業,2015年開始服務業超過50%。國際經驗看幾乎沒有例外,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之後,經濟增長速度開始往下走。

服務業是一個面對面、人對人、同時同地的產業,所以它能夠利用高效設備提升勞動效率的機會很少,然而不同產業的勞動者要求近似的報酬,服務就會變得非常昂貴。

那麼中國會不會遵循其他國家的軌跡?

我認為,轉為一個中高速增長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6%作為增長的下限,就是大家認為這個階段難以維持更高速度。

02

全球化條件變化,共贏空間擴張緩慢

過去四十年全球化發展非常快,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全球投資導致全球產業鏈的形成,但是這個變化在減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

過去四十年中,全球價值鏈切割轉移,由於技術、運輸條件和信息條件的變化,很多產品可以切割成不同部分,在不同國家生產。

跨國公司直間接貿易是全球價值鏈的標識,1980年的時候在全球貿易中間只佔1/3,到2000年驟然增加到75%,到2010年的時候繼續在擴張,增加到80%。但是到2016年的時候這個數據非但沒有增長,而是在下降。因為一個產品被切割在不同國家生產,最後組裝起來的部分和程度,是有限度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新技術變化,這個過程有天花板會減速。

所以我們總的看法,提升全球化程度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中國將呈現大國的常態,開放的重要性相對降低。

03

網絡數字時代,中國優勢突出

似乎從內部外部條件看、國際經濟看,中國經濟必然進入一個速度下降的階變。不過,從國情特點和技術發展看,我們有可能比別的國家表現好一些。

我們是在網絡數字時代進入服務經濟階段,服務業之所以不能支撐增長,是因為以往技術主要應用於製造業,不能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但現在的新技術,如網絡技術、數位技術和智能技術打破了時空同步、同時同地的要求,大大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產率,而且新技術還能融合製造與服務。

一百多年以來,教育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但現在有遠程教育以後,慕課極大提高教育服務的效率,服務的面對面、現場這種狀況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再例如金融服務的效率,現在藉助網際網路和智能技術,個人和小微的貸款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此外,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和製造大國有特別的優勢,網絡的特點是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一部網劇100萬人看和10億人看幾乎沒有差別,邊際成本非常低,規模大就是優勢,流量就是生產力,優勢非常突出。

04

政策新需求:適應於引領

面對新變化,政策要做什麼呢?

第一, 宏觀調控政策要把握好速度與質量的關係。

如果我們確定認為經濟速度很難再支撐的話,可能就只能轉向提高質量。但是在網絡和數位技術時代,中國經濟應該有新的增長來源,宏觀調控要把握好速度與質量的關係。

第二, 產業結構政策應採取製造業與服務業中性的政策。

服務業提高效率並能與製造業更多地融合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孰重孰輕來回較勁。

現在的服務和製造是很難分開的,比如我們現在來說5G,5G首先是一個信息服務,但它那麼高通量、低延時,要是沒有巨量的物聯網落地連接萬物的話,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服務一定會與製造連接。

將來發展是更柔性、更融合、更連通的發展,可以不提誰優先誰跟後,就是一個中性政策,通過市場確認關係。

第三, 技術開發政策應當將技術開發更多交給市場,政府提供應用場景。

大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但應用場景企業不可控、發展受限。比如自動駕駛,企業可以做出所有需要的機器,但是法律、路面、交通管制,相關配套的一些規則,都需要一個整體空間場景的設置,這不是企業能做的。

以前我們講應用可以交給市場,開發是企業做不到的,現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技術開發可以更多交給市場,政府在技術落地應用場景方面多做一些事情。,

第四, 產業組織政策應該規模效應和競爭效益並重。

國內的產業優勢就是大市場,我覺得應該鼓勵大平臺企業發展和鼓勵競爭並重,這在一個很大的國家才容易做到。

現在平臺企業需要一個大的規模才有競爭力,如果沒有競爭的話,所有的企業都可能作惡。所以我們兩方面都需要做,中國完全可以在兩者中做到比較好的平衡。

第五, 國際競爭政策應該總體中性並趨向國民待遇。

中國會回到中等程度的國際化,這是一個量的問題。

從質量的改變,我們正在從垂直分工轉向水平分工,在垂直分工的時候我們是做中低端,別人做高端,所以要支持國內產業升級。

我們現在很多產品其實是水平分工,中國有消費者願意買蘋果手機,很多國外消費者願意買華為手機,在這些領域政府不用操心太多。

第六, 國際收支政策要統籌考慮貿易、儲備和投資問題。

較長時間內我們還會存在著一個貿易順差,但是會縮小。

如果國際貿易盈利比較多的話,要麼就對外投資,要麼就拿儲備到國外去買國債,這三種東西要平衡好,並不是特別強調哪一方面。

第七, 公共服務政策可以選擇性地發揮市場作用。

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很多一些公共服務從市場失靈轉向市場相容,而且效率更高、服務更優、價格更低,並更多地在那些市場仍然不能為的領域使勁。

第八, 科技治理政策要引導形成有效共治。

新技術帶來許多新問題,影響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公共治理政策應當研究如何引導各方形成有效治理。

我的時間已到,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這麼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這篇文章說透了
    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這篇文章說透了 原標題:   近期,美方不斷揮舞關稅大棒,還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面對外部極限施壓,中國能否戰勝困難和挑戰,能否繼續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發揮重要推動作用?這篇五千餘字的重磅文章給出權威解讀。  一、面對一波又一波外部極限施壓,中國經濟表現如何?  文章直接給出答案:中國經濟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前行。
  • 經濟下行,應該現金為王嗎?
    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這些資產要不要買? 買這些資產的底層邏輯在哪裡? 更具體地可以追問,2020年這個節點上,這些資產該不該買? 怎麼買? 這個模塊,我就給你集中講講。
  • 2020年第一篇乾貨文章。未來網際網路的出路是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在2020年被認為是給大家正式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乾貨,我們說一下網絡賺錢的那些原理基礎和套路,然後說一說網際網路未來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先讓我想一下怎麼說,無論是小白還是老手,希望我說的能對你有所幫助..
  • 2016考研宏經必考論述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出路
    2016考研試卷及答案公布(點擊進入考研真題解析專題),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6考研初試情況,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在考後為考生提供在線答案解析直播
  • 李揚:降低槓桿率唯一出路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李揚19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強調,降低槓桿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債務增長的同時,保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李揚認為,去槓桿的對策,分為「分子對策」和「分母對策」。分子政策有三點,一是償還債務,尤其是出售資產償債,但是任何減債方式都有緊縮作用。二是債務減記,但會打擊市場信心,導致信用萎縮。
  • 博士後的出路?看完這篇文章就有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5;當前身份為統招統分。協議薪酬;社會福利;住房;子女入學;博士後期滿考核優秀,可申請學校的「特任副研究員」崗位。哈爾濱工業大學30;一般應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學習或科研工作經歷。年薪 16 萬元左右(稅前);社會福利;績效獎勵;住房;子女入學。
  • 2011-2020年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36氪研究院
    如今,我們站在十年路口,共同復盤新經濟跌宕起伏、風起雲湧的十年,試圖從中發現新經濟發展的趨勢與主線。2011-2020是新經濟發展黃金十年回顧過去十年新經濟發展大事件,如電影畫面般一幕幕閃現。群雄逐鹿的千團大戰、全民掃碼的第三方支付、不可或缺的移動電商、風頭正勁的短視頻、吸粉吸金的偶像經濟、如火如荼的直播帶貨、疫情催化的在線經濟、國之重器的中國芯等,這是屬於新經濟十年的獨特回憶,我們正在經歷,也參與其中。新經濟十年,改變了人們衣食住行、消費娛樂的方方面面。同時,大數據、人工智慧、5G、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進步與迭代,加速應用滲透於各行各業。
  • 專家:中國經濟存在下行風險 CPI在溫和上漲
    專家:中國經濟存在下行風險  來源:央視財經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經濟上半年的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這也與之前的預期較為一致。】
  • 職業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給出了答案
    辦好職業教育,承接產業轉移,在這座湘南小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當地最高大上的建築,也是郴州市辦學條件最好的職業學校之一,不少來參觀學習的同行紛紛感慨:「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路在哪裡,在汝城找到了答案。」學校原址位於汝城縣泉水鎮,面積狹窄、設備設施相對落後、建築布局不合理、缺乏拓展空間,硬體不足嚴重製約了學校的發展,老師留不住,學生不願來,學校一度難以生存。
  • 清華大學宮鵬教授:遙感的出路在哪裡?
    2013年,我們對收集的6500多篇已發表的地表覆蓋製圖的英文論文做了一個分析,發現雖然中國論文量已居當年的世界第二位,美國是第一位,但是我們發現來自中國的論文有幾個特點,一是找方便獲得遙感數據的一小塊區域做研究;二是以技術改進為主,或者把別人在其他領域做的工作拿到遙感領域修改應用;三是集中在中國無雲的北方草原和平原地區,山區和雲多的南方則較少。
  • 華德福高中的出路在哪裡
    出國上高中和大學的孩子就找到出路了嗎?首先,國內的華德福高中還在起步階段,如果孩子出國上高中要做好很多準備,在國外上高中每年需要20到30萬的費用對於準備讓孩子出國上高中的家長,也許不是經濟問題,有些家長在國內可以跟著華德福學校搬家,跟著孩子全家搬到國外去陪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媽媽意識到反正以後都要出國上高中或大學,乾脆培孩子去國外上小學,這樣孩子更好接軌國外的教育。
  • 這篇文章講到點子上了
    通過貿易、引入外資,持續學習對手的技術和知識,是中國改革開放崛起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文章正反兩面的閱讀,我們得以思考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有助於理解美國的戰略焦慮。是和幾位同學約好的,要討論一次這篇備受關注的大文。說來也是平生所愛:帶一點可讀之物,在真實世界裡走走、看看、讀讀、想想。「行萬裡路,破萬卷書」是太高的要求,但是出差一趟讀上篇把文章,還是可以做到的。
  • 世外桃源這句成語出自哪裡,與大家分享學習這篇文章的幾點經驗
    看到桃花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世外桃源這句成語,那麼世外桃源這句成語是出自哪裡?東晉著名田園山水詩人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中的一片桃林景色,就是人們想像當中的世外桃源。每當看到山谷中小溪旁的一片桃園,就仿佛看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陶淵明開創了這種世外桃源的風格和嚮往自然寧靜的生活,《桃花源記》也成為後人嚮往世外桃源的一種典範。
  • 一年級語文閱讀能力培優:六篇文章,難度遞增,包含解述與答案
    提供的六篇閱讀文章,是某校一年級學生的月考和周測試卷裡的閱讀分析題,搞抄出來,供孩子們練習。閱讀能力的培養,越早越好。看本篇文章的順序是:先看閱讀文章,然後回答文章的問題,第三步結合每篇文章給出的綜合解述,重新進行思考回答的問題是否完善,最後一步,對照答案,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果發現不認識的生字生詞,請家長幫助解釋。
  • 安琪酵母:產能武裝 仍難敵經濟下行
    這主要是因為2018/19榨季三大主產國糖產量或現下滑,預計巴西中南部減產26.5%,印度減產3.1%,泰國減產2.7%。   從我國糖市來看,糖市呈現出了較強的周期性。基本上5-6年為一個生產周期。而糖價的波動周期也基本複合2-3年熊市,2-3年牛市的規律。目前,糖價已經處在熊市和牛市的切換拐點上,糖價預計在未來2-3年有望上漲。
  • 打工的出路在哪裡
    許成望打工者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努力努力更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不光要打工,還要堅持打工,但打工的同時,有空的時候沒有兼職做,可以多學習知識。因為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也是賺錢的資本。兼職送外賣,寫文章,網上刷單,這都是要有底子的。同樣做一件事,同樣一天的工作量。這些都是平時積累而成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有的人收穫不小,有的人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當我們在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急於求成。因為這不是你主要工作,也不是你的兼職。它是你的夢想,有夢想就要有行動,有行動才有效果,至於多久成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要有恆心。
  • 英國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英國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裡?(一)美國:得罪不起根據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的數據,2019年,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仍是歐盟;而在非歐盟國家中,美國則排名第一。按國別看,美國為英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而除美國以外,英國前十大進出口國家中,歐盟國家則佔據大多數位置。這意味著什麼呢?
  • 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大家都知道清華和北大是我們國家最高等級的學府了,而清華和北大每年也會為國家輸出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培養出這麼多精英人才的學校的校長,自然也必須是在專業領域說得上話的專家學者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這兩所學校校長中的一位——「清華大學」校長,那麼「清華大學」校長是什麼級別呢?帶著這個疑問,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 日本原駐華參贊:日企出路在哪 還是中國較有前途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5日刊登專訪日本原駐中國經濟參贊津上俊哉文章。津上俊哉稱,中國已經不是勞動力便宜的國家。發展模式如果不發生變化,對中國來說也好,對外資企業來說也好,都是無法維持下去的。那麼日本企業最終的出路在哪裡呢?相當一部分企業家認為還是中國比較有發展前途。
  • 中國「芯痛」痛在哪裡,出路在何方?
    「芯痛」 到底痛在哪裡,出路在哪?我們先在玻璃上塗一層蠟,在蠟上畫出美麗的圖案,再澆上酸腐蝕,然後再把蠟和酸洗乾淨,玻璃上就 「刻」 出花紋了。中國 「芯痛」,到底痛在哪裡? 為什麼我們現在天天在討論晶片,因為它對於中國太重要了。每年全世界晶片市場產值約4688億美元,這還是2018年的數據。中國的需求佔了全球市場的1/3,我們自己的產能差了很多,需要(大量)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