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治,以公益之名守護「車輪上的安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國鐵集團企法部負責人就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建築物退讓鐵路安全距離不達標,檢察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促使行政機關嚴格規範涉鐵建築規劃許可審批;村民放養馬群侵入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逼停列車,檢察機關督促、協調政府機關、鐵路部門、養馬村民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治理……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十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人深省。檢察公益訴訟緣何將辦案重點聚焦在鐵路安全生產領域?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又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主任魏南珍就相關問題回應了記者關切。

記者:請問,以鐵路安全生產為主題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胡衛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鐵路建設特別是高鐵建設,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和最完整的技術產業配套體系,高鐵動車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鐵路運營安全關係著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的幸福。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作出重要批示。

鐵路安全生產領域雖然不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但卻是公益訴訟新領域探索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最高檢認真貫徹落實,將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的指導原則,從「穩妥、積極」調整為「積極、穩妥」。已出臺的一些中央層面改革文件中,也要求對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進行研究探索,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的「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制度」,《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提出的「探索開展危化、尾礦、交通等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等。2020年1月的全國檢察長會議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都強調辦理安全生產等領域公益損害案件。2020年9月,最高檢第八檢察廳下發《關於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指導意見》,就規範和引導新領域案件辦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將安全生產領域納入新領域案件重點範圍。

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此次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典型案例,是檢察機關與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鐵路安全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協作配合,推進平安鐵路、平安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成果;對於進一步規範和引導各級檢察機關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也可以通過以案釋法,增進社會各界對維護鐵路安全、加強公益保護的關注度和認同度。

記者:我們注意到,與以往發布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不同,此批典型案例是最高檢和國鐵集團聯合發布的,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魏南珍: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一直和我們鐵路部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前幾年圍繞推進鐵路廉政建設,我們召開過聯席會議,建立了協作機制,聯合發布了相關會議紀要。在國鐵集團和國家鐵路局的協作配合下,最高檢於2017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推動解決鐵路線下安全隱患專項活動,2018年跟進開展「進一步推進推動解決鐵路線下安全隱患深化鞏固年」活動,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鐵路部門一直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

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就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後,國鐵集團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自2019年10月20日起,與國家有關部委以及鐵路沿線各省(區市)地方政府協同組織全路開展了為期近三個月的高鐵外部環境集中整治大會戰。在大會戰期間,國鐵集團與公檢法機關成立執法監察組,充分藉助刑事司法手段,將重點督辦的高鐵沿線安全隱患作為公益訴訟線索移送檢察機關辦理,共同推動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大會戰推動高鐵沿線環境安全形勢得到根本好轉。在大會戰結束後,我們繼續與檢察機關加強協作配合,移交相關問題線索,檢察機關延伸辦案職能,推動類案監督,持續跟進監督短期內未能解決的鐵路沿線安全隱患,辦理了一批典型案件,得到各級地方政府和鐵路部門的充分肯定。

最高檢在發布這一批典型案例前,曾多次徵求我們鐵路部門的意見建議。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希望在各級鐵路部門和檢察機關形成示範效應,同時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在全社會形成愛路護路、熱心公益的良好氛圍,切實加強新時代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鐵路。

記者:請介紹一下,此批鐵路安全生產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

胡衛列:此次發布的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違法類型多樣化。有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公路上跨鐵路立交橋等常見的鐵路線下安全隱患;有放養馬匹、危樹、砂石、彩鋼瓦等「異物侵限」影響高鐵安全類問題;有非法採砂、天然氣管道穿越、違法抽取地下水等影響鐵路路基穩定安全類問題;還有行政機關違規作出行政許可給高鐵運行安全帶來的潛在風險。

二是涉及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問題成因複雜,解決難度大。鐵路沿線漫長廣闊、情況複雜,以及一些沿線居民認識不足、意識淡漠,其安全問題涉及面廣、表現隱蔽、類型繁雜、整改艱難,且整改後容易反彈回潮。鐵路管理體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與地方行政機關溝通不多,管理權存在交叉、重合等,加之社會經濟特別是鐵路事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法規滯後問題等,導致涉鐵領域安全生產公益問題成因複雜,解決難度大,存在監管「盲區」和薄弱環節。

三是靈活運用多種公益保護手段。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靈活運用訴前磋商、檢察建議、圓桌會議、工作函等多種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推動相關企業積極整改,形成解決鐵路安全隱患的公益保護合力,以最小的司法投入取得了最大的公益保護效果。

四是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綜合治理效果。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一般具有跨區劃、跨部門、專業性強的特點,沿線安全隱患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責任主體多元,往往成為困擾路地雙方的老大難問題,需要鐵路沿線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以解決。檢察機關作為第三方力量,通過公益訴訟的方式介入涉鐵安全隱患整治,為各方搭建磋商交流的平臺,督促鐵路沿線職能部門、屬地政府和鐵路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取得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辦案效果。

記者:請問,檢察機關與鐵路部門在開展鐵路安全生產公益訴訟、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方面,下一步有什麼工作計劃?

胡衛列: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大鐵路安全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鐵路安全工作重要指示,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鐵路護路聯防工作,以現有的鐵路運輸檢察機關為主體,積極探索、紮實推進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工作。

二是堅持以公益為核心,進一步推動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立法研究和法律完善。認真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部署,注意總結、宣傳辦案成果,擴大涉及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的影響力。加強與國鐵集團、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溝通,爭取在安全生產法、鐵路法修訂、高鐵安全立法和地方性鐵路安全法規制定修訂時,單設公益訴訟條款,不斷提升鐵路安全管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堅持雙贏多贏共贏,進一步加強與鐵路部門、鐵路沿線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認真研究總結專項活動中形成的有效經驗和做法,進一步發揮檢察機關和鐵路部門各自優勢,採取召開聯席會議、開展聯合調研、聯合掛牌督辦、出臺指導性文件等多種方式,加強信息互通、會商協調、職能分工,嚴厲打擊危害鐵路安全行為,共同研究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綜合整治鐵路沿線安全隱患,研究制定推進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為新時代鐵路安全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聯防聯治,以公益之名守護「車輪上的安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
    檢察公益訴訟緣何將辦案重點聚焦在鐵路安全生產領域?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又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主任魏南珍就相關問題回應了記者關切。記者:請問,以鐵路安全生產為主題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 最高檢、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本文轉自【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答記者問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答記者問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更好發揮《意見》作用,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接受了記者採訪。
  • 【視頻】最高檢、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答記者問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答記者問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更好發揮《意見》作用,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接受了記者採訪。
  • 「2020年第210期」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答記者問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答記者問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更好發揮《意見》作用,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
  • 十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
  • 最高檢、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二)
    2020年9月30日,陽新縣院和陽新縣鐵路護路聯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護路辦)、鐵路部門、行政機關等共同對華實合作社整改情況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華實合作社仍在生產經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狀態依然持續。
  •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典型案例答記者問:守護好全體國民共同的寶貴財富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國有財產、國有土地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實踐中,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被侵害的形勢依然嚴峻。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一批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為什麼說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要領域?這兩個領域公益訴訟檢察主要對哪些具體的違法情形進行監督?
  •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
  •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
    守護好全體國民共同的寶貴財富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國有財產、國有土地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實踐中,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被侵害的形勢依然嚴峻。
  • 最高檢發布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日對外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涉及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傳統村落保護等方面內容。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作為公益訴訟重點領域持續推進,強化案件辦理,加強案例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
  • 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10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4起「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監督偵查機關撤案」典型案例。為什麼在此時發布這批案例?有哪些特點?下一步,為保護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檢察機關在開展立案監督工作上還有哪些新舉措?日前,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問題一:檢察機關發布4起典型案例的背景是什麼,有什麼考慮?
  • 【聲音】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10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4起「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監督偵查機關撤案」典型案例。
  • 最高檢發布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涉及明長城、莫高窟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提到古遺址、古墓葬、傳統建築、傳統村落這些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大家可能首先覺得是文物部門的主要職責,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相關行政機關保護力度不夠,或者破壞了需要修復怎麼辦?檢察院出手了。
  • 上海:評選出2020年度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正義網上海12月9日電(記者林中明 通訊員潘志凡)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訴邢某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中華鱘)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等10件案例,獲評2020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10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4起「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監督偵查機關撤案」典型案例。為什麼在此時發布這批案例?有哪些特點?下一步,為保護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檢察機關在開展立案監督工作上還有哪些新舉措?日前,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問題一:檢察機關發布4起典型案例的背景是什麼,有什麼考慮?
  • 2020年度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終審結果出爐
    全市各級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現場觀摩。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許祥雲出席評審會。,綜合運用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手段,努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 最高檢召開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座談會
    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2017年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提起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案件816件,一審法院裁判支持率97.4%本報北京8月28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2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座談會
  • 強化食藥領域檢察公益訴訟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根據修改後民事訴訟法規定,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屬於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範圍。本期「實務·案例」結合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銷售假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案,再現辦案過程,並邀請實務界人士進行點評,以彰顯檢察機關如何準確適用公益訴訟制度,嚴格依法履行職責,更好地維護公眾用藥安全,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