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從來不甘心當「小透明」,它們一直在你的世界裡「舉足輕重
午飯後一粒維生素C,
晚飯後一粒魚油,
太陽曬得少吃點維生素D,
年紀大了吃點維E抗氧化防衰老……
連明星也曬出自己的保養方法——把維生素「當飯吃」。
維生素致癌?居然不是謠言!
美國的權威機構從來沒有對維生素補充劑的「功效」進行過背書。不管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膳食補充劑辦公室」,還是絕大部分行業機構、著名大學,在對公眾宣傳中,都是主張「通過多樣化的飲食獲得均衡的營養」、「沒有證據表明額外補充膳食補充劑有益健康」、「過量補充膳食補充劑可能增加風險」。
甚至連製藥商輝瑞自己也稱複合維生素的主要目的僅在於幫助人們彌補通過飲食攝入的營養不足的情況,而不是為了診斷、治療、治癒或是預防任何疾病。《華爾街日報》文章的標題更是直接發出質問:「維生素熱該結束了。」
雖說維生素直接致癌的說法有些誇大,但是服用維生素確實不但沒有抗癌的作用,自己盲目使用、特別是健康的人長期盲目使用人造維生素補充劑(而不是從果蔬種攝取自然維生素),還會讓患癌症風險翻倍。
2007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發現過量服用:
維生素E死亡率增加4%
β胡蘿蔔素死亡率增加7%
維生素A死亡率增加16%
而且沒有證據表明維生素C能延年益壽。
你以為的「適量」,可能是「過量」!
長期以來,在商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有益無害」的潛移默化之後,廣大消費者忽略了它過量食用的問題。
大多數藥廠生產的維生素片劑,都存在劑量過大的普遍問題。很多研究都顯示,攝取大劑量維生素可能帶來傷害,實際上增加患癌風險、心臟病風險。
至於過量服用維生素E,風險就更高了。在今天,維生素E幾乎都快成「神藥」了,隨便翻開養生報導,就會見到諸如「維生素E能促進生殖。它能促進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數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濃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預防流產……」這類的報導。
這些報導說的都是實話,至少是實話的一部分,而沒有說的另一部分則是:如果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E,那也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維生素E的攝入量應該是30毫克,大約是30粒杏仁所含的量。可是如果你看看冰箱藥盒裡維生素E膠囊的說明書,就會發現其劑量超過了每日正常攝入量的50倍!
如何注意維生素補充劑的劑量?
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即維生素A、D、E、K,會在人體器官蓄積起來,引起中毒,補充時要特別注意劑量。
而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即使攝入過量,它們也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怎麼判斷是否為「低劑量補充」?
有個簡單方法:「藥字號」維生素片是用來治病的,所以純度、劑量都比較高;相對來說,「健字號」維生素片,劑量低一些,按說明書食用,一般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