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最壞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2020-10-03 陽媽育兒大作戰

心理學大師榮格有句話說得很好: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這句話中的含義很深,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父母情感對孩子的未來情感的影響

我們常說一個有愛的家庭對孩子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關係,良好的父母關係不僅會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溫馨、更健康,夫妻之間針對孩子的養育,也會更容易有統一意見,而這些都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另外,孩子學習對待異性的方式是從父母那裡開始的,當你和愛人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夫妻關係,這就會給孩子帶來最直接的情感影響,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情感生活。

很多人步入婚姻生活以後,發現與自己的另一半無法磨合,經常爭吵,其實換個角度就會發現自己或者伴侶身上有很多原生家庭帶來的遺留問題,很多問題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習得正確的和異性相處的方式。

2、父母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

父母在彼此生活的過程中都要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價值,當孩子看到父母雙方都有自己的價值和追求,孩子就會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但是反之,父母雙方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孩子會經常被父母引入誤區,價值觀也容易被一件件雞毛蒜皮帶偏。

父母相處是門學問,如何讓孩子能夠看到父母的價值,也是孩子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非常重要的一課,而這堂課貫穿在與父母生活的始終。

3、父母對孩子性格發展的影響

如果父母雙方都愛孩子,但是彼此卻很分裂,就會讓孩子陷入一個困境,因為選擇爸爸或者選擇媽媽的難題總會不經意就在家庭劇中上演。

如果父母雙方都不愛孩子,就會讓孩子沒有價值感,孩子會覺得自己對任何人來說對不重要,也會容易貶低和看輕自己。

如果父母雙方只有一方愛孩子,另一方不愛,就很容易讓孩子進入愛恨交織的怪圈,心中總是對一方的補償和另一方的埋怨,平衡的不好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作為父母,我們可能經常會比較在乎自己童年的不幸的經歷,但是卻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把原生家庭的遺留問題帶入新家庭中,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尤其對一個新生命的成長。

專注婚姻衝突與兒童發展的聖母大學心理學家Cummings認為: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以此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的相處方式在一個家庭中非常重要。

我們並不是說一個家庭中不可能不應該有任何矛盾,而是說矛盾發生後,父母究竟是如何去解決的,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矛盾也分好壞,父母要能分清

父母應該分清哪些矛盾的爭吵是對孩子不利的,哪些爭吵是建設性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的,避開對孩子不利的爭吵,而對於正確解決問題的處理方式,適當情況下其實是可以讓孩子看到甚至是參與的。

父母關係不和,經常性有破壞性衝突,這種就是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比如言語辱罵、身體攻擊、冷戰、分居、鬧離婚等等!

但是父母有矛盾,正確開啟家庭會議討論,制定合理的方案並實施的,類似這種就可以看作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被鼓勵的。

另外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可以爭吵,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安全感,他們的人格還不完善,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6-12個月的嬰兒即便是在睡著的情況下,對父母爭吵時的語調也會有反應。

當然即便是成年後的孩子,也依然會受到父母情感的影響,所以成為父母最重要的一項責任,是先過好自己的生活!

父母好好過生活,孩子的原生家庭才會更健全,這也會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好環境。

最後,一句話送給天下所有的父母共勉:

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而愛,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

我是陽媽@陽媽育兒大作戰,喜歡可以點讚關注我,漫漫育兒路,我們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父母好好過日子,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在一個有愛的家庭裡成長更幸福的事情了。父母和睦、家庭溫馨,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內心要比其他同齡人更加堅強,更加溫暖。遊戲中的血腥畫面讓他在這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絲快慰,他開始沉迷於電腦遊戲,不務正業,不想學習,還認識了學校裡的一些壞學生。一到放學就和這群人一起稱兄道弟地翻牆去網吧裡打遊戲。總之,因為父母的影響,小王在壞學生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第二個現象:本以為高考狀元的父母都是「孩奴」,採訪後才發現都不是。記者問:「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他們都回答:「好像也沒怎麼教育啊。」第三個現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績很難躋身頂級,而且性格也不太陽光。記者問「孩奴式父母」同樣的問題時,他們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對孩子的不滿也是一大堆。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吵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在那部短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在孩子眼裡面。與孩子陪伴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孩子,而這種影響作為孩子成長初級階段中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所以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性格至關重要,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
  • 父母在給孩子自由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給自己自由
    很多時候想要成就好孩子,家長就要做出最好的榜樣,父母為了孩子能夠付出一切,但有的時候恰好就是不理智的付出,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在生命中學會得最多的是索取,而卻不知道奉獻和付出,父母有的時候就是太過於遷就孩子,從而造成他們的無知和自大,不懂得感恩。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不會拒絕孩子的父母會把孩子養「壞」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於有些父母來說,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哭鬧,孩子的哭鬧會讓他們失去了原則,也會讓他們大腦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要孩子一哭鬧,父母就算平時再有原則,也會馬上妥協,不懂得去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這樣的父母最終只會把孩子養「壞」。
  • 你的壞情緒正在壞掉孩子,平和的情緒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你的壞情緒會傳遞給孩子關於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靜止臉」實驗:當嬰兒面對一個笑盈盈的媽媽,他也會非常開心,配合著媽媽手舞足蹈,咿咿呀呀的說話,激發出各種積極歡快的情緒。但當媽媽突然板著臉,面無表情時,孩子首先會感到困惑,之後想辦法吸引媽媽的注意,變得躁動不安。
  • 幸福的家庭裡,父母經常「孤立」孩子
    我問她為什麼不和父母說說呢?她說每當她表現地有些情緒,媽媽就受不了,媽媽覺得自己付出那麼多了,孩子還有什麼理由覺得不開心呢?所以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假裝很開心。「那更應該和爸媽溝通。」我勸她。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過:「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有句話說得好:「孩子不聽我們的,他們模仿我們。」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父母給孩子灌輸了什麼,而是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什麼,父母熱愛生活,孩子也會優雅地生活;父母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愛生活。
  • 父母離異對孩子是好是壞?心理學家:主要看父母的離婚方式
    婚後生活過得不好,很多人都會考慮是否要離婚,但是大多數人也只是想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怕父母離婚給孩子帶來傷害。那麼父母離婚到底對孩子是好是壞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兩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快樂,心理也更健康。一種是家庭生活幸福、父母沒有離異的家庭。一種是家庭矛盾激烈,但父母已經離異的家庭。
  • 孩子總是不「聽話」?淺談父母情緒控制對孩子的影響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01`之前很多期文章討論的都是關於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和父母的各種需求,這一期我們就來談一談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而男孩小孟的媽媽,則是把自己的壞脾氣毫不收斂地對準了兒子,完全不考慮兒子接收到她的壞情緒後會是什麼心情。
  •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攻擊性語言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當孩子被評價或者被責備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內疚,感到懊悔。 孩子會感到父母不公平,他們感覺到一種不公,我什麼也沒做錯啊,或者說我的本意並不壞啦。 孩子會常常感覺父母不愛自己,會遭到拒絕,他就是不喜歡我,因為我做錯了事。
  • 心路情感諮詢:父母離婚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現在很多夫妻覺得不過下去了會選擇離婚,自己確實是脫離了痛苦,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往往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那麼父母離異的家庭對於孩子來說究竟有什麼影響,又該怎麼把這個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心路情感來和大家說一說~在離婚的過程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兩人激烈的衝突與爭吵了,這種能量的釋放與衝擊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
  • 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父母發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非常大:1、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也發脾氣發脾氣這件事情會「遺傳」,父母遇到事情就發脾氣,會讓孩子看到這一種「解決方式」,孩子也會「學以致用」。
  •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知乎上有網友提問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說 父母的負面評價讓她成為一個極度不自信的人。父母的指責、批評就像利刃一樣刺在孩子身上,像烙印一般刻在孩子心口。可能父母不以為然,覺得這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對孩子來說,這些負面評價留下的傷疤永遠存在一碰就疼。父母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性格就在父母的評價下養成,過多的負面評價只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
    孩子在家裡玩小汽車,發出了聲音,媽媽瞬間暴跳如雷: 「你不許發出聲音!我最討厭吵了!」 這位媽媽不解,覺得自己的兒子怎會如此煩人,卻意識不到,這個家最大的噪音是自己發出來的。 為了讓媽媽感受孩子每天身處的環境,節目組為這個媽媽準備了一場挑戰,前往聲音體驗場所,聽一聽自己平時是什麼樣子。
  • 「我媽在我臥室裝了監控」,父母的控制欲,是對孩子最壞的教育
    無獨有偶,有一個14歲的男孩子就因此報了警,因為父親裝了監控,所以他覺得自己的隱私被侵犯。然而對於兒子的指控,他的父親卻認為,一個孩子並沒有那麼多的隱私,而且他作為父親,是有權利監控他的。而江蘇新聞的記者針對此事走訪調查,卻發現很多的家長都贊同這樣的行為,而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監視孩子有沒有認真的在學習
  • 這樣的父母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父母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執筆塗畫對孩子印象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尤其是孩子3歲之前,母親付出了全部的愛和精力,給予孩子心理上和生理上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對孩子的付出遠不及母親,但這並不代表著父親可以抽身而出,充當一個客串的角色。此時父親最大的責任就是好好照顧妻子,給予妻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讓妻子感受到來自丈夫的溫暖和體貼。
  • 你對孩子冷暴力嗎?父母的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孤僻是由於孩子的內心敏感自卑,喜歡一個人待著。造成孩子這種性格的原因,正是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冷暴力。家長對於孩子來講,是最信賴和依靠的人,當家長都不願意和孩子講話溝通,孩子也就不願意和別人溝通相處了。相信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孩子的。而往往家長對於孩子「冷暴力」,正是因為太愛孩子了,因此才會對孩子寄予更高的期望。
  • 有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別忽視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不會好好說話,並不是說父母總是歇斯底裡(當然也有),而是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沒有和孩子保持平視的視角。情商低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其實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這種父母控制欲也很強,總是喜歡替孩子做決定,總覺得自己把控的就是最好的,喜歡對孩子指指點點,不尊重孩子。當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 對孩子說過這三句話,父母要好好檢討了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有時候父母的話,也可能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父母對孩子說過這三句話,要好好檢討一下了。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懂滿足,喜歡和別人進行比較。許多父母喜歡拿自己家孩子的缺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進行對比,試圖用這種方式去約束與激勵孩子,但這種比較之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父母要明白,我們是要培養孩子的優點並發揚,並不是盯著孩子弱點來比較貶低。其次要反思自己,父母想讓孩子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是否自己也要向別人家的家長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