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分數高,動手能力低即為高分低能。
最開始憋出這個詞的人不知道是誰,我大膽的猜測下,可能是出於嫉妒,考試考不過人家,就說人家動手能力差。
這個事情不可能存在。
高分什麼概念?
考試一直高分,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歷,自信心爆棚。
當然,你也可以解讀成沒受過失敗的毒打,自尊心會比較強。
這個解讀純屬扯淡,什麼是學霸?
分數高基本可以跟智商高劃等號。
詞彙量是智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歲孩子不會說話和3歲出口成章,實事求是的說,後者就是更聰明一點。
詞彙量跟閱讀量有關,大量閱讀的人會那麼淺薄?一點刺激就覺得自尊受到了打擊?
閱讀是經歷不同人生最高效的方式。
BB到這裡,忽然意識到,這個話題好像之前嘚啵過,最近感受太深,忍不住又冒了出來,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剽竊我自己,應該不礙事。
高分是一道一道題考出來的,每道題都是平時在題海裡絞盡腦汁、一筆一划積累出的。
這個過程完全符合做成一件事的過程。
一個高材生面對一件事,他會想從那下手,有足夠的自信解決遇到的問題,打小積累的成功經歷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到。
學渣面對一件事會發生什麼?
我不行。
半途而廢是學渣共同特質。
打小積累的失敗經驗,讓他沒有做成一件事的經歷,面對一件陌生的事,他會下意識的斷定自己幹不成。
好了,不雞湯了。
這幾天找村裡的小夥伴理遊戲推廣流程。
準確的說是我哥的小夥伴。
他們那一屆,全部初中畢業就走入了社會。
小夥伴天天玩遊戲,玩了少說10年,讓他用多開模擬器玩遊戲。
煲了3天雞湯,好說歹說,還是喜歡抱著手機玩,對模擬器充滿抗拒,第一天還像回事,上手2小時,今天上手不到10分鐘。
3年前我就知道不能找熟人做事。
熟人不能罵,考核也執行不下去,商業是理性行為,不能牽涉感情。
實在沒辦法,村裡認識的人少,招聘又遲遲沒動靜,溝通了幾個都沒了後文。
覺得這樣的事,隨便找個人就上手了。
萬萬沒想到,玩遊戲都要煲雞湯。
我自己上手過,很簡單,3分鐘就get了模擬器同步原理,但,我很少玩遊戲,玩不進去,打怪升級一點刺激感沒有,玩著遊戲差點睡著了。
不是標榜自我高雅,在大學宿舍開著音響欣賞日本愛情動作片的事也幹過,抖音、快手也刷,B站吃播天天看,只是玩不進去打怪升級的遊戲。
畢業後唯一玩的遊戲:魂鬥羅。
當初玩也是為了開發遊戲市場,看看遊戲運營套路,選來選去,選了魂鬥羅,童年缺失——小霸王被爸比摔碎了。
算了,不BB了。
傷仲永確實存在。
但,打小不學習的人,長大肯定不佳。
別TM舉你身邊初中畢業奔馳寶馬的慄子,那個錢賺的多數是跟暴力相關,高利貸之類的。
我的同事中有個高材生小姑娘,打小實驗班的那種。
不用煲雞湯,就是賈伯斯說的那種高級人才,越罵越有幹勁。
從小很行,長大不允許自己不行,跟個漢子一樣,始終憋著一口勁要證明自己。
告訴她要幹啥,一點就透,超預期的完成,細節自己就試出來了。
END
失敗銷售說
動手能力不是天生的
反覆取得成功的人怎麼可能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