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兒子不學無術,飛揚跋扈的樣子,我和爸爸都無法保持淡定了。
從小孩子養在爺爺奶奶家,被兩位老人寵壞的他,性格脾氣都不讓人省心。
小學三年級,我把兒子帶到了身邊,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改掉兒子的壞習慣。
看到他寫字姿勢不好,我會拍打他的後背,讓他坐端正。看到他寫的字不好看,我就會給他買來字帖,讓他一遍一遍的練。看到他的作業質量太差,我會直接撕掉,讓他重新寫,什麼時候合格什麼時候才能玩。
在當時,我確實看到他很快就有所改變。
他寫字甚至被老師表揚好看,他的作業、卷面都非常乾淨整潔,那個時候,他的成績也總是能排到全班前10。
所以,看到效果的我始終保持這種高壓的教育方法一直到7年級。
現在想來,我對他的一次次打罵和吼叫,給自己也給他的成長挖了很多坑。
大概是快要步入青春期了,我說的話他開始不聽了,他生氣起來會大吼大叫,就像是一個瘋子。
而且,在我看來,他也不在乎自己的學業了,我眼中什麼不好,他就會去做什麼。
每天放學,他回房間,把門一關,在裡面看小說、玩遊戲、聽歌...總之就是不會寫作業。
當然,我眼裡容不得他的這些壞行為,所以我會一遍一遍的催他,他嘴上是答應的好好地,行動上卻遲遲拖延。
有一次,他的考試退步特別大,老師也跟我說:「孩子因為馬虎,不仔細丟了10多分。」我聽了很生氣,當天放學,讓他交出試卷一起復盤,我質問他:「我告訴你多少遍了,寫完題一定要檢查一遍,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你怎麼就記不住?」
沒有想到,兒子立馬爆發,用憤怒的眼神看著我,衝我大吼:「忘了就是忘了唄,哪有什麼為什麼,我怎麼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忘了,還不行嗎?」
我被驚得目瞪口呆......
於是乎,我變得很焦慮,我給他報了很多補習班,唯恐他越來越退步,一天到晚,我恨不得他被練習冊塞得滿滿的,雙休日我也不想放過。
然而,步入青春期的他哪裡肯就範。我這邊如臨大敵,不敢放鬆,兒子卻在我的「圍追堵截」之下,越來越貪玩,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
面對我得催促,兒子經常是一句話懟得我啞口無言,慢慢的我的焦慮好像是到了一個臨界值,馬上就要爆發。
果不其然,在這學期初,也就是兒子八年級上的時候,我們之間的關係變得一觸即發。
每一次大考小考,他的考試成績都像是演繹過山車一般刺激,我盯著成績和排名越來越低,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後來,一次月考,他的成績創了歷史新低,我拿著他的試卷,指著他的鼻子罵他:「你看看你現在都變成什麼樣子了,一點都不爭氣,跟你小學比真的差遠了,越活越退步,越活越蔫......」
他邊哭邊大喊著說:「你就知道關心我的成績,你有真的關心過我嗎?我覺得學習就是為了你們學的!我根本不知道學習有什麼意義!」
說話,把門撞上,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
說實話,聽他這麼說,我心裡覺得氣憤和可笑。是誰每天為他操勞,照顧他,只為他以後能後活的更好?
在我看來,我們都圍著他轉,圍著他而生活,他卻覺得自己是我們的「傀儡」!
後來,這種親子對抗發生的越來越頻繁,兒子變得不愛表達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我和爸爸都難以接近。
有一次,我打完他之後,後悔地跟他道歉,那時我很害怕和兒子的關係破裂,於是我小心翼翼的問他:「你還會愛媽媽嗎?」
他說愛。
我說:「我都這麼打你罵你,為什麼你還會愛我,你不應該恨我嗎?」
他垂著頭,小聲地說:「我也會恨,但你是我媽媽,我愛你的。」
聽到兒子這話,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我不想再這樣下去,我的內心充滿深深的自責,想要改變的念頭不斷地衝擊著我。
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該怎麼培養孩子我感到很迷茫,每次出現「問題」了才急急忙忙去想對策,做調整。
帶著迷茫,無意中我遇見了「家教藝術全6冊」的育兒知識
說實話那時候,因為兒子的偏差行為越來越多,學習成績一路退步!所以,我特別急切想要改變這種糟糕現狀。在我們和兒子產生矛盾,對他說教時,就算我們的道理是正確的,兒子也會遵從自己。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這是孩子成長的階段性特點,並非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我們家長怎麼做好孩子的疏導與教育工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後來兒子的改變讓我感到欣慰。
改變的第一步,我需要知道自己以前錯在哪兒了,黃老師在課程裡分析了「孩子叛逆貪玩,不學習」的三點原因:
1,內驅力
孩子的每個行為或顯性或隱性都有一個支撐力量,就是動力和動機。家長只有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支撐點是什麼,才能精準幫助和引導孩子。
2,家長教育方法不當
以前,我一直給兒子下命令,譬如「不好好學習就會如何讓如何」,甚至在孩子無助的時候,用冰冷貶低的語言,把他拒之千裡。同時,我還會一直傳遞給兒子一種觀念:我只關心你的成績,一切也都是「為了好成績」而進行的交易。我的這些做法,這對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沒有作用,也沒有真正樹立「為學習,為自己負責」的意識。
3,家長替代了孩子的主體作用
我想這是很多雞娃家庭裡都會有的誤區,那就是父母過於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從而變成了「家長比孩子還著急的狀態」,孩子的潛意識裡也會有「學習是為家長而學」的邏輯。
除此之外,教育模式、情緒調節、正向引導等種種乾貨和指導方法讓我不斷成長,吸收滿滿知識和技巧的獲得感讓我甘之如飴。
但是,最開始的改變對於我這個觀念死板的媽媽沒有那麼容易,我總是很難邁出改變的第一步,而且急於求成的心態也讓我一度迷茫。
以前,任憑我小伎倆再多,兒子都不願多聽我說一句話,作業也永遠拖到最後一刻。
現在,隨著我說話不再咄咄逼人,掌握了一定的溝通技巧後,兒子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跟我聊。
通過學習,我知道兒子的內心開始逐漸被我暖化了,這也是我們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隨著方法一步一步的展開,過程中其實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我們倆偶爾也會爆發些許矛盾。
但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兒子打遊戲、看小說的時間,在慢慢縮短,主動複習、做作業的頻率越來越多。我喜極而泣,能夠幫助兒子走回正軌,我由衷感激自己,感激自己找對了方法。
現在這套」家教藝術全6冊「限時優惠,原價198現在88.8就可以帶回家,一場電影的錢,提升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