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徐平)11月16-20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雲上文博會)以線上展會形式舉行。本屆雲上文博會上,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展品主要為智能裝備類產品和數字讀物。
從2015開始,掌閱科技已經參與了四屆深圳文博會。本次參展,掌閱不僅展現了其「文化企業」屬性——向觀眾傳遞閱讀的價值與意義;更依託其先進的技術研發和創新,通過不同代iReader電子書閱讀器展示掌閱「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這一屬性,讓觀眾看到先進技術與閱讀的融合與發展,以及未來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數字閱讀可拓展的廣闊空間。
數字閱讀與科技結合
掌閱是國內首家開啟正版付費閱讀,並同時開展版權儲備的企業,目前已與國內外近700家優質版權方開展合作,擁有50餘萬冊正版圖書資源。公司核心產品掌閱APP一直穩居中國閱讀類APP前列,持續領跑國內數字閱讀市場;並位列中國港澳臺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類APP銷售榜榜首,成為在全球影響較大的數字閱讀平臺。
十餘年來,掌閱研發並掌握了包括排版引擎、仿真3D翻頁效果、文檔轉換、多功能護眼等多項核心技術,推出了第一個實現3D書架和仿真翻頁的閱讀產品,首創了文本文件自動續讀技術,渲染速度比業界平均速度快50%。
作為國內最早擁有自主研發版權管理系統的數字閱讀企業,由掌閱自主研發的海量內容版權管理系統平臺,規範了版權引入、編輯審核、編輯排版、書城運營、版權方反饋等各個環節。掌閱這套版權引入和推廣反饋的正規流程,不僅獲得了國內外內容提供方的認可,還促進了數字出版業和網絡文化持續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掌閱科技資源研發部經理劉龍表示,為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特別是合作出版機構、內容提供方的版權權益,為公司的版權內容審核、製作、管理提供更嚴格、便捷的作業系統,2012年,掌閱自主研發搭建了版權支撐系統,建起了一個擁有海量內容版權管理能力的系統平臺。目前該系統已經過多次創新升級,逐步完善服務內容和使用體驗。
劉龍介紹,該平臺主要分為兩套埠,一個開放給出版、網文、有聲、漫畫等版權合作方,合作方可通過登錄後臺進行自有版權圖書的上傳、下架、投訴等版權管理,直接參與掌閱APP內所有運營活動、申請推薦位,查看自家圖書在掌閱平臺上的所有相關數據等海量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合作夥伴使用和管理。同時,該系統還為CP用戶提供讀者點擊、閱讀等多重維度的喜好大數據,為內容創作方向和製作提供指引。另一個後臺是掌閱內部資源管理平臺,可完成書籍的編輯、排版、上架、下架、審核等全流程,最重要的是該系統擁有3重預警機制、17項版權風險識別,包括下架、續約、終止合同、解除合作、資源清除5種風險應對方案。同時,在版權監管方面也在進行一些技術性嘗試,如對每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的各個章節上標記一個標識碼,然後將所有標識碼歸納建立起一個數碼庫的「內容入庫」技術。
開拓海外數字閱讀市場
作為進軍海外的閱讀品牌,掌閱緊緊圍繞國家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戰略的契機,通過不斷優化企業海外布局,講好中國故事,網絡文學出海傳播範圍得到極大擴展。自2015年進入海外市場以來,掌閱iReader APP已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2000多萬海外用戶,加快了中國網絡作品的海外本地化進程,跨越了現有語言、文化藩籬,大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中國文學,特別是網絡文學作品被廣泛、有效地傳播,甚至在一些國家掀起了追捧中國作品、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此外,掌閱一直以來推動優質網絡文學作品漂洋過海,讓海外讀者了解中國青年人的文化創造熱情和創造能力,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從一個側面加深對中國發展成就的認識。「不少作品也引發當地青年追捧。有的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每天有幾百萬人通過小說、漫畫等不同形態在閱讀。」
技術與閱讀的融合與發展,拓展了用戶的閱讀空間,掌閱的網絡文學作品通過全媒體形態傳播。掌閱文學營銷策劃總監路升告訴記者,從硬體方面看掌閱自研發的ireader閱讀器產品,首創的彩屏閱讀器等創新,拓寬閱讀的硬體產品以及有聲小說與智能音箱的結合,也是創造了新的閱讀場景。從閱讀衍生方面看,文字其實是任何內容的源頭,網絡文學IP也已經在影視、遊戲、動漫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頭部的IP也是枚不勝舉。掌閱也在多方面均有布局,目前熱門的短視頻與IP的結合掌閱也在積極探索中。從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來看,掌閱的海外版本也已經數千萬用戶,AI翻譯和全球各地落地的內容本土化運作也是掌閱海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掌閱海外版共支持英語、韓語、泰語、印尼語、俄語、法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14個語種。公司還與企鵝蘭登、哈勃柯林斯、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全球知名出版機構建立聯繫與合作。目前,掌閱iReader可為2000萬海外用戶提供30萬冊中文內容,10萬冊印尼文內容,10萬冊泰文內容,5萬冊英文內容,5萬冊的韓文內容,數萬冊的俄文內容和波斯文內容。2017年,掌閱iReader海外項目成功入選2017年北京市提升出版業國際傳播力重點項目;2018年,掌閱iReader海外項目榮獲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同時,掌閱成為2017-2018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文化企業出海的優秀代表。
開發國學經典數字讀物
2014年4月,掌閱專注國學經典,打造「掌閱公版」項目,秉持「弘揚中國古典文化,傳承優秀傳統美德」的初衷,致力於用技術手段實現全民無門檻閱讀國學經典,用數位技術重製經典,佐以注釋、翻譯、插圖、附錄等,使原著更加豐富易懂,更有利於推廣普及。項目所有書籍均免費提供給讀者,包括海外用戶,自上線以來,已製作推出了400餘種公版書,累計下載量逾9000萬。
掌閱科技自出版總監王珂介紹,公版項目小組成員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對傳統文化懷抱熱情,項目根據每個人的特長進行分工。掌閱公版按照常規「經、史、子、集、類叢」5部進行分類,每本書都經過選題、策劃、審稿、校對、注釋譯文、知識拓展、封面設計、排版設計多道工序,用心重新再版。
例如,為了讓用戶能從更多的角度了解四大名著,掌閱公版針對每本書的特點添加特定元素,《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人物關係圖,《三國演義》中的魏蜀吳文臣武將關係圖,《西遊記》中的妖魔錄,以及《水滸傳》中的108將資料圖表等,都可以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隨時查閱,了解人物關係。在製作《紅樓夢》時,項目組專門趕赴遼寧旅順博物館,了解清代孫溫所繪的全本紅樓夢真跡,並在數位化過程中將其用作了插圖。該版《紅樓夢》上線後不久,便收到8萬餘篇書評,參與討論的書友達2萬多人,下載量達到300多萬次。
此外,掌閱公版還推出了「掌閱公版·啟蒙」這一子項目,將國學啟蒙類書籍獨立出來,充分利用富媒體技術,做成拼音讀本,添加語音、釋義、插畫等效果,方便少年兒童的閱讀。《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經典啟蒙讀物在掌閱書城App有極高的下載量,許多家長通過這類讀物為孩子進行國學啟蒙教育。
目前,「掌閱公版·民國」、「掌閱公版·外文」等子項目也陸續上線。掌閱將繼續懷抱「國學普及」的初衷,持續推進公版項目,也藉助公版項目將優秀中華經典著作和中華文化傳播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