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享汽車用戶也來訴心酸了:押金不給退,連電話、微博都被拉黑)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益 李娜 / 文 吉星 / 攝)1000元押金退了一兩個月還沒結果,各種聯繫方式被拉黑,這邊共享單車的押金還沒有退還到位,共享汽車的問題也逐漸露頭了。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網上關於共享汽車押金難退、事故糾紛等投訴不斷增加,且涉及的單個用戶金額更大,投訴內容情況更加複雜。
共享單車之後,共享汽車也被吐槽退款難
近日,消費者洪女士向現代快報記者反映,她在盼達用車 APP 申請退押金,不僅拖延了很久遲遲沒有到帳,並且在與客服溝通時,電話和微博均被拉黑。
據洪女士介紹,9 月13 日上午,她從河南鄭州來南京辦事,出了南京南站便想租用共享汽車前往目的地。盼達在鄭州也有運營,她查詢後得知南京也是運營城市之一,就下載並註冊了該 APP。實名認證後支付了 1000 元的押金,但是她隨後卻發現,當時南京南站附近並沒有車,最近的取車點也在幾公裡外。於是,她提交了押金退還申請。
從她提供的截圖來看,申請提交時間是 9 月 13 日上午 10 點半。期間,她曾多次通過撥打客服電話、私信官方微博等方式詢問進展,不僅沒有得到回覆,還都被拉黑了。
10 月 11 日,洪女士向盼達用車的官方微博反映了退款一事。"@盼達用車 " 私信回復稱,已經記錄加急審核,審核通過後會在協議規定時間內退款到帳。洪女士隨後回復 " 我已經等了一個月了 ",卻發現消息發送不了,系統提示 " 由於對方的設置,你不能發送消息 "。
洪女士表示,在此之前,她的手機號碼已被客服拉黑,無奈之下,她換了一個手機號碼撥打客服詢問退款進程。"10 月 14 日上午 8 點 57 分打的第一個電話,客服接了,但是說現在不是工作時間,讓我 9 點以後再打。結果過了 9 點鐘我再打,卻發現也被拉黑了,一直沒有人接。"
現代快報記者就此事聯繫了盼達用車的客服,一名工作人員先是表態,他們不會拉黑用戶,隨後建議洪女士換一個號碼去打電話反饋,其他的問題無法回復媒體。對於這個回應,洪女士表示無法接受," 我換一個號碼,他還是不接怎麼辦?為了退這個押金難道我要辦一沓電話卡嗎?" 截至記者發稿前,她還未收到退款。
10 月 22 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也聯繫了盼達用車南京地區前負責人,他表示自己早在去年就離開了,對於盼達的現狀他並不了解。
多家企業陸續退出市場,盼達用車多家分公司經營異常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兩三年的時間,曾有十幾家共享汽車企業進駐了南京,比如易充網、EVCARD 環球車享、Gofun 出行、神州租車、小明出行、摩範出行、盼達用車、車來出行、聯動雲、立刻出行、長安出行、Car2go 等,但現在,Gofun 出行等多家已陸續撤離。目前,南京僅剩下 EVCARD 環球車享、摩範出行、聯動雲、車來出行等還在運營。
盼達用車的一名客服也向記者透露,盼達已在一個多月前退出了南京市場。但至今盼達 APP 仍顯示,江蘇範圍內有南京和蘇州兩個城市可選,只不過現在是沒有可用車輛的。根據天眼查顯示,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存在經營異常的風險。其成都、廣州、武漢的分公司,都因為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另外,該公司還涉及多起法律訴訟,其中 " 曾因租賃合同糾紛而被他人或公司起訴 " 的記錄有 5 條," 曾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而被他人或公司起訴 " 的相關記錄有 15 條。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多個品牌的共享汽車都被吐槽過,問題集中在退款和事故兩個方面。在黑貓投訴上,關於盼達用車的投訴有 11268 起,大部分涉及的都是押金退款問題。9 月 26 日,有消費者稱,申請退款 4 個月後還未收到錢。儘管該平臺顯示,這 11268 起投訴都得到了回復,但解決完成的只有 5506 起。與此同時,關於 EVCARD 的相關投訴有 163 起,GoFun 有 1957 起,小明出行有 182 起。
隨著今年初交通運輸部新規的出臺,目前不少共享汽車都可以使用芝麻信用分免押金。不過,關於押金退還慢、退還難的投訴依然不少。南京市客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下半年以來,他們所接到的共享汽車退押金慢、退款難的投訴也有增多,此外,違停、車輛使用等方面的投訴也不少,這其中就有盼達。
對此,有共享汽車企業解釋,共享汽車的押金有特殊性。用戶在使用車輛後,企業需要查詢有沒有產生違法違章記錄,這個時間比較長。而對於事故產生的費用糾紛等,目前來看,很多是因為用戶沒有認真閱讀共享汽車使用協議,對車輛的使用、事故發生後的處理流程等不熟悉。
業內人士:主管部門在監管上應更柔性機動
" 共享汽車呈現出的投訴熱潮,應是疊加因素的影響。"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表示,自去年以來,資本退場再加上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共享汽車企業對於風險的承擔能力減弱,陸續開始調整運營戰略,收縮戰線,伴隨而來的就是投訴增多。
如何解決這些投訴?顧大松表示,押金難退、事故糾紛等,都是共享汽車行業的老問題。今年交通運輸部等部委針對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交通新業態,出臺了押金管理及退還等規定。比如,企業應設立用戶押金的專用存款帳戶,不得從中提取現金,除退還用戶、扣除賠償款、提取付記利息情形外,不得辦理轉帳。共享汽車的押金最長退還期限不應超過 15 個工作日等。但這些規定誰來執行、誰來監管,還沒有落實到位。
" 共享汽車本來就是很吃現金流的項目,容易出現押金被挪用的情況。"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浦正寧認為,目前國家對於新業態押金等行業管理規定,相較於法規來說,執法的彈性空間較大。如果一家共享企業運營已經陷入困境,即便是主管部門按照規定開具了懲罰書、收取了罰款,其對用戶的押金退還等,也會按照企業內部既有的流程進行處理。
浦正寧建議,對待這種企業,主管部門應在約束手段上更加柔性機動,以解決問題和保護消費者利益為前提,對企業進行約談、監督,嚴控其新業務的開展。
針對共享汽車在使用中易產生的糾紛及賠償問題,他表示,共享汽車作為一種高價值產品的租賃業務,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應該認真閱讀拿到的條款和規定,在使用中避開容易產生矛盾的問題。從網際網路企業角度來講,可學習已經成熟的傳統租車行業的處理經驗,優化流程。比如,利用網際網路優勢,通過駕照年限等信息,差別化地對待不同駕齡的司機,以避免可能產生的風險。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正準備收緊對共享汽車的監管,交通部門已經擬定了共享汽車管理辦法,待充分討論、審定獲批後,再公布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