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素有「工業血液」之譽,煤炭更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提起貴州區域煤礦,人們總會與瓦斯聯繫起來。在煤炭開採歷史長河裡,瓦斯猶如一隻桀驁不馴的攔路猛虎,時刻威脅著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伺機給安全生產「添亂」。經濟的快速增長又加速了煤炭工業發展,迫切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利用的方法,而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兗礦集團總經理助理、兗礦貴州能化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秀通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誡各子公司:治理不好瓦斯,就沒有貴州能化的今天和明天,就沒有貴州能化的效益和收入,就沒有幹部職工的前途與未來。兗礦貴州能化公司控股的青龍、發耳、小屯、五輪山、龍鳳5對煤礦,均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入黔開發18年來,面對瓦斯猛虎的嚴峻挑戰,兗貴人不斷引進瓦斯治理新技術、新工藝,探索瓦斯治理新途徑、新模式,開始無數次「與虎謀皮」的艱難拉鋸。如今,他們終讓瓦斯棄「惡」從「善」,由昔日的「猛虎」化身為今日的「金牛」—— 經過執著探索,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貴州能化瓦斯綜合治理利用模式」逐步形成:「採掘部署合理、通風可靠、抽採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隱患排除、綜合利用」。瓦斯防治「五零(零超限、零窒息、零突出、零燃燒、零爆炸)」目標確立。從「認識瓦斯不夠」到「重視瓦斯」「治理瓦斯」「利用瓦斯」,一條根治瓦斯的光明大道就此鋪就。
定向長鑽孔瓦斯治理施工現場。從談「虎」色變到破解密碼貴州能化在與瓦斯「相處」過程中,歷史教訓慘痛。這一教訓不僅給貴州能化,甚至給貴州區域煤礦以刻骨銘心的打擊。一批開發者談「虎」色變,選擇退出貴州。貴州能化卻痛下決心,馴服這隻「攔路虎」。瓦斯治理能力決定礦井安全保障能力。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安全第一、瓦斯為天」成為貴州能化的共識。他們堅持「先治災、後生產」的原則,全力、全員、全方位治理瓦斯,力求為把瓦斯這隻猛虎關進籠子裡。貴州能化總經理孔慶軍常說,瓦斯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系統工程,任重道遠。有效解決瓦斯帶來的安全和生產制約,快速提升瓦斯治理能力,是他們思而後定,首當其衝的目標。他們緊緊圍繞國家煤礦重大災害治理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青龍煤礦近距離煤層群開採定向長鑽孔瓦斯治理示範工程」,深入開展「突出礦井近距離煤層群大區域瓦斯治理技術研究」科研攻堅。 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派兵遣將到盤江集團、淮南礦業等瓦斯治理先進單位「取經」學習。開展瓦斯治理與利用專題研討、專家會診百餘次,邀請國內瓦斯治理專家教授「傳經送寶」,「揣摩其「秉性」,尋找其「軟肋」,通過借外腦和內攻堅等多種方式,開出「診斷藥方」。他們在無數個夜裡絞盡腦汁,數百次地優化技術方案,首次在貴州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成功應用定向長鑽孔施工技術,形成了定向長鑽孔施工核心技術、專業隊伍、高精設備的成套技術體系。
進行瓦斯治理科研攻關。科技伏「虎」釋放生產活力2018年度、2019年度,貴州能化三對礦井實現了礦井瓦斯零超限,礦井安全保障得到了有效提升。職工們期盼的高瓦斯礦井在低瓦斯狀態下作業的夢想早已照進現實。加大瓦斯治理技術創新力度,推廣瓦斯新技術科研項目,用科技創新來進行「伏虎」,是貴州能化讓瓦斯不再「任性」的殺手鐧。他們聯合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在青龍煤礦進行工業性試驗,成功研製開發了ZDY4000LD(C)型全液壓定向鑽機並配套定向壓風排渣新工藝。定向長鑽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技術編入國家《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列為區域防突措施。通過定向長鑽孔施工成套技術的不斷探索創新,使瓦斯抽採單孔濃度提高到95%,鑽場抽採濃度提高到80%。2019年《長距離定向鑽孔瓦斯抽採技術規程》在貴州省備案,同年通過國家團體標準立項。「一種抽採鑽孔定點護孔防塌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青龍煤礦利用千米定向鑽機技術,實施的突出礦井近距離煤層群大區域瓦斯治理技術研究,充分利用現有底抽巷施工長距離定向鑽孔治理大面積瓦斯,將高瓦斯區預抽為底瓦斯區,達到瓦斯與採掘作業分離目的,真正實現「抽、掘、採」平衡,實現快速掘進回採和工作面產量增加。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創新,他們建立起一支技術過硬、業務精湛的瓦斯治理隊伍,形成一套成熟的定向長鑽孔抽採瓦斯治理技術和管理體系。貴州能化瓦斯治理堅持走科技創新和產學研結合之路,近5年來累計實施科研項目81項,完成集中驗收或煤炭工業協會鑑定36項,其中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項課題列入國家煤礦重大災害治理示範工程項目,1項列入國家安全生產重大災害防治關鍵技術科技項目。 牽住了瓦斯治理的「牛鼻子」,貴州能化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升。截至4月底,2020年已完成瓦斯抽採量3868萬立方,瓦斯超限次數同比大幅下降,安全產煤116.94萬噸。
鑽研瓦斯治理工藝。綠色高效利用撬動大市場儘管為防止瓦斯這隻「猛虎」行兇,該公司花費了大筆資金,但這筆錢並非「白花」。曾讓他們萬分苦惱的瓦斯,已經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極」。近5年來,瓦斯發電8.7億多千瓦時,節省電費4.3億多元。這張數據亮眼的成績單,來源於該公司下屬青龍、發耳、小屯、五輪山4個煤礦的瓦斯抽採利用總和。今年年底將建成瓦斯發電廠5座,投入運行瓦斯發電機組56臺套,總裝機達到3.57萬千瓦,年發電量能力在1.6億度左右。在滿足煤礦自發自用的情況下,他們及時調整思路,在南方電網貴州公司大力支持下,青龍煤礦、五輪山煤礦、小屯煤礦瓦斯電廠完成了瓦斯併網發電,瓦斯發電已成為該公司響噹噹的綠色名片。此外,瓦斯發電產生的直接與附加效益亦不可小覷。他們將發電機組排出的高溫煙氣利用餘熱鍋爐進行熱交換,用來供職工洗浴、辦公樓和宿舍供暖等。近幾年,該公司通過煤層氣綜合利用,共計獲得國家綜合利用補貼2.98億元。多年來,他們不斷重視創新研發,創建了瓦斯治理攻堅、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防滅火關鍵技術研究等多支科研團隊,共接待國內外參觀學習2000餘人次,多次承辦貴州省和兗礦集團公司瓦斯治理現場會,瓦斯綜合利用成效顯著。2020年,他們以定向長鑽孔施工成套技術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輸出,籤訂合同金額460萬元。2020年以來,組建的僅13人的青龍煤礦千米鑽機技術服務隊,為黔西縣、金沙縣等周邊礦井提供瓦斯綜合治理技術服務,創效130餘萬元。 據悉,該公司計劃下步申報貴州省煤礦瓦斯災害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並註冊成立技術服務公司,輻射以貴州為中心的西南片區,實現技術服務輸出產業化。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管雲
通訊員 趙光禮 陳振忠編輯 李蘭松編審 王淑宜